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 第304章 砺刃待北风

硝烟暂歇,帝国上下并未沉溺于胜利的欢庆,反而沉浸在一片更为深刻的反思与砥砺之中。紫禁城武英殿内,御前军政会议的气氛,比战时更多了几分沉凝与审慎。

一、山河抚创痕

御座之上,溥仪皇帝首先关注的,是战争带来的创伤与民生的恢复。

“孙文,”皇帝目光转向内阁总理,“阵亡将士抚恤,必须足额、及时发放至每一户烈属手中,不得有丝毫克扣拖延。伤兵救治、安置,由太医院会同地方,一体负责,务使勇士不致流离。”

“臣遵旨,已拟定《阵亡及伤残将士优抚条例》,不日颁布。各地善后事宜,亦在加紧办理。”孙文肃然应答,手中捧着厚厚的奏章。

“战火波及之地,如老铁山沿岸、北疆边境,百姓流离,田园荒芜。着户部即刻拨付专款,免其三年钱粮,助其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帝国之根基在于民,民安则国安。”

二、重整旧山河

话题随即转入军队的重整与革新。总参谋长蒋百里手持一份详尽的评估报告,沉声道:

“陛下,此次南北两线作战,虽胜,亦暴露出我军诸多短板。各集团军之间协同尚有滞涩,后勤补给线在敌军压力下屡屡告急,尤其通讯联络,在敌军强干扰下几近瘫痪。”

陆军部长蔡锷接口:“当务之急,是厘清指挥体系。臣建议,进一步明确总参谋部为全军最高指挥中枢,各集团军主官战时皆须听从总参调遣,确保军令畅通,如臂使指。”

“准。”溥仪颔首,“设立‘联合参谋本部’,由蒋百里总领,陆、海、空、后勤各部派高级军官常驻,专司联合作战筹划与协调。”

“另,”蔡锷继续道,“各集团军编制亦需调整。拟在各集团军下,增设直属之炮兵旅、工兵团、通讯营,并加强装甲车辆配备,使每一集团军皆能成为可独立执行战役任务的‘铁拳’。”

“可。具体方案,由总参会同陆军部细化,报朕御览。”皇帝深知,模块化、合成化是强军必由之路。

三、碧海铸新锋

海军部长萨镇冰的汇报则带着悲壮与决心:“陛下,北海舰队重建已全面启动。新舰设计将充分吸取此战教训,强化防空与反潜能力。‘龙王’工程(航母)乃重中之重,臣将亲驻大连督造!”

“不仅要造舰,更要育人。”溥仪强调,“设立海军大学,聘请德才兼备之教官,培养新一代海军军官。战损舰员之空缺,亦需尽快募兵补足。”

“臣明白。已着手从沿海各省招募熟悉水性之青年,并遴选陆军有功将士转隶海军。”萨镇冰答道。

四、长空砺鹰眸

空军副部长李振声的焦点则在技术与情报:“陛下,缴获之德制通讯、干扰设备,格物院正在全力破解、仿制、改进。我军下一代战机、雷达及无线电设备,必将超越敌手。同时,建议组建直属总参之‘战略侦察局’,整合各方情报,专司对日、对俄及国际局势之研判。”

“善。”溥仪对此深表赞同,“情报乃决胜之关键。此事由你与蒋百里会同办理,所需资源,优先保障。”

五、北望故园情

最后,议题不可避免地回到了那未竟的核心目标——北方故土。

蒋百里走到巨大的北疆地图前,语气凝重:“根据最新侦察,‘远东共和国’白军在日军顾问支持下,正于赤塔、海兰泡等地构筑防线。俄国内战各方,皆对我怀有戒心。短期内武力收复,几无可能。”

“武力虽不可轻动,然布局不可稍缓。”溥仪目光幽深,“命张自忠之第7集团军,以‘边防演习’、‘剿匪’之名,持续向边境施加压力。另,选派精干人员,化妆商旅、猎户,渗透北上,联络当地仍心向华夏之部族,绘制详尽地图,建立秘密据点,广布耳目。”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告诉张自忠,对那个‘远东共和国’,可采取‘剥笋’战术。寻其弱点,不断以小规模精锐部队进行突击、骚扰,消耗其兵力,打击其士气,使其永无宁日!但切记,控制规模,勿授列强以口实。”

这是以持续的、低强度的军事压力,配合情报渗透,为未来的总攻创造条件。

会议持续至深夜。当诸位重臣领命告退时,帝国的未来走向已然清晰:对外,暂取守势,暗中布局北方;对内,抚恤民生,革新军政,砺兵秣马。

武英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皇帝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帝国的战刃正在重新打磨,只待北风再起,便要指向那失去已久的故园。然而,国际风云将如何变幻?日本及其背后的势力,又会如何应对帝国的蛰伏与布局?这一切,都等待着时间的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