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古城寒骨 师太临古城寒骨 师太临
孤鸿子指尖抵在郭襄佩剑的剑格处,鎏金纹路下的寒铁仍残留着九阳真气的余温,像是握着一团不会熄灭的暖火。丹田内的阴阳二气已凝成太极虚影,缓缓转动间,将方才被成昆幻阴指侵入的寒邪之气尽数炼化——郭襄残魂与九阳晶核融合后,那股沛然之力不仅推高了阴阳调和进度,更让他对“九阳归一”的理解深了一层,此刻即便不用刻意运功,周身三尺内也自有无形气罩,将昆仑的寒风隔绝在外。
“襄阳古城埋在冰下百年,竟还能保持这般形制。”张三丰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他负手而立,目光掠过那座从冰山裂缝中显露的古城轮廓,拂尘上的银丝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当年郭靖郭大侠守襄阳,城破时城内军民无一人降元,如今这冰下古城,怕是藏着不少忠魂。”
阳顶天握着圣火令,指节在令牌上轻轻摩挲:“成昆死前说‘三个月后的襄阳旧址’,想来幽冥教是要在这里布下杀局。依我看,不如趁此时机,先派人入城探查,摸清他们的阵眼所在。”
“我去。”玉衡突然开口,柳叶刀已归鞘,她伸手将那本《九阴真经》残卷递给孤鸿子,“这残卷你先收着,我与清璃、明心探东城门,那边城墙裂缝最大,最易潜入。”
清璃立刻跟上,腰间虽没了清心铃,却将郭襄佩剑的剑穗攥在手中——那剑穗是当年郭襄用峨眉山的冰蚕丝所编,此刻在她掌心泛着微光:“我能感应到祖师残留的气息,东城门方向阴气最淡,适合探查。”
孤鸿子没有反对,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符递给玉衡:“这是武当的‘纯阳符’,遇阴邪自动激发,比破煞符管用。”他转头看向俞莲舟,“俞少侠,你我同探西城门,那边靠近古城钟楼,最可能是阵眼所在。阳教主、杨逍兄,劳烦二位守在城外,若见城内有黑气冲天,立刻率军支援。”
众人分工完毕,孤鸿子与俞莲舟纵身跃起,足尖点在冰棱上,身形如轻烟般掠向古城西城门。越靠近古城,空气中的阴寒之气越重,脚下的冰层下隐约传来“咯吱”声,像是有东西在冰层下蠕动。
西城门的城楼已半塌,冰棱从残破的屋檐下垂落,如同一把把倒悬的利剑。城门上的“襄阳”二字被冰霜覆盖,指尖一碰,冰层便簌簌剥落,露出下面暗红的血迹——那是百年前宋军将士的血,历经百年仍未褪色。
“小心脚下。”俞莲舟突然驻足,绕指柔剑出鞘半寸,剑刃在地面一点,冰层下立刻传来“铛”的一声轻响。孤鸿子运起九阳真气,掌心贴在冰面上,只见冰层下布满了黑色的纹路,如蛛网般蔓延,纹路中还嵌着细小的青铜钉,钉头泛着幽蓝光芒。
“幽冥教的‘锁魂钉’。”孤鸿子皱眉,“用青铜混合幽冥寒晶打造,钉入地脉后,能引动地下阴煞之气。成昆说的‘尸魔阵’,恐怕就是以这锁魂钉为阵眼,再用襄阳忠魂的尸骨炼制傀儡。”
话音刚落,冰层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只青黑色的手从缝隙中伸出,指甲缝里还嵌着破碎的铠甲片。紧接着,更多的手从冰层下钻出,数十具冻得僵硬的尸体缓缓站起,他们身着宋军铠甲,双目空洞,口中淌着黑色的涎水。
“地尸。”俞莲舟低喝一声,绕指柔剑划出一道青芒,瞬间斩落三具地尸的头颅。然而头颅落地后,地尸的躯干仍在向前扑来,脖颈处的伤口涌出黑色的血冰。
孤鸿子提剑迎上,郭襄佩剑的金芒在夜色中格外耀眼。他没有用杀招,而是将九阳真气注入剑身,剑尖在每具地尸的“百会穴”一点——这是郭襄手札中记载的“镇魂诀”,专克阴煞驱动的尸体。金芒入体,地尸动作一滞,周身的黑气渐渐消散,化作一堆白骨。
“这些地尸是用襄阳遗民的尸骨炼制的。”孤鸿子看着白骨上残留的衣物碎片,心中泛起一丝寒意,“幽冥教竟连忠魂都不放过。”
俞莲舟收起长剑,目光落在城楼的横梁上:“那边有动静。”
孤鸿子抬头望去,只见横梁上伏着一道黑影,身形与之前在雪地上看到的黑影极为相似。黑影察觉到被发现,突然掷出一枚黑色飞镖,直刺孤鸿子面门。孤鸿子侧身避开,飞镖落在冰面上,瞬间融化出一个小洞——镖上涂着幽冥教的“化骨毒”。
黑影纵身跃下,双掌拍向俞莲舟。俞莲舟挥剑格挡,掌剑相交的瞬间,他只觉一股极寒的真气顺着剑身蔓延,绕指柔剑上竟结起了一层薄冰。
“寒狱掌!”孤鸿子认出这掌法,正是之前鬼面客所用的武功,“你是幽冥教的寒狱使者?不对,鬼面客已经死了......”
黑影不答话,掌法愈发凌厉,每一击都带着刺骨的阴寒。孤鸿子提剑加入战团,九阳真气化作金色气劲,逼得黑影连连后退。黑影见势不妙,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黑色令牌,往地上一掷,令牌炸开,化作一团黑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