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46章 武媚娘的决断

晋阳城头的寒风与战意,尚未能吹散千里之外长安城的繁华与暗流。

长安城,晋王府昔日车马喧嚣的门庭,自李贞离京后,便显得格外冷清。朱红大门终日紧闭,只留侧门供必要出入,门楣上高悬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晃,映着门前石狮孤寂的影子。

已是二更时分,王府深处,属于王妃武媚娘的书房内,却依旧亮着灯。

烛火透过薄薄的窗纸,在庭院冰冷的石板上投下一方昏黄的光晕。

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着深秋的寒意,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

武媚娘独自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身着一袭素雅的月白常服,未施粉黛,青丝简单地绾起,簪着一支通透的玉簪。她微微俯身,案上堆积如山的拜帖、名刺、礼单几乎要将她淹没。

这些,都是李贞离京后,如雪花般飞入晋王府的试探。

有关切问候的宗室长辈,有欲攀附新贵的朝臣家眷,有纯粹好奇的世家命妇,更有不少,是来自高阳公主府、长孙府等处的“慰问”,字里行间透着虚伪的热情与不易察觉的审视。

武媚娘纤细的手指拈起一张洒金拜帖,帖上熏着浓郁的百合香,落款是某位与高阳公主过从甚密的郡王妃。

她目光淡淡扫过那些华丽的辞藻,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峭。

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帖子随手丢进脚边一个盛满水的黄铜盆中。

精美的纸张遇水即湿,墨迹晕染开来,那浓郁的香气被水一浸,反而散发出一股怪异的甜腻。

一张,又一张……大部分拜帖和礼单都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沉入水底,化作一团模糊的纸浆。

她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

每丢弃一份,就如同斩断一条可能缠绕上身的无形丝线。

她深知,此刻的长安,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这座王府,等着看她这个“留守”的王妃如何应对,是惊慌失措,还是急于寻找新的依靠。

她绝不能流露出半分软弱或浮躁。

然而,她的动作在触碰到几封看似极其普通的信函时,停了下来。这些信函纸质粗糙,封皮上没有署名,只在角落以特定的、看似无意划下的墨点作为标记。

这是柳如云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密信,以及燕青那边传来的只言片语。

她拿起其中一封,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轻轻摩挲,然后小心地拆开。

信的内容很简短,用的是商贾间常见的暗语,汇报了并州粮草初得缓解、周福倒台的消息,也提及了北疆突厥异动频繁,战云密布。

字里行间,透着柳如云的干练与隐忧。

武媚娘凝神细读,烛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跳跃,映得她一双眸子愈加深邃。

读到李贞巧妙化解粮草危机、并借朝廷之力扳倒周福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欣慰与骄傲,但随即又被更深的忧虑取代。

突厥……终究还是动了。

她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信纸,看到北地凛冽的风沙,听到远方的战马嘶鸣,感受到李贞此刻面临的压力。

她将密信凑近烛火,看着火焰舔舐纸角,迅速蔓延,最终化为一小撮灰烬。确保没有任何痕迹留下。

处理完所有文书,她站起身,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条缝隙。

冰冷的夜风瞬间涌入,吹动她额前的几缕碎发,也吹散了书房内残留的纸张焚烧和怪异香料混合的气味。

她望向窗外,庭院中月色凄清,树影婆娑,偌大的王府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孤独感,如同这冰冷的月色,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来。夫君远在边关,生死未卜;长安城中,强敌环伺,步步惊心。

她如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还有那些远在千里之外、通过纤细线索维系着的盟友。

这份重压,足以将寻常女子压垮。

但武媚娘只是静静地站着,背脊挺得笔直。

她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感受着那寒意直透肺腑,反而让头脑更加清醒。

李贞将长安托付给她,她不能,也绝不会让他失望。这孤寂的深宅,便是她新的战场。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停在门外。

贴身侍女翡翠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恭敬:“娘娘,时辰不早了,可要安歇?”

武媚娘没有回头,声音平静无波:“不必。再去添些炭火来。”

“是。”翡翠应声退下。

武媚娘依旧站在窗边,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院落,望向了皇宫的方向。

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她需要更灵通的消息,更需要,一个能够合理介入更广阔天地的契机。

这个契机,在她几乎彻夜未眠、天色将明未明之时,悄然到来。

拂晓时分,天色灰蒙,一层薄霜覆盖着庭院中的枯草。

一名身着深紫色宦官服色、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在王府管事的引领下,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书房外。

他态度恭谨,却自有一股宫内带来的矜持气息。

武媚娘已重新梳妆妥当,换上了一身更为正式的藕荷色宫装,端坐于书案之后。

那宦官躬身行礼,声音尖细却清晰:“奴婢奉皇后娘娘口谕,特来传话。”

武媚娘微微颔首:“公公请讲。”

宦官直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怜悯与庄重:“皇后娘娘心慈,闻晋王殿下远镇北疆,王妃娘娘独居府中,难免孤寂。

娘娘特谕,念王妃贤德,特许王妃可时常入宫陪伴说话,以解烦闷,亦可为娘娘分忧,协理些许宫内事务。望王妃莫要推辞。”

武媚娘心中猛地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适时地垂下眼睑,流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感激与哀婉:

“皇后娘娘厚恩,妾身……感激涕零。只是妾身年轻识浅,恐难当此任,有负娘娘厚望。”

宦官笑道:“王妃过谦了。谁不知王妃乃晋王贤内助,聪慧明理。皇后娘娘这也是体恤之心,王妃切勿推辞,以免辜负了娘娘一番美意。”

武媚娘这才起身,敛衽一礼:“既如此,妾身遵旨。谢皇后娘娘恩典,有劳公公奔波。”

送走传旨太监,书房内重新恢复寂静。

武媚娘缓缓坐回椅中,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皇后此举,绝非单纯的体恤。

或许是听闻了周福倒台的风声,对她在背后的作用有所猜测?

或许是高阳公主那边又有了什么动作,皇后想借此观察甚至拉拢她?

又或者,仅仅是皇后惯用的平衡之术?

无论如何,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扇通往大唐权力核心深处的大门,正在她面前缓缓开启。

武媚娘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冰冷的茶汤入喉,让她精神一振。

她放下茶盏,对侍立一旁的翡翠吩咐道:“更衣,备车。我要递牌子进宫,谢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