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62章 幕后献策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62章 幕后献策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午后阳光透过两仪殿偏殿高窗的蝉翼纱,在地面金砖上投下柔和的光斑,殿内熏着淡淡的龙涎香,静谧中透着无形的威压。

武媚娘身着亲王正妃的正式冠服,青丝绾成高髻,簪着九树花钗,妆容端庄得体,垂首敛目,静立在殿中一架紫檀木雕花屏风之后。

屏风薄如蝉翼,其上绣着云海仙鹤,能隐约透出人影,却将面容细节模糊隔绝,既全了君臣之礼,又守了后宫不见外臣的规矩。

她能听到屏风外皇帝李治翻阅帛书的细微声响,以及他偶尔发出的、若有所思的轻叩桌面的声音。她的心跳得有些快,并非全然因为紧张,更多是一种即将踏入未知领域的兴奋与决绝。

她知道,屏风之后,是她从未正式踏足的领域——国政。今日一言一行,或将决定她未来的道路,甚至影响远在并州夫君的安危。

李治放下那份由皇后转呈的草案要点,目光投向屏风后那个模糊却挺拔的身影,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武氏,皇后言道,此草案要点乃你与柳氏商议所拟?

朕观之,条陈清晰,颇有见地。尤其是这‘盐引’与‘平准仓’之议,甚为新奇。你且与朕说说,此策具体如何施行?又如何能解当下盐政之困?”

他的问题直接而切中要害,没有丝毫寒暄,显然是要考校她的真才实学,而非仅仅听些妇人之见。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波澜,声音透过屏风,清晰而沉稳,不见丝毫怯懦:“陛下垂询,妾身谨奏。妾身浅见,当前盐政之弊,首在‘三不清’:

一是产出不清,各盐场课额混乱,虚报瞒报层出不穷;

二是流通不清,官盐运输损耗巨大,押运官吏与地方豪强勾结,盗卖私贩屡禁不止;

三是账目不清,盐课征收、解送、入库环节盘剥克扣,中饱私囊者众,以致国库空虚,民受其害。”

她开门见山,直指核心,屏风外的李治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绝非深宫妇人能有的见识。

“故妾身愚以为,整顿之策,需对症下药。”

武媚娘继续道,语速平稳,条理分明,“‘盐引’之设,意在规范流通。由户部统一印制盐引,载明盐量、销地、时限。盐商欲运销官盐,需至指定地点,按引缴纳盐税、领取盐引,凭引至盐场支盐,按引指定区域销售。

如此,盐商运销有凭,沿途关卡查验有据,可大幅减少官吏勒索和私盐泛滥。朝廷则坐收盐税,且能从盐引发放中清晰掌握各地盐量流动,便于调控。”

“然则,盐商逐利,若其囤积居奇,抬高盐价,百姓岂非更苦?”李治插言问道,问题犀利。

“陛下圣明,虑及于此。”武媚娘从容应对,“故需设‘平准仓’。由朝廷于各主要州县设立官仓,在盐价低廉时购入储存,在盐价高涨时抛售平抑。

如此,既可调节市场,防止奸商操纵,亦可作为战略储备,应对灾荒边患。平准仓之本,可由初行盐引所获额外税收中拨付,无需另耗国帑。”

她稍作停顿,又道:“至于盐场产出与课额,当派专人,重新清丈核查,建立新册。严惩贪墨,擢升清廉干吏。运输途中,可设立稽查驿馆,随机抽检,对损耗规定上限,超耗严惩。如此,或可逐步厘清乱象。”

“此举牵涉甚广,必触动无数人利益,推行起来,阻力定然不小。若遇强顽抵制,又如之奈何?”李治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忧虑。

武媚娘沉默片刻,声音愈发沉静:“陛下,积弊如山,非猛药不足以去疴。然猛药亦需循序渐进。可择一二弊病最深、阻力相对较小之盐区先行试点,如淮南或河东。

任命刚正不阿、精通庶务之员为盐铁使,赋予专断之权,陛下予以坚定支持。

待试点成功,成效彰显,再推及全国,则阻力自消。期间,对敢于阻挠新政、贪腐舞弊者,无论涉及何人,均需严惩不贷,以儆效尤。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决心。”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与力量。屏风内外,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熏香袅袅。

李治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划动,心中波涛汹涌。

他没想到,一个深宫女子,对朝政弊端竟有如此深刻的洞察,提出的方略不仅切中时弊,更考虑了推行策略和可能遇到的阻力,甚至想到了利用新政收益反哺新政的妙法!

这份见识、这份胆魄、这份缜密,远超他麾下许多尸位素餐的臣子!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打破目前僵局的可行的道路。盐引、平准仓、试点推行……这些想法如同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郁结已久的困局。

“你所言……裴炎此人,可能当此重任?”李治忽然问道,语气已然不同,带着认真的考量。

“裴员外郎官职虽微,然其性刚直,精通筹算,且与各方牵扯较少。用之试行新政,既可放手施为,亦可视其成效。

若成,则破格擢升,委以重任;若不成,亦不致动摇朝局根本。”武媚娘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推荐了人,又考虑了皇帝的顾虑。

李治缓缓颔首。良久,他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声音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决断:“好!朕便依你之策,试行新盐法!

擢升裴炎为淮南道巡察盐铁使,赐金牌,准其专折奏事,全权负责淮南盐政整顿事宜!所需人手、权限,朕会令中书省即刻拟旨。”

“陛下圣明!”武媚娘在屏风后深深一福。

“至于你,”李治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屏风,落在她身上,“新法草案既出自你手,其间细节关节,你最为清楚。

朕许你幕后参赞,裴炎若有疑难,可通过密折向你请教。一应奏报抄本,朕会令人送至清宁宫。你要替朕,看好这新政的第一步。”

此言一出,殿内侍立的几名心腹宦官都不由得将头垂得更低。陛下此举,无疑是赋予了晋王妃干预朝政的实权,虽是“幕后”,却已是破天荒的信任和重托!

武媚娘心中亦是一震,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她稳稳心神,恭声应道:“妾身遵旨。定当竭尽绵薄,为陛下分忧,绝不负陛下信重!”

“去吧。”李治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有一丝新的希望。

武媚娘再次行礼,低着头,缓步退出了偏殿。直到走出殿门,来到阳光之下,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微微汗湿。但她抬起头,望向湛蓝的天空,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明亮光芒。一道沉重而充满机遇的大门,已在她面前缓缓开启。

然而,就在武媚娘离开两仪殿不久,一道加急密报便由心腹宦官,火速送入了位于长安城东北隅永兴坊的赵国公长孙无忌府邸。

书房内,长孙无忌正与几名核心幕僚商议如何应对皇帝日渐明显的改革意图,以及推举何人出任盐铁使方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当他看到密报上“陛下已决意擢升裴炎为淮南盐铁使,试行新盐法,并允晋王妃武氏幕后参赞”的字样时,那张一贯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的脸庞,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裴炎?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寒门竖子?!”长孙无忌猛地将密报拍在案上,震得茶盏作响,“还有武氏!一介妇人,竟敢染指盐政!陛下真是……真是被她蛊惑了!”

幕僚们面面相觑,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与不安。新盐法一旦试行,首当其冲便是他们通过掌控漕运、盐场而获得的巨大利益。

而那裴炎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再加上一个深得帝心、手段莫测的晋王妃在幕后出谋划策……

“国公,此事……万万不可让其施行啊!”一名幕僚急道,“淮南盐利丰厚,若被裴炎整顿成功,断了财路事小,若让其借此站稳脚跟,日后推广全国,我等……危矣!”

长孙无忌胸膛剧烈起伏,眼中寒光凛冽,如同被激怒的毒蛇。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声音冰冷刺骨:“裴炎……武氏……好,很好!既然他们自寻死路,就别怪老夫心狠手辣了。”

他猛地转过身,对幕僚们厉声道:“立刻传令下去!动用一切手段,给老夫盯死淮南!裴炎的一举一动,都要给老夫查得清清楚楚!

还有,给淮南盐场、漕司我们的人打招呼,新官上任,总要给他备一份‘厚礼’!他不是要清丈吗?不是要查账吗?老夫倒要看看,他有没有命走到盐场!”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更深的阴鸷:“至于宫里那位……看来,是老夫先前太过仁慈了。

她既然不肯安分守己,那就让她知道,这前朝的水,不是她一个妇人能蹚的!去,给宫里递话,有些旧账,该翻出来晒晒太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