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65章 “讲武堂”夜课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65章 “讲武堂”夜课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荆云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渐浓的暮色中浮现,他身后的两名斥候押解着三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人。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原本喧嚣忙碌的戊-17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过去,带着惊疑、警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秦战放下手中沾满泥灰的石块,快步从围墙工事上走下。二牛也停止了呵斥,手握刀柄,眼神锐利地盯着那几个被押解而来的人。连在烽燧主楼里忙碌的黑伯,也闻声探出头来。

那三人是典型的边民打扮,破旧的羊皮袄几乎看不出原色,脸上布满风霜和污垢,眼神惶恐不安,如同受惊的兔子。他们身上没有武器,看起来瘦弱不堪,不像是蛮族的探子。

荆云走到秦战面前,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言简意赅地汇报:“猎户。一家,父子三人。住在东北五里外山坳。烟,是他们生火煮食。”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信息:“他们说,三天前,看到过蛮族游骑,人数不多,七八骑,往西北方向去了。”

西北方向?秦战眉头微蹙。那不是戊-17的正前方,但也并非安全区域,那边有几个小的牧民聚集点和一条通往内陆的山谷通道。蛮族游骑出现在那里,目的不明,但绝不是什么好兆头。是侦察?还是迂回的前奏?

“问清楚具体时间、地点,游骑的装备和动向。”秦战对百里秀示意。百里秀微微颔首,走向那三个仍在瑟瑟发抖的猎户,她的声音清冷而平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开始仔细询问。

秦战则对荆云道:“辛苦了。先带他们下去,给他们点热水和吃的,单独看管,等百里问完话再做处置。”他需要判断这些猎户话语的真伪,以及如何处理他们。放回去?可能会暴露戊-17的动向。留下?又多三张吃饭的嘴。

“是。”荆云应道,押着那三个猎户走向一间空置的营房。

这个小插曲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戊-17刚刚建立起来的劳动节奏,也提醒着每个人,危险从未远离。空气中仿佛又多了一丝无形的压力。

夜幕彻底降临,北疆的夜晚寒冷刺骨,狂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锉刀,在山石和墙体间穿梭呼啸,试图带走一切热量。但戊-17的院子里,却燃起了好几堆篝火。粗大的木柴在火焰中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驱散了部分黑暗和寒意,也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带着些许亢奋的脸庞。

白天的劳动强度很大,几乎每个人都累得够呛。手臂酸麻,腰背疼痛,手上磨出了新的水泡或是磨破了旧茧。但奇怪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充实感,取代了往日那种等死的麻木。看着明显加高加固了一截的围墙,看着主楼里被重新支撑起来的梁柱,看着坡前那些初具规模的陷马坑,一种“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微弱希望,在许多人心中悄然滋生。

饭后,秦战并没有让众人立刻休息。他让人将最大的一堆篝火拨得更旺些,然后站在火光前,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士卒们——既有他的老部下,也有那四十多名原戊卒。

“都累了吧?”秦战开口,声音在火光的噼啪和风的呜咽中显得有些飘忽。

下面响起一片含混的应和声,更多的是沉默。累,是肯定的。

“累就对了。”秦战的声音提高了一些,“说明我们今天没白干,说明我们离活下去,更近了一步!”

他顿了顿,弯腰从脚边拿起几根长短不一的木棍和一块相对平整的薄石板。

“但是,光靠傻干,蛮干,还不够。”他将木棍和石板放在火堆前的地面上,“要想活得久,活得好,还得会用脑子。”

他拿起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棍,将它们并排立在地上,然后用手压住长木棍的一端,很轻松地就用短木棍撬动了长木棍。

“看,长的这根,是蛮子的力气,是战马的速度。短的这根,是我们的力气。”秦战演示着,“硬碰硬,我们可能吃亏。但如果我们用这个,”他指了指自己手压的位置,那个支点,“用对了地方,用对了方法,就能用小的力气,撬动大的力量。这,就叫‘杠杆’。”

他又拿起那块薄石板,将它搭在两块石头上,形成一个简易的桥。然后他放上一块小石头,石板微微弯曲,但撑住了。

“这石板,就像我们的围墙,像我们脚下的地面。”秦战用手按在石板中央,用力,“力,分散开,它就能承受。但如果力,集中在一点……”他拿起一根细木棍,用尖端猛地戳向石板中央,“啪!”石板应声断裂。

“看到了吗?蛮子冲锋,如果像撒开的沙子,我们的箭射过去,可能伤不了几个。但如果他们挤在一起,像这根棍子一样,集中冲一个点……”秦战指了指断裂的石板,“我们的墙,就可能被捅破。”

他放下手中的东西,目光扫过火光映照下的一张张或茫然、或若有所思的脸。

“所以,我们挖陷马坑,不是为了把所有的马都坑死,那是痴人说梦。我们是让他们的马跑不起来,让他们的冲锋变得混乱,像撒开的沙子,而不是集中的棍子。”

“我们加固围墙,加高它,不只是为了让他们爬不上来,更是为了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射得更准!也是为了把他们的力量,分散到更长的墙面上!”

“我们在两侧山坡设置绊索,清理射界,是为了不让他们偷偷摸上来,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箭,能没有遮挡地射到他们身上!”

秦战的声音并不激昂,却带着一种抽丝剥茧般的清晰和说服力。他用最朴素的比喻,将一些基础的力学原理和战术思想,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士卒听。

“打仗,不光是抡刀子拼命。要知道力气往哪里使,要知道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换敌人最大的伤亡。”秦战总结道,“这,就是咱们以后每天晚上,只要有机会,就要聚在一起学的东西。咱们这个,不叫什么大学问,就叫……‘讲武堂’!”

“讲武堂……”下面有人低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

“对,讲武堂!”秦战肯定道,“在这里,不论你是老兵还是新卒,不论你是什长还是普通一兵,都可以听,可以问!我们要学的,就是怎么更聪明地打仗,怎么更好地活下去!”

他开始讲解更具体的东西。他让二牛找来一张缴获的、相对完好的蛮族短弓和一把秦弩。他对比着讲解弩的射程、精度和穿透力优势,以及如何在防守中利用弩的齐射,形成覆盖性的打击。他讲解如何根据风向和距离,微调弩箭的射角。他甚至简单画出了“却月阵”的雏形,解释如何在狭窄地形利用盾牌和长兵器,形成局部优势,夹击突入的敌人。

他讲得并不快,经常停下来,问“听懂没有?”,“哪里不明白?”。起初,只有他带来的老部下敢于回应,那些原戊卒大多缩着脖子,不敢出声。但在秦战鼓励的目光和简单直接的追问下,渐渐地,也有人开始怯生生地举手,问出一些听起来很“笨”的问题。

“大人……为啥……为啥顺风射得远?”

“头儿,你说那个啥……半月阵,要是蛮子不从中间进,从两边绕咋办?”

“先生,弩箭要是用完了呢?”

对于每一个问题,秦战都耐心解答,有时用比喻,有时直接演示。火光跳跃,将他时而比划、时而蹲下画图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像一个忙碌的皮影。

百里秀坐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借着火光,飞快地在带来的简易竹片(暂时替代竹简)上记录着秦战讲授的要点和士卒们提出的问题。她的眼神专注,偶尔抬头看向秦战时,眸中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她发现,秦战讲述的这些,并非什么玄奥的兵书战策,却极其务实,直指作战的本质,而且用一种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她从未接触过的、截然不同的“学问”。

黑伯起初还饶有兴致地听了一会儿,但很快,那些“杠杆”、“力点”之类的词就让他有些头晕,老头儿靠着墙壁,脑袋一点一点地,竟是打起了瞌睡,直到被自己突然前倾的身子惊醒,才嘟囔着揉了揉眼睛,继续强打精神。

二牛则是听得两眼放光,他打仗勇猛,但多是凭经验和一股狠劲,此刻听到秦战将这些经验提炼成可以说道的“道理”,只觉得豁然开朗,以前很多模糊的感觉此刻都清晰起来。他时不时用力一拍大腿,低吼一声:“对啊!他娘的就是这个理!”

柱子,那个曾被刀疤脸欺负的年轻戍卒,此刻也挤在人群前面,听得格外认真。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消化着那些对他而言如同天书般的知识,虽然很多地方听不懂,但他看着秦战在火光中沉稳自信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崇拜和向往。

夜渐深,风更冷。但篝火旁,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提问。一种不同于白天体力劳动的、脑力上的活跃气氛,在戊-17弥漫开来。

秦战讲得口干舌燥,抓起旁边一个水囊灌了几口冰冷的泉水,润了润冒烟的嗓子。他看着火光下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却都带着求知欲的脸庞,心中感慨。知识,就像火种。也许现在只能照亮很小的一片地方,但只要持续下去,谁又能保证,它不能形成燎原之势呢?

他放下水囊,正准备开始讲解夜间警戒和信号传递的要点,目光无意间扫过不远处那间关押着三个猎户的营房,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那三个猎户……他们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关于蛮族游骑的消息,终究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

西北方向的游骑,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收回目光,定了定神,继续他的“讲武堂”夜课。当务之急,是尽快让身边这些人,具备最基本的、在绝境中生存和战斗的“智慧”。

至于外面的风风雨雨,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夜色中,戊-17的篝火,如同黑暗中一颗倔强跳动的心脏,微弱,却顽强。

(第六十五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