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107章 神都风云

神都洛阳的夏日,比之长安更多了几分湿润与闷热。洛水穿城而过,带来漕运便利的同时,也让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与尘土混合的独特气息。

新落成的紫微宫坐落在洛阳城北,依山傍水,气势恢宏,虽尚未完全竣工,但主体宫殿已可投入使用,彰显着新朝定鼎于此的雄心。

然而,在这片崭新的气象之下,旧日长安的权力纠葛与明争暗斗,也如同随迁的人流与车马,悄然植根于这片新的土壤。

迁都的诏书已颁行天下,庞大的帝国中枢正在有条不紊地向洛阳转移。每日,都有满载着文书档案、国库珍宝、官员家眷的车队,在精锐禁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驶入洛阳城。

码头上,来自江南的漕船帆影如云,将钱粮物资源源不断输入新都的仓廪。整个洛阳城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是扩建的宫室、新修的官署、兴建的宅邸,一派繁忙喧嚣的景象。

武媚娘坐镇在紫微宫临时辟出的贞观殿内,这里是她在洛阳处理政务的核心所在。殿内陈设尚新,还带着木材和油漆的气息。

她身着一袭轻薄的湖蓝色夏衫,因孕期已近七月,腹部高高隆起,行动略显不便,但精神却异常矍铄。

案头堆积的,不再是长安时期的日常政务,而是大量与迁都、营建、以及清理洛阳本地势力相关的奏报。

“娘娘,”裴炎躬身立于案前,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卷宗。

“经初步核查,洛阳城内及周边,规模较大的粮行、质库(当铺)、车马行、客栈,乃至部分漕运码头,多与朝中一些官员,尤其是此前反对迁都最力的几位宗室、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经营之中,巧取豪夺、欺行霸市、偷漏税赋之事,屡见不鲜。这是初步查实的部分罪证。”

武媚娘接过卷宗,快速翻阅着。上面罗列着详实的数据:

某亲王之子在洛阳开设的“永丰粮行”,每逢灾荒便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某郡公家族控制的“通济质库”,利息高得惊人,逼得多少百姓倾家荡产。

还有几位关陇出身的官员,利用职权,垄断了通往长安的官道货运,排挤客商……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她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迁都洛阳,固然是为了摆脱关陇旧族的包围,打造新的权力中心,但这些盘踞在洛阳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样是绊脚石。

不将他们连根拔起,新都便难以真正掌控,新政也无法顺利推行。

“好,很好。”武媚娘合上卷宗,目光锐利如刀,“正愁迁都耗费巨大,国库吃紧,这就有人送上门来了。裴相,依《大唐律》,这些行径,该当何罪?”

裴炎心领神会,沉声道:“回娘娘,囤积居奇,扰乱市易,杖一百,流三千里,产业抄没;放贷取利过本,杖八十,产业罚没;勾结官吏,垄断行市,依律徒三年,赃重者绞。其所欠税赋,需加倍追缴。”

“那就按律办事。”武媚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传本宫懿旨:着御史台、大理寺、户部、刑部,联合组成‘洛阳市易清查署’,由你总领。

即日起,依此卷宗,对所列商户、产业,进行彻查!人犯锁拿,产业查封,账目封存!务必做到证据确凿,铁案如山!所抄没之钱粮资产,悉数充入迁都专用府库!”

“臣,遵旨!”裴炎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是一场雷霆万钧的清洗,更是充实国库、打击政敌的绝佳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洛阳城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身着绯袍的御史、青袍的刑部官员、以及户部的算学博士,在一队队如狼似虎的金吾卫甲士护卫下,闯入一家家装饰豪华的店铺、深宅大院。

查封的封条随处可见,昔日趾高气扬的富商巨贾、乃至一些有官身的背景人物,被铁链锁拿,哭嚎着拖入大狱。他们的库房被打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匹、铜钱、珍宝被清点登记,一车车运往官仓。

反抗不是没有。有商户试图武力抗法,被当场格杀;有官员暗中说情,被裴炎厉声斥退,并记录在案。

更有甚者,试图将产业转移至暗中关联的宗室亲王名下,却被武媚娘早已布下的“飞凤卫”查个正着,连带着背后的靠山也一并落马。

这场以“整顿市易、清缴亏空”为名的经济清洗,规模之大、力度之狠,令人咋舌。

短短半月之内,洛阳城内数十家与反对迁都势力有牵连的大商户被连根拔起,抄没的钱粮物资折合铜钱近千万贯,极大地缓解了迁都带来的财政压力。

更重要的是,此举如同釜底抽薪,沉重打击了那些试图在洛阳延续影响力的旧势力,将他们尚未稳固的经济基础摧毁殆尽,为新政的推行扫清了障碍。

消息传回长安陪都,那些原本还寄望于在洛阳另起炉灶的反对派,无不胆战心惊,再不敢轻举妄动。

是夜,贞观殿内烛火通明,算盘声噼啪作响,户部官员正在紧张地核算今日抄没的资产。武媚娘揉了揉酸胀的额角,在苏慧娘的搀扶下,起身离开大殿,乘上步辇,返回紫微宫后苑的寝殿——承香殿。

与贞观殿的肃杀紧张不同,承香殿内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气,气氛宁静祥和。

李贞的伤势已大为好转,虽左臂活动仍有些不便,但已能下地行走。他正坐在窗前的软榻上,就着灯火阅读一本兵书。见到武媚娘回来,他放下书卷,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回来了?今日事务繁多,辛苦你了。”李贞起身,习惯性地想伸手搀扶,却被武媚娘轻轻挡开。

“王爷伤势未愈,不必多礼。”武媚娘走到他身旁坐下,接过宫女递上的温参茶,抿了一口,舒了口气,“总算将洛阳这些蛀虫清理了一番,迁都的用度,也能宽裕些了。”

李贞看着她眉宇间的疲惫,心中微叹。他虽在养伤,但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并非一无所知。

武媚娘的雷霆手段,他自然知晓。起初他心中亦有些不适,觉得手段过于酷烈。但转念一想,若非如此,迁都大业必将阻力重重,且那些人为非作歹,也是罪有应得。

更重要的是,武媚娘所做的一切,最终受益的是整个朝廷,是他们共同执掌的江山。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媚娘……你做得对。”李贞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理解,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用简单的对错来衡量妻子的行为。

武媚娘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真诚,并非敷衍,心中微微一暖。连日来的操劳和紧绷的心弦,似乎也松弛了几分。

她靠在软垫上,轻轻抚摸着腹部,感受着胎儿的动静,语气也柔和下来:“只盼这孩子出生时,这洛阳城,已是一派清明气象。”

两人难得地享受着这战火暂歇般的宁静时光,聊了些闲话,关于洛阳宫苑的景致,关于即将出生的孩儿,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晋王府时,那段相依为命、共同应对风雨的岁月。

权力的阴影暂时被温馨的氛围驱散。

然而,这片宁静并未持续多久。一名承香殿的掌事宫女杜鹃,悄步走了进来。

杜鹃是武媚娘从晋王府带过来的心腹,办事稳妥,心思细腻,深得信任。她先是向二人行了礼,然后走到武媚娘身边,低声道:“娘娘,方才太医来报,西苑的赵侧妃和南苑的刘侧妃,今日请脉,均诊出了喜脉。”

武媚娘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李贞纳侧妃之事,她虽表面大度,心中岂能毫无芥蒂?

尤其是这两位侧妃,背后代表着强大的商业资本,她们的子嗣,将来难免会对她的孩子构成威胁。

如今两人同时有孕,这消息像一根细刺,扎进了她刚刚松弛下来的心。

李贞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小心地看了武媚娘一眼,语气尽量平静:“哦?这是喜事。有劳太医好生照料。”

武媚娘垂下眼帘,轻轻吹了吹茶沫,语气听不出喜怒:“确是喜事。王爷子嗣兴旺,是社稷之福。杜鹃,传本宫的话,赏两位侧妃各色锦缎十匹,珍珠一斛,安胎补品若干,让她们安心静养。”

“是,娘娘。”杜鹃应声,却并未立即退下,她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几乎细不可闻,“娘娘……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媚娘抬眼,目光平静地看着她:“说吧。”

杜鹃凑近一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娘娘,赵氏、刘氏同时有孕,其家族背景深厚,若将来产下皇子,只怕……后患无穷。

如今她们胎像未稳,宫中人多手杂,若想……让她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并非难事。奴婢认识几个可靠的旧人,懂得些方子……”

这话如同毒蛇吐信,阴冷而致命。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武媚娘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她久久没有说话,目光凝视着跳动的烛火,眼眸中各种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翻涌。

权力斗争的冷酷、身为人母的柔软、对未来的担忧、还有一丝对自身底线的不确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