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子时,万籁俱寂,天地间一片肃穆。张道陵站在阴阳交割线上,宛如一座雕塑,一动不动。他的左侧摆放着盛放玄冰的寒玉匣,右侧则放置着封存火精的赤铜樽。这两件宝物在月光下散发着冷冽与炽热的气息,仿佛在彼此对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当北斗杓柄准确地指向二十八宿中危宿的那一刻,张道陵深吸一口气,双手同时拍向寒玉匣和赤铜樽上的封印。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封印应声而碎,极寒与至热的两股能量如被解禁的蛟龙一般,猛然喷涌而出。
玄冰入鼎的瞬间,鼎内的寒气迅速凝结,在鼎的左侧形成了七层晶莹剔透的冰晶。每一层冰晶都如同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着上古时期的冰封场景。
第一层冰晶中,一头巨大的猛犸象垂首而立,它的身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永远定格。
第二层冰晶里,一位仙人被冰封在其中,他的面容栩栩如生,但却无法动弹,似乎是在修炼时遭遇了不测。
第三层冰晶中,星斗如宝石般镶嵌在冰壁上,它们的光芒被冻结,不再闪烁,整个宇宙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随着火精的倾注,鼎的右侧瞬间腾起了熊熊烈焰。这火焰并非普通的红色,而是呈现出九种不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如同绚丽的彩虹。
在焰心处,隐约浮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十日并出,炙烤着大地,江河被蒸干,万物在烈焰中毁灭,这是一幅灭世的幻象。
而在冰火交接的地方,鼎身开始显化出一些神秘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和图案正是《连山》《归藏》二易中失传的爻辞,它们在冰火的交融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就在这一刹那,地面突然变得像墨池一样柔软,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支撑力。就在众人惊愕之际,黑白双鲤如同从地底深处破土而出一般,猛地跃出地面。
这两条鱼,一黑一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鱼由玄冰之气凝结而成,其鳞片闪烁着点点星芒,宛如夜空中的繁星;而白鱼则是由火精所化,通体透亮,如同琉璃一般,散发着炽热的光芒。
双鱼游动的轨迹竟然暗合洛书之数,它们所经过的地方,山石纷纷龟裂,形成了一道道神秘的卦象。这一切都让人惊叹不已,仿佛这双鱼拥有着某种超凡的力量。
当黑白双鲤首尾相衔时,奇迹发生了——整座云锦山竟然如同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托起一般,缓缓地离开了地面,悬浮在直径千丈的太极图之上。
此时,张道陵赤足站在阴阳鱼眼之上,他的左足瞬间结出了一层厚厚的冰花,而右足则燃起了熊熊的青焰。他的身影在这冰与火的交织中显得格外威严。
张道陵伸手取出了当年斩杀蛟龙所得到的龙筋,这龙筋坚韧无比,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将龙筋的两端分别系在丹鼎的双耳之上,然后轻轻一拉,龙筋瞬间绷紧。
就在龙筋绷紧的一刹那,丹鼎中突然传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仿佛是天地初开时的混沌雷鸣。这声音震耳欲聋,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鼎中寒髓如汹涌的洪流一般,自张道陵的涌泉穴汹涌而入,瞬间便在他的经脉中肆虐开来。真炁在这股极寒之力的冲击下,迅速冻结成冰棱,如银蛇乱舞般在他体内乱窜。
张道陵的身体剧烈颤抖着,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一个古老的篆书“封”字,仿佛是他体内被冰封的灵魂的呐喊。
随着寒髓的入侵,张道陵的三魂中的胎光、爽灵二魂也被冰封在这极寒之中,无法动弹。
然而,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股炽热的离火突然从他的百会穴如火山喷发般喷涌而入。这股离火与寒髓在他体内激烈交锋,一冷一热,相互冲突。
幽精魂在这冰火两重天的夹击下,在他的识海中燃起熊熊大火,瞬间将他的灵魂烧成了一个火人。而他的七魄也在这股炽热的力量下,化作了七簇毒焰,如恶鬼般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阴魄阳魂,应该如此!”张道陵突然发出一声怒吼,他竟然主动震碎了自己的天灵盖,让阴阳二气在他的颅腔内疯狂碰撞。
随着天灵盖的碎裂,他的头骨化作了一个二十四节气的轮盘,而他的脑髓则凝结成了一根太极弦线。当冬至与夏至的刻度在轮盘上重合的瞬间,他那断裂的经脉突然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一般,迅速重组为一个先天八卦阵图。
在经历了四十九天的熬炼后,鼎中的冰火终于渐渐消散。张道陵缓缓睁开双眼,从鼎中的灰烬中捧出了两枚玉珏。
其中一枚玉珏形如新月,通体散发着阴冷的寒气,触之可见黄泉路中万千鬼影在其中游荡,此乃玄阴珏。
另一枚玉珏则状若烈日,光芒耀眼,所照之处竟显化出一片瑶池仙境,此乃赤阳珏。
张道陵手持双珏,将其轻轻合拢,只见阴阳二气如两条灵动的鱼儿一般,相互缠绕、嬉戏,最终交织成一块温润的太极玉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