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82章 宫中暗箭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82章 宫中暗箭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北疆的战鼓声仿佛还在长安城的上空隐隐回荡,并州前线军报的驿马蹄声昼夜不息,将紧张与焦虑注入这座帝国的心脏。

政事堂偏殿内,连日来的灯火几乎未曾熄灭,武媚娘坐镇其中,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调动着帝国的血脉——粮草、兵械、民夫,通过一道道缜密的命令,源源不断地输往北方。

她清减了些许,眼底带着疲惫的青色,但眸光却越发锐利清明,仿佛淬火的寒刃。

一场围绕后勤的血腥博弈暂告段落,漕运使与武库郎中的被查办,如同砍断了伸向大军命脉的两只黑手,暂时震慑了宵小。

然而,武媚娘深知,这朝堂宫闱之中的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往往是更凶险的旋涡。

这旋涡的中心,悄然转向了皇宫里面。

立政殿内,皇后王氏对着一面鸾鸟铜镜,任由宫女梳理着她如云的鬓发。

镜中的容颜依旧端庄秀丽,却掩不住眉宇间日益积聚的抑郁与不安。

殿内熏香袅袅,气氛却沉闷得令人窒息。

“娘娘,您瞧瞧,这支赤金点翠凤簪可好?最配您今日的气质。”贴身女官小心翼翼地奉上一支华美非凡的发簪。

王皇后却烦躁地一挥手,将簪子扫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宫女们吓得立刻跪伏在地,噤若寒蝉。

“凤簪?凤冠又如何?”王皇后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尖利,“本宫看,如今这六宫之中,有人比本宫更像个皇后!”

她猛地站起身,华丽的宫装裙裾拂过冰冷的地面。

“她武媚娘算什么东西?一个先帝的才人,如今仗着几分小聪明,攀上了晋王,就敢在朝堂上指手画脚,批阅奏章,发号施令!连陛下……连陛下都……”

她的话语哽住,眼中泛起委屈与嫉恨交织的泪光,“那些大臣,如今议事都先去她的内书房!可曾还将本宫这个正宫皇后放在眼里?这后宫,究竟谁才是主人?!”

旁边的老嬷嬷,是王皇后的乳母,亦是她的心腹,此刻连忙上前,低声劝慰:“娘娘息怒,您是何等尊贵的身份,何必与那起子小人计较?她如今不过是陛下病中,王爷远在边关,暂时协理些事务罢了……”

“暂时?我看她是要鸠占鹊巢!”王皇后猛地打断她,声音带着哭腔,“再让她这般下去,只怕日后这立政殿,都要让她来住了!陛下……陛下如今也只听她的……”

老嬷嬷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极低:“娘娘,老奴说句不当说的话。陛下如今圣体违和,静养为主,许多事未必清楚。

那武氏巧言令色,最会揣摩上意,蒙蔽圣听。您才是六宫之主,陛下的结发妻子,有些话,您不说,谁还能说?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法度坏于一妇人之手吧?您若此时向陛下陈情,陈说利害,陛下圣明,必能体察娘娘的苦心与委屈……”

这番话,如同火星落入干柴。

王皇后本就积郁已久的怨愤与恐慌瞬间被点燃,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攥住嬷嬷的手:“对!本宫要去见陛下!本宫要让陛下知道,究竟谁才是真心为大唐着想!”

紫宸殿内,药香浓郁得几乎化不开,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李治半倚在龙榻上,面色苍白中透着不健康的潮红,呼吸略显急促,不时发出一两声压抑的咳嗽。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寒,叠加他本就虚弱的体质,几乎将他击垮。

御医束手无策,只能嘱咐静养,万不可再劳心伤神。

殿内侍奉的宦官宫女皆屏息凝神,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圣驾。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伴随着低低的哀求声:“娘娘,陛下刚服了药睡下,您……”

“让开!本宫有要事面见陛下!”王皇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甚至有一丝破音的尖锐。

帘幔被猛地掀开,王皇后甚至来不及整理有些凌乱的衣冠,便疾步闯入内殿。

看到病榻上形容憔悴的丈夫,她先是一愣,随即悲从中来,泪水瞬间涌出眼眶,扑到榻前,伏地痛哭。

“陛下!陛下!您要替臣妾做主啊陛下!”

李治被这突如其来的哭诉惊醒,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看到是皇后,眉头不禁蹙起,声音虚弱而沙哑:“皇后……何事如此惊慌?朕……朕需要静养……”

“陛下!臣妾正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为了祖宗的规矩法度,不得不来惊扰圣驾啊!”

王皇后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话语却如连珠箭般射出,“陛下可知,如今朝野上下,已生议论,皆因那晋王妃武氏,恃宠而骄,干预朝政,牝鸡司晨,已然引得怨声载道!”

李治的眉头皱得更紧,呼吸也急促了几分:“媚娘?她……她是在协助皇后处理政务,是朕……”

“协助?”王皇后激动地打断他,也顾不得礼数了,“陛下!她何止是协助!如今奏章文书,皆先过她手,官员任免,她可置喙,连军国大事,她也敢妄加评论!陛下卧病,晋王远征,她便如此肆无忌惮!这分明是视祖宗家法于无物,将陛下与臣妾置于何地啊!”

她越说越激动,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后宫干政,乃取祸之道!汉之吕后,北魏胡太后,皆是前车之鉴!如今她武媚娘竟敢如此僭越,长此以往,必生祸乱,恐惹天怒人怨,动摇国本啊陛下!

臣妾身为皇后,统摄六宫,岂能坐视不管?恳请陛下明察,速速制止此等行径,收归权柄,以安人心,正视听!”

她的话语尖锐而充满指控,将“祖宗法度”、“天怒人怨”、“动摇国本”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在寂静的寝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李治本就病体难支,被她这一番哭闹,只觉得头痛欲裂,心烦意乱。

他依赖武媚娘的才干,却也深知后宫干政是敏感禁忌。

皇后的哭诉,像一根根针,扎在他最矛盾、最脆弱的地方。

“你……你……”他气得一阵猛咳,脸色涨红,指着皇后,一时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殿内宦官吓得连忙上前替他抚背顺气。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瞬间飞到了两仪殿偏殿。

武媚娘正在与裴炎核对一批紧急军械的调拨文书,一名心腹小宦官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气喘吁吁地将紫宸殿内的情形低声急报。

裴炎等人脸色骤变,看向武媚娘。

却见她执笔的手只是微微一顿,面上并无丝毫惊慌之色。

她缓缓放下朱笔,对裴炎道:“裴侍郎,此事暂由你裁定,按方才所议办理。”

说罢,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裙摆和衣襟,神色平静得仿佛只是要去赴一场寻常的茶会。“慧娘,随我去向陛下问安。”

苏慧娘连忙应声,紧跟其后。

武媚娘步履沉稳,穿过重重宫阙,来到紫宸殿外。

她并未立即闯入,而是在殿门外微微提高了声音,语气充满了恰到好处的担忧与恭顺:“臣妾武媚,闻听陛下圣体不适,心中焦虑万分,特来问安,乞望觐见。”

殿内的哭诉声戛然而止。

李治正被皇后吵得头晕眼花,闻声如同抓到救星,忙道:“是媚娘?进……进来……”

武媚娘缓步进入内殿,仿佛没有看到伏地哭泣的皇后和满殿紧张的气氛。

她径直走到龙榻前数步之远,便盈盈拜倒,额头轻轻触地,声音温婉而充满愧疚:“臣妾不知皇后娘娘在此,惊扰圣驾,罪该万死。

陛下龙体欠安,臣妾未能朝夕侍奉榻前,已是惶恐无地,今日听闻陛下病情反复,心如刀绞,恨不能以身代之。”

她抬起头,眼中已蕴满了晶莹的泪光,却强忍着不让落下,那副强忍悲伤、我见犹怜的模样,与皇后方才的激动哭诉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的目光充满关切地落在李治身上,语气真挚无比:“陛下,您感觉可好些了?药用了么?御医如何说?千万要保重龙体,天下臣民皆仰赖陛下,您若有恙,臣妾……臣妾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这一番情真意切的问候,瞬间将方才那剑拔弩张的“政争”氛围,拉回到了“君王病重、妃妾忧心”的温情场景中。

李治看着她担忧的模样,听着她贴心的话语,心中的烦躁不由得减轻了几分,语气也缓和下来:“朕……朕无大碍,劳你挂心了。”

武媚娘这才仿佛注意到仍跪在一旁的皇后,忙道:“皇后娘娘也在?娘娘如此悲伤,可是陛下……”她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更深的忧虑。

王皇后被她这番作态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找不到话头插入。

武媚娘重新转向李治,语气变得更加卑微和诚恳:“陛下,方才臣妾在殿外,似乎隐约听到娘娘提及臣妾协理政务之事……

臣妾深知,此乃陛下与皇后娘娘恩典,亦是无奈之举。臣妾一介女流,才疏学浅,本不堪此重任,每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负圣托。”

她以退为进,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如今竟引得皇后娘娘忧心、朝野非议,此皆臣妾之罪!

臣妾恳请陛下、皇后娘娘,收回成命,准许臣妾交还所有文书印信,回返晋王府,静思己过。陛下龙体要紧,万不可再因臣妾之故,徒增烦忧了。”

她这番话,将自己放到了最低处,全无贪恋权位之态,只有一片“为君分忧反添乱”的自责与惶恐,以及绝对恭顺的态度。

李治看着她伏地请罪的模样,再对比皇后方才的咄咄逼人,心中天平瞬间倾斜。

他本就依赖武媚娘处理那些繁琐政务,使自己能得片刻安宁,若她真的撒手不管,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和令人头痛的国事岂不又要压回自己身上?

更何况,北疆战事正紧,后方岂能生乱?

“胡闹!”李治忍不住斥责了一句,却不知是在说皇后,还是在说武媚娘请辞之事,“朕……朕需要静养!朝中事务,岂能说丢就丢?媚娘你……你做得很好,朕是知道的……”

就在这时,殿外再次传来通报声:“晋王殿下八百里加急军报呈送!并有密奏呈报陛下!”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引入,跪地呈上两份文书。

一份是例行军报,另一份则是李贞给皇帝的私人密奏。

李治示意宦官接过,先看了军报,眉头紧锁。又展开李贞的密奏,看了片刻,脸色愈发复杂。

李贞在信中除了汇报军情,特意强调了北疆局势之复杂、后勤供应之关键,最后写道:“……长安政务,千头万绪,非有大才、可信之人居中调度协调,臣在前线实难安心。

王妃武氏,性敏达,识大体,处事公允,能体圣意,于此时确为不可或缺之臂助。万望陛下善保龙体,京中事务,托付可信之人,则臣无后顾之忧矣……”

这封密信,来得恰到好处,如同一记重锤,敲定了李治的决心。

他放下密信,长长叹了口气,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皇后和武媚娘,声音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皇后,你之心意,朕知晓了。

然如今是非常时期,北疆战事吃紧,朕……朕这身体……朝中政务,需有人分担。媚娘所为,皆是朕之允准,她做得并无差错,亦甚得朕心。”

他看向皇后,语气略带责备:“你身为六宫之主,当时刻以和睦为要,为朕分忧,而非听信流言,徒生事端,搅扰朕静养。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他又看向武媚娘,温言道:“媚娘,你之心,朕亦明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你且安心做事,勉为其难,替朕、替晋王看好这家。朕信你。”

“臣妾……遵旨。”武媚娘再次深深拜下,声音哽咽,充满了感激与被信任的激动,“臣妾定当竭尽驽钝,不负陛下重托!”

王皇后如遭雷击,脸色惨白如纸,浑身冰凉。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番哭诉,竟换来皇帝的责备和武媚娘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皇后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巨大的屈辱和绝望淹没了她。

李治疲惫地挥挥手:“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武媚娘恭敬地行礼告退。

在经过失魂落魄的王皇后身边时,她的脚步未有丝毫停顿,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对方只是一团无形的空气。

然而,就在两人衣袂即将交错的那一刹那,武媚娘的眼角余光极其轻微地扫过皇后那惨淡的容颜,那目光平静无波,深不见底,却让王皇后骤然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

皇后感觉自己仿佛被一条无形的毒蛇盯上,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武媚娘径直走出紫宸殿,温暖的阳光照在她脸上,却驱不散她眼底深处的那一抹冷冽。

苏慧娘悄无声息地跟上。

回到两仪殿偏殿,武媚娘屏退左右,独自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巍峨的宫墙。

今日之事,看似她大获全胜,实则凶险无比。

皇后的愚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背后那些煽风点火、借刀杀人的势力。

这次是皇后,下一次又会是谁?

在这深宫之中,信息闭塞便如同盲人行路,随时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她沉默良久,转身,声音低沉而清晰地对随时待命的燕青道:“宫中耳目,仍需更灵通些。本宫要知晓这紫禁城内,一举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