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106章 烈火余烬

摄政王府那场突如其来的冲天大火,如同一只狰狞的鬼手,撕裂了长安城宁静的夜空,也彻底搅乱了本已暗流汹涌的朝局。

火势虽在黎明前被扑灭,但留下的焦黑断壁、刺鼻烟味,以及摄政王李贞生死未卜的消息,却像瘟疫一般,在帝国的都城蔓延,带来一种近乎窒息的恐慌和无数阴暗的猜测。

两仪殿内,灯火彻夜通明。武媚娘坐在案后,面前摊开的洛阳宫苑图纸已被搁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关于火情的紧急奏报。

她脸色苍白,眼眶下有着明显的青影,孕肚高耸,让她原本挺拔的身姿显得有些疲惫,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着冰冷的火焰。

苏慧娘和几名心腹宫女屏息静立,殿内落针可闻,只有更漏滴答,敲打着紧绷的神经。

“娘娘,”燕青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中,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清晰,“飞凤卫初步勘查完毕。”

“讲。”武媚娘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火起于王爷寝殿西侧暖阁,并非意外走水。现场发现猛火油(石油)残留及引火之物痕迹,系人为纵火无疑。

值守寝殿的四名侍卫、两名内侍,皆于火起前被人以利刃割喉,一击毙命,现场并无激烈搏斗痕迹,凶手手段专业,应是高手所为。”燕青语速平稳,却字字惊心。

武媚娘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凶手?可有线索?”

“有。”燕青抬起头,目光锐利,“卑职查验尸体时,在其中一名被杀内侍的指甲缝中,发现少许不属于其自身的锦缎丝线,颜色为靛蓝,织有暗金回纹。

经查,此乃内府监特供,专用于制作亲王、郡公等级别的常服。同时,巡夜金吾卫有人隐约看见,起火前曾有数道黑影从王府西北角墙头翻出,身形矫健,轻功不俗。”

“继续。”武媚娘的眼神愈发冰冷。

“卑职顺此线索暗中查访,发现昨日午后,太后王氏之弟王勖,曾身着靛蓝暗金回纹常服入宫,向其妹,现已出居感业寺为尼的王氏‘请安’。而王勖府中,近日恰好招募了几名来历不明、据称身手不凡的江湖护卫。”

燕青顿了顿,声音更低,“此外,飞凤卫安插在感业寺的眼线回报,王氏近日曾多次与心腹尼僧密语,言语间对……对王爷与娘娘掌权,深怀怨怼,尤惧王爷坐大后,会对幼主不利。”

线索清晰地指向了太后王氏及其家族!动机昭然若揭:他们害怕李贞和武媚娘权力稳固后,会彻底铲除他们这些前朝外戚,威胁到年幼皇帝那本就岌岌可危的地位,故而铤而走险,欲除李贞而后快!

“王勖……太后王氏……”武媚娘缓缓吐出这两个名字,声音如同寒冰摩擦。

她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孕肚的沉重让她身形微微晃了一下,苏慧娘连忙上前搀扶,却被她挥手推开。

“好!好一个忠君护主!”武媚娘怒极反笑,眼中杀机毕露,“竟敢谋害当朝摄政王,动摇国本!其心可诛,其罪当灭!”

她的怒火并非全因李贞遇险,更因这股势力竟敢在此时跳出来,挑战她好不容易建立的秩序,险些毁了她迁都的大计!这触碰了她最核心的利益和权威。

“燕青!”

“卑职在!”

“即刻拿人!将王勖及其府中所有可疑人等,一个不漏!查封王府!感业寺那边,给本宫盯死了,没有本宫手谕,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

“是!”燕青领命,身影一闪而逝。

接下来的数日,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血色恐怖之中。飞凤卫缇骑四出,如狼似虎,直扑王府。

王勖还在梦中便被拖下床榻,府中上下数百口,尽数锁拿下狱。与此事有牵连的几名王氏党羽官员,也纷纷落网。刑部大狱人满为患,拷问之声日夜不绝。

武媚娘亲自坐镇,命令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务求铁证如山。

在严刑拷打和确凿证据面前,王勖及其心腹很快招供,承认了因恐惧失势、为保外甥(幼帝)地位而行刺摄政王的罪行,并攀扯出太后王氏知情乃至默许。

铁证如山,谋逆大罪!

武媚娘毫不手软,朱笔批红:王勖谋逆弑上,罪大恶极,凌迟处死,夷三族!所有参与密谋、行凶者,无论主从,一律斩立决!家产抄没,妻女没入官婢。

太后王氏,虽未直接参与,然知情不报,心怀怨望,削去一切名号,赐白绫自尽!

诏书一下,举国震惊。昔日煊赫无比的外戚王家,顷刻间土崩瓦解,血流成河。

菜市口连日行刑,围观者人山人海,既有对谋逆者的唾骂,也有对武媚娘铁血手腕的恐惧。

这场清洗,武媚娘不仅彻底铲除了潜在的政治对手,更以最残酷的方式向所有心怀异志者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与此同时,摄政王府内,气氛却与外界的腥风血雨截然不同。李贞被从火场救出时,吸入大量浓烟,身体多处烧伤,尤其是左臂和背部,伤势严重,一直昏迷不醒。

武媚娘将政务暂时交由裴炎等人处理,自己则日夜守候在王府病房外间。御医署所有顶尖太医轮番值守,用尽珍稀药材。

数日后,李贞终于悠悠转醒。他睁开眼,看到的便是武媚娘布满血丝却充满担忧的双眼。

她正小心翼翼地用湿棉巾,蘸着温热的药汤,轻轻擦拭他额头的冷汗。动作轻柔,与朝堂上那个杀伐决断的“二圣”判若两人。

“王爷……你醒了?”武媚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却充满了惊喜。

李贞张了张嘴,喉咙干裂疼痛,发不出声音。

武媚娘连忙端过一旁一直温着的参汤,用小勺一点点喂给他。汤水润湿了干涸的喉咙,李贞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和隆起的腹部,心中百感交集。

火场中的恐惧、濒死的绝望,与此刻眼前的温情交织在一起,让他这个铁血汉子,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他伸出未受伤的右手,轻轻握住了武媚娘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在武媚娘的精心照料下,李贞的伤势逐渐好转。养伤期间,两人有了大量独处的时间。

武媚娘不再谈论朝政,只是细心地照料他的饮食起居,陪他说些闲话,或是读些诗文给他听。

她会将处理的重要政务简单告知,但不再强迫他表态。这种刻意的回避和体贴,反而让李贞有时间和空间去冷静思考。

李贞躺在病榻上,回想这场无妄之灾,若非武媚娘迅速查明真凶、铁腕镇压,恐怕朝局早已大乱,自己能否活命也未可知。

再想到之前因迁都之事与武媚娘产生的龃龉,对比她此刻的不离不弃,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愧疚和感慨。

他意识到,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或许只有身边这个女子,才是真正能与他并肩同行、甚至保护他的人。

权力的争夺固然重要,但性命和这份乱世中难得的夫妻情谊,或许更值得珍惜。

一日,武媚娘替李贞换完药,见他精神尚可,便试探着提及了迁都之事,语气不再强势,而是带着商量的口吻:

“王爷,洛阳那边,宫室修缮已大致完工,百官衙署也已备齐。前日裴炎来报,漕运新渠通水在即,届时江南粮饷直达洛阳,再无阻滞。你看……”

李贞沉默了片刻,望着帐顶,缓缓道:“媚娘,你的考量,是对的。长安……确已不堪重负。迁都洛阳,利大于弊。”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没想到他如此轻易就松了口。

然而,李贞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只是……媚娘,长安终究是李唐根基,高祖、太宗陵寝在此,宗庙在此,无数关陇子弟的家业在此。

若全然弃之,恐寒了旧臣之心,亦使祖宗不安。可否……将长安设为陪都?保留宗庙祭祀,留下部分六部僚属,处理关中事务,以示不忘根本?”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妥协,也是他能为长安、为那些追随李唐的旧势力,争取的最后一点体面。

武媚娘看着李贞苍白而恳切的脸,看着他身上尚未愈合的伤疤,心中最坚硬的某处,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下。她想起大火那夜自己的恐慌,想起他昏迷时自己的无助。

权力固然诱人,但眼前这个与她共同经历生死、孕育子嗣的男人,终究是不同的。

她伸出手,轻轻覆上李贞的手背,眼神柔和了下来,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温情:“王爷所虑,亦是正理。长安设为陪都,保留宗庙,留守部分官员,既可安抚旧臣,亦能稳固关中,确是两全之策。便依王爷之意。”

她的答应,并非全然的退让,而是一种基于现实权衡和微妙情感的妥协。留下长安作为陪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权力,核心中枢仍在洛阳,仍在她掌控之下。

但这一让步,足以安抚李贞和关陇旧族,减少迁都的阻力,也维系了夫妻间这来之不易的缓和。

李贞闻言,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反手握紧了武媚娘的手,眼中流露出释然和一丝感激:“媚娘……谢谢你。”

一场几乎导致夫妻决裂、朝堂分裂的迁都风波,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和随后的温情守护中,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达成了妥协。

血腥的清洗,换来了内部的肃清;重创的伤痛,弥合了权力的裂痕。

诏书颁布:正式迁都洛阳,定为神都。长安设为西京陪都,保留宗庙,设留守府,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室亲王坐镇,并留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一司郎中及属官,处理关中日常事务。

核心权力机构、皇帝及二圣,则移驾东都。

迁都的最后障碍被扫清。庞大的帝国机器,开始隆隆启动,向着东方那座被称为“神都”的城市,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转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