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洛水惊涛藏剑影
晨露坠在倚天剑的剑穗上,随着孤鸿子的步伐轻轻晃动。那枚用南海珊瑚珠串成的穗子本是郭襄年轻时的饰物,此刻每颗珠子都泛着淡淡的莹光——三气圆融的内力在经脉中流转时,竟能引动这些古物中的灵气,这是昨夜紫霄宫恶战之前未曾有过的异状。
“你的内息比清晨更沉了。”玉衡的冰棱剑斜背在身后,剑鞘上的冰纹在朝阳下流转,“过紫霄宫门槛时,我听见地砖的共鸣声比往常低了三个调。”她对声音的敏感远超常人,尤其是与内力相关的震颤。
孤鸿子指尖拂过剑穗,珊瑚珠碰撞的轻响里确实藏着细微的气劲流转:“地脉正气入体后,三气流转的间隙被填满了。现在运起‘归元诀’,丹田就像个活水潭,不再有枯竭之感。”他能清晰感觉到,九阳的炽烈、九阴的阴柔、襄阳正气的厚重,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韵律交织,每次吐纳都在经脉壁上留下淡淡的金色纹路,这是内力精纯到极致的征兆。
清璃突然停下脚步,软鞭在手腕上缠了两圈。她蹲下身,用指尖拨开路边一丛被露水打湿的鬼针草,草叶背面沾着半片黑色羽毛,根部还带着暗红色的血渍:“是‘墨羽卫’的标记。”她捏碎羽毛,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飘散开来,与霍山黑袍上的气息同源,却更淡些,“这些人擅长追踪,应该是百晓堂的外围眼线。”
孤鸿子望向山道左侧的密林,那里的雾气比别处更浓,树梢的摆动幅度与风向相悖,显然藏着人。他没有回头,只是放缓脚步:“从武当到嵩山,必经之路有三处险地:黑石涧、落马坡、洛水渡。他们选在第一处就动手,倒是比想象中急躁。”
话音未落,密林里突然传来弓弦震颤的锐响。三支裹着黑布的弩箭呈品字形射来,箭簇上涂着的墨绿色药膏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清璃的软鞭如灵蛇出洞,鞭梢精准地卷住中间那支箭的尾羽,手腕一拧,箭簇竟转了个方向,呼啸着射回密林,随即传来一声闷哼。
“是‘腐心膏’,见血封喉。”清璃甩飞箭杆,鞭梢上沾染的药膏已凝成黑色冰晶——她昨夜在箭头上用的破邪散本就与毒物相斥,此刻借着内力催发,竟能暂时冻结毒素,“他们不想立刻杀我们,只是想拖延时间。”
玉衡的冰棱剑已出鞘,剑身在晨光中折射出一道冷冽的弧线:“拖延到什么?”
孤鸿子突然拽住她的衣袖,将人往右侧拉了半步。就在这刹那,他们刚才站立的地方突然炸开一团黑雾,碎石飞溅中,三柄链锤破土而出,锤头镶嵌的狼牙铁刺上还缠着发丝般的黑线——那是用百足蜈蚣的口器磨成的毒丝,沾到皮肤就会顺着毛孔钻进血脉。
“是‘地行术’。”孤鸿子倚天剑反撩,剑气切开黑雾的瞬间,他看清了藏在地下的黑影。那些人穿着紧身黑衣,腰间缠着通气用的皮管,显然是擅长土遁的杀手。这种功夫脱胎于波斯的“密宗遁法”,却被百晓堂改良得更适合中原山地,只是每次破土都需要至少三人配合,动静比寻常暗器大得多。
冰棱剑与链锤碰撞的脆响如碎玉落地。玉衡没有硬接,剑脊在锤链上轻轻一搭,借着对方的力道旋身,剑尖顺着铁链滑行,直指握锤者的手腕。她的步法带着“凌波微步”的影子,却比原版更注重借力打力,这是在峨眉后山的冰崖上练出的独门身法,越是狭窄地形越能发挥优势。
孤鸿子的目标是左侧那个尚未完全破土的黑影。倚天剑刺入地面三寸,一股刚猛的三气劲气顺着泥土蔓延,那黑影闷哼一声,破土的势头顿时滞涩。孤鸿子手腕翻转,剑身在地下搅动半圈,带起的泥土中混着暗红色的血——他精准地挑中了对方膝盖的“鹤顶穴”。
清璃的软鞭突然绷直,如钢索般缠上右侧链锤的铁刺。她没有用力拉扯,反而借着对方回拽的力道腾空而起,靴底暗藏的毒针在下落时刺入杀手的后颈。那杀手倒地时还在抽搐,后颈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青黑色,显然是中了“化骨散”的变种。
三个照面便解决了埋伏,孤鸿子却皱起眉头。他踢开地上的黑衣,里面露出的内衬竟绣着半朵白莲——这是十年前被朝廷剿灭的白莲教标记。百晓堂竟与这些余孽勾结在一起?
“看他们的虎口。”清璃用软鞭挑起一具尸体的手,那里有明显的老茧,却不是握兵器磨出的,而是常年转动某种圆形器物留下的,“像是...转经筒?”
玉衡俯身细看,指尖在尸体腕骨处按了按:“筋骨密度比常人高,是练过‘铁布衫’的,但丹田气海是空的。这些人只是被药物催起来的死士,真正的好手还在后面。”
孤鸿子突然望向黑石涧的方向。那里传来隐约的水声,本该湍急的涧水此刻竟异常平静,水雾中浮着几片残破的竹筏,显然刚有人经过。他想起清风子提过,后山禁地的石门是被炸药炸开的,而武当附近只有黑石涧能买到硝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