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给古人看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317章 永乐大帝的自述

朱元璋和朱标静静的听着。

不错,燕京那个地方的确是边陲之地,也是抵抗外敌的重要城池,当初朱元璋之所以把那个地方给老四就是因为四儿子是个爱打仗的。

只是朱元璋没有想到他这个四儿子到底是被自己看走眼了,竟这么有出息。

有出息到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他现在也反应过来了,这怕是他是儿子的自述吧!

搞得倒是比他这个爹还要有范儿!

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是气愤,气愤老四这个混球怎么可以造反,怎么可以抢他自己侄儿的江山,可渐渐的他就没有那么气愤了。

孙子和儿子比起来,当然是儿子更亲近一些,更何况这件事情还真说不出来到底是谁对谁错。

年幼的皇帝刚登基便想大展宏图这没错,可他错就错在不该这么着急。

自己才刚死,恐怕三年的孝期都还没过,朱允炆这小子就想拉下自己的儿子,他的亲叔叔,甚至还不惜逼迫。

就单凭这一点就让朱元璋十分不满。

要知道按照天幕来讲,后期自己可是把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杀了个精光,留下的那群人恐怕都没有什么实权的。

中央没有实权,可各地的藩王有实权呀!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敢这么造作,纯属是找死。

真当自己是汉武帝刘彻呀!

人家汉武帝刘彻好歹还是大权在握之后才敢提削藩这个事情。

并且即便是大权在握的汉武帝也只是提出《推恩令》来一步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而不是直接强逼。

朱元璋只想送朱允炆这小儿几个字,“颅内有疾”……

他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这么蠢的人真的是他好大儿的儿子?

太子也不这样啊,不只是太子,雄英也是聪慧有加,怎么轮到朱允炆就这样了?

他儿子没问题,孙子也没问题,难不成是生母的问题?

后世不是有什么科学之类的吗?

难道朱允炆这小儿出生的时候没有遗传到太子的聪明机智?

对,一定是这样的,肯定是那吕氏的问题。

朱标可不知道他老父亲已经推算出了原因,并且还十分肯定,看着天幕之中的四弟朱标竟然有一种诡异的欣慰。

真是见鬼的欣慰……

不过他也挺意外的,完全没有想到平日里调皮捣蛋招猫逗狗的四弟竟然还会有这么一番大的作为。

对于四弟最后会造反朱标开始是惊讶的,后来才知道这些原因之后倒是比较认同,至少四弟做皇帝比他那个傻叉儿子朱允炆要好。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而不是朱允炆的大明,岂是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朱允炆是他的儿子没错,可四弟也差不多是他从小照顾到大的,差不多就是他的另外一个儿子了,更何况还有二弟,三弟……

对,朱颖文这个如今才四五岁的孩童朱标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失望。

罢了,为了不让他这二儿子养成以后那样子,看来得好好的教育一顿才是。

……

大清。

乾清宫中康熙和他的几个儿子听到这里微微有些不自在。

话说他们现在待的这地盘儿好像就是人家朱棣的宅子,哪怕康熙他们脸皮再厚也不敢说这是他们的,况且康熙还是个脸皮薄的。

对此他们只能无话可说。

说什么,如果说元朝的话或许还有一点儿共同的话题,说大明,抱歉,现在他们可不敢提大明。

没见到外边整天都还有反清复明的虎视眈眈嘛!

那些整天嚷嚷着反清复明的汉人就是觉得人家大明的空气都比这大清的要香,实在是怎么围剿都围剿不尽。

恐怕这一次天幕过后那反清复明的又得此起彼伏……

【城墙高耸,战马嘶鸣,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边关特有的粗犷与豪迈,我在这里不再是深宫中的皇子,而是一方霸主,是燕王,是北方的守护者。

我深知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必须赢得军心民心,于是我亲自巡视边境,了解民情,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使得百姓的生活有了显着的改善。

我还重视教育,开设书院,聘请贤士,让文化的种子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军事上我更是不遗余力,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日夜操练,确保他们忠诚无畏。

我与将士们一同饮宴,一同训练,共同分享战斗的喜悦与痛苦,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与忠诚。

在我的带领下,燕军成为了北方的铁壁,让任何觊觎这片土地的敌人望而却步。

然而宫廷的消息总是不断传来,皇权的争斗愈演愈烈,文武大臣各怀鬼胎,朝廷内外暗流涌动。

我虽身处边疆,但心系京城,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变动,或许有一天我会有机会介入这场权力的游戏,但它需要时机,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

在燕京的日子里我不仅是一位藩王,更是一位统治者,一位战士。

我用我的汗水与智慧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未来能够承载更加伟大的使命。

在我大哥朱标健在时我从未觊觎皇位,做个潇洒的藩王好不痛快。】

“身先士卒,倒是与朕当初差别不大!”

李世民感叹的声音在殿内格外响亮,说到这里时他的脸上还有一些怀念。

想当初天下大乱时,他们李家起义,他哪次不是如此。

与将士们共同吃喝,每次打仗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样的日子,是何其的快活,热血。

只可惜如今终究是老了,终究也回不去当年了!

朱棣,这个人不错,有他当年的风范。

只是做藩王和做皇帝可不一样,就是不知道他能做好一个好的藩王,能不能做好一个好的皇帝?

……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这其中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不得不说他听着甚是舒心。

看,这就是他朱元璋的儿子,就没有一个是庸才,孬种。

天幕中画面一转,年老的皇帝垂下手,年轻的小儿在痛哭和慌乱中登上皇位。

【然而洪武25年,大哥病逝,洪武28年,二哥朱爽去世,洪武31年,三哥朱刚病逝,紧接着我的父亲洪武大帝也去世了,可皇位却不属于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