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踏入镇子,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街道上人头攒动,男女老少皆行色匆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惶恐与不安。他们成群结队地背着沉重的行李,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一般,急匆匆地朝着镇外走去。
张道陵心中大惑不解,连忙快走几步,拦住一位正步履蹒跚前行的老者,礼貌地拱手问道:“老人家,请问您们这是怎么了?为何大家都如此匆忙地搬家呢?”
那老者闻言,缓缓停下脚步,抬起头来打量了一番张道陵,然后长叹一口气说道:“唉!道长有所不知啊,这淮水之中藏着一条凶猛无比的蛟龙,乃是从桐柏山上下来的。此蛟每隔数年便会出来兴风作浪,淹没大片农田,吞食无数牲畜,甚至还会伤害我们这些无辜的百姓。多年来,我们深受其害,对它可谓是恨之入骨,但却又毫无办法啊!”
说到此处,老者不禁老泪纵横,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张道陵听得眉头紧皱,义愤填膺地说道:“竟有此事?这恶龙实在可恶至极!难道官府就不曾想过办法治理吗?”
老者摇了摇头,无奈地叹息道:“官府也曾多次派人前来围剿,但那蛟龙神通广大,每次都能逃脱追捕。久而久之,官府也只能听之任之,不再过问此事了。可怜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命……”
原来,清和镇上的居民们世世代代都以打渔为生。虽然生活算不上富足,但依靠着淮水的恩赐,倒也过得颇为安逸自在。
然而,就在前年年初的时候,平静的淮水上突然掀起了一阵诡异的波澜。紧接着,一条体型巨大、浑身覆盖着青绿色鳞片的巨龙从天而降,一头扎进了河水中。
从此之后,这条巨龙便时常出没于淮水之中,兴风作浪,搅得河水汹涌澎湃,难以平息。
每当蛟龙出现之时,淮水两岸的庄稼都会被无情的洪水所淹没,颗粒无收;而那些出海捕鱼的渔船更是难逃厄运,往往会被突如其来的巨浪掀翻,船毁人亡。
面对如此惨状,百姓们叫苦不迭,但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亲人离散。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淮水之上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更添了几分神秘与诡异。
张道陵身着一袭白色道袍,身姿挺拔如松,手中握着一把精致的拂尘。他步伐轻盈而稳健,仿佛与这溶溶月色融为一体,缓缓地朝着波光粼粼的河边走去。
他举目望去,但见那河水如脱缰野马一般汹涌奔腾,滔滔巨浪不断翻涌而起,相互撞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整个河面都被一层阴森诡异的雾气所笼罩,让人难以看清河中的真实景象。
而在这浓雾深处,时不时传来蛟龙的阵阵咆哮之声,那声音犹如雷鸣般响彻云霄,令人毛骨悚然。似乎有一股无尽的强大力量正在这片水域之中肆意翻腾搅动,使得原本就凶险万分的淮水变得更加危机四伏。
张道陵静静地站立在河岸之上,双目紧闭,整个人宛如一尊雕塑。他屏息凝神,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片刻之后,他缓缓睁开双眼,两道精光从他眼眸中一闪而过。
此刻,他已然确定那条作恶多端的蛟龙就潜藏在这条河流之中,并且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下一个不幸落入它陷阱的猎物。
张道陵紧盯着眼前那汹涌澎湃的波涛,心中暗自思忖道:“这条蛟龙在此处兴风作浪、为祸一方已经很久了,如果不能尽快将其铲除,那么沿岸的百姓们恐怕永远也无法过上安宁平静的日子。今日无论如何,我也要与这孽障一决高下!”想到此处,他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成拳,浑身散发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而此时,月挂中天,银辉洒遍大地,给世间万物蒙上一层轻纱般的朦胧之色。
张道陵微微眯起双眸,环顾四周一番。确认周围无人之后,他不紧不慢地抬起左手,轻轻一挥衣袖,一张黄色的符咒便如同变戏法一般从袖中滑出。
只见他右手持着拂尘,左手捏住符咒一角,口中开始低声念念有词。随着他的念咒声响起,那张符咒渐渐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黑夜中闪耀夺目。
紧接着,张道陵迈步向前,来到淮水岸边的一块巨石旁。这块巨石足有数丈高,表面光滑如镜,在月光下反射出清冷的光辉。他小心翼翼地将散发着金光的符咒贴合在巨石之上,刹那间,符咒爆发出一道极其耀眼的光芒,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与此同时,原本纹丝不动的巨石竟然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唤醒。
张道陵见状,面色不改,双手迅速结成一个复杂的手印,口中猛地大喝一声:“起!”伴随着这声断喝,那块巨石就像是得到了指令一般,缓缓地升腾而起,最终稳稳地悬浮在了半空之中。
完成这一惊人之举后,张道陵脚尖轻点地面,身形如同一只敏捷的飞燕般一跃而上,稳稳地落在了半空中的巨石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