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探索的“小艇”在划出几道涟漪后,逐渐找到了在“高记”这艘巨轮旁的航行节奏。独立的预算、差异化的考核以及初步显现的“反哺”价值,让内部关于资源争夺的杂音稍稍平息。就在高辉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更从容地布局这“并行”之道时,一场毫无征兆的风暴,却从最意想不到的方向——被视为定海神针的传统主体业务领域,骤然袭来。
风暴的源头,是一次突发的、大规模的食品安全舆情危机,并非源自“高记”自身,而是波及了整个调味品行业。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发布了一份所谓的“市售常见调味品添加剂‘黑名单’”,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将包括焦糖色、某些增味剂、防腐剂在内的多种合法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与健康风险强行关联。这份名单被大量转发,在中年家庭主妇等“高记”核心消费群体中引发了极大的恐慌和讨论。
尽管“高记”的产品一直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多数产品也主打“零添加”或“少添加”概念,但恐慌情绪是不讲道理的。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国各地多个传统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经销商,反馈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尤其是那些包装上印有相关添加剂名称的经典款产品。更棘手的是,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也迫于消费者压力,开始对在售调味品进行紧急排查,并要求“高记”提供更详尽、更“清白”的成分说明和品质保证。
销售部的电话瞬间被打爆,渠道经理们焦头烂额。原本稳固如山的传统渠道,仿佛地基突然松动,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缝。
“高总,情况很不好!”销售总监几乎是冲进高辉的办公室,脸上失去了往日的镇定,“华东、华南几个重点市场的批发渠道,退货和暂停订单的要求雪片一样飞来!超市那边也在施压!我们解释我们的添加剂完全合规,但他们不听,消费者现在谈‘添加剂’色变!”
高辉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产品质量危机,而是一次针对行业底层逻辑的信任危机。数字化探索那边刚刚起步,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公司赖以生存的现金流和利润根基,正在被动摇。
“立刻启动危机应对预案!”高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语速飞快,“第一,官方层面,由林薇负责,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清晰的声明,强调我们产品的安全合规,并邀请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营养专家进行科普和背书。声明要真诚,不要高高在上,要理解消费者的担忧。”
“第二,渠道层面,你亲自带队,核心销售骨干全部下沉到一线,走访重点经销商和KA卖场,面对面沟通,提供权威资料,稳定军心。对于确实因恐慌导致的短期滞销,我们可以协商灵活的库存调整方案,但不能开大规模退货的口子!”
“第三,产品层面,马明远,你立刻梳理我们所有产品线,对确实含有相关添加剂、且非必要的产品,评估快速推出‘清洁标签’替代版本的可行性。同时,对我们主打的‘零添加’、‘手工精品’系列,加大宣传和铺货力度!”
指令一条条发出,整个“高记”集团如同被投入沸水,瞬间高速运转起来。林薇的数字内容小组临危受命,暂时搁置了原定的品牌年轻化内容,全力投入到危机公关中,制作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科普短视频和图文,通过所有渠道分发。马明远则扎进生产和技术部门,连夜组织会议,研究产品配方优化的可能性。
然而,恐慌的潮水比想象中更难阻挡。尽管“高记”的反应已经堪称迅速和规范,但市场的悲观情绪仍在蔓延。一周后,财务数据显示,传统渠道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惊人的百分之二十五,而且未见止跌迹象。
巨大的压力之下,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在公司内部出现。
一位负责传统流通渠道多年的副总,在管理层会议上,忍不住将矛头隐隐指向了正在进行的数字化探索:“我们现在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应该集中在扑灭眼前这场大火上!这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些数字化、年轻化的东西,投入不小,见效又慢,在这种时候,是不是应该先放一放,集中所有力量保住我们的基本盘?”
他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习惯于传统打法的管理者的心声。在生存危机面前,任何对“未来”的投资都显得奢侈而不合时宜。
就连马明远,在连续多日应对渠道压力和协调生产调整后,也面带疲惫地对高辉说:“高总,现在的局面,我们是不是应该更聚焦?数字化那边,是不是可以适当收缩一下战线?”
高辉听着这些议论,看着报表上刺眼的红色数字,内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他知道,部下们的建议从务实的角度看,不无道理。收缩战线,集中资源应对危机,是最直接、最稳妥的选择。
但是,他也清晰地看到,在这次危机中,那些与“高记”建立了数字化连接的用户,表现出了更高的忠诚度和理性。在官方声明和科普内容的评论区,很多“风味探索官”和年轻粉丝主动站出来为“高记”辩护,用自身的购买和使用体验反驳谣言。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零添加”系列和“手工精品”系列,销量不降反升,成为了黯淡市场中的一抹亮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