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艰难地抬起头,目光越过重新焕发生机的结界屏障,望向幽冥界那无边无际、翻涌着不祥魔气的黑暗深处。刚才激战时无暇细想,此刻静下心来,一种极其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弥漫在幽冥界边缘的魔气…那魔灵统领身上纯粹的毁灭与腐朽气息…甚至那黑袍人最后祭出的“噬魂魔种”的邪恶本源…
“九幽魔气…”张道陵沾满血污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上划动着,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凝重与困惑,“这气息…与当年洛河出现的假禹王碑中的那道九幽魔气…同源同质!”
这个发现让他心头剧震!葬魂渊的诡异空间、血色湖泊、黑袍神秘人、强大的魔灵统领…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指向了那传说中连接着至暗深渊的九幽裂隙!
“难道…幽冥界的动荡,魔灵的疯狂入侵…源头竟与九幽裂隙的封印松动有关?”张道陵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若真是如此…仅仅加固这里的结界,不过是扬汤止沸…唯有彻底修复那九幽裂隙的封印,方能永绝后患!”
一股沉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低头看了看自己伤痕累累、灵力枯竭的身体,又抬头望向幻灵界的方向,那里有他需要守护的一切。
“必须…尽快恢复…然后…找到九幽裂隙…”他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挣扎着想要站起,却因力竭和伤势再次跌坐回去。
他靠在冰冷但稳固的结界光壁上,闭上眼睛,强迫自己进入最深沉的调息状态。空气中残存的净化气息和幻灵界的精纯灵力,如同涓涓细流,开始缓慢地滋养他近乎枯竭的身体。
结界之外,幽冥魔气依旧翻涌,魔灵的嘶吼隐隐传来。结界之内,只有他粗重而艰难的呼吸声。一场更艰难、更危险的旅程,已然在他心中拉开序幕。修复九幽裂隙,将是阻止这场席卷两界灾劫的关键。
然而,要想修复九幽裂隙的封印,黄帝九鼎丹经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所在。张道陵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仔细地审视着自己的身体状况。经过一番内视,他发现自己的修为已经停滞在还虚境的巅峰阶段,而且似乎还有突破的迹象,但是需要一个契机。
目前,他仅仅完成了七星鼎的修炼,成功地渡过了金丹大道的第六重天关——五气朝元。尽管如此,他距离进入金仙之列还有一段距离。
张道陵明白,他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修为,才能够进入九幽裂隙并修复那道封印。于是他决定先渡过金丹大道第七重天关一一三花聚顶,提升自己的修为。
甲寅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张道陵静静地站在青城山的飞仙岩顶。他身披一件破旧的百衲伏魔衣,这件衣服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却依然显得威风凛凛。衣袂随风飘动,仿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张道陵的手中紧握着九盏北斗玉灯,这些玉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按照九宫方位整齐地摆放在岩顶。而在中央,供奉着他从广成子洞府中得到的珍贵物品——「三昧火种」。
当皓月渐渐升至中天时,月光如水般洒在张道陵的身上,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片银辉之中。他凝视着那轮明月,仿佛与它建立起了一种神秘的联系。
突然间,张道陵吞下了七颗「冰魄凝神丹」。这些丹药在他体内迅速溶解,化作一股清凉的力量,流淌过他的经脉。随着丹药的作用,他全身的毛孔都开始渗出黑色的黏液。
这些黏液并非普通之物,而是张道陵六十载修行所积攒下来的“后天浊精”。在月光的照耀下,这些黏液竟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它们像有生命一般,化作了百条黑鳞小蛇,顺着岩缝钻入了地下。
完成这一切后,张道陵深吸一口气,然后口含着“太阴真水”,缓缓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心境逐渐平静下来,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坐忘之境。
就在张道陵全身心地沉浸在坐忘状态中时,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如幽灵一般,悄悄地向他逼近。这股力量来自幽冥界,它仿佛具有某种特殊的感知能力,察觉到了张道陵正在进行的突破,于是决定前来捣乱。
这股隐晦的魔气如同黑暗中的毒蛇,无声无息地绕过了张道陵设置的结界,然后像瘟疫一样,迅速地朝着飞仙岩顶蔓延开来。
当魔气逐渐靠近九宫方位的北斗玉灯时,原本平静的玉灯突然像是被惊扰的蜂群一般,开始闪烁起来。它们发出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却异常坚定,仿佛在与那股不速之客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
然而,这股魔气实在太过诡异,它就像一种致命的病毒,能够腐蚀玉灯所发出的光芒。一盏盏玉灯在魔气的侵蚀下,光芒逐渐变得黯淡,仿佛生命正被一点点抽离。
张道陵在坐忘的状态中,对外界的异动有着一种微妙的感应。他察觉到了这股魔气的存在,以及玉灯正在遭受的侵蚀。他心中一惊,急忙想要稳住心神,调动体内残余的灵力,以加强防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