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81章 百夫长的“穷”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81章 百夫长的“穷”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从边城到咸阳,越是往南,路越是平坦宽阔,路旁田垄规整,村落炊烟袅袅,与北疆那片吸饱了血与火的焦土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蒙骜的旗号所到之处,地方官吏无不殷勤接待,补给供应充足,甚至还有些许带着谄媚的犒劳。队伍里的普通士卒,包括二牛这样神经大条的,都沉浸在一种凯旋而归、苦尽甘来的松弛与喜悦里。连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关中平原特有的、带着泥土和成熟谷物气息的暖风,而不是北地带回来的、仿佛已经渗入骨子里的血腥和焦糊味。

但秦战却感觉不到多少轻松。

骑在马上,他看着沿途越来越“正常”,甚至称得上“繁华”的景象,心里那股在北疆被压抑下去的、与这个时代的隔阂感,反而愈发清晰起来。这里的平静,是建立在戊-17那样的边陲烽燧用血肉铸就的防线之上的。而那些在后方享受着太平的人,或许会传颂戍边将士的英勇,却很难真正理解那惨烈背后的代价。

他下意识摸了摸怀里,那几包用粗麻布小心包裹的种子硬硬的硌在胸口,像是一小块来自那片战场的烙印,提醒着他一些东西。

百里秀依旧安静,大部分时间待在马车里照顾伤员,偶尔撩开车帘看向外面,眼神平静无波,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又或者,早已在她算计之内。荆云的伤势稳定了些,偶尔会醒过来,但依旧虚弱,大部分时间沉默地躺着,只有那双眼睛在睁开时,锐利如昔,会精准地扫过车外任何靠近的身影,确认安全后,才又缓缓闭上。

经过十余日的跋涉,那庞大、威严、如同巨兽般匍匐在渭水之畔的咸阳城,终于遥遥在望。

黑灰色的城墙高耸入云,连绵不绝,远比边城宏伟百倍。城墙上猎猎飘扬的黑色旌旗,如同巨兽背脊上竖起的刚硬鬃毛。无数车马人流在巨大的城门洞下进出,喧嚣声即使隔得很远,也如同闷雷般隐隐传来。那不仅仅是一座城,更像是一台精密、冰冷、正在全力开动的战争机器的心脏。

“娘的……真大啊!”二牛张大了嘴巴,仰着头,脖子都快折了,发出由衷的惊叹,之前的兴奋劲儿被这扑面而来的庞然巨物压下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乡下人进城般的拘谨和茫然。

连蒙骜麾下那些见多识广的亲兵,在重新看到咸阳城时,神色间也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肃穆。

蒙骜勒住马,看向秦战,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较:“小子,感觉如何?这咸阳,可比你那戊-17敞亮多了吧?”

秦战收回目光,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道:“地方是大了,就是不知道,里面的规矩,会不会也比边关多得多。”

蒙骜闻言,铜铃般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欣赏,哈哈一笑:“哈哈哈!脑子没被打傻!不错,这咸阳城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小子,自求多福吧!”他用力拍了拍秦战的肩膀,力道之大,让秦战龇了龇牙。

队伍没有进入咸阳内城,而是在蒙骜的带领下,径直来到了位于咸阳西侧、紧邻着渭水的一片庞大军营。这里是拱卫京师的精锐——中尉军驻地之一。高耸的营栅,林立的箭楼,以及营内传来的整齐划一的操练声和隐约的金铁交鸣声,无不显示着这里的戒备森严与彪悍气息。

在营门口验过符节文书,蒙骜吩咐一名亲兵:“带他们去划拨给戊-17有功将士的营区安置。”随即又对秦战道:“小子,你先安顿下来,熟悉熟悉环境。军功核定、封赏事宜,自有流程,急不得。老子还得先去宫里禀报军情。”

“谢将军。”秦战抱拳行礼。

蒙骜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带着亲卫队,马蹄铿锵,径直朝着军营深处、那明显是核心区域的方向而去。

带领秦战他们的那名亲兵,态度不算热情,但还算规矩。他领着这支人数不多、大多带伤、衣着破旧还沾染着洗不掉的血污与烟尘的队伍,穿行在营区之中。

与戊-17那种野性、粗粝、一切因陋就简的氛围完全不同。这里的营房排列得横平竖直,如同棋盘格。道路平整,甚至能听到车轮压过夯实路面的沉闷声响。来往的士卒,无论军官还是士兵,甲胄相对齐整,精神饱满,眼神里带着一种京师精锐特有的、若有若无的傲气。他们看到秦战这一行“叫花子”般的队伍,目光中难免流露出好奇、审视,甚至是一丝轻蔑。

“喏,就是这里了。”亲兵在一排看起来还算新的营房前停下,指了指其中相连的几个房间,“这一排,暂时划给你们戊-17有功将士居住。粮秣、军械,稍后会由军需官按制拨付。”他顿了顿,补充道,“营内有规矩,不得随意喧哗斗殴,不得私离营区,违令者,军法从事。”说完,也不等秦战回应,便转身离开了。

气氛,似乎从踏入这片军营开始,就变得有些凝滞。

二牛挠了挠头,看着那亲兵远去的背影,嘟囔道:“神气什么……咱在戊-17砍蛮子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在哪儿享福呢……”

“少说两句。”秦战打断他,目光扫过眼前这排营房。营房是土木结构,比戊-17的破屋子强多了,至少看起来能遮风挡雨。“先把荆云和伤员安顿好,大家各自找地方休息。二牛,带几个人,去看看哪里能打水,大家清洗一下。”

“好嘞,头儿!”二牛应了一声,招呼着几个伤势较轻的弟兄去了。

安顿的过程并不复杂。营房里面空空荡荡,只有简陋的土炕和草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灰尘和霉味混合的气息,显然闲置了有一段时间。但相比于戊-17的烽燧,这里已经算得上是“豪华套间”了。

将依旧昏迷的荆云和另一名重伤员小心地安置在最里间、相对干燥的炕上,盖上从边城补充来的薄被。百里秀默默地开始检查他们的伤势,换药。黑伯则背着手,在各个房间里转了一圈,用他老匠人的眼光挑剔地打量着墙壁和屋顶,时不时用手指敲敲打打,眉头微蹙,似乎对这里的建筑工艺很看不上眼。

其他士卒也各自找了地方,放下那点可怜的行囊,大多是人挨着人,直接瘫坐在了炕沿或地上。连续多日的行军,加上之前血战积累的疲惫,此刻在暂时安全的环境里,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没有人说话,营房里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和伤员偶尔无意识的呻吟。

秦战站在门口,看着或坐或躺、大多身上带伤、眼神里还残留着战场戾气与归程疲惫的手下,又看了看这空空如也的营房。

晋升百夫长的文书,在离开边城前就已经正式下达了。他现在,名义上是统辖百人队的主官。蒙骜也承诺,会给他补足兵额。

可眼下,他手下能站着的,加上他自己,也不过三十来人。而且,个个都需要休整,需要治疗,需要补充损耗的元气。

“百夫长……”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称谓,嘴角扯出一丝没什么温度的弧度。这称号此刻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讽刺。

过了一会儿,二牛带着人回来了,脸色不太好看。

“头儿,水打来了,在营区东头有个水井,就是人多了点,排队排老半天。”二牛说着,把手里拎着的一个半旧木桶放下,里面的水还算清澈,“不过……我打听了一下,咱们的粮秣和饷钱,好像还得等军需官那边核计,今天怕是够呛能发下来。”

秦战点了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大秦的官僚体系,效率从来不是第一位的。

“让大家先用水擦洗一下,省着点用。粮食……我们还有点从边城带来的干粮,先顶一顿。”秦战吩咐道。

干粮是蒙骜在边城补给时额外批给他们路上吃的,是一些混合了豆粉和黍米的硬饼子,能存放,但口感粗糙,吃多了刮嗓子。

众人默默行动起来,用有限的清水擦拭着脸和手脚,洗去一路的风尘。水很凉,触碰到皮肤,带来一丝短暂的清醒。但当他们拿起那梆硬的饼子,小口小口地啃噬时,营房里的气氛更加沉闷了。咀嚼声,和饼子碎屑掉落在膝盖上的细微声响,清晰可闻。

柱子——哦,他现在已经被编入秦战的百人队,算是正式手下——小口啃着饼子,眼巴巴地看着门外,小声道:“百夫长……俺听说,咸阳的馍,是白面的,可软和了……”

没人接话。

是啊,咸阳,帝国的中心,理应拥有最好的东西。可他们这些刚从最血腥的战场下来的“功臣”,此刻却只能窝在这空荡荡的营房里,啃着能硌掉牙的杂粮饼。

傍晚时分,营区内开饭的号角声响起。其他营房的士兵们拿着各自的餐具,说笑着,朝着伙食派发点涌去。空气中开始飘来一阵阵粟米饭的香气,甚至隐约还有一点咸肉的味道。

二牛吸了吸鼻子,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他眼巴巴地看向秦战:“头儿,咱……咱真不去领饭啊?兴许有我们的份呢?”

秦战摇了摇头:“名册未录,符信未核,你去领,只会自取其辱。”他经历过边军底层,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没有正式手续,你就算饿死在他们面前,那些负责发放的军吏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他走到门口,看着远处伙食点排起的长龙,看着那些领到饭食的士兵脸上满足的表情,闻着那越来越清晰的、属于正常军营伙食的、带着锅气和咸香的味道,再回头看看自己手下这群抱着冷硬干粮、眼神黯淡的弟兄。

一种强烈的反差和憋闷感,在他胸腔里堆积。

这就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这就是咸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营区内点燃了火把,跳动的火光在营房间的空地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影子。其他营房传来隐约的喧闹声,赌博的呼喝,闲聊的笑骂,甚至是某个思乡士兵吹起的幽咽埙声……这一切,都透着一种“正常”军营的生活气息。

而秦战他们所在的这一排营房,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安静得有些可怕。只有伤员粗重的呼吸,和人们啃食干粮时,那单调而固执的声响。

黑伯不知从哪里找来几块木头,正就着门口透进来的微弱火光,用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小刻刀,一下一下地削着,木屑簌簌落下。他削得很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但那紧绷的嘴角和偶尔用力过度导致刻刀在木头上划出的刺耳声响,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百里秀安置好伤员,走到秦战身边,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听不出情绪:“按照秦律和军制,新编部队的粮秣、军械拨付,通常在三到五日内完成。前提是,所有文书流程顺畅。”

“前提是……”秦战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字,嗤笑一声。他想起蒙骜离开时那句“自求多福”,想起那军需官亲兵公事公办的冷漠脸孔。

顺畅?在这庞大的官僚机器里,想要“顺畅”,恐怕没那么容易。

“我们带来的干粮,还能支撑两天。”百里秀继续陈述事实,声音没有起伏,“伤员的药,我从边城补充了一些,但若没有后续,最多维持五天。荆云的伤势,需要更好的药材静养,否则,可能会留下暗疾,影响他以后……动手。”

秦战沉默着,目光扫过营房内。

柱子靠着墙壁,已经抱着那硬饼子睡着了,嘴角还沾着饼渣,眉头却微微蹙着,似乎在梦里也不安稳。

二牛坐在门槛上,双手托着腮,看着远处其他营房透出的灯火,眼神里没了白天的咋呼,只剩下一种茫然的渴望。

其他士卒,或躺或坐,大多沉默着,脸上写着疲惫,以及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疏离。他们是从地狱爬回来的人,却似乎无法融入这片“天堂”。

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取代凯旋的虚名,沉甸甸地压在秦战肩上。

他现在是百夫长了。

可他这个百夫长,要人,人不满编,还大多带伤;要粮,粮不够吃,还得啃冷硬干粮;要钱,饷钱遥遥无期;要装备……他们从戊-17带回来的,除了随身武器和一身破旧皮甲,就只剩下满身的伤疤和疲惫。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隐约还能闻到来自渭水的水汽,和军营里特有的、混合着皮革、金属和汗液的味道。但这味道里,独独缺少了属于他们这一隅的……生机。

“百夫长……”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

秦战转头,是柱子醒了,他揉着眼睛,怯生生地看着秦战:“俺……俺有点冷……” 关中平原的秋夜,已经带了明显的凉意,他们从北疆回来,衣衫本就单薄破旧。

秦战走过去,把自己那件同样破旧、但略厚实一些的外袍脱下来,盖在柱子身上。

“睡吧。”他声音有些沙哑,“明天,会好起来的。”

这话,像是在安慰柱子,更像是在对自己说。

可是,真的会好起来吗?

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以及夜色中远处咸阳内城那隐约可见的、如同巨兽瞳孔般闪烁的灯火。

他知道,他不能坐等。等待别人的施舍和按部就班的流程,结果很可能就是他们这群“功臣”在这华丽的军营角落里,无声无息地饿死、冻死,或者因为缺医少药而伤重不治。

他必须做点什么。

为了这些跟着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也为了他自己。

这个百夫长的“穷”字,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刚刚因军功和晋升而产生的一丝虚幻的成就感,将他重新扎回了残酷的现实地面。

他摊开手,借着微弱的光,看着自己这双布满老茧、烫疤和新旧伤痕的手。这双手,能握紧武器砍杀敌人,能操作工具锻造钢铁,能绘制出超越时代的图纸。

难道,就不能在这该死的规矩和困境中,为自己和手下人,刨挖出一条活路来?

一个模糊的、带着几分冒险和叛逆色彩的念头,开始在他心底滋生、盘旋。

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这军营里运行的、明面下的规则。

他看向坐在门槛上,依旧望着远处灯火发呆的二牛,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果决:

“二牛。”

“啊?头儿,啥事?”二牛猛地回过神,扭头看来。

“别光看着了。”秦战走到他身边,也看向那片灯火,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光,“明天,跟我出去转转。带上耳朵,也带上……眼睛。”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冰冷的自嘲:

“咱们这新官上任,总得先搞清楚,这‘穷’字,到底是怎么写的。顺便看看,这偌大的军营里,除了规矩,还有没有能下嘴的……缝。”

(第八十一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