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58章 千里运筹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58章 千里运筹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清宁宫的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贞那封字迹潦草、透着血与火焦灼气息的密报,如同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武媚娘心头。

突厥围城!粮草将尽!

盐、药奇缺!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钝刀,在她心口反复切割。

她几乎能想象出李贞在孤城之中,面对强敌环伺、内无粮草的绝境时,是何等的艰难与愤怒。

恐惧与心痛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但她深吸一口气,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用尖锐的痛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刻,远在长安的她,绝不能慌乱。

她是李贞的妻子,更是他在后方唯一的依靠。他既然将求援信送到了她手中,便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她。

“燕青,”她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只有微微颤抖的尾音泄露了内心的激荡,“殿下信中所言,你有何看法?消息来源可靠否?并州局势究竟如何?”

燕青依旧单膝跪地,沉声回禀:“回娘娘,密报经由殿下亲卫统领的特殊渠道传来,印鉴暗语无误,绝对可靠。

属下安排在并州附近的‘眼睛’也传回零星消息,证实突厥主力确已包围晋阳,并切断了数条粮道。殿下处境……极其凶险。”

武媚娘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绝。她转向柳如云,语速快而清晰:“如云,我们的计划必须提前,而且要更大胆!打击盐枭已非首要,筹集粮饷,支援殿下,才是当务之急!”

柳如云神色凝重,重重点头:“娘娘放心!‘东都商社’在长安、洛阳、江淮等地尚有部分存粮和资金可以调动。只是……数量庞大,如何避开长孙家耳目,安全运抵并州,是最大难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武媚娘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做出决断,“翡翠,立刻去清点宫中近两个月节俭用度所省下的银钱,以及本宫的体己,全部取出,交给如云。”

“是!”翡翠毫不犹豫,立刻转身去办。

“如云,”武媚娘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你以商社名义,大张旗鼓地在长安、洛阳两市采购一批丝绸、瓷器、茶叶等奢侈品,做出欲往西域贩货的架势,吸引各方注意,尤其是长孙家的眼线。

同时,暗中动用所有可靠渠道,在江淮鱼米之乡,秘密收购粮食、盐巴、药材,特别是金疮药和止血散!要快,要隐秘!”

“明白!虚晃一枪,暗备军资!”柳如云眼中闪过锐光,立刻领会。

“采购到的物资,”武媚娘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点向黄河水道,“不要走官方漕运,那条线长孙家看得太紧。

走汾水支流,绕道吕梁山,虽然路途艰险,但可避开主要关卡。雇佣可靠的镖局和船帮,许以重利,但必须分批分量,伪装成寻常商队。”

她顿了顿,看向燕青:“燕青,你亲自挑选一批绝对忠诚、身手矫健的弟兄,混入运输队伍,暗中保护。

同时,提前清理路线,确保沿途没有长孙家或突厥的探马哨卡。一旦发现任何可疑迹象,宁可绕远路,甚至暂时隐匿,也绝不能暴露!”

“属下领命!”燕青抱拳,眼中寒光凛冽,“定护粮草周全!”

“还有,”武媚娘沉吟片刻,“殿下信中提及盐药奇缺。盐,我们从江淮采购。药材……如云,你可知长安有哪些药铺,库存充足且背景相对干净,与长孙家牵扯不深的?”

柳如云略一思索,答道:“有!城南‘济世堂’,东家姓吴,是关中老字号,祖传医术,向来只做药材生意,不涉党争,且家中常有子弟在边军效力,或有几分家国情怀。只是……大量采购药材,同样惹眼。”

武媚娘果断道:“那就分头进行!你亲自去一趟济世堂,不必隐瞒,就以商社名义,直言欲采购一批药材运往北地赈济边民,价格可略高于市价,但要求品质上乘,交货要快。

若那吴东家有意为难或走漏风声,便立刻放弃,另寻他处。同时,让下面的人化整为零,从其他小药铺零星收购,汇总起来。”

“明白!”柳如云重重颔首。

命令一条接一条发出,清晰而果决。武媚娘仿佛又回到了在洛阳协助李贞对抗粮荒时的状态,甚至更加冷静、更加锐利。

巨大的压力没有将她压垮,反而激发了她全部的潜能。

她调动着手中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皇后的信任赋予她动用部分宫权的便利、柳如云庞大的商业网络和资金、燕青精锐的潜行力量,甚至自己作为亲王正妃的声望和体己钱……

所有这一切,都被她高效地整合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援李贞!

接下来的几天,清宁宫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般高速运转。

翡翠将清点出的金银悄无声息地送到柳如云手中。

柳如云麾下的商队伙计们分批出动,有的在东西两市大肆采购奢侈品,招摇过市;有的则悄然南下,深入江淮产粮区;还有的穿梭于长安各大药铺之间。

燕青和他的人则如同幽灵般消失在长安城中,提前奔赴通往并州的险峻小道,清扫可能存在的障碍,布置接应点。

武媚娘坐镇中枢,日夜不停地处理着各方汇集来的信息,协调着物资、资金、人力的调配,应对着可能出现的意外。

她几乎不眠不休,眼下一片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数日后,第一批伪装成普通商船的粮船,满载着稻米和盐巴,悄然驶离江淮码头,转入人迹罕至的汾水支流。

几乎在同一时间,数支驮着药材和箭镞的小型马队,也借着夜色离开了长安,消失在北方苍茫的山道之中。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长孙家的眼线似乎察觉到了一些异常,曾有人试图探查柳如云商社的大宗采购意图,甚至有一支运输队险些在途中遭遇“山匪”拦截。

但都被柳如云用商业手段巧妙化解,或被燕青提前清除威胁,有惊无险。

半个月后,并州,晋阳城下。

突厥人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城墙多处破损,守军疲惫不堪,箭矢消耗巨大,最可怕的是,城中的存粮即将见底。

李贞站在城头,甲胄上沾满血污和尘土,嘴唇干裂,目光却依旧锐利如鹰,指挥着军民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绝望的情绪正在城中蔓延。

就在这天深夜,一支风尘仆仆、伪装成贩卖皮货的商队,凭借着燕青提前送达的密令和接头暗号,奇迹般地穿过突厥游骑的封锁缝隙,抵达了晋阳城下。

守军谨慎地查验后,放他们入城。

商队领头之人见到李贞,二话不说,递上一封火漆密信。

李贞借着火把的光芒快速浏览,信是武媚娘亲笔所书,字迹清秀却力透纸背,简要说明了物资筹集和运输情况,言语间充满了关切与坚定。

随信附上的,还有一份详细的物资清单。

看着清单上列出的粮食、盐、药材、甚至还有一批急需的箭簇和皮革,李贞紧绷了数日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震动和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猛地攥紧了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快!清点物资,立即入库!”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优先分配粮食和药品!”

当一袋袋粮食、一箱箱药材、一捆捆箭矢被搬入城中仓库时,守城的将士们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欢呼声!

绝处逢生的希望,如同甘霖般洒落在每个人心头。

李贞独自站在城楼,遥望长安方向,手中紧紧攥着那封密信,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妻子深深的感激与愧疚,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与震撼。

他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武媚娘,为了这批救命的物资,定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风险。

“媚娘……”他低声自语,将信纸按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来自长安的温暖与力量。

就在并州军心大振,全力备战的同时,长安紫宸殿内,气氛却有些微妙。

御史台一位素以刚直闻名的御史,出列呈上一份奏章,言辞激烈地弹劾长孙无忌治家不严,其门下亲信涉嫌插手漕运、干预盐政,致使关中盐税连年短缺,民怨渐起,请求陛下彻查。

虽然奏章中并未提及“渭水龙王”之事,证据也略显模糊,但“盐税短缺”、“民怨”等字眼,还是让龙椅上的李治皱起了眉头。

他最近正为边镇军饷筹措困难而心烦意乱,盐税乃是重头,此刻闻听此事,自然不悦。

他瞥了一眼下方神色如常、仿佛事不关己的长孙无忌,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盐政关乎国本,不容有失。此事,朕知道了。”随即便将奏章留中不发。

然而,那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和皇帝眼中一闪而过的不愉,却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了长孙无忌及其党羽的心中。

退朝后,长孙无忌回到府邸,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盐税……弹劾……”他冷哼一声,“是谁在背后捣鬼?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晋王妃?还是朝中其他对手?”

他意识到,那条被他视为囊中私物的盐利之路上,似乎出现了一个不容小觑的搅局者。

虽然这次弹劾被他轻易压下,但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的光芒,对门外沉声道:“来人,传话给少府监和漕运司的人,都给老夫收敛些!还有,查清楚,那位御史,最近都和什么人接触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