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的谨慎安排,暂时为那场关于数字化未来的激烈争论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林薇和马明远领命而去,各自组织团队,从不同的视角开始更深入地审视陈启明那个充满诱惑与风险的构想。“高记”集团内部,仿佛有两个并行的世界在同时运转:一个依旧围绕着产品、生产、渠道这些传统要素高效而稳定地运行;另一个,则开始小心翼翼地、带着审视的目光,探向那个充满未知的数字化深海。
高辉将自己暂时抽离出具体的争论,他需要更宏观、更冷静的思考。他没有待在总部办公室,而是让司机载着他,再次来到了临空经济区的二号基地。这里,是他“守护者”理念下最坚实的成果,是“高记”现代工业实力的象征。
他谢绝了基地管理人员的陪同,独自一人,漫步在崭新、整洁、充满未来感的厂区道路上。巨大的厂房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自动化物流小车沿着预设的路线无声穿梭,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数据如瀑布般流淌。一切都井然有序,充满了工业化特有的精确与力量感。
他走进一个封装车间,隔着巨大的观察玻璃,看着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如何将粉末状的成品精准地分装、密封、打码、装箱。机械臂不知疲倦地挥舞,效率惊人。这里的负责人自豪地向他介绍,这条生产线集成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被实时采集分析,用于优化效率和预防故障。
这无疑是现代化管理的极致体现,是马明远所推崇的“稳健运营”的典范。站在这里,高辉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份“守成”带来的踏实与强大。动摇这样的根基去追逐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字生态”,确实显得冒险而轻率。
然而,当他走出车间,来到厂区边缘,望着远处那片因为二期规划而预留的空地时,陈启明的话语和林薇忧心忡忡的表情,又不合时宜地浮现在脑海。
“……失去一代年轻人,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
“……品牌老化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仿佛能看到,在这片物理空间之外,一个由代码、数据、社交媒体和新兴消费习惯构成的“新大陆”正在加速形成。那里活跃着“高记”目前难以有效触达的亿万年轻消费者,孕育着可能颠覆现有市场格局的新玩法、新品牌。二号基地的围墙再高,也无法阻挡这股数字洪流的冲击。
“守”与“进”,两种力量在他内心激烈拉锯。
傍晚,他让司机直接送他回了老城区,又一次来到了那条熟悉的小巷,走进了“高记风味源·体验馆”。与二号基地的冷峻科技感不同,这里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虽然不是周末,但仍有不少游客,其中不乏一些结伴而来的年轻人,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老物件,在“烟火市集”体验区兴致勃勃地亲手调配香料,在后院观察窗外对着那口旧炒锅拍照打卡。
高辉没有惊动任何人,像一个普通游客一样,混在人群中,静静地观察、倾听。
“哇,这个研磨器好好玩!自己磨出来的胡椒粉感觉就是不一样!”
“快看这个老账本,上面的字迹好有感觉啊!”
“没想到‘高记’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感觉比那些网红品牌有内涵多了。”
“要是能线上定制一款属于自己的独家调料就好了,我就可以用它来做我的‘招牌菜’!”
年轻人的议论声,断断续续地传入他的耳中。他注意到,他们对“高记”的历史与传统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尊重,这让他感到欣慰。但与此同时,那个关于“线上定制”的随口愿望,却又与陈启明构想的“个性化定制”不谋而合,仿佛在印证着那种需求的存在。
他在中庭“匠心回廊”的那面“时光信箱”墙前驻足。墙上贴满了来访者写下的便签,上面记录着他们与“高记”或与美食相关的点滴记忆。有老人怀念几十年前第一次买“高记”五香粉的情景,有主妇分享用“高记”调料做出家宴大餐的骄傲,也有年轻人写下因为一款小龙虾调料与朋友相聚的欢乐……
这些质朴的文字,充满了情感的温度。高辉忽然意识到,“高记”最宝贵的财富,或许并不仅仅是栓子那双手守护的“风味”,更是这无数消费者在与“高记”产品互动中产生的情感连接与记忆。这种连接,在过去,是通过街坊口碑、通过产品本身的口味来实现的;而在未来,是否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变得更直接、更丰富、更持久?
“守”与“进”,并非完全对立。
也许,“守”的不是具体的形态与路径,而是那份对美味的极致追求,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真诚回应,是品牌背后承载的情感与记忆。而“进”,则是为了让这份“守护”在变化的时代中,能够以新的方式更好地延续下去。
从体验馆出来,华灯初上。高辉没有立刻回家,他沿着河岸缓缓步行。冰冷的夜风让他头脑格外清醒。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林薇的电话。
“薇薇,”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平静而坚定,“你们小组的调研,除了验证‘高记生活 ’的可行性,再加一个方向:如何将我们现有的优势,比如‘风味源’体验馆的实体魅力、栓子他们的匠人故事、我们扎实的产品力,与数字化的手段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要探索的,不是颠覆,而是赋能和融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条,既能拥抱未来,又不离我们根基的路径。”
挂了电话,他又拨给了马明远。
“明远,风险评估模型继续做。但同时,也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以‘试点’的方式,选择一个小的业务单元或者产品线,尝试一些数字化的营销或服务创新,风险是否可控?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小步快跑的实践数据,来帮助我们做判断,而不是永远停留在纸面推演。”
发出指令后,高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胸中的块垒似乎消解了不少。绝对的“守”可能导致僵化,冒进的“进”可能带来颠覆。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那个“守”与“进”的平衡点,在于以“守”的内核,去驾驭“进”的工具。
他抬起头,望向城市璀璨的夜空。那里,既有亘古不变的星辰,也有人类科技创造的、不断闪烁变幻的人造卫星。
“高记”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恒久与流变的交汇之处。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赎的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