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 第248章 程永年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第248章 程永年

作者:泡芙小老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3 16:37:13

林府的书房,门窗紧闭,隔绝了扬州城繁华的夜色。

灯烛下,林文正逐页翻阅着那些由血与火淬炼出的证据,眉宇间的沟壑越来越深,如同刀刻。

室内只余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

陈佳乐与顾青兰坐在下首,捧着热茶,却驱不散骨子里的寒意与疲惫。

顾青兰低垂着眼睫,清瘦的侧脸在光影下显得异常脆弱,唯有紧抿的唇线透着一丝不肯屈服的倔强。

陈佳乐的目光掠过她包扎着、依旧渗出淡淡血痕的手臂,心头像是被细针密密地扎着,泛起绵密的疼。

她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言语在此刻如此苍白。

良久,林文正终于放下最后一页纸。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已是沉静如渊,唯有深处跳跃着一点冰冷的火焰。

“青兰,”他的声音带着久居官场的沉稳,却也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你受苦了,顾兄……若在天有灵,见你如此,亦当欣慰,亦当……痛心。”

一句“顾兄”,让顾青兰一直强撑的镇定几乎溃堤。

她别过脸,肩头微微颤动,许久,才低哑地回道。

“林叔叔,为人子女,这是青兰分内之事。只求……只求能还父亲一个清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林文正重重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那些证据。

“这些……分量足够了。尤其是这几份被替换留存的柳营原始出库单据,是铁证!足以撕开他们精心编织多年的罗网!”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缓缓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但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狗急跳墙。京城、江南,乃至这扬州,恐怕都已布满了他们的眼线。王砚出现在林鸿病榻前,绝非偶然,他背后站着的人,手眼通天。”

他停下脚步,看向陈佳乐,目光中带着审视,也有一丝探究。

“陈姑娘,此事你本为局外,却卷入如此之深,一路护持青兰,历尽艰险。林某代顾兄,代诸多蒙冤受屈之辈,谢过。”

说着,竟是拱手一礼。

陈佳乐连忙侧身避开:“林御史言重了。晚辈……只是做了该做之事。”她无法解释自己与顾青兰前世今生的纠葛,只能将一切归于道义与偶然。

林文正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问,转回正题。

“这些证据,我会立刻整理,以密折形式,动用特殊渠道,直呈御前。但为确保万无一失,还需一些旁证佐助,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让他们无从抵赖。”

他看向顾青兰:“青兰,你父亲当年在都察院,可有留下其他信得过的故旧?或者,你仔细回想,他生前可曾提及过哪些与他一同查案、却因故早逝或调离的同僚?他们的家人、门生,或许也掌握着一些零碎的线索。”

顾青兰凝眉沉思,指尖下意识地蜷缩。

父亲的身影在记忆中早已模糊,只剩下一个清正却郁悒的轮廓。

她努力在泛黄的回忆里搜寻,那些父亲深夜独坐时的叹息,那些与幕僚低语时提及的只言片语……

“父亲……生前似乎与一位姓程的叔叔交好,”

她不太确定地开口,声音带着回忆的渺茫。

“那位程叔叔,好像是在父亲出事前一年,外放去了岭南任职……父亲曾惋惜,说少了一位能秉公直言的臂助。”

“程?”林文正眼神微凝,“可是程永年?”

“好像是这个名字。”顾青兰点头。

林文正沉吟道:“程永年……确是个耿直之人,当年在刑部也算干吏。他外放岭南,未必没有受到排挤的缘故。若能找到他,或许能提供一些当年查案时,被忽略或被压下的细节。”

他顿了顿,又道:“此外,当年负责柳营军械库管理的一名主事,在案发后不久便‘意外’落水身亡。他的家眷随后离开了京城,据说……是回了原籍。若能找到他的家人,或许也能有所发现。”

线索看似又多了一条,但每一条都如同大海捞针,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林叔叔,那我们接下来……”顾青兰抬起眼,眸中重新燃起希冀的火苗。

林文正抬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你们先在我府中安心住下,疗伤休息。外面风声正紧,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寻找程永年和那位主事家眷之事,我会动用我的关系网暗中进行。至于你们……”

他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最终定格在陈佳乐身上。

“陈姑娘心思缜密,观察入微。青兰情绪易受往事牵动,还需你从旁协助,冷静分析。你们二人,一动一静,一往情深一洞察秋毫,倒是难得的互补。”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陈佳乐心中微动,感觉林文正似乎话里有话。

她垂下眼睫,恭顺应道:“晚辈定当竭尽全力,辅助师姐。”

接下来的几日,陈佳乐与顾青兰便隐在林府深处。

林文正安排了可靠的仆役照料,饮食用药皆十分精心。

顾青兰的伤势在名医诊治和妥善休养下,渐渐好转,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

但身体的放松,并未带来心神的安宁。

等待消息的日子,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

这日午后,细雨敲窗。

顾青兰坐在窗边,望着庭院中被雨水洗刷得翠绿欲滴的芭蕉叶,眼神却空茫没有焦点。

她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父亲留下的、早已磨损的旧端砚。

陈佳乐端着一碗刚煎好的汤药走进来,看到她这副模样,心中轻轻一叹。

将药碗放在她手边的小几上,温声道:“师姐,该用药了。”

顾青兰恍然回神,接过药碗,却没有立刻喝。

她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佳乐,有时我会想,若父亲当年……没有那么刚直,懂得些许迂回,是否结局就会不同?”

陈佳乐在她身旁坐下,看着她眼底深藏的迷茫与痛楚,缓声道。

“师姐,顾大人之风骨,恰如金石,宁折不弯。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秉持正义、不畏强权之人,这世间才存有一线清明。若人人都选择明哲保身,那浊浪滔天之时,又有谁能挺身而出?他的坚持,或许在当时看来是‘不识时务’,但历史终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她的话语轻柔,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

顾青兰抬起泪光点点的眼眸,望向她:“你真的……这么想?”

“是。”陈佳乐肯定地点头,目光清澈而坚定。

“我相信,真相或许会被暂时掩盖,但永远不会消失。顾大人的精神,也通过你,延续了下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师姐。”

顾青兰怔怔地看着她,少女清澈的眼眸中映着自己的倒影,那里面没有怜悯,没有敷衍,只有真诚的理解与毫无保留的支持。

一股暖流悄然涌入她冰封许久的心田,她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将那碗苦涩的汤药饮尽,仿佛也吞下了那份孤军奋战的惶然。

又过了两日,林文正终于带来了消息。

他面色凝重地来到她们居住的小院。“程永年有下落了。他如今在岭南一个偏僻小县担任县丞,处境似乎并不如意。我已派人设法与他接触,但路途遥远,往返需要时间。”

“至于那位落水主事的家眷,”他顿了顿,眉头紧锁,“他们的原籍找到了,但据乡邻说,他们回乡后不到一年,便举家搬迁,不知所踪。线索……到这里断了。”

希望如同烛火,刚被点燃,便遭遇了冷风。

顾青兰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

陈佳乐却捕捉到了林文正话语中的一丝异样。

“林御史,那位主事家眷搬迁,是在案发后不久。他们是否是……受到了什么威胁,或者,是为了躲避什么?”

林文正赞赏地看了她一眼:“陈姑娘所虑,与我不谋而合。他们搬迁得如此仓促隐秘,定然是察觉到了危险。这也从侧面印证,当年柳营案背后,确实隐藏着不欲人知的秘密,有人急于抹去所有可能的知情人。”

他沉吟片刻,又道:“不过,也并非全无办法。我查阅了当年的零星档案副本,发现那位主事有一位胞弟,早年离家,行走江湖,据说在漕帮中有些名气。若能找到他……”

江湖?

漕帮?

这两个词让陈佳乐心中一动。

这似乎是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充满未知风险的路径。

“林叔叔,可知那人姓名?现在何处?”顾青兰急切追问。

林文正摇了摇头:“只知道其化名‘石龙’,具体行踪不定,活跃于运河沿线。此人……亦正亦邪,与官府素无往来,想要找到他并取得信任,绝非易事。”

线索再次变得扑朔迷离。一条指向岭南官场,一条指向江湖草莽。

无论哪一条,都布满荆棘。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为庭院洒下一片朦胧的金光。

陈佳乐看着顾青兰紧蹙的眉头,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

“师姐,既然有方向,总比漫无目的地等待要好。岭南之路需从长计议,但这‘石龙’……或许我们可以试着从运河码头的三教九流中,探听一些消息?”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顾青兰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看着她眼中那抹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智慧,纷乱的心绪竟奇异地平复了些许。

她反手握紧陈佳乐的手,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佳乐,你说得对。”她看向林文正,“林叔叔,寻找‘石龙’之事,可否让我们也参与其中?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林文正看着眼前这两个相互扶持的少女,一个清冷执拗,一个沉静坚韧,她们身上仿佛凝聚着一种足以穿透黑暗的光芒。

他沉吟良久,终是缓缓点了点头。

“可以。但切记,一切需在我的安排之下,绝不可擅自行动,打草惊蛇。”

夜幕缓缓降临,林府内外一片宁静。

但陈佳乐知道,这宁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寻找“石龙”,如同在无边墨海中捞取一枚特定的针,前途未卜,吉凶难测。

而她与顾青兰,这对因命运与执念而紧紧相连的少女,即将携手,踏入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江湖世界。

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