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祖师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他目光扫过已成一片焦土的破败道观,再次抬起右手,宽大的袖袍对着废墟轻轻一挥。
神迹再现!
无声无息间,只见倒下的梁柱重新立起,破碎的瓦砾飞回原位,焦黑的墙壁褪去污痕,枯萎的草木焕发生机……仿佛时光倒流,又似有一只无形的造化之手在重塑一切。
仅仅几个呼吸之间,整座道观已然恢复如初,甚至比之前更加庄严肃穆,灵气盎然!连一丝战斗过的痕迹都未曾留下。
做完这一切,太上祖师爷袍袖再次一拂,两个小巧玲珑、散发着浓郁药香和温润灵光的白玉瓶凭空出现在张道陵面前,悬浮于空。
“此乃‘九转还魂丹’与‘固本培元散’,于你调养伤势、稳固根基大有裨益。好生修行,不可懈怠。”
言毕,太上祖师爷脚下再次升起祥云,五彩霞光重新汇聚。
“道途艰险,邪魔未靖。守心持正,好自为之。”
留下这最后的箴言,太上祖师爷的身影随着祥云缓缓上升,越来越淡,最终融入了那漫天的霞光瑞霭之中,消失不见。只留下淡淡的异香和充盈天地的祥和道韵,证明着方才那神迹般的降临。
张道陵和清风,一个刚刚苏醒,一个力竭跪地,此刻都挣扎着挺直了身体,朝着祖师爷消失的云端方向,无比恭敬地、深深地行了一个三拜九叩的大礼。
礼毕,两人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来(清风努力支撑着还有些虚弱的张道陵),并肩立于刚刚恢复如初的道观庭院之中。
劫后余生的庆幸还萦绕心间,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望着祖师爷离去的方向,感受着体内残存的虚弱与方才那毁天灭地的魔威,两人心中再无半分侥幸。
张道陵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灵气的空气,目光变得无比深邃而凝重,他拍了拍清风肩膀,拱手道:
“多谢清风师弟临危相救,若不是你及时出手,我恐怕已命丧魔手。”
清风小脸一红,挠挠头道:“师兄不必客气,咱们本就是同门,护你是我该做的。”
张道陵又道:“如今邪魔肆虐,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祖师爷留下丹药助我们恢复,待我们伤势痊愈,定要加强修行,提升实力。”
清风郑重点头,眼中满是坚毅:“师兄说得是,我定会刻苦修炼,日后再遇邪魔,定要将它们斩尽杀绝。”
随后,两人回到道观内室,张道陵服下九转还魂丹,清风也开始调养体内残余的道力。经过几天的闭关修养,张道陵和清风的身体恢复如初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劫难,张道陵对九幽邪魔的凶残和暴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封印裂隙的紧迫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道陵下定决心要尽快修炼成传说中的《黄帝九鼎丹经》,突破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金丹大道”九重天关!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修复九幽裂隙的封印,从而断绝幽冥邪教背后那股神秘而可怕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道陵闭门不出,全心全意地进行闭关疗养。他运用自己深厚的道家修行功底,调整呼吸、调和气血,让身体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
终于,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时,便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对《黄帝九鼎丹经》第七鼎——七星鼎的修炼。
张道陵身着一袭白色道袍,端坐在蒲团之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双手捧着那本古朴的《黄帝九鼎丹经》,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
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书页上的文字,专注地研读着关于七星鼎的修炼法门。每一个字都像是跳动的音符,在他的脑海中奏响美妙的旋律。
张道陵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仿佛与那古老的经文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随着他的吟诵,一股柔和的光芒从他的身体里渐渐泛起,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
这光芒越来越亮,越来越强,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如同白昼。与此同时,室内的灵气也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开始疯狂地涌动起来。它们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旋涡,围绕着张道陵急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响。
然而,就在这光芒和灵气都达到巅峰的时候,突然间,一道惊雷般的轰鸣声从张道陵的体内传出。这声音如同九天之上的雷霆,震耳欲聋,让人不禁为之胆寒。
张道陵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击中。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原来,他在修炼七星鼎的过程中,触动了体内的旧伤。那旧伤如同沉睡的猛兽,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唤醒,开始在他的身体里肆虐。
剧痛如潮水般袭来,张道陵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像是被撕裂一般。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咬紧牙关,强忍着痛苦,继续坚持修炼。
他迅速运转太清宝经,引导着体内的灵气按照特定的路线进行周天运行,希望能够压制住那肆虐的伤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