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捋了捋雪白的长须,目光投向秘境之外那朦胧的远方,缓缓道:
“需寻得另一味圣药,与之相辅相成,方有希望。那便是佛门至宝——‘静心莲’。”
“静心莲生于至纯至净之地,蕴含无上佛法愿力与净化之力,专克世间一切阴邪魔秽,更能洗涤心灵,稳固道基。其莲子更是温养本源、修复道伤的圣品。若能寻得此物,配合仙灵草之生机,或可彻底净化你体内魔毒,重塑道基。”
“只是……” 老者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此物极为罕见,生长之地多为佛门圣地或与世隔绝的纯净灵潭,且必有强大灵兽或佛门禁制守护。非大机缘、大毅力者不可得。能否寻到,只能看你自身的造化了。”
“静心莲……” 张道陵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燃起新的希望之火,却也带着沉甸甸的压力。佛门圣药,岂是易得之物?但他别无选择!
他再次向老者深深一揖,语气坚定:“多谢前辈指点迷津!无论前路如何艰险,晚辈必当竭力寻得此物,祛除魔患!”
老者微微颔首:“去吧。秘境护界之力可保你暂时无虞,但若久留,恐引来不必要的因果。疗伤之后,便自行离去吧。”
张道陵不再多言。他感受着怀中仙灵草散发的生机,以及这方天地浓郁的仙灵之气带来的短暂安宁,但内心却已飞向了那未知的、寻找静心莲的茫茫前路。
他对着老者及周围修士再次抱拳致谢,然后转身,拖着依旧疲惫却有了目标的身躯,一步步走向云雾缭绕的秘境边缘,踏上了寻找佛门圣药静心莲的荆棘之路。
于是,张道陵再次踏入那危机四伏的陌生世界。
张道陵风尘仆仆,在陌生的地界逢人便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请问,可曾听闻‘静心莲’的下落?” 路人大多摇头,或是一脸茫然。
一日,他在一个破败茶寮歇脚,邻桌一位采药老翁捋着胡须,眯眼道:“静心莲?那可是佛门圣物啊。往西去三百里,有一处‘忘忧谷’,谷中常有高僧大德潜修,或可去那里碰碰运气。”
张道陵眼中精光一闪,抱拳道:“多谢老丈指点!” 随即丢下几枚铜钱,抓起随身包裹,身影已如离弦之箭般向西掠去。
忘忧谷果然名不虚传。甫一踏入谷口,喧嚣尘世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绝。鸟鸣清脆,溪流潺潺,奇花异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谷地深处,一座青苔斑驳的古老禅房静卧其中,隐隐有低沉而规律的诵经声如涓涓细流般传出,更添几分空灵。
张道陵整了整因赶路而略显凌乱的道袍,深吸一口谷中清冽的空气,压下心中急切,快步走到禅房门前。他抬起手,指关节在斑驳的木门上轻轻叩了三下,力道适中,带着恭敬:“叨扰了,贫道张道陵,有事求见大师。”
“吱呀——”一声,木门被缓缓拉开。一位身着灰色旧僧袍的老僧出现在门口,他面容清癯,眼神却温润祥和,仿佛能包容万物。他双手合十,微微欠身:“阿弥陀佛。施主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张道陵深深一揖,语气诚恳中带着一丝沉重:“大师慈悲。贫道身中奇诡魔毒,侵蚀道基,危在旦夕。遍访名医,皆言唯有佛门圣药‘静心莲’可解此厄。听闻此谷或有线索,特来求教,望大师指点迷津!”
老僧深邃的目光在张道陵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洞察了他体内蛰伏的魔气与那份真诚的求药之心。他微微颔首,侧身让开:“施主请进。魔毒缠身,苦也苦也。”
禅房内陈设极其简朴,一榻、一几、一蒲团而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陈年木头的味道。老僧示意张道陵在蒲团上坐下,自己则取过一个小泥炉,舀起清泉,慢条斯理地煮起茶来。水沸声咕嘟,更显禅房静谧。他将一盏清茶推到张道陵面前,茶汤碧绿,热气氤氲。
“静心莲,确是我佛门疗愈心神、祛除邪祟的圣药,”老僧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他煮茶的动作一般,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节奏,“然其生长之地,乃佛门禁地,寻常人难觅其踪。”
他顿了顿,看着张道陵骤然收紧的手指,话锋一转,“不过……施主心诚,又为祛魔毒这等救己之事。贫僧倒可指一条路。此谷深处,有一眼‘涤尘灵泉’,泉性通灵,或有线索指向静心莲所在。只是……”
老僧神色略显凝重,“灵泉周遭,有古时高僧大德布下的守护法阵,威力非凡,施主务必小心应对,莫要强求,更不可存亵渎之心。”
张道陵眼中燃起希望,立刻起身,对着老僧深深一拜:“大师恩德,张道陵铭记于心!多谢指点!” 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顿觉一股清流洗涤肺腑,精神也为之一振。
告别老僧,张道陵依照指引,向着山谷更深处行去。越往里走,灵气越发浓郁,草木也更加奇异。他步履轻捷,却时刻保持着警惕,双目如电,扫视着四周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块山石,体内道元缓缓流转,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