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密道诡影 靖字玄机
那双猩红的眼睛在黑暗里亮得骇人,瞳仁里没有半分活气,倒像是浸在阴煞里泡了百年的寒珠,死死盯着通道口的众人。地宫深处的“簌簌”声愈发急促,似有无数细足在冰面上爬动,混着阴风吹过冰棺缝隙的呜咽,听得人头皮发麻。
孤鸿子握着郭襄佩剑的手紧了紧,剑尖斜指地面,玄铁色的光晕在剑身上流转——方才解锁的“九阳归一·玄铁意”仍在丹田内蕴着,此刻感知到阴煞之气,真气竟自发地顺着经脉往指尖涌。他余光扫过冰棺,杨过那只戴着玄铁戒的手已缩回棺内,棺盖裂缝里渗出的寒玉真气淡了几分,想来是阴煞异动惊扰了他的沉睡。
“你们先进通道。”孤鸿子声音冷静,没有半分慌乱,“玉衡断后,清璃护住众人,我去看看那东西是什么。”他知道此刻不能退,若任由那阴影里的东西冲出来,通道狭窄,众人挤在里面只能被动挨打,反倒不如先摸清对方底细。
玉衡柳叶刀一横,刀身映着牛油灯的光,划出冷冽的弧线:“师兄,我与你同去。你忘了,峨眉九阳功最擅破阴煞,多个人多份底气。”她语气坚决,没有半分犹豫,当年在峨眉后山与孤鸿子一同对抗幽冥教余孽时,便知他虽武功高绝,却总习惯独自扛事,此刻断没有让他孤身涉险的道理。
清璃也握紧郭襄剑穗,剑穗上的微光忽明忽暗,似在呼应地宫里的阴煞:“我也去。剑穗能感知郭襄祖师的气息,方才它对着黑暗方向颤了三下,想来那东西与幽冥教脱不了干系,或许我能凭镇魂诀帮上忙。”她虽看着文静,眉宇间却透着股英气,当年在古城破尸魔阵时,便曾以剑穗暂时定住地尸,此刻说起话来条理分明,没有半分圣母般的优柔寡断。
灭绝师太眉头皱了皱,倚天剑在鞘中轻颤,似有出鞘之意:“胡闹!那阴煞之物来历不明,你们三人若都陷在里面,通道里的人怎么办?”话虽严厉,却并非真的阻拦,只是担心众人安危。她目光落在孤鸿子身上,语气稍缓,“孤鸿子师兄,你需记着,郭襄祖师的手札还在你身上,杨过祖师也需你唤醒,不可意气用事。”
孤鸿子点头,知道灭绝这话是真心关切。他转头看向阳顶天与俞莲舟:“阳教主,俞二侠,你们先带着其他人进通道。通道壁上的牛油灯若灭了,便用圣火令的红光照明——圣火令能克阴煞,定能护住众人。我三人解决了这东西,立刻跟上。”
阳顶天圣火令交叉于胸前,令牌上的纹路泛着红光:“孤鸿子兄放心,我明教弟子最擅守阵,定能护住通道入口。只是你们需速去速回,那巨石虽暂时堵住了元兵,却撑不了多久,他们若搬来攻城锤,迟早会砸开地宫门。”
俞莲舟绕指柔剑贴在掌心,目光扫过通道深处:“通道内或有机关,我已在入口处留了武当的‘三环扣’,若有异动,机关会自动触发。你们若遇危险,只需往通道方向退,我等会立刻接应。”他做事素来周全,方才查看通道时,便已悄悄在暗处布了武当的防御机关,以防不测。
孤鸿子不再多言,对玉衡与清璃递了个眼色,三人呈三角之势,缓缓往地宫深处的黑暗走去。牛油灯的光晕在前方渐渐淡去,寒气愈发浓重,不再是之前的“战魂寒”,而是混着腐臭与血腥的“尸煞寒”,吸一口气都似要呛出肺腑。
清璃的郭襄剑穗颤得愈发厉害,穗子上的冰蚕丝竟凝了层薄霜:“师兄,这阴煞之气比尸魔阵里的还浓,怕是……怕是有地尸王在此。”她曾在郭襄手札里见过记载,地尸若吞噬百具忠魂尸骨,便能化为地尸王,刀枪难入,阴煞之气更能腐蚀内力,寻常武者遇上,十有**会殒命。
玉衡柳叶刀挥出一道刀风,斩向旁边的冰柱,冰柱碎裂,溅起的冰屑落在地上,竟瞬间被阴煞之气染成黑色:“手札里还说,地尸王怕阳刚内力,尤其是峨眉九阳功与武当纯阳功。等会儿我主攻,清璃你用镇魂诀定住它的动作,师兄再用玄铁意一剑取它要害。”她心思缜密,瞬间便制定好了战术,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孤鸿子点头,丹田内的九阳真气与掌心的玄铁碎片共鸣,剑身上的玄铁光晕愈发浓郁。他往前走了两步,牛油灯的光终于照到了黑暗中的东西——那竟是一具高达丈余的地尸,身上穿着残破的元军铠甲,铠甲上还嵌着数支宋军的箭矢,腐烂的皮肉外翻,露出里面泛着青黑的骨头,双手握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长柄斧,斧刃上还沾着干涸的黑血。
地尸王的头颅歪在肩上,双眼正是那双猩红的眼睛,此刻见了三人,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长柄斧往地上一砸,冰面裂开数道缝隙,阴煞之气顺着缝隙往上涌,竟在它周身形成了一层黑色的气罩。
“果然是地尸王。”孤鸿子低声道,“它身上的铠甲是元军制式,想来是当年元兵破襄阳后,尸体被阴煞之气染了,又吞噬了地宫附近的忠魂,才化为这等怪物。”他记得金庸先生笔下的《神雕侠侣》里,元兵破襄阳时,曾有不少元军将领死在郭靖夫妇手下,这地尸王或许便是其中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