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48章 问对(上)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48章 问对(上)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嬴疾那句“会遇到多少阻碍”,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在空旷的大殿里激起层层无形的涟漪。那涟漪撞击在暗红色的巨柱上,回荡在穹顶的阴影里,最终化作沉甸甸的压力,尽数压在秦战肩头。

阻碍?秦战心中苦笑。他何尝不知!从他将泥模和铁器弄出来的那一刻起,阻碍就如影随形。边关同僚的质疑,将作监的刁难与利诱,阳周君的阴险,直至昨夜那场血淋淋的刺杀……这一切,不都是阻碍吗?它们冰冷而锋利,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牙,随时准备将他这个“异类”撕碎。

他抬起头,迎向嬴疾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此刻退缩,前功尽弃。他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给出一个能让这位年轻君王动容的回答。

“王上,”秦战的声音因为紧绷而略显沙哑,但他努力让每个字都清晰可辨,“卑职来自边关,见识浅薄。但卑职知道,在战场上,当敌人的刀砍过来的时候,不会因为我的刀遵循的是‘祖宗之法’就慢上半分。”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着语言,试图用最朴素的道理,去阐释他那套看似离经叛道的理念。

“卑职以为,世间万物,皆有其‘理’。水流向下,火炎向上,重物会落,杠杆省力……这些‘理’,不因人的身份尊卑、不因朝代的更迭而改变。”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用手比划着,仿佛在空气中勾勒那些基本的物理原理,“泥模铸造,高炉炼铁,无非是尝试去摸清、去运用这些本就存在的‘理’。”

“将作监遵循古法,自是稳妥。然古法亦是人创,亦是前人在当时摸索出的‘理’。若前人因循守旧,只怕我秦人如今还在用着石斧木矛,何来今日之青铜利剑?”他的话语渐渐流畅起来,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笃定,“卑职所做,并非否定一切旧法,而是试图在旧法的基础上,找出更高效、更可控的‘新理’、‘新法’。”

“至于触动旧规矩……”秦战的目光扫过这宏伟却压抑的大殿,声音沉了下去,“卑职斗胆妄言,我大秦自孝公变法以来,商君立下的诸多规矩,在当时,又何尝不是触动了旧贵族的规矩?然则,正是这些‘新规矩’,让我大秦富国强兵,有了今日虎视山东的根基!”

他这番话,已经有些大胆了,甚至隐隐将技术变革与商鞅的制度改革相提并论。侍立在丹陛之下的老宦官,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下。

嬴疾却并未动怒,他深邃的眼底反而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亮光。他依旧站在那里,手指重新开始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玉圭,那“嗒……嗒……”声,仿佛在应和着秦战的话语。

“依你之见,你这套‘新理’、‘新法’,于我大秦,有何益处?”嬴疾追问,语气平淡,却直指核心。他要的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谈到具体益处,秦战精神一振。这是他最熟悉,也最有底气的部分。

“回王上,其益有三。”秦战伸出三根手指,条理清晰地说道,“其一,在于‘量’。泥模标准化铸造,可使箭簇、弩机部件等军械产量倍增,且质量稳定。若推广至全国工坊,我大秦军队的箭矢消耗将不再受制于工匠个人手艺和速度,战时补给,将更加充裕迅速。”

“其二,在于‘质’。改进炼铁之法,若能成功,可得坚韧远胜青铜之铁器。以此打造兵刃甲胄,我军士卒战力可获提升,伤亡可减。且铁器更耐磨损,长久来看,亦能节省国帑。”

他说到这里,稍微停顿,目光灼灼地看向嬴疾,说出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其三,在于‘人’!”

“人?”嬴疾敲击玉圭的手指微微一顿。

“正是!”秦战语气肯定,“标准化流程,意味着对匠人个人经验的依赖大大降低。一个聪慧的学徒,只需数月培训,依照流程操作,其产出便能不逊于经验丰富的老匠。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工匠!不再受制于匠户数量和经验传承的局限!”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庞大的、高效运转的军工体系,语气不由带上了几分激昂:“王上,一国之强,在于军,军之强,在于器,器之利,在于工,工之盛,在于法!若能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可复制的军工生产‘法度’,我大秦的战争潜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这,才是足以碾压山东六国的、真正的‘硬道理’!”

“硬道理……”嬴疾低声重复着这个朴实却充满力量的词,他背在身后的手无意识地握紧了些。秦战描绘的图景,不是一个两个神兵利器的出现,而是一整套生产体系的革新,是战争基础的夯实与倍增!这恰恰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更快、更强、更有效地积累起碾压一切的力量!

大殿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灯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在光滑的黑曜石地面上拉长、扭曲。

嬴疾转过身,再次踱步到那幅巨大的青铜地图前,他的目光扫过上面的山川城池,手指无意识地在代表函谷关的位置轻轻摩挲。他的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深沉的孤独。作为君王,他太清楚旧势力的顽固,也太明白变革的艰难与风险。秦战所言,固然诱人,但每一步,都可能踩到既得利益者的尾巴,都可能引发朝堂的震荡。

“你的想法,很大。”良久,嬴疾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但也很危险。”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电,直视秦战:“你将匠人之艺,视作可传授、可复制的‘法度’,可知此举,会动摇多少人的立足之本?将作监,乃至朝中诸多依靠旧例和传承维系地位的官吏,他们会如何看你?如何待你?”

这已是近乎**的提醒,点明了秦战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整个官僚体系的排斥与反扑。

秦战感觉喉咙有些发干,他知道嬴疾说的是事实。但他想起了边关烽燧下那些年轻而渴望的面孔,想起了黑伯那双布满老茧却依旧坚定的手,想起了昨夜那险些让他万劫不复的刺杀。

他挺直了脊梁,尽管那脊梁在帝王的目光下显得如此单薄。

“卑职不知他们会如何待我。”秦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卑职只知道,若因惧怕阻碍便裹足不前,那边关将士便要继续用着容易变形的箭簇,穿着难以抵挡利刃的皮甲。卑职更知道,昨夜那些黑衣杀手,并不会因为卑职退缩而放下屠刀。”

他抬起眼,目光澄澈而坚定地回视嬴疾:“王上垂询,卑职不敢隐瞒。此路艰难,卑职心知肚明。然,若能以卑职之微躯,为我大秦蹚出一条更强之路,纵使前方荆棘遍布,刀山火海,卑职……亦往矣!”

他的话语落下,大殿内落针可闻。

那“嗒……嗒……”的玉圭敲击声,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

嬴疾静静地站在那里,玄色的衣袍在灯火下仿佛融入了阴影。他深邃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秦战脸上,那目光中审视依旧,但似乎又多了一些别的东西——一丝极淡的欣赏,以及一种仿佛看到了一件锋利却可能伤手的利器般的权衡。

殿外,似乎起风了,隐隐传来宫檐下铁马风铃清脆而孤寂的叮当声。

嬴疾终于动了,他缓步走回御案之后,却没有坐下,只是用指尖轻轻点了点光滑的案面。

“你很好。”他吐出三个字,语气听不出喜怒,“至少,比寡人想象中,要明白得多。”

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那么,告诉寡人,若给你机会,你待如何?”

(第四十八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