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残卷悟玄机·魔眼映危机
地缝中涌出的魔气仍带着刺骨的阴寒,如无数细小的冰针钻进毛孔。孤鸿子收剑入鞘时,玄铁剑上的金银气劲仍在微微震颤,方才与魔主核心相触的瞬间,那股能侵蚀内力的黑气险些顺着剑脊窜入经脉,幸得残页气劲及时阻隔,才未酿成大患。他低头望着掌心残留的淡淡黑纹,指尖气劲流转间,纹路如遇烈火般消融,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这魔气比阳髓层所见更甚阴毒。”清璃走到他身侧,倚天剑鞘上的金色文字已黯淡许多,她轻轻摩挲着鞘身夹层,“残页的共鸣弱了不少,想来是方才强行催动耗损了元气。”说话间,她从怀中取出羊皮卷,借着石室顶端透入的晨光展开,郭襄手书的“冰火岛”三字旁,竟有几处极淡的墨痕,似是后来补加的批注,只是字迹模糊难辨。
玉衡正蹲在两名峨眉弟子身侧,指尖三枚银蛊绕着弟子眉心盘旋,蛊虫尾部垂下的银丝刺入肌肤,将缕缕黑气牵引而出,化作青烟消散。“这些弟子只是被魔气侵扰神智,醒神蛊能暂时稳住,但魔主留下的阴寒已侵入丹田,需用纯阳内力调养三日。”她抬头看向灭绝,见对方正用布条紧缠左肩伤口,道袍上的血迹已凝成紫黑色,“灭绝掌门,你的伤……”
“无妨。”灭绝的声音依旧冰冷,布条勒得伤口微微渗血也不见她皱眉,目光却落在孤鸿子手中的玄铁剑上,“你这剑上的气劲,为何与我峨眉九阳功有几分呼应?”当年孤鸿子身死时,她曾见过其佩剑,虽也是玄铁所铸,却绝无这般能刚能柔的金银气劲,其中的纯阳暖意,竟比她苦修数十年的峨嵋九阳功更显醇厚。
孤鸿子尚未开口,杨逍已缓步走来,圣火令上的淡紫火焰忽明忽暗,他按住胸口咳嗽两声,嘴角溢出的血丝被随手拭去:“此乃阴阳归元劲,孤鸿兄在地脉中悟得的法门,其中纯阳一脉,本就与九阳功同出源流。”他瞥了眼灭绝,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复杂,“当年郭襄女侠游历西域时,曾与我明教第三十代教主论道,或许便是那时留下了武学渊源。”
灭绝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明教竟与郭襄有过交集。她刚要追问,石室突然轻微震动,地缝中传来沉闷的低吼,四只猩红的魔眼在黑气中转动,其中最左侧的一只已睁开大半,眼白处布满蛛网状的黑纹。孤鸿子神色一凛,玄铁剑再次出鞘,剑身上的气劲化作薄如蝉翼的护盾,挡在地缝边缘:“魔眼在吸收地脉阴气,照这速度,不出一日便能完全睁开。”
“需先稳住封印。”玉衡突然起身,红木蛊盒被打开,数十只金色蛊虫飞出,在石室上空结成六角星阵,“我的金线蛊能暂时封锁地脉气息,但需有人以纯阳内力催动。清璃姑娘的峨嵋九阳功最是合适,可否相助?”
清璃毫不犹豫地握住倚天剑鞘,鞘身贴向蛊阵中心:“动手便是,何须多言。”金色气劲顺着剑鞘涌入蛊虫体内,蛊丝突然暴涨,如金色锁链般刺入地缝周围的岩石,与玄金锁链残段缠绕在一起。原本黯淡的锁链符文竟泛起微光,与蛊丝的光芒相互辉映,地缝中的魔气顿时收敛了几分。
孤鸿子趁机走到杨逍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圣火归元术需以精血为引,杨左使伤势未愈,强行催动恐有性命之忧。阳顶天教主手札中,是否有其他压制魔气的法门?”他记得上一章杨逍提及手札记载,此刻急需借助明教的秘传之法拖延时间。
杨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是没想到孤鸿子竟知晓圣火归元术的隐秘,随即从怀中取出一本残破的羊皮手札:“手札中记载,圣火令不仅能驱邪,还能引动天地间的纯阳元气,但需配合特定的方位布局。这石室恰是昆仑地脉的阳眼所在,若将十二枚圣火令按十二地支排列,或能布下‘圣火锁阴阵’。”他顿了顿,面露难色,“只是现存的圣火令仅剩三枚,其中一枚还内藏心法,贸然动用怕是……”
“我有办法。”孤鸿子突然开口,目光落在玄金锁链上,“郭襄女侠设阵时,定是借助了地脉阳气。我们可将玄铁剑与倚天剑分别置于阳眼两侧,以阴阳归元劲模拟双剑之气,再用三枚圣火令作阵眼,或许能暂代十二枚之效。”他想起郭襄羊皮卷上的批注,其中“阴阳相济,剑火同源”八字,此刻终于明白其意。
灭绝不知何时已走到两人身后,听到“双剑之气”时冷哼一声:“倚天剑乃我峨眉镇派之宝,岂能随意作阵眼?若有闪失,你担待得起吗?”话虽严厉,却未直接拒绝,显然也认可这是当下最可行的办法。
孤鸿子转身看向她,神色平静:“师妹放心,我以峨眉弟子的身份立誓,若倚天剑有损,我孤鸿子愿以命相偿。”他刻意加重“师妹”二字,既是提醒两人的同门之谊,也是缓和气氛——当年他败于杨逍后并非气死,而是重伤隐居,这段往事虽未对灭绝明说,却也需适时流露亲近,避免合作生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