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天主峰洞府内的寒意尚未散尽,青玄宗外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因“百宝斋”这枚小小石子的投入,已悄然荡开层层涟漪。王小仙依旧深居简出,维持着“重伤调养”的表象,白日里大多闭门不出,偶尔“虚弱”地出现在众人视野中,前往丹堂换药,或是领取微薄的宗门份例,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脸上永远挂着恰到好处的苍白与隐忍,将一个备受打压、勉力支撑的伤者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他便如同换了一个人。静室之内,灯火常明(以低阶萤石模拟),他或是盘膝“疗伤”,实则神识高度集中,通过那枚粗炼的“百宝令”以及散布在废弃杂物房周围的几处隐秘预警禁制,严密监控着“百宝斋”的动静;或是伏案疾书,将脑海中那些得自幽冥骨片、女帝碎片记忆以及因果道种推演出的偏门知识,精心筛选、简化、甚至故意留下几个无关紧要却又显得高深莫测的“瑕疵”后,誊抄到特制的兽皮卷上,制作成一份份足以让外门弟子乃至部分内门弟子眼前一亮的“秘术”、“丹方”或“鉴宝心得”。这些便是“百宝斋”初期立足的根本——非实物的“知识”贩售。
交易依旧谨慎而隐秘。顾长生那边,在成功获取“匿迹丹方”后,又通过中间人进行了一次交易,用三株颇为罕见的、可用于滋养神魂的“凝神草”,换取了一份关于如何利用常见低阶材料,小幅提升下品飞剑锋锐度的“淬火诀”。凌无双也派人送来了一小袋品相不错的妖兽晶核,指定要换取能快速恢复体力、压制煞气反噬的烈性药酒配方,王小仙结合自身对气血的理解和少许幽冥炼体术的皮毛,稍加改动,凑出了一份名为“焚血酿”的方子应付过去。
交易量不大,客户也仅限于顾长生和凌无双介绍的极少数心腹,但每一次交易成功,换来的资源虽不丰厚,却如涓涓细流,缓缓填补着王小仙干涸的修炼资源库,更让他对宗门外门弟子的需求和某些隐秘动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隐秘的渠道,一些零碎却关键的信息,也开始反向流入王小仙耳中。
比如,赵干手下领取“镇魂砂”后,似乎并无大规模布置阵法的迹象,反而有少量流向不明。又比如,戒律堂近期对外门弟子夜间活动的巡查,似乎严格了不少,尤其关注后山偏僻区域。再比如,有传言说,执事堂即将发布一项清理宗门外围某处废弃矿洞的乙等任务,奖励颇丰,但据说那矿洞深处时有诡异声响传出,之前接取的弟子皆无功而返,甚至有人受伤。
这些信息看似杂乱,却在王小仙脑中飞快组合、推演。镇魂砂……诡异矿洞……戒律堂的异常巡查……他隐隐觉得,这几件事之间,似乎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串联着。是林昊天在搞鬼?还是那神秘的“主上”或幽冥殿余孽有所图谋?亦或,只是巧合?
“水浑了,才好摸鱼。但水太浑,也容易呛着自己。”王小仙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眼神闪烁。他知道,“百宝斋”的存在不可能永远保密,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和客户圈的缓慢扩大,暴露的风险与日俱增。必须在被发现之前,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或者……找到一个足够大的“保护伞”。
苏清寒那边,他暂时没有主动接触,维持着一种“感激但不敢过多打扰”的恭敬姿态,偶尔“偶遇”时,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对某些修炼难题的“困惑”,苏清寒心情好时,会冷淡地指点一两句,这已是难得的进展。王小仙深知,与这位冰山师姐的关系,急不得,需要水滴石穿的功夫。
与此同时,他自身的修炼也未曾松懈。《九转幽冥体》的修炼缓慢而痛苦,需要大量阴煞之气和气血精华,资源消耗巨大,暂时只能依靠那枚幽冥血晶散逸出的微弱气息和日常积累慢慢打磨。但因果道种的参悟却有了些许进展,对自身气运、以及与周围人、事、物之间的因果连线,感知愈发清晰。他甚至尝试着,在制作那些“商品”时,将一丝微不可察的自身“因果印记”融入其中,这印记无害,却能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模糊感知到持有者的方位和大致状态,算是一种极隐秘的追踪后手。
这日黄昏,王小仙刚结束一次短暂的“疗伤”,正准备例行检查“百宝斋”周边预警禁制,静室门外却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叩击声,并非约定的暗号。
王小仙眉头微皱,迅速收敛气息,脸上恢复“病容”,沉声问道:“门外何人?”
“王……王师兄,是我,杂役处的李二狗。”门外传来一个带着哭腔、有些耳熟的声音,“求……求王师兄救命啊!”
李二狗?王小仙略一回忆,想起是之前曾在坊市被他“碰瓷”……哦不,是“热心帮助”过的一个胆小怕事的杂役弟子,因为不小心撞翻了他的“珍贵”药篓(其实里面是几株快枯萎的杂草),被迫“赔偿”了几块下品灵石,之后见到他都绕道走。他怎么会来找自己?还喊救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