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127章 问对之始(下)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127章 问对之始(下)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秦战那句“泥腿子用命试出来的道理”,像一块投入滚油中的冰块,瞬间在大殿内激荡起无声的剧烈反应。文官队列中,不少人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那是一种被冒犯、被亵渎后的铁青。若非在御前,只怕斥责之声早已此起彼伏。就连一些武将,虽然心下觉得痛快,面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惊容,为这年轻人的胆大妄为捏了把汗。

然而,预想中的雷霆之怒并未从御座之上降临。

嬴疾只是沉默着,那双深邃的眼睛,如同两口千年不波的古井,倒映着殿下那个站得笔直、如同孤松傲立崖壁的年轻身影。他手指敲击玉圭的节奏,在短暂的凝滞之后,非但没有放缓,反而以一种更稳定、更清晰的频率,轻轻地、一下下地响着。

这声音,成了大殿内唯一的主旋律,压下了所有无声的骚动。

“善。”

良久,一个简短的音节从嬴疾口中吐出。没有褒奖,没有认同,仅仅是一个表示“听到了”、“知道了”的词语。但这一个字,却让大殿内紧绷的气氛,骤然松弛了半分。至少,王上没有直接否定。

嬴疾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依旧锁在秦战身上,但问题却陡然转向,如同利剑归鞘,再出时已指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阵法之事,暂且不论。”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寡人闻你于军中,不仅擅战,于匠造、物流、乃至……营建屯垦,亦颇多涉猎?”

来了!

秦战心中凛然。他知道,军事上的质疑或许只是开胃小菜,真正关乎国本,也关乎他未来命运的考题,现在才真正开始。王翦的提醒言犹在耳,甘槮的威胁近在眼前,嬴疾此刻的问话,绝非无的放矢。

“臣惶恐。” 秦战微微低头,避开了“擅”字可能带来的骄矜之嫌,“边关艰苦,物资匮乏,为求存活,不得已琢磨些省力、增效的土法子,不敢称‘涉猎’。”

他回答得谨慎,将一切归咎于生存所迫,这是最稳妥,也最不易被攻击的理由。

嬴疾不置可否,他轻轻抬手,侍立在一旁的内侍立刻会意,两名身材魁梧的郎官抬着一卷巨大的、用上好绢帛绘制的地图,步履沉稳地走到御阶前,缓缓展开。

“哗啦——”

绢帛展开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那是一幅极其详尽的关中地区舆图,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田亩矿藏,标注得密密麻麻,精细程度远超秦战之前所见过的任何地图。一股混合着墨香和陈旧绢丝的味道,随着地图的展开弥漫开来。

嬴疾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手指虚点向渭水流域:“关中沃野,乃我大秦根基。然渭水时有泛滥,漕运亦多梗阻。你既有‘土法子’,不妨言之。”

他没有问具体的“打狗阵”,没有问“秦泥”配方,而是直接指向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水利与运输。这是一个宏大而现实的命题,足以让任何空谈者原形毕露。

秦战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机会!这是一个展示价值,也是争取信任的绝佳机会!

他不再犹豫,上前几步,走到地图前。那绢帛触手微凉光滑,上面的墨迹仿佛还带着绘制者当年的心血。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两侧投来的、含义各异的目光,将全部精神集中在眼前的地图上。

他的右手食指(左臂依旧不便),带着边关风霜磨砺出的粗糙,点向了渭水河道的一处拐点。那里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两岸地势却颇有特点。

“王上,” 他的声音因为专注而显得有些低沉,却异常清晰,“若于此处,” 他的指尖用力,仿佛要透过绢帛点在实地,“依托山势,修筑一座……嗯,可调控水量的堤坝。”

他顿了顿,似乎在脑海中快速构建着图形,寻找着能让这个时代的人理解的词汇。

“此坝非为完全阻隔水流,而是如一道活动的门闩。水大时,可开闸泄洪,减少下游泛滥;水小时,可闭闸蓄水,抬高上游水位。” 他的手指顺着抬高的水位线向上游移动,“如此,不仅可灌溉沿岸良田万顷,更可使得上游河道水深增加,利于更大、吃水更深的漕船通行!”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图纸上比划着,动作略显笨拙,远不如那些熟稔政务的官员优雅,但那比划之中,却带着一种工程师般的精确感和对物理规律的直觉把握。

“至于漕运梗阻,” 他的手指移向几处标注着险滩和浅水区的位置,“可在这些地段,开辟辅助性的……拉纤通道,或者,在关键节点设立畜力或人力驱动的……转盘,协助船只通过急流险滩。”

他说的有些词,如“调控”、“闸”、“转盘”,对于殿内大多数人来说,都显得陌生而古怪。但他们却能从那简单的手势和清晰的逻辑中,听懂一个宏大的、可行的改造蓝图。

灌溉万顷良田!畅通渭水漕运!

这其中的意义,任何一个稍有见识的朝臣都明白。这意味着更多的粮食,更强壮的国力,更便捷的物资调配!

大殿内响起了一阵压抑的嗡嗡声,那是官员们忍不住低声交换意见的声音。不少人看向秦战的目光,已经从最初的轻视、敌视,变成了惊疑和审视。

嬴疾的目光始终跟随着秦战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他敲击玉圭的节奏,在秦战描述堤坝作用时,明显慢了下来,仿佛在仔细咀嚼每一个字。当听到“灌溉万顷”、“利于漕船”时,他那深邃的眼底,似乎有微光一闪而逝。

“筑坝?调控水流?” 一个略带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带着明显的质疑。出声的是站在文官前列的一位老者,乃是掌管水利工程的司空属官,“此等工程,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几何?周期几何?若遇特大洪水,堤坝溃决,下游岂非尽成泽国?此非造福,实为遗祸!”

这质疑尖锐而实际,直指工程的风险和成本。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秦战身上。

秦战并未慌乱,他看向那位老司空,语气平静:“老大人所虑极是。故而选址、坝体结构、泄洪设计,至关重要。需精确勘测水纹、地质,计算水量,设计足够坚固的坝体和足够宽裕的泄洪道。至于耗费……”

他转头看向嬴疾,目光坦然:“确需巨大投入。但若能成,关中粮产,或可增三成以上。漕运效率,可提升五成。此乃一劳永逸,功在千秋之业。相较于年年征发民夫疏浚河道、赈济灾荒所耗,长远来看,未必不省。”

他没有空谈仁义,而是直接摆出了最核心的利弊权衡——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这完全是法家“计算”思维的体现。

老司空张了张嘴,还想反驳,但看着秦战那笃定的眼神,以及御座上若有所思的君王,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嬴疾没有对这场小辩论做出评判,他的手指离开了玉圭,轻轻点在地图上秦战刚才所指的筑坝点,然后又移向了地图上标注的几处矿藏。

“若依你之法,改造运输,这些矿场产出,可增几成?” 他的问题,再次跳转,精准地指向了另一个核心——资源。

秦战精神一振,知道这是展现他“物流”理念的机会。

“回王上,若改良道路,以夯土碎石铺面,减少泥泞;设计更省力、载重更大的车辆;甚至……”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口,“在合适地段,尝试铺设木轨,以畜力牵引特制矿车,矿石产出,短期或可增三成,长期……五成亦非不可能!”

“木轨?矿车?” 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再次引起了一阵低哗。

“荒谬!” 这次出声的是将作监的一位官员,他忍不住出列,对着嬴疾躬身道,“王上,此子所言,皆是虚无缥缈之幻想!木轨如何承重?矿车如何能在其上行走?此等奇技淫巧,徒耗国孥,绝不可信!”

面对质疑,秦战没有争辩,他只是看向嬴疾,沉声道:“王上,空口无凭。臣请于栎阳封地,先行试制小段木轨与矿车。若成,其效自现;若不成,臣甘受责罚,亦可为后人鉴。”

又是试!又是这种务实到近乎固执的态度!

嬴疾的目光在地图、秦战、以及那些面露不满的官员之间缓缓移动。

大殿内,灯火通明,却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嬴疾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秦卿。”

他称呼了一声,然后停顿,似乎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你之所言,寡人……甚为好奇。”

好奇!

这两个字,从一个君王口中说出,意义非凡。它不代表认同,不代表支持,但它代表着……兴趣,代表着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去证明。

“然,朝堂之上,非是空谈之地。” 嬴疾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所言筑坝、木轨、增产、增效,皆需举国之力,耗时良久。寡人……何以信你?”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如同潮水般弥漫开来,笼罩住御阶下的秦战。

“非为沽名钓誉?非为……空中楼阁?”

终极的问题,如同最后的审判,悬在了秦战的头顶。

信任!君王对一个臣子,尤其是一个身怀异术、行事出格的臣子,最根本也最奢侈的东西!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蒙骜握紧了拳,淳于越嘴角泛起冷笑,甘槮派系的官员眼神闪烁。

秦战能感觉到那如同实质的压力,几乎要将他压垮。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决定一切。

是成为被利用后丢弃的棋子,还是真正获得一块可以施展的土壤?

他抬起头,迎着嬴疾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脑中闪过栎阳那片荒芜的土地,闪过二牛、黑伯、百里秀他们期盼的眼神,闪过王翦那句“你需要空间”。

他缓缓地,极其郑重地,躬身,行礼。

声音清晰,坚定,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臣,愿以栎阳三百顷荒地为证。”

“请王上,予臣一试之机。”

“成,则此法或可惠及大秦;败,则臣……甘当欺君之罪!”

他以自身和那片贫瘠的封地,作为赌注,赌一个未来。

大殿内,寂静无声。

只有地图绢帛散发出的淡淡墨香,以及那仿佛凝固在空中的、沉重的期待。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