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飞在看完固县正面的这条河面后,脑子里决定,不能用船只强制过河,一是这种过河方式,过于慢。
二是危险程度又高,到时候叛军一旦准备过多的投石车,再给弓箭的箭矢前端点上火,射到船板上,就会引起船只着火,造成大量的士兵伤亡。
三是很多辎重武器,毁坏了再造就耽误时间了。
所以卫飞想着是在固县城前的支流最窄处,搭建直通对岸的浮桥,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让部队过河。
但是作为前期条件,还是得需要正面有一小部分的船只去吸引叛军的注意力,卫飞准备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但是让谁打这个前锋,又是卫飞需要面临的抉择,第一波船只过河,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
突然,卫飞脑海里闪过一个主意。
随即叫来了炮兵营将军刘大能,两人一直在营帐内讨论了很久,一直到深夜,刘大能才离开卫飞的中军营帐。
卫飞转身离开了中军营帐,走向自己的休息营帐内,躺着软绵绵的床榻上,卫飞脑袋都要炸开了,压力尤其的大。
纵然自己有着前世未来的思想,但是在这瞬息万变的古代战场上,只要有一步走错,可能就会满盘皆输,所以卫飞在脑海里不停的过着自己的计划,找出不足点,及时改正。
第二天一大早,卫飞就下令,让队伍组织上千名弓箭手,每人携带十支箭矢,坐着小船到河道中间,疯狂的对着叛军岸边驻守的士兵营地,射出手中的箭矢,射完后,便快速的返回。
面对朝廷部队第一次发起的攻击后,叛军以为朝廷队伍要过河,立即吹响号角,众多叛军立马组织起来,奔赴到岸边,训练有素的对着袭扰的朝廷军,发射箭矢回击,但是这时候朝廷弓箭手队伍早就在撤回的途中了。
很快河面又回归了平静。
等到深夜,朝廷部队的弓箭手再次如法炮制,这一次射出的都是带火的箭矢,一时间,漫天的火光射到叛军营地,营地内立即响应,大量部队点燃大量的火把冲到岸边,叛军再次给予反击,奈何河面上的朝廷军早已撤回。
两次的折腾,都没见到朝廷队伍靠岸,都是在弓箭的射程范围内袭扰,造成了叛军队伍两次大量集结待命。
固县的守军将领得知后,立刻组织队伍,在岸边随时待命,一旦再次发现朝廷队伍弓箭手袭扰,立刻给予反击。
因为天南王下了死命令,不要擅自过河进攻,只要在岸边防守,击退朝廷军队的进攻即可,所以固县守军将领吴优只能让队伍在岸边一味的防守,但是朝廷军队一天两次的骚扰,以至于折腾两次自己的部队集合,让其心内憋着一团火。
隔天,卫飞大中午的又将投石车拉到岸边,装入细小的碎石块,利用弹力增加了射程,直接砸向对面叛军阵地,叛军再次组织集合迎战,但是看到朝廷队伍没有过河,便又偃旗息鼓了。
就这样卫飞每日都变着花样,袭扰对面阵地,一直持续了五天,叛军不得不将阵地往后移动,撤出投石车以及弓箭的涉及范围,岸边除了戒备的士兵以外,便没有再设置额外的监查队伍。
等到第六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卫飞再次让队伍骚扰叛军的时候,叛军就不在集合迎战了,已经对朝廷队伍的袭扰无所谓了,认为只是骚扰,并不会过河进攻。
卫飞看到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后,便当即决定今晚渡河。
在卫飞的计划里,就是要利用远程优势,不断的袭扰叛军,让其变成惊弓之鸟,让其疲惫不堪,将守军阵地后撤,等到自己真正进攻的时候,他们的戒备肯定就降低了,等到队伍真的出现在河面上,他们再反应过来就迟了。
卫飞叫来了工部官员,让其将生产出来的浮桥船板运到河面狭窄处岸边,隐藏起来,待天黑后,队伍正面反攻开始时,就开始快速的架在河面上。
随即对着一旁的丽州刺史燕飞翔,问道:
“让你找的水性好的士兵如何了?”
“回陛下,四百名水性好手、骁勇善战的士兵们已经安排到位,等待陛下的指令。”
“让他们申时携带武器,过河,将岸边的守军清理掉!”
待众人散去后,卫飞对着身后的魏轩说道:
“你去摸一下那四百名士兵的情况,没有问题后,找到那四百名水性好手的负责人,悄悄地下达我的命令,让其亥时再下水过河!”
魏轩并没有问原因,听完命令后,便出去颁发任务了。
卫飞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看着一屋子的作战计划,其实他心里也在担心,自己营帐内的高级将领还有天南王的卧底,所以他谁也不相信,只相信自己带来的队伍。
故意将错误的作战时间告诉众人,就是看看自己阵营内会不会将作战内容告知对面,对岸叛军会不会及时调整部署。如果叛军出现异动,那自己就明白了,不会导致自己的士兵白白送命,如果没有异动,一切如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