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79章 布局精妙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79章 布局精妙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长安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皇城的朱雀门在熹微晨光中缓缓洞开。

今日的常朝,气氛格外凝滞。文武百官按品阶鱼贯而入,许多人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谁都知道,连日来关于科举舞弊与“糊名誊录”的争端,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珠帘之后,皇后王氏的身影显得愈发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她不安地绞着绢帕。

御座之侧,代表晋王李贞的空椅静静地摆在那里,无声地提醒着众人那位远在并州、手握重兵的摄政王的存在。

而武媚娘,一身深青色蹙金绣鸾鸟朝服,立于丹陛之下,百官之前,身姿挺拔,面容平静无波,仿佛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争议很快便如预料般爆发。议题刚转入即将举行的春闱,礼部侍郎崔涵便迫不及待地出列,手持笏板,声音激昂,再次抨击“糊名誊录”之法。

“皇后娘娘明鉴!科举取士,关乎国本,绝非儿戏!糊名誊录,看似公允,实则割裂了考官与士子之间的知人之明!文章虽佳,焉知不是纸上谈兵?

家世清誉、师承渊源,亦是考量人才的重要尺度!若一味追求形式公平,弃祖宗成法于不顾,恐寒了天下士林之心,所选非人,贻害无穷!”

他言辞恳切,仿佛字字句句都是为了朝廷社稷。

他的话音未落,立刻得到一片附和之声。门下侍中、几位世家出身的尚书郎官纷纷出言支持,言语间或明或暗地指向武媚娘“妇人干政”、“不谙实务”、“坏乱法度”。声势浩大,似乎想凭借人多势众,将改革的提议彻底压垮。

长孙无忌立于百官之首,半阖着眼,仿佛老僧入定,对眼前的攻讦不置一词,但其默许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压力。

珠帘后的皇后显然被这阵势吓住了,声音微颤:“这……诸位爱卿所言,亦有道理……此事,是否容后再议?”

就在此时,武媚娘动了。她并未立即反驳,而是微微侧首,对侍立在一旁的御史大夫张玄素递了一个极淡的眼色。

张玄素深吸一口气,猛地踏步出班,声如洪钟:“皇后娘娘!臣,御史大夫张玄素,有本急奏!弹劾今科主考官、礼部侍郎崔涵,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泄露考题,亵渎科场,罪证确凿!”

轰!

整个朝堂瞬间炸开!所有人都被这石破天惊的弹劾震得目瞪口呆。刚才还慷慨陈词的崔涵,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手指颤抖地指着张玄素:“你……你血口喷人!”

长孙无忌猛地睁开了眼睛,精光四射,死死盯住张玄素,又缓缓移向神色平静的武媚娘。他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争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绝杀!

“张卿!朝堂之上,指控重臣,须有实据!岂容信口雌黄!”长孙无忌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试图压制局面。

“司空明鉴!臣若无铁证,安敢惊动朝堂,污蔑大臣?”

张玄素毫无惧色,从袖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奏章,高高举起,“臣之弹劾,绝非空穴来风!人证、物证、旁证,链链相扣,铁证如山!”

他不待长孙无忌再言,语速极快,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经查,崔涵于贞观二十四年腊月至本年正月间,共收受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等七姓子弟贿金合计白银三万两,南海珍珠十斛,良田百顷!

其心腹管家为中间人,所有交易时间、地点、金额,均有详细账册记录,并有经手仆役画押供认!”

他每说一句,崔涵的脸色就白一分,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更有甚者!”张玄素声音愈发凌厉,“崔涵于考前十日,将策论考题‘论漕运与国用’提前泄露于上述世家子弟!

泄露地点在其平康坊别业,由其妻弟亲自传递!此事有把守别业的护卫、接收考题的世家书童共计五人证言画押!

此外,市面上流通的所谓‘考前精要’,其源头亦指向崔涵门生所开书坊,内容与泄露考题高度吻合!”

说着,他猛地转身,面向殿外:“带人证!抬物证!”

殿外侍卫应声而动。首先被押上来的,是面如死灰的崔府管家和几名瑟瑟发抖的仆役、护卫。

紧接着,几名宦官抬着几个沉重的箱子上殿,打开一看,里面是耀眼的金银珠宝、一叠叠地契、以及几本厚厚的账册和往来密信!

最后被带上来的,是两名衣着华贵却脸色惨白的年轻士子,正是涉案的世家子弟,他们早已吓破了胆,不等逼问,便哭喊着将如何行贿、如何得到考题的过程和盘托出!

证据链完整得令人窒息!时间、地点、人物、金额、细节……一应俱全,无可辩驳!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方才那些为崔涵摇旗呐喊的官员,此刻恨不得把脑袋缩进朝服里,生怕被牵连。

长孙无忌的脸色铁青,胸膛微微起伏,他死死盯着那些证物,尤其是那本记录着受贿明细的账册——那上面,赫然还有他长孙家一个偏房子侄的名字和贿金数额!

“假的!都是伪造的!是构陷!是晋王妃!是她指使你构陷于我!”崔涵彻底崩溃了,指着武媚娘嘶声尖叫,状若疯魔。

武媚娘终于缓缓开口,声音清冷如冰泉,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崔侍郎,莫非以为皇后娘娘、满朝公卿,皆是瞎子、聋子、傻子不成?

账册笔迹,可与你奏章核对;珠宝地契,可查出来源去向;人证供词,可当面对质。铁证如山,岂容你狡辩?”

她上前一步,目光扫过那两名世家子弟,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还是说,你要指认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的公子,以及你自家的仆役护卫,全都联合起来,诬陷你这堂堂礼部侍郎?”

崔涵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咯咯”的怪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瘫倒在地,涕泪横流,彻底垮了。

武媚娘不再看他,转向珠帘,躬身道:“皇后娘娘,证据确凿,崔涵罪大恶极,亵渎科场,动摇国本,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正视听!

请娘娘下旨,将其革职查办,交三司会审,从严论处!所有涉案士子,一律革去功名,永不录用!其行贿家族,亦当申饬追究!”

她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珠帘后的皇后早已被这阵势吓住,连声道:“准!准奏!即刻将崔涵拿下!严查!严办!”

如狼似虎的殿前侍卫立刻上前,将瘫软如泥的崔涵拖了下去,那绝望的哀嚎声久久回荡在殿中,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武媚娘目光转向脸色极其难看的长孙无忌,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司空,科场舞弊,绝非崔涵一人之过。其背后,乃门阀私相授受、垄断仕途之积弊!

‘糊名誊录’,正是杜绝此类丑闻、广纳天下寒士英才之良法!如今障碍已除,请皇后娘娘、司空允准,即刻下诏,此次春闱,全面推行新政!以彰朝廷至公之心!”

长孙无忌嘴角抽搐,太阳穴青筋隐现。

他知道,武媚娘这是趁他病,要他命!

在如此确凿的舞弊案面前,他若再反对新政,就是明目张胆地包庇私党,与天下寒门为敌!

他深吸一口气,极力压下怒火,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王妃娘娘……处置得当。新政……老臣……无异议。”

这句话仿佛抽空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知道,这一次,他输得彻彻底底。

不仅折损了一员核心干将,更被迫让出了科举这一至关重要的选官阵地。

“如此甚好。”武媚娘微微颔首,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她随即转向吏部官员,“即刻拟旨,公告天下,重申科举公平之要义,颁布‘糊名誊录’细则。另,此次联名上告之寒门士子,其志可嘉,着令礼部妥善安抚,准其安心备考。”

“是!”吏部尚书连忙躬身应下,额头满是冷汗。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如同梦游般缓缓退出大殿。

许多人经过武媚娘身边时,都不自觉地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今日这场朝会,这位晋王妃以雷霆万钧之势,不仅扳倒了一位实权侍郎,更一举推动了关乎国运的制度改革,其手段之狠辣,布局之精妙,令人胆寒。

长孙无忌走在最后,脚步略显蹒跚。

经过武媚娘身边时,他脚步微微一顿,浑浊的老眼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至极,有愤怒,有惊悸,有审视,但最终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阴沉。

他没有说话,但那眼神分明在说:此事,绝不会就此罢休。随即,他拂袖而去。

武媚娘坦然承受着他的目光,面色无波。

直到长孙无忌走远,她才对身后的苏慧娘低声道:“留意一下,此次联名士子中,那个叫郭正一的洛州学子,若他此次中试,可酌情擢拔至御史台或门下省历练。”

“是,娘娘。”苏慧娘轻声应下。

回到内书房,武媚娘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她立刻铺开纸笔,开始给远在并州的李贞写信。

信中,她简要汇报了今日朝会的结果,语气平静客观,并无炫耀之意。

但在信末,她笔锋一转,写道:“……崔涵虽除,然长孙根深蒂固,党羽遍布朝野,此番受挫,必怀怨望,恐生更烈之反扑。妾身于此间周旋,尚可支撑。然北疆之地,毗邻突厥,素为长孙经营之所,妾心甚忧。

恐其内外勾连,借边衅生事,牵制王爷,扰乱大局。万望王爷慎察边防,早作绸缪,勿使宵小有可乘之机……”

写罢,她用火漆仔细封好,交给亲信侍卫,命其以最快速度发往并州。

她刚放下笔,准备处理山东赈灾的后续奏报,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极度慌乱、几乎破音的呼喊声,伴随着急促到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报——”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歪斜、汗流浃背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举着一份粘着三根染血羽毛的军报,声音嘶哑,充满了惊惶:

“启禀娘娘!并州晋王殿下急报!突厥阿史那贺鲁联合契丹、奚族大部,突然发难,聚兵十余万,猛攻云州、朔州!边关告急!烽火连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