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魔剑余威·古道迷踪
玄铁剑的寒光与朝阳在半空撞出细碎的金点,孤鸿子盯着那道握着九阴魔剑的魔影,指节因握剑而微微泛白。魔气凝聚的巨手正缓缓压下,所过之处空气都泛起焦糊味,地上的裂缝中不断涌出幽蓝雾气,竟在废墟上凝结成半透明的蚕虫虚影。
“清璃,以‘镇魂调’托住魔气!”孤鸿子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魔影的嘶鸣,“玉衡姑娘,借你纯阳真气护住经脉,这魔影尚未完全成形,怕的是至阳至纯之力。”
清璃咬着下唇抹去指尖血迹,焦尾琴横在膝头,指尖刚落琴弦便弹出一串急促的颤音。不同于先前冻凝魔气的冰蓝音波,此次琴音泛着淡淡的金光,如佛寺晨钟般震荡开来。那些蚕虫虚影触到琴音,瞬间化作缕缕青烟,魔影的巨手也迟滞了半分。玉衡立刻欺近孤鸿子身侧,掌心“七”字印记贴在他后背,温润的真气如溪流般涌入,与他体内的阴阳归元劲交融成一团暖白光晕。
灭绝师太早已拔剑出鞘,倚天剑的寒芒冲天而起,竟在半空与魔影的剑影形成对峙:“当年郭大侠以降龙十八掌震退此剑,今日我峨眉倚天剑亦能斩魔!”她足尖一点跃上断墙,剑势如“佛光普照”般扫出,剑气劈开层层魔气,在魔影胸前划出一道浅痕。
孤鸿子借着纯阳真气的推力纵身跃起,玄铁剑直指魔影握剑的手腕。他能清晰感受到体内真气的异动——阴阳归元劲在接触玉衡的纯阳真气后,竟自发运转起来,将先前吸收的少量魔气转化为暗劲。剑刃未及魔影,便有一道黑白交织的气劲先一步撞上巨手,发出“嘭”的闷响。魔影发出刺耳的嘶吼,巨手轰然碎裂,化作漫天魔气四散开来。
“不对!”玉衡突然惊呼,掌心印记剧烈发烫,“这些魔气在往裂缝里缩,像是在蓄力反扑!”
孤鸿子落地时顺势翻滚,避开一缕回弹的魔气,玄铁剑在地上划出一道深痕。他盯着裂缝中涌动的雾气,突然想起郭襄手札中记载的“魔气归墟”之象:“这魔影只是九阴魔剑的气机显化,真正的剑身还在地下。它在借我们的真气淬炼本体,再斗下去只会助它脱困。”话音刚落,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轻响:“检测到九阴魔气异常活跃,建议暂避其锋,待其气机衰减后再作处置。”
灭绝师太闻言虽有不甘,却也知孤鸿子所言非虚,倚天剑挽出一个剑花逼退近身魔气:“那便先撤!峨眉弟子随我清理战场,收拢襄阳遗民!”她目光扫过废墟,瞥见几名幸存的丐帮弟子正扶着伤员蹒跚走来,便对玉衡扬声道:“鲁长老殉难之事,需告知丐帮余部。这打狗棒,还得你们暂代保管。”
玉衡握紧手中的碧绿木棒,棒身的铜环轻轻作响:“我会安排人联络丐帮分舵。只是昆仑路途遥远,需尽快启程,迟则恐生变数。”她看向清璃,见她脸色苍白却仍挺直脊背,便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玉瓶递过:“这是武当的护心丹,能补你损耗的内力。”
清璃接过药瓶却未立刻服用,只是将焦尾琴背在身后,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拂:“我还撑得住。倒是道长方才运功时,剑气中似有阴阳二气流转,与寻常武学大不相同。”
孤鸿子正擦拭玄铁剑上的魔气痕迹,闻言动作微顿:“此乃‘阴阳归元劲’,是当年偶然得见道家典籍所悟。只是尚未大成,方才借玉衡姑娘的纯阳真气,才算勉强能转化魔气为己用。”他能清晰感觉到,经过方才与魔影的较量,体内的阴阳二气运转愈发流畅,先前困扰他的真气滞涩之感竟消散了大半。
收拾妥当已是未时,峨眉弟子将元军大营的粮草分给襄阳遗民,丐帮弟子则自发清理废墟中的魔纹。孤鸿子站在断墙之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郭襄手札在掌心微微发烫。他翻到最后几页,只见上面画着昆仑山脉的简图,旁注着“冰蚕洞外有寒玉壁,需以纯阳火驱寒方能入内”的字样,墨迹已然模糊,想来是郭襄晚年所书。
“师兄在看什么?”灭绝师太走了过来,倚天剑已归入剑鞘,剑穗上的银线沾了些尘土,“丐帮那边说,近来有不少魔教妖人往昆仑方向去,似乎在接应什么人。”
“郭襄祖师的手札。”孤鸿子将手札递过去,“上面记载了冰蚕洞的方位,还有破洞外寒障的法子。只是这‘纯阳火’,除了九阳火种,恐怕还需我们内力相助。”他想起方才与玉衡真气交融的情形,或许阴阳二气与纯阳真气结合,便能生出更强的至阳之力。
灭绝师太接过手札细看,指尖划过“寒玉壁”三字时眼神微动:“我师父风陵师太曾说,郭襄祖师年轻时曾入昆仑寻杨过兄,却因寒障受阻。那时她便说,若有倚天剑与玄铁剑合力,或可劈开寒障。”
“那正好。”玉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清璃紧随其后,两人都已换了干净的衣衫,“我们备了四匹快马,干粮和伤药也已打包。丐帮弟子会留下处理后续,咱们即刻出发,五日之内可抵昆仑山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