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170章 思想的交锋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170章 思想的交锋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咸阳宫,麒麟殿。

晨曦透过高大的殿门,在光滑如镜的黑色陶砖地面上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压抑的气息,混合着名贵木料的淡香、青铜香炉里飘出的龙涎香,以及一种名为“权力”的无形威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衣冠楚楚,神色肃穆,如同泥塑木雕,只有偶尔转动的眼珠和细微的衣料摩擦声,证明着这是一个由活人构成的、决定帝国命运的地方。

御阶之上,年轻的秦王嬴疾端坐于黑水玄鸟屏风前,一身玄色冕服,衬得他面容愈发俊朗,眼神也愈发深邃难测。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那冰冷的玉质螭首,发出几不可闻的、却仿佛能敲在人心上的笃笃声。

朝议已近尾声,所议多是粮秣转运、边关戍守、刑律修订等常规事务。气氛看似平稳,但一些嗅觉敏锐的老臣,已然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暗流在涌动。几位重量级的儒臣,如御史大夫冯劫、奉常周青臣、博士仆射叔孙通等人,今日格外沉默,但他们的眼神却不时交汇,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凝重。

终于,在司礼官唱喏“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的尾音将落未落之际,一道清瘦而挺拔的身影,手持玉笏,稳步出列。

正是淳于越。

他那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袍,在满殿锦绣之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凛然气度。长须垂胸,面容清癯,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古井深潭。

“臣,博士淳于越,有本奏!”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金石般的质感,瞬间打破了殿内最后的松懈氛围。

所有的目光,刹那间都聚焦在他身上。嬴疾敲击扶手的指尖微微一顿,目光平静地投了下来:“淳于博士,有何事奏?”

淳于越深吸一口气,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奏疏高举过顶,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沉痛与激愤交织的情绪:

“臣,劾栎阳工师、技术营造司主事秦战,立邪说,坏法度,乱人心,动摇国本!其罪有三!”

话语如同惊雷,在麒麟殿内炸响!虽然不少人早已风闻,但由淳于越这等大儒在朝会之上公然弹劾,分量截然不同!蒙骜站在武将班列中,浓眉猛地拧紧,抱着胳膊的肌肉微微绷起。一些与秦战或有交往、或对其所为抱有好奇的官员,也纷纷色变。

嬴疾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道:“细细奏来。”

“其一!”淳于越声音朗朗,引经据典,“秦战于栎阳立‘格物堂’,不授圣贤诗书,不言仁义礼智,专讲草木金石、机巧杠杆之术,妄言‘万物皆可格’,‘真知在万物之中’!此乃摒弃人道,追逐物性,将人与禽兽草木等同,实为泯灭人性,坏人心术之肇端!长此以往,人将不人,国将不国!”

他的话语犀利,直指核心,将秦战的“格物”理念拔高到了毁灭人伦纲常的可怕高度。

“其二!”他不给众人喘息之机,继续痛斥,“其编撰所谓《启蒙书》,以炭笔图画、俚语村言记录匠技,坏千年口传心授之规,更将种种奇技淫巧堂而皇之列为学问!此举,不仅使匠人不再安守本分,更诱惑黔首弃农务工,追逐末利!若天下人皆效仿,谁人来事农耕?谁人来输赋税?此乃动摇社稷根基,与民争利之大弊!”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统治秩序层面发起的攻击,同样致命。

“其三!”淳于越上前一步,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御阶,直视嬴疾,“秦战于栎阳擅立新规,以‘工分’、‘贡献’取代朝廷法度,以‘多劳多得’蛊惑人心,使其麾下只知有秦战,不知有王法!此乃结党营私,培植个人势力,其心叵测!观其言行,与当年墨家巨子何异?臣恐其非为秦之干城,实乃国之大患!”

结党、营私、类比墨家!这已近乎是最严厉的政治指控,直接将秦战推到了谋逆的边缘!

淳于越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掷地有声。他引经据典,逻辑严密,将秦战在栎阳的所作所为,包装成了一幅足以倾覆帝国统治的可怕图景。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只有他话语的余音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不少保守的官员听得频频点头,深以为然。就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脸上也露出了凝重和疑虑之色。蒙骜的脸色愈发难看,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御座上依旧面无表情的嬴疾,又强行忍住了。

嬴疾静静地听着,手指重新开始有节奏地敲击玉螭首,目光深邃,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直到淳于越陈述完毕,躬身将奏疏高举,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无波:

“秦战之所为,寡人亦有耳闻。其匠造之术,确有益于军国;其练兵之法,亦曾建功于边陲。淳于博士所言,是否过于危言耸听了?”

这话看似在为秦战开脱,实则将皮球轻轻踢回,也给了其他人发言的机会。

果然,奉常周青臣立刻出列附和淳于越:“王上明鉴!秦战或有微功,然其行事实在骇人听闻!臣闻其甚至言‘雷非神罚,乃阴阳撞击’,此等亵渎天地鬼神之语,若流传开来,必使民心无所畏惧,礼崩乐坏矣!”

博士仆射叔孙通也接口道:“《礼记》有云:‘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秦战所行,正是以奇技疑众!其所立‘格物’之说,看似新颖,实则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背离圣贤之道,绝不可纵容!”

儒臣们纷纷发言,口径一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仿佛秦战及其理念已成帝国毒瘤,必须立刻铲除。

就在这几乎一面倒的声浪中,一个洪亮而带着不耐烦的声音猛地响起:

“放屁!”

众人愕然望去,只见蒙骜再也忍不住,大步出列,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瞬间将那些文绉绉的争论压了下去。

“淳于老头!还有你们这帮耍笔杆子的!”蒙骜毫不客气,指着淳于越等人,脸上刀疤扭动,“你们左一个坏人心术,右一个动摇国本,老子就问你们一句!”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同冷电:“秦战那小子弄出来的新箭簇,是不是让咱的弩射得更远更准?他炼出来的铁,打出来的刀甲,是不是让咱的兵少死了不少?他捣鼓的那些水车、杠杆,是不是让栎阳那几千人吃得饱饭,有力气干活,给朝廷省了粮草?”

他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砸在那些空泛的道德指控上。

“你们整天仁义道德,之乎者也,能当饭吃?能挡住蛮族的刀片子?老子只知道,谁能让我大秦的兵更强,让咱们的国力更盛,谁就是他娘的有功!至于你们说的那些……”蒙骜嗤笑一声,满脸不屑,“等哪天蛮族打到家门口,你们还能靠着念《诗》《书》把人家念退兵不成?”

这番粗鲁却无比实在的话语,让一众儒臣气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

“蒙将军!你……你岂可如此粗鄙!混淆视听!”淳于越气得胡须直颤,“治国岂能只看兵甲之利?无礼法则国不国!无仁义则民不民!此乃根本!”

“根本个鸟!”蒙骜毫不退让,“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跟你讲仁义?边关的将士命都保不住,跟你守礼法?我看你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朝堂之上,顿时变成了武将务实与文臣守道之间的激烈争吵,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场面一时混乱。

嬴疾高坐御阶,看着下方如同市井吵嚷般的景象,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他敲击扶手的频率,微微加快了一丝。

就在这喧嚣的顶点,一个平静的,甚至带着几分好奇的声音,突兀地响起,音量不大,却奇异地穿透了所有的嘈杂:

“蒙将军所言兵甲之利,自是重要。然则,淳于博士所言礼法人心,莫非就毫无道理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出声者乃是客卿姚贾。他并非儒臣,也非武将,素以机辩着称。他此刻出面,意欲何为?

姚贾不理会众人目光,转向御阶,躬身道:“王上,臣有一问,想请教蒙将军与淳于博士,亦想请教满朝诸公。”

他顿了顿,缓缓问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问题:

“若有一日,我大秦凭借秦战所献之利刃坚甲,横扫**,一统天下。然则,天下之民,心中只知‘工分’‘贡献’,只追逐‘格物’‘致知’,而不知忠君爱国,不明尊卑上下,不晓仁义礼智……届时,我大秦拥有的,将是一个富庶强盛的帝国,还是一个……仅仅披着秦衣的、庞大而混乱的工坊与军营?”

这个问题,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激烈的争吵平息了下去。

蒙骜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一时无从驳起。淳于越等人则精神一振,看向姚贾的目光充满了赞许。

姚贾的问题,剥开了表面的争论,直指一个更深层的矛盾:技术的革新与思想的控制,富国强兵与维持传统统治秩序,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秦战带来的,究竟是帝国的未来,还是埋葬帝国的隐患?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御阶之上,那个掌握着最终裁决权的年轻君王。

嬴疾敲击扶手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仿佛穿越了重重宫墙,落在了遥远栎阳的方向。

殿内静得可怕,只剩下众人沉重的呼吸声,和那悬而未决的、关乎未来的巨大问号,在无声地回荡。

(第一百七十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