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99章 嬴疾的权衡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99章 嬴疾的权衡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冰冷的封条,像一道道催命的符咒,贴在“秦氏工坊”每一个关键的炉灶、风箱和砧台上。秋风萧瑟,卷起地上的落叶和尚未清理干净的炭灰,在死寂的工坊空地上打着旋,发出沙沙的轻响,更添几分凄凉。没有了往日的炉火与叮当声,没有了忙碌穿梭的身影,这片曾经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灵魂,只剩下冰冷的器具和更冰冷的人心。

营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众人或坐或站,大多沉默着,眼神空洞地望着门外那片被查封的区域,脸上写满了茫然与绝望。连最跳脱的二牛,此刻也像被霜打过的茄子,蔫头耷脑地靠在墙边,双手插在袖筒里,望着地面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柱子更是把脸埋在膝盖里,肩膀微微抽动,压抑的啜泣声断断续续。

黑伯坐在角落里,面前摆着他那套视若珍宝的工具箱,此刻箱子也蒙上了一层薄灰。他伸出布满老茧和烫疤的手,无意识地、一遍遍地擦拭着箱子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动作缓慢而僵硬,那双曾经在炉火映照下锐利无比的老眼,此刻只剩下浑浊与疲惫。他擦拭的仿佛不是工具箱,而是自己那颗被现实狠狠挫伤、几乎熄灭的匠人之心。

百里秀依旧坐在她的“账房”角落,面前摊开着那几卷记录着工坊核心秘密的竹简。油灯的光晕在她清丽却难掩憔悴的脸上跳跃。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陷入彻底的绝望,但紧蹙的眉头和微微抿起的嘴唇,显示她内心的波涛汹涌。指尖的玉珏早已停止了转动,被她紧紧攥在掌心,那冰凉的触感是她此刻保持清醒的唯一凭借。

工坊被封,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不仅仅是那致命的五百支箭订单无法完成,即将面对神秘贵族的雷霆之怒;更是他们这大半个月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希望,连同那刚刚萌芽的、关于产业链的脆弱梦想,都将彻底化为泡影。他们将被打回原形,甚至比之前更加不堪——背负着“违制”、“坏法”的罪名,在这军营里,将再无立锥之地。

“百里姑娘……” 二牛终于忍不住,抬起头,声音干涩沙哑,“蒙将军那边……还没消息吗?咱们……咱们就这么干等着?”

百里秀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二牛,又扫过营房内所有看向她的、充满最后一丝期盼的眼睛。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种竭力维持的平静:“蒙将军既已知晓,必有考量。我等此刻,唯有……等待。”

除了等待,他们还能做什么?硬抗军令是死路一条。吵闹申诉,只会授人以柄。

“可是……那五百支箭……” 二牛的声音带着哭腔,“到期交不出,那帮人……”

“住口!” 百里秀猛地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此事,勿要再提!”

她不能让恐慌彻底蔓延。虽然她自己也心乱如麻。那神秘贵族的手段,她虽未亲见,但从钱贵那日的反应便可窥一斑。届时,恐怕不仅仅是工坊不保,在场众人的性命,都堪忧。

绝望,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一点点淹没着每个人的头顶。

而与此同时,咸阳宫,甘泉宫偏殿。

年轻的秦王嬴疾,并未如外界想象那般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或者与重臣商议军国大事。他独自一人,负手立于巨大的大秦疆域图前。殿内只点着几盏青铜灯树,光线昏黄,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龙涎香气,与宫外军营那烟火、汗水和金属混合的气息截然不同。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嬴疾自己几不可闻的呼吸声。

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函谷关、武关等兵家必争之地,也没有落在繁华的咸阳城,而是久久地停留在北疆那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尤其是那个标注着“戊-十七”的、微不足道的烽燧点。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极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身旁的玉圭,那清脆而规律的“嗒、嗒”声,在寂静的殿宇内回荡,仿佛是他内心权衡与思量的外在体现。

在他的御案上,并排放着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竹简。

一份,来自将作监大匠作与军中司马的联合呈报。措辞严厉,历数丙字营第七百人队主官秦战及其麾下“擅设工坊”、“私造军械”、“僭越规制”、“与民争利”、“败坏法纪”等数条罪状,并附上了已对该工坊进行查封的处理意见。字里行间,充斥着对破坏“祖宗成法”和既定秩序行为的深恶痛绝,以及维护将作监权威与军中规矩的坚决态度。

另一份,则厚实得多。最上面是蒙骜简短却分量十足的密报,直言秦战其人及所创“工坊”于北疆戍防及小规模战力提升“颇有益处”,其法虽“奇”,然“实效卓着”,并隐晦提及军中底层对此类能改善生存状况之“变通”有所期盼。下面则附着一叠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有关于那批流入李崇部、性能远超制式的改良箭矢在剿匪中具体表现的详细描述;有对“秦氏工坊”内部运作模式、物资来源、交易情况的调查(显然比钱贵掌握的更为深入和客观);甚至还有对秦战此人背景(清白,近乎一张白纸)以及其麾下人员构成的简单分析。

嬴疾的目光,在两份竹简上来回移动。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秦战和那个小小的工坊。

他看到的,是两股力量的碰撞。

一股,是以将作监和部分守旧军官为代表的、维护现有秩序和利益格局的力量。他们信奉祖制,看重规矩,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行为,在他们看来都是对权威的挑战,必须扼杀。他们的诉求,简单而直接——恢复旧序。

另一股,则是以秦战(或许还可以算上蒙骜这类更看重实效的将领)为代表的、试图打破僵局、引入变数的力量。他们或许目的单纯(只是为了生存),但其行为所蕴含的“技术革新”和“模式突破”的潜力,却可能搅动死水,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的价值,在于“实效”和“可能”。

作为君王,他需要权衡。

维护现有秩序,固然稳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动荡。大秦以法立国,规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作监体系维系着庞大的军工生产,其稳定关乎国本。轻易纵容“私设工坊”,确实可能引发效仿,导致管理混乱。

但是……

嬴疾的指尖在蒙骜密报中“实效卓着”四个字上轻轻划过。

大秦要东出,要扫平**,需要的不仅仅是庞大的军队,更需要一支战无不胜的锐师。任何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可能,都值得关注。秦战弄出的那些东西,虽然规模尚小,却展现了一种不同于将作监僵化体系的、更具活力和效率的可能。尤其是那种专注于提升单兵装备性能的思路,与他内心某些模糊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且,军中底层对改善现状的渴望,他也并非一无所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度僵化的压制,并非长久之计。

还有那份关于“包芯料”事件的补充报告……嬴疾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商业欺诈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是针对秦战个人的报复,还是对某种新生力量的恐惧与扼杀?

他的手指敲击玉圭的节奏,微微加快了些许。

查封工坊,容易。一纸命令而已。

但查封之后呢?秦战此人,如何处置?是按其罪论处,以儆效尤?还是……

那个能在戊-十七那等绝境中活下来,并能带领一群残兵败将在咸阳军营里再次搅动风云的年轻人,他带回宫中的那些“奇谈怪论”和看似异想天开、细思却颇有道理的“图纸”……真的就毫无价值吗?

嬴疾缓缓转过身,走到御案前。他没有去看那两份决定许多人命运的竹简,而是将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夜空。

他的权衡,不仅仅在于一个工坊的存废,一个人的生死。

更在于,在这大变局的前夜,他这位大秦的王,是选择墨守成规,还是……愿意给那些可能带来改变的“鲶鱼”,一丝搅动死水的机会。

风险与收益,稳定与变革。

良久,嬴疾敲击玉圭的手指,倏然停下。

殿内,恢复了彻底的寂静。

他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第九十九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