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48章 武媚娘的手段

暮色渐沉,长安城各坊的鼓声次第响起,宣告着宵禁的开始。

晋王府邸内,武媚娘所居的“清晖院”却早已屏退闲人,只留两盏昏黄的羊角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窗纸上投下模糊的光影。

武媚娘端坐于书案前,并未点灯,只有窗外透入的微弱天光勾勒出她沉静的侧影。

她面前铺开一张素白的宣纸,却并非用于书写,而是用指尖蘸了清水,在上面无声地划写着。

水迹很快洇开、干涡,不留任何痕迹。这是她与极少数心腹传递紧急、绝密信息时用的方法之一。

白日里在宫中偶遇的那位名叫高延福的年轻宦官,他那双在屈辱中仍保持清亮、隐含倔强的眼睛,以及他怀中那些与内侍省寻常差事格格不入的《工记注疏》,让她留了心。

回府后,她立刻通过柳如云那条隐秘的渠道,去查了此人的底细。

此刻,一份简短的信息已在她心中清晰起来:高延福,本是关中良家子,家中略有薄产,其父曾为州郡小吏,因卷入一桩不大不小的漕粮亏空案被问罪,家道中落。

高延福为求生路,亦或是为寻机查清父亲冤情,才净身入宫。

因其略通文墨,被分配到内侍省负责文书誊抄的闲散部门,却因性格耿直、不肯同流合污,常受排挤打压。

今日之事,不过是寻常的倾轧。

“身世清白,有冤屈,有学识,有傲骨,却困于底层……”武媚娘指尖的水迹在纸上划过,勾勒出几个不成形的符号,心中已有了计较。

施恩于微末,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忠诚。

眼下或许无用,但一颗棋子,埋得越早,将来或能发挥越关键的作用。

她轻轻击掌三下,声音清脆,在寂静的院落中传出不远。

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纤细身影,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是柳如云。

她依旧穿着那身便于行动的深色胡服,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腰间悬着那柄从不离身的短刃。

“王妃。”柳如云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云娘,辛苦。”武媚娘推过去一个小小的、沉甸甸的锦囊,里面是些不易追查来源的金瓜子,“高延福的家在泾阳北原乡下,寻个可靠的生面孔,将这些交给他的寡母。

不必言明来历,只说是故人听闻其家中艰难,略尽绵力。留意他家中境况,若有无赖欺压,可暗中稍作帮扶,但要干净,绝不能让人联想到王府或者宫里。”

柳如云接过锦囊,入手一掂,便知分量不轻,足够那寻常农家数年用度。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并不多问,只简洁应道:“明白。三日内办妥。”

“还有,”武媚娘继续用水在纸上划着,“府中旧人,尤其是从内侍省或各宫赏赐过来的仆役,名单都理出来了吧?”

“都在这里。”柳如云从怀中取出一卷薄薄的皮纸,上面用极细的笔触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来历、职司以及柳如云初步观察到的可疑之处。

“共计二十七人。其中,厨房采买的张婆子,与魏王府外管事是远亲,常借采买之机传递消息。

马厩负责草料的赵三,好赌,欠了西市‘快活林’赌坊一大笔钱,最近手头却阔绰起来。浆洗房的李嬷嬷,是王皇后娘家的老人……”

武媚娘静静听着,目光扫过那些名字,如同审视棋盘上的棋子。

晋王离京没几天,这府邸已被各方势力渗透得如同筛子。

她初来乍到,首要之事,便是将这潭浑水理清,筑起一道可靠的屏障。

“张婆子,寻个错处,发还内侍省,就说年纪大了,手脚不麻利,府中用不起。”

武媚娘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赵三,他欠赌坊的钱,你派人去‘帮’他还上,然后让他滚出长安,永远别再回来。至于李嬷嬷……”

她顿了顿,指尖在名字上轻轻一点,“毕竟是皇后娘娘的人,动不得。把她调到后院负责看守库房,清闲,体面,但离主院远些。”

柳如云一一记下,心中暗赞王妃手段老辣。

打发张婆子是敲山震虎,清理赵三是斩断外部黑手,调离李嬷嬷则是明升暗降,既不得罪皇后,又拔掉了眼前的钉子。

“空缺出来的位置,”武媚娘沉吟道,“从我们带来的人里,或者府中那些背景简单、平日受排挤的下人里挑选补上。

尤其是门房、厨房、车马这些关键地方,必须换上可靠的人。告诉秦嬷嬷,让她多留心,甄别一下府里那些老实本分、又有眼力见的。”

秦嬷嬷是武媚娘的乳母,跟随她多年,最是忠心可靠,且阅历丰富,看人极准。

“是。”柳如云应下,随即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王妃,还有一事。

今日我按您的吩咐,去西市‘百草堂’取药材时,无意中听到两个粮商模样的人在角落里低声交谈,提到长孙家最近似乎在暗中吃进大量麻袋和苇席,还派人四处打听城西几处旧仓库的归属,像是要大量囤积什么东西。”

武媚娘捻动指尖的动作微微一顿。

长孙家?长孙无忌是当朝太尉,陛下的亲舅,权势熏天,他家族的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

大量收购仓储之物?眼下并非新粮上市的季节,也不是需要大量囤积军用物资的时候……

李治登基不过两年,根基未稳,长孙无忌此举,意欲何为?

“城西的仓库……”武媚娘若有所思,“我记得那边多是前隋留下的旧仓,临近漕渠码头,但年久失修,地方大却破败。长孙家看上那里做什么?”

“不清楚,”柳如云摇头,“但那两人说得隐晦,似乎连他们也觉得蹊跷,只说长孙家出手阔绰,几乎是照单全收,而且要求尽快清空仓库。”

“知道了。”武媚娘点点头,“此事你留心即可,不必刻意打探,免得打草惊蛇。”

长孙家树大根深,现在还不是她能轻易触碰的。

但这条信息,如同暗夜里的一点微光,或许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的动向。

联想到陛下年轻,朝中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顾命大臣权柄过重,这里面的水,恐怕深得很。

柳如云领命,身影再次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接下来的两日,清晖院内外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张婆子因“失手”打碎了王妃一套心爱的茶具,被“体面”地送回了内侍省。赵三则在一夜之间还清了赌债,然后带着柳如云“资助”的盘缠,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嬷嬷被调去看守后库,虽然得了清闲,却也远离了权力中心,整日与那些积满灰尘的旧物为伴。

府中下人皆是噤若寒蝉,看向清晖院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畏。

这位晋王妃,看着年轻柔弱,手段却如此雷厉风行,不动声色间就清理了府中积年的钉子。

一些原本被边缘化、郁郁不得志的仆役,则隐隐看到了希望,做事更加勤勉小心。

秦嬷嬷果然不负所托,很快甄别出几个背景干净、为人踏实又有些能力的下人。

一个是从小在晋王府长大的家生奴阿福,老实巴交,但对王府极为熟悉,被提拔暂管厨房采买;另一个是原浆洗房的丫鬟小菊,心思细腻,手脚麻利,被调到武媚娘身边做些近身伺候的轻省活。

武媚娘对这些人并未立刻推心置腹,只是给予机会,暗中观察。

恩威并施,方能收服人心。

她偶尔会过问一下阿福采买的账目,指出其中一两处可以更节俭的地方;也会在小菊为她梳头时,随口问几句府中的旧事和人情往来。

点滴之间,既显关切,也含考察。

这日傍晚,柳如云再次悄然归来,带回了高延福家中的消息。

“东西送到了,他母亲起初不敢收,只说无功不受禄。我们的人只说是受高家故人所托,略表心意,放下东西就走了。

属下暗中观察了两日,他家中确实清贫,其母多病,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附近确有泼皮无赖曾想欺压,属下已按王妃吩咐,略施小惩,让他们不敢再靠近。”柳如云汇报得简洁明了。

“嗯。”武媚娘轻轻颔首,这步闲棋算是落下了。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一株初绽的白玉兰,忽然问道:“云娘,你说,一个人在最落魄、最无助的时候,收到一份不知来自何处的雪中之炭,会如何想?”

柳如云沉默片刻,答道:“会铭记于心,会猜测,会……期待。”

武媚娘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期待就好。有期待,就有希望,有希望,才会在黑暗中抓住可能的光。”

她顿了顿,转而问道,“城西仓库那边,可有什么新动静?”

柳如云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有。今日午后,长孙家的管事带着几个账房模样的人,去查看了那几处仓库,似乎在丈量尺寸,计算仓库容量。

而且,属下发现,不仅是我们注意到此事,似乎……宫中司农寺的人,也有人在附近出现。”

司农寺?武媚娘捻动玉佩的手指蓦然停住。司农寺掌管粮食仓储、京畿屯田等事务。

长孙家私下收购仓库,怎么会引来司农寺的注意?是例行公事,还是……陛下或者朝中有人也对长孙家的举动产生了疑虑?

这潭水,比她想象的更深,也更浑了。

长孙无忌作为顾命大臣,权势正盛,他私下的大规模举动,必然牵动各方神经。

李治虽年轻,但恐怕也并非对权臣毫无戒备之心。

各种念头在武媚娘脑中飞速闪过,但信息太少,犹如管中窥豹,难以看清全貌。

她需要更多的线索,也需要更可靠的消息来源。

宫中那个刚刚埋下的钉子高延福,或许将来能派上用场,但现在还为时过早。

“继续留意,但务必小心,宁可不知,不可暴露。”武媚娘沉声吩咐,“尤其注意司农寺与此事的关联。”

“明白。”柳如云应道。

夜色彻底笼罩了长安,清晖院内一片寂静。

武媚娘独自站在窗前,良久,她转身走回书案,重新铺开一张纸,这次,她研墨提笔,写下了一行清秀却暗藏风骨的小楷:

“并州稻禾初绿,长安夜雨微凉。”

这封看似寻常的家书,将通过官方驿站,光明正大地送往并州。

其中真正的含义,只有她和李贞才懂。

她需要将长安这诡谲的局势,尤其是长孙家这不同寻常的动向以及司农寺可能的关注,尽快告知李贞。

她刚刚放下笔,门外传来小菊轻声的通报:“王妃,秦嬷嬷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让她进来。”武媚娘将写好的信笺用火漆封好,放在一旁。

秦嬷嬷快步走进,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和困惑,她行了个礼,低声道:“王妃,老奴方才去后库清点旧物,遇到李嬷嬷,她……她悄悄塞给老奴这个。”

秦嬷嬷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用普通粗布包裹的小小的、硬硬的东西,递了过来。

武媚娘接过,入手微沉。

她解开粗布,里面露出的,竟是一枚半旧的、却雕刻着繁复雀鸟花纹的铜符,上面隐约可见“将作监”的字样。

武媚娘的瞳孔微微一缩。

将作监?主管宫室、器械制造的衙门?

李嬷嬷给她这个是什么意思?是示好?是投诚?

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她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铜符上冰凉的纹路,抬头看向秦嬷嬷,语气平静无波:“李嬷嬷还说了什么?”

秦嬷嬷低声道:“她只说……此物或许对王妃有用,是很多年前,一位故人遗落的。”

武媚娘将铜符紧紧握在手心,棱角硌得掌心生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