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65章 如履薄冰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65章 如履薄冰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紫宸殿那场雷霆万钧的风暴,余波远比想象中更为深远。

右金吾将军张虔勖的轰然倒台,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深潭,不仅激起了惊涛骇浪,更让潭底无数原本潜藏的鱼虾看清了风向。

长孙无忌一党的强势反击被瞬间瓦解,皇帝对新盐法的坚定支持,以及那位深居清宁宫、却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晋王妃所展现出的精准狠辣手段,都在长安的权力场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连日来,晋王府那扇平日里略显冷清的侧门,似乎悄然变得忙碌了些许。

虽不至于车水马龙,但总有些穿着低调、行色匆匆的身影,在夜幕降临或晨曦微露时,经由心腹之人引路,悄无声息地进入府邸,又在一两个时辰后悄然离去。

清宁宫书房内,灯火常常亮至深夜。

武媚娘端坐案前,案上不再是后宫用度的账册,而是多了许多名刺、拜帖以及一些密封的信函。

苏慧娘安静地侍立一旁,负责整理、记录、归档。

柳如云也时常被召入宫中,以商讨商事为名,实则协助甄别、联络。

“娘娘,这是今日收到的第三份投书。”翡翠捧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函,低声禀报,“是门下省一位姓王的录事,寒门出身,文章写得极好,却因不肯依附上官,蹉跎多年。

他在信中直言钦佩娘娘肃贪之举,愿效犬马之劳。”

武媚娘接过信,并未立刻拆看,而是放在一旁已经堆起一小摞的类似信函上。她目光沉静,不见丝毫得意。

“慧娘,此人底细可查清了?”她问道。

苏慧娘微微躬身:“回娘娘,已初步查过。王录事所言基本属实,其人家世清白,与长孙一系确无瓜葛,且因其耿直,曾得罪过吏部一位孙侍郎(长孙门生)。

才学颇佳,尤擅公文奏对,是块璞玉,只是……性子有些孤高,不善交际。”

武媚娘点点头:“记下。暂不接触,再观察些时日。让燕青的人,再看看他平日与何人往来,家眷情况,有无不良嗜好。”

“是。”苏慧娘提笔在一旁的册子上做了标注。

这时,柳如云开口道:“娘娘,商社那边近日也接到几桩奇怪的‘生意’。有两位南方来的学子,托人递话,说愿以极低的价格为商社抄写文书、核对账目,只求有个栖身之所,能留在长安备考明年春闱。

我暗中查过,此二人颇有才名,却因去年在洛阳时作诗讥讽过权贵子弟,被取消了州府推荐资格,断了仕途想头。他们似乎……是听闻了娘娘重用了裴炎这等寒士,想来碰碰运气。”

武媚娘沉吟片刻:“春闱……是朝廷抡才大典,不宜直接插手。这样,如云,你以商社名义,在崇仁坊租一处清净院落,聘请他们做些文书整理的工作,给予丰厚酬劳,保他们衣食无忧,安心备考。

至于能否高中,全凭他们自己本事。平日可让苏慧娘偶尔去‘核对账目’,听听他们言论,观其品性。”

“妾身明白。”柳如云心领神会,这是既施恩惠,又不落人口实,还能暗中考察。

“娘娘,”燕青的声音从角落阴影中传来,他不知何时已立于此处,“监察御史郭弘瑾,今日散朝后,独自在曲江池畔徘徊良久,其仆从曾与我们在御史台的暗线‘偶遇’,言语间透露出郭御史对近日朝中风云颇有感慨,似有投效之意。

郭御史以刚直敢言着称,曾弹劾过长孙家一位姻亲侵占民田,因此被压制多年。”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郭弘瑾……此人我略有耳闻,风评不错。但他身为监察御史,位置敏感,轻易动不得。

燕青,想办法,让他知道,晋王府敬重他的风骨,但此时不宜走动。若他真有心意,可在其职权范围内,秉公行事,便是最大的助力。”

“是。”燕青领命,身形一晃便又消失在阴影中。

武媚娘揉了揉眉心,看着案上积累的人材信息,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倍感压力。

聚拢人心不易,甄别忠奸、量才施用更是难上加难。

一步踏错,所托非人,便是万劫不复。她必须如履薄冰,审慎再审慎。

她以“文学馆修撰整理典籍”、“商社聘请文书”等名义,小心翼翼地安置、考察着这些主动靠拢或经人引荐的寒门士子、失意官员,逐步编织着一张以才学、利益乃至共同政治诉求为纽带的关系网。

这网络的中心是她,而终极的目标,则是远在并州的李贞。

就在这暗流涌动、悄然布局之际,一骑快马携着滚滚烟尘,自北方飞驰而入长安金光门。

驿卒背插三根染血翎羽,声嘶力竭地高喊:“并州大捷!晋王殿下破突厥于云中!斩首万余!突厥左贤王败走漠北!并州大捷!”

洪亮的报捷声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点燃了整个长安城!

百姓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商贾纷纷拿出酒水,与路人共饮;酒楼茶肆中,说书人立刻开始编唱晋王殿下如何神勇破敌的故事。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进皇宫,呈至御前。

两仪殿内,李治正与几位大臣商议漕运之事,闻报猛地站起身,一把夺过捷报,快速浏览起来。

越看,他的脸色越是激动,最终忍不住放声大笑:“好!好!好!老八不愧朕的好兄弟!大破胡虏,扬我国威!壮哉!快!将捷报抄送百官,昭告天下!”

捷报详细叙述了李贞如何以疲兵之计诱敌深入,如何亲率精锐冒雪突袭突厥王帐,如何与赵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最终将突厥左贤王的主力彻底击溃,迫使其狼狈北逃,短期内再无力南侵。

奏报中虽未过多渲染,但那字里行间的金戈铁马、智勇双全,足以让人心潮澎湃。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入各家府邸。

清宁宫内,武媚娘正与柳如云核对一份商社的物资清单,翡翠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脸上又是泪又是笑,话都说不连贯:

“娘娘!大喜!天大的喜事!殿下…殿下在并州打了大胜仗!把突厥人打跑了!捷报已经传遍长安了!”

武媚娘执笔的手猛地一颤,一滴浓墨滴落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来。

她抬起头,愣了片刻,似乎一时未能消化这巨大的惊喜。

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欣慰与自豪感如同暖流般瞬间涌遍全身,冲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与紧绷。

她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窗边,望向北方天空,眼眶微微发热,唇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好……太好了……”她低声喃喃,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她深知李贞在并州面临何等艰难困境,此战胜利,来之不易!

柳如云也欣喜万分,连忙道贺:“恭喜娘娘!殿下立此不世之功,朝廷必有重赏!”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喜悦过后,她迅速意识到此事带来的巨大影响。

李贞声望必将如日中天,这对他们而言是绝佳的机遇,但也必将引来更多的忌惮与敌视。

“翡翠,”她转过身,脸上已恢复平日的沉静,只是眼底的喜色难以完全掩去,“立刻准备一份厚礼,以本宫名义,送往宫中,向陛下和皇后娘娘贺喜。”

“是!娘娘!”翡翠欢天喜地地去了。

“如云,”武媚娘又看向柳如云,“让我们的人,在市井间多多宣扬殿下破敌的英武事迹,但要把握好分寸,莫要过度鼓吹,以免惹来非议。”

“妾身明白,这就去安排。”柳如云点头应下。

武媚娘独自留在书房,心中激荡难平。

她走到书案前,看着那被墨迹污损的清单,却并无懊恼,反而觉得那墨点如同凯旋门上绽放的礼花。

夫君建功立业,她在后方初步站稳脚跟,网罗人才。

夫妻二人,一明一暗,遥相呼应。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她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李贞即将凯旋,等待他的,不仅是封赏与荣耀,更有长安这深不见底的权力旋涡和虎视眈眈的政敌。

她必须在他回来之前,织就更牢固的网,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她沉吟片刻,重新铺开一张信笺,提笔蘸墨,字迹一如既往地沉稳端秀。

这不是写给李贞的贺信,而是写给裴炎的密函。

淮南盐政,必须加快步伐,必须在李贞回朝前,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他们夫妇最坚实的后盾。

她刚写下“裴使君台鉴”几个字,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娘娘,”燕青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却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属下刚收到并州来的密报,并非捷报,而是……殿下亲卫统领赵猛发出的另一封密信。”

武媚娘心中一凛,放下笔:“进来说。”

燕青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枚细小的铜管,脸色严肃:“信使说,赵统领叮嘱,此信务必亲手交到娘娘手中。似乎……并州之事,尚有隐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