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35章 吴逵的抉择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35章 吴逵的抉择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吴逵离开后,工棚里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他那番关于咸阳关注和交割日不平静的话语,像一块巨大的、冰冷的石头,投入了每个人刚刚因体系初成而略显振奋的心湖,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深沉的、令人窒息的漩涡。

连平日里最沉得住气的黑伯,打磨铁料的手也停了下来,昏黄灯光下,他那张布满沟壑的脸显得格外凝重。二牛不再像往常那样咋咋呼呼,而是紧握着拳头,关节捏得发白,眼神里充满了野兽般的警惕和不安。猴子更是下意识地抱紧了那摞视若性命的记录木板,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人冲进来抢夺。赵老蔫停下了搬运矿石的动作,拄着铁锹,茫然地望着棚顶漏进来的稀疏星光,不知道在想什么。

秦战站在原地,良久未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开的那股无形的、却比刀锋更冷的压力。这压力不再仅仅是来自营地里那些觊觎的目光和龌龊的交易,而是来自更高、更远、更无法抗拒的地方——咸阳,那个象征着大秦最高权力和秩序的中心。

他知道吴逵不会无故放矢。这位百将看似粗豪,实则心思缜密,在边军摸爬滚打多年,对上层风向有着敏锐的嗅觉。他特意前来,说出这番话,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近乎示警的态度。

“都别愣着了。”秦战终于开口,声音打破了死寂,带着一种强行压下的平静,“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天塌不下来。”

他的话像是一剂勉强生效的镇定剂。众人互相看了看,默默重新开始手中的活计,只是动作明显变得更加僵硬,气氛也更加压抑。

秦战走到工棚角落,那里堆放着他们这两个月来的部分成果——几捆用最新泥模铸造法制作的、形制规整的青铜箭簇,几块经过淘洗、筛选后炼出的质量相对最好的生铁锭,以及那几块经过“炒炼”、展现出优良韧性的熟铁\/钢块,还有那把用“炒钢”锻造的短刀。

他拿起那把短刀,缓缓抽出。暗蓝色的刀身在油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刃口线条流畅而致命。他用指腹轻轻拂过冰凉的刀身,那坚实而润泽的触感,仿佛能给他带来一丝力量。

技术,他已经做到了当前条件下的极致。体系,也已初步建立。但正如吴逵所言,这远远不够。在这盘权力的棋局中,技术和成果,往往只是棋子,执棋者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他现在,急需一个能在棋局上为他说话,至少是能暂时稳住棋盘的人。

吴逵,是目前唯一可能的人选。

但吴逵的态度暧昧,既有欣赏和庇护,也有权衡和自保。如何能让他更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秦战陷入了沉思。光靠空口白话的忠诚和未来的许诺,在现实的利益和风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他需要给出实实在在的、能让吴逵动心,并且能立刻增强其地位和话语权的东西。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摞厚厚的记录资料上,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夜深人静,除了负责警戒的二牛和另一个士兵在工棚外阴影里如同石雕般伫立,棚内大部分人都已蜷缩在角落里,带着满腹心事和疲惫沉沉睡去,鼾声断断续续。秦战却毫无睡意,他就着如豆的油灯,开始在那堆记录中仔细翻找、筛选。

他避开了最核心的、关于“炒钢”法和铁器冶炼优化过程的详细记录(尤其是那些关联了过程与结果的对照分析),这些是他的底牌,不能轻易示人。他重点挑选了关于泥模铸造法的完整流程记录,包括选土标准、泥料配比(使用他们自定的度量单位)、模具制作、阴干要点、浇铸技巧以及常见问题分析。这部分技术相对成熟,泄露出去虽然可惜,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其价值已经足够震撼。

他又挑选了几支形制最完美、毫无瑕疵的泥模铸造青铜箭簇,以及一小块质地均匀的生铁锭作为样品。

然后,他将这些挑选出来的资料和样品,小心地包好。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蒙蒙亮,秦战便带着这个包裹,再次来到了吴逵的营房外。他知道,吴逵有清晨独自研读军情简牍的习惯。

亲兵通报后,秦战被允许进入。

营房内,吴逵果然正坐在案几后,就着窗口透进的微光看着一卷竹简。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是秦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这么早?有事?”吴逵放下竹简,语气平淡。

“卑职有些东西,想请百将过目。”秦战将手中的包裹放在案几上,解开。

里面露出的,是几块写满字画满图的木板,以及那几支精良的箭簇和铁锭样品。

吴逵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他先是拿起那几支箭簇,入手便感觉不同,仔细端详其流畅的线条和锋利的刃口,眼中闪过惊异。他又拿起那块生铁锭,虽然依旧粗糙,但颜色和质地明显比寻常见到的要好上不少。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块木板上。上面详细记录了泥模铸造的整个过程,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甚至连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和解决方法都标注得明明白白。这种系统化、标准化的记录方式,与他以往见过的任何技术传承都截然不同,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和……说服力。

吴逵看得很慢,很仔细。营房里只剩下他翻动木板的细微声响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良久,他放下最后一块木板,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向秦战,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你这是什么意思?”吴逵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卑职以为,”秦战迎着他的目光,语气诚恳,“百将坐镇边关,肩负守土之责,军械之利,关乎将士生死,国门安危。此泥模铸造之法,若能应用于边军,当可显着提升我军箭矢之威。卑职愿将此法献于百将,由百将斟酌,或可于辖区内先行试制,若有效,再行上报,亦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军功,更能惠及麾下弟兄。”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那铁器之事,牵扯甚广,技术亦未完全成熟,卑职不敢以此虚妄之物玷污百将清名。交割之日,卑职自会一力承担,呈送该呈送之物,陈述该陈述之言。绝不敢牵连百将。”

这番话,秦战说得极有技巧。他献出的是已经相对成熟、价值巨大且能立刻带来好处的泥模技术,这将直接转化为吴逵的政绩和麾下部队的战斗力提升。而对于更敏感、争议更大的铁器技术,他则主动揽下所有责任,明确表示不会将吴逵拖下水,消除了吴逵最大的顾虑。

同时,他点明了“惠及麾下弟兄”,这也是在提醒吴逵,支持他秦战,不仅仅是支持一个人,更是维护一个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团队,维护边军整体的力量。

吴逵沉默了。他手指敲击桌面的频率渐渐慢了下来,最终停止。他深深地看了秦战一眼,那眼神复杂无比,有欣赏,有权衡,有一丝被说动的迟疑,也有一丝身为将领的无奈。

他何尝不知道秦战的价值?又何尝不想保住这个能不断带来惊喜的年轻人?但他更清楚咸阳那潭水的深浅。将作监内部的倾轧,各方势力的博弈,绝非他一个边关百将所能轻易插手。秦战和他弄出来的东西,就像一柄刚刚出炉的利剑,锋芒毕露,却也容易引来各方的争夺和……毁灭。

现在,秦战主动将一部分功劳和利益送到他面前,并且承诺独自承担最大的风险,这无疑是在给他递台阶,也是在寻求他更大力度的庇护。

“你小子……”吴逵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莫名的感慨,“年纪不大,心思倒是缜密得很。”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逐渐亮起的天空和开始苏醒的营地,背影显得有些萧索。

“边关苦寒,将士用命,所求不过一口饱饭,一件利刃,一份军功。”吴逵的声音不高,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秦战说,“有些东西,上面的人争来夺去,为的是权位,是名利。但我们这些人,想的,不过是让手下的兵少死几个,让这城墙……更牢固些。”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落在秦战身上:“东西,我收下了。你的心意,我也明白了。泥模之法,我会想办法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先弄起来。至于交割之事……”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我会尽力为你周旋,至少,保你一个当庭陈述、验看实物的机会。但能否过关,最终还得看你自己的造化,和你那铁疙瘩,够不够硬!”

这已经是吴逵在当前形势下,所能做出的最大承诺。他无法保证结果,但愿意为秦战争取一个相对公平的展示机会,并在他管辖的范围内,提供力所能及的庇护。

“谢百将!”秦战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郑重抱拳行礼。有了吴逵这句话,他在交割之日,至少不会被人无声无息地吞掉,有了一个发声和展示的窗口。

“去吧。”吴逵挥了挥手,“抓紧最后的时间,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记住,到时候,少说空话,多摆实据。”

“卑职明白!”

秦战退出营房,清晨略带寒意的空气吸入肺中,让他精神一振。虽然前路依旧吉凶未卜,但至少,他不再是完全孤军奋战。他用自己的技术和一部分利益,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暂时的、有限的盟友。

他抬头望向咸阳方向,晨曦微露,给天际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博弈,已经开始。

而他手中的筹码,又多了一分。

只是,他清楚地知道,吴逵的庇护是有限的。真正的风暴,还在那遥远的咸阳,在那即将到来的交割之日。

他握紧了拳,感受着指尖的力量。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继续打磨手中的“剑”,让它更加锋利,更加……无可争议。

(第三十五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