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 > 第144章 制作“便携式空间道标”的尝试

伊丽丝那段星空漂流者的悲史,如一枚超新星残骸压缩成的冰冷重锚,沉沉坠入陆一鸣心湖。它不仅是激起涟漪,更是凿穿湖底,让他窥见了那更深邃、更黑暗的宇宙真实。这次窥探,让他对“力量”的认知,从单纯追求,多了一份源自骨髓的深刻敬畏;让他对“进化”这条被“管理者”高悬于所有地球生命头顶的终极道路,多了一份清醒审慎的警惕。

但敬畏与警惕之下,一种全新的情感正悄然滋生,并迅速坚不可摧。那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他转头看向身边。伊丽丝已恢复冷静,正专注分析着一份刚从深层地脉采集的能量样本数据。但陆一鸣能透过她光影构成的平静外表,清晰感知其核心深处,那份历经漫长岁月、依旧未曾消散的孤寂。一个在宇宙中漂流了不知多少万年,种族的辉煌与悲剧皆化为沉重烙印,最终又不幸坠落异乡的孤独灵魂。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破土而出,迅速长成参天大树,根植于他的意志深处。

他要帮她。

这念头不再夹杂着利用与合作的复杂算计,这一次,它无比纯粹。这并非仅为从她浩如烟海的知识库中获取更多情报,更是出于一种最古老、最朴素的,对伙伴的承诺。是一个智慧生命,对另一个陷入困境的智慧生命,所能给予的最郑重回应。

他要帮她,找到回家的路。或者说,找到……跨越无尽星海,联系上她那些同样在茫茫宇宙中漂流的幸存同胞的……方法。

这目标遥远得近乎不切实际,如原始人徒手登月。但对陆一鸣而言,再宏大的工程,也须从第一块基石始。而实现此目标的第一步,便是攻克所有科技树最顶端、也最神秘的一环——空间技术。

净化死亡沼泽,彻底解决盘踞在风谷据点后方的那颗毒瘤,让整个联盟后方获得宝贵的稳定喘息之机后,陆一鸣便将大部分精力,从生物变异与能量武器研究中抽离,全身心投入了这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究极科技领域。

他的第一个子项目目标明确而实际。他不奢望一步登天,直接制造星际穿越的曲率引擎。他要做的,是制造一个能在据点周边上百公里小范围内进行精准空间坐标定位,并为将来短距离战术传送打下坚实理论与技术基础的……便携式空间道标。

……

风谷据点,地下六十米,原第一生物实验室隔壁。

厚重的星髓铁合金闸门在低沉机械运转声中缓缓开启,露出一个全新的、充满未来气息的巨大空间。门上,一块由像素光芒构成的铭牌散发着柔和白光,清晰显示着几个大字——第一高科技综合实验室。

这里,正式挂牌成立。

这座实验室,堪称陆一鸣个人目前科技与超凡能力融合的最高结晶。其每寸墙壁皆内嵌着能主动吸收隔绝能量波动的符文阵列;它通过一条昂贵的量子通讯线路,与千里之外核心圈“科研派”的超级数据库建立了稳定高速的数据连接,能实时调用旧时代几乎所有公开科研资料;其核心能源不再依赖脆弱的外部电网,而是由一台他亲手制造、经“强化”能力反复优化的“微型符文能量反应堆”直接供应,稳定输出的能量足以支撑一场小规模城市攻防战。

实验室内,不再是生物实验室那种充满消毒水味的洁净,而是一种冰冷的、纯粹的、属于精密仪器的金属与硅晶片气息。各种陆一鸣从城市废墟顶尖科研院所中搜集、修复并强化的精密仪器,与那些他无法找到、只能依靠“具现”能力凭空制造的、造型充满异星风格的全新设备,被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各个功能区。这里,仿佛旧时代科技的陵墓,与未来超凡科技的摇篮,以一种奇特和谐的方式融为一体。

此刻,在实验室最中央,一张桌面并非实体、而是由一束束纯白色能量场交织构成的悬浮无菌操作台上,正静静摆放着几样至关重要的物品。

第一样,是一份巨大的三维立体图纸,由全息投影仪投射在操作台上方。图纸底层结构充满了古老、神秘而繁复的符文美感,每条线条都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这正是陆一鸣从风神殿密室中冒着生命危险拓印出的那份,关于“空间稳定装置”的残缺图纸。然而,其残缺程度远超想象,图纸上超过七成的符文回路和关键结构设计,都因岁月侵蚀而模糊不清,如被时间啃噬过的古老壁画,只留引人遐想的轮廓。

第二样,则是一块拳头大小的奇特金属,静躺于能量场中央。它通体深沉暗金,仿佛将最浓郁的星光凝固于内。仔细看去,其内部并非实心,而是有着无数细微如尘的光点,以一种玄奥轨迹缓缓流转,如同一个被封印在金属中的微缩旋转星系。这便是陆一鸣目前所有材料库存中最珍贵稀有的——星髓铁。据伊丽丝所说,此金属必须在中子星内核,历经数亿年以上超高压环境与中子星磁场能量反复淬炼,方可能偶然形成。它是天然的“空间锚定”材料,其原子结构对四维空间曲率的微小波动有着极高敏感度和超乎想象的稳定性,是制造一切空间装备的……基石。

而第三样,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站在操作台旁的……伊丽丝本人。

她闭着那双仿佛蕴含星辰大海的眼睛,整个光影之躯都散发着前所未有的专注光芒。她强大无比的精神力,如一支由亿万个精密探针组成的无形画笔,小心翼翼地探入那份被投影的残缺图纸之中。她凭借着继承自辉煌星际文明的浩瀚知识传承,以及对空间法则早已超越三维生命理解范畴的深刻洞察,开始……“补全”那份来自远古地球文明的残缺图纸。

【……运算开始。扫描图纸底层逻辑……确认,该图纸基于‘以太波动’理论构建,此乃宇宙早期文明常见的空间认知模型,低效且充满谬误。正在进行模型替换……】

【……警告,此处的空间曲率算法存在根本性错误。建造者试图用简单的‘线性叠加’模型来描述多维空间,这是致命的。我们希格尔文明在三万七千个地球年前,便已通过数学证明,‘多维递归弦振’模型在短距离空间跃迁定位时,比‘线性叠加’模型稳定至少百分之三十四点六……正在修正算法……】

伊丽丝的声音,不再通过精神链接,而是直接通过实验室扩音系统响起,冷静而高效。她像一位来自高等文明的科学院首席导师,正在批改一份原始部落萨满的涂鸦。她将那些残缺古老的技术碎片,用希格尔文明更先进、更完善、更安全的宇宙真理,进行着无情的大刀阔斧般的修正、补完与重构。

【……错误!这个核心能量共振符文,缺少三个最关键的‘负谐振节点’。没有它们,能量场在激活瞬间便会因正反馈而失控,其结果不是撕裂空间,而是……引爆空间奇点,将周围十公里的一切化为基本粒子……正在增补谐振节点,并添加‘能量保险’协议……】

【……还有这里,最核心的‘坐标锁定’协议。它竟只考虑二维平面坐标,完全忽略了目标点与自身在星球自转、公转乃至整个星系运动中的相对位移!愚蠢!必须加入一段完整的‘相对宇宙背景辐射常数校准’冗余代码,并与地球天文数据实时联动,否则,我们标记的坐标,一秒钟后就会因地球自身的运动,而出现数公里的巨大偏移……】

陆一鸣站在操作台另一侧,听着伊丽丝的讲解,像一块求知若渴的海绵,疯狂吸收着这些完全超越他想象力、足以改写地球所有物理教科书的空间技术知识。

他的大脑,在神秘书册全力辅助下,已过载运转到极限,变成一台人形超级计算机。他将伊丽丝提供的高维技术参数和能量算法,与风神殿那套充满玄学色彩却又切实有效的符文科技,以及他自己所学的、看似落后不堪的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进行着……疯狂的、跨越数万年文明代差的、跨体系的技术整合与验证。

旧的理论被推翻,新的认知被建立。他的整个世界观,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重塑。

然后,他伸出了手。

金色的、如液态阳光般的像素光芒,在他指尖凝聚旋转,最终形成一个高度稳定、不断吞吐微光的能量奇点。

他开始工作。

以那块珍贵的星髓铁为核心基材,利用自己那早已炉火纯青、操控精度达亚原子级别的“具现”与“强化”能力,开始……从零开始,制造这个承载了无尽希望的“便携式空间道标”原型机。

这是一个无比精密、充满难以想象挑战的极限制造过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需要将数以千计、比人类发丝还细微百倍的微型能量回路,如外科手术般,精准“镌刻”到星髓铁的原子晶格内部,形成一个完美的能量传导网络。稍有偏差,整块珍贵金属便会因内部能量冲突而瞬间报废。

他需要将伊丽丝提供的、那些用超复杂数学公式描述的空间几何学模型,用最基础的像素,以三维打印的方式,逆向工程,构建成实体的多层嵌套水晶透镜与能量共振腔。

他还需要将风神殿那些经过伊丽丝修正补完的、关于空间稳定与锚定的古老符文,一个原子都不差地,“打印”到道标外壳之上,确保它们能与内部的科技结构完美联动,形成“科技”与“魔法”的最终协同。

整个过程,对他的精神力总量、计算力峰值,以及对像素单位的能量微观操控能力,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近乎榨干灵魂的巨大考验。

时间,在与世隔绝的实验室里,仿佛彻底失去了意义。

第一天,他完成核心能量回路镌刻,精神力耗尽,直接昏倒在操作台前。

第二天,短暂休息后,他开始构建空间几何模型,因一个微小计算失误,导致整个半成品结构瞬间坍塌,化为一堆无用金属粉末。他面无表情地清理掉失败品,重新开始。

第三天,第四天……

失败,失败,再失败。数十次的失败,每一次都意味着珍贵材料的损耗和精神力的巨大透支。他眼窝深陷,脸色苍白如纸,双眼布满血丝,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生命力。但他那双眼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亮,那是一种属于创造者的、燃烧自己生命去追逐真-理的、疯狂而执着的光芒。

终于……在耗费了整整五天五夜,失败了三十二次,几乎耗尽陆一鸣所有精神力与意志力之后。

第五天的黎明。

当最后一枚代表“坐标校准”的符文,被陆一鸣用颤抖的指尖,深深烙印在装置外壳上时。

嗡——

一声并非来自空气振动,而是直接在灵魂层面响起的、清越悠远的共鸣,响彻整个实验室。

操作台上,所有材料、工具都在此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造型奇特、却又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极致美感的造物。

它大小如一个古老的航海罗盘,主体由暗金色星髓铁构成,表面篆刻着既有科技感又有魔法色彩的复杂纹路。其内部,不再是简单指针,而是由无数层半透明水晶齿轮与能量光纤构成的、不断自行运转重构的复杂星盘。星盘中央,一颗由纯净能量构成的蓝色光球,如有生命般缓缓脉动,与整个宇宙的某种基础频率达成了和谐共振。

它充满了科幻与魔幻交织的、令人心醉神迷的美感,静静地,自行悬浮在纯白色能量操作台之上。

“便携式空间道标”,原型机零号。

制造,成功。

陆一鸣看着它,身体晃了晃,几乎要栽倒在地。但他布满血丝的脸上,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是他的“科学的魔法”,在踏入了“空间技术”这个全新的、属于神明领域的禁区之后,在伊丽丝的帮助下,所结出的……第一个伟大的、充满了无尽希望的果实。

它,是通往回家路的第一块路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