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太守府之前,孙策已经得知东郡太守曹操出兵顿丘,目前东郡由郡丞贺奔主事。
所以,在见到贺奔的第一面之后,孙策便主动抱拳行礼:“故乌程侯、长沙太守孙文台之子,孙策,拜见贺郡丞。”
声音清朗,姿态呢,也是不卑不亢。
然后,是孙策身旁那和孙策年龄相仿的少年:“庐江周瑜,拜见郡丞。郡丞,我们之前见过。”
再有,便是孙策身后那几位。
一位面容坚毅、目光如电的这中年将领(虽然穿着便衣,可那武人气质是藏不住的)抱拳道:“末将程普,拜见郡丞。”
紧接着,又有两位气势彪悍的武将上前。
“末将黄盖,拜见郡丞!”
“韩当在此,见过郡丞!”
贺奔看着眼前这阵仗,心中依然震撼。
程普、黄盖、韩当,加上已经阵亡的祖茂,这可都是孙坚麾下最核心的将领呐!
尤其是前三位,那更是历史上东吴的开国功臣。
哦,对了,还有英气勃勃的、帅气仅次于我贺疾之的周瑜……
我勒个亲娘嘞……
众人做完自我介绍,孙策再度挺直脊背开口:“先父临终前,命策投奔曹公,言曹公乃当世英雄,必能继承先父讨逆之志。策虽年少,亦知国仇家恨,愿在曹公麾下效力,他日必手刃仇敌,以慰先父在天之灵!”
孙策话音方落,他身后的程普、黄盖、韩当三人便踏前一步,声如洪钟:“程普/黄盖/韩当不才,愿随少主效命曹公,共讨国贼,以报先主知遇之恩!”
这儿就要注意程普、黄盖、韩当三人说话的艺术了。他们称呼孙策为少主,就等于是表明的身份:我们是孙家军,唯孙策马首是瞻。
贺奔就静静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而他这平静无波的表情被孙策等人看在眼里,众人心中不禁暗赞,这位贺郡丞果然是气度不凡呐,面对我们这般阵仗,竟能如此泰然自若,想必是见惯了风浪的人物。
其实吧,贺奔看似淡定,魂儿已经走了好一会儿了。
他CPU已经烧了。
我勒个去!
这是要把江东班底直接搬来曹营吗?
以后赤壁大战哪集还拍不拍了?
草船借箭哪集还演不演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以后也没了呗?
那萌萌还用得着站起来么?
……
孙策不光是带着三大旧部和好兄弟周瑜来投奔的。
在荆州被刘表袭击后,孙坚麾下的兵马群龙无首,一部分在孙坚侄儿孙贲的带领下,扶送孙坚的灵柩,并投靠了实力强大的袁术。
另一部分,也就是孙坚当年在长沙亲自招募的数百老兵,对孙坚及其继承人孙策忠诚度极高的那一批人,他们选择遵循孙坚遗命,跟随孙策一起投奔曹操。
现在贺奔需要判断一件事。
孙策带着这几百人来投奔曹操,他……会不会盯上曹操的东郡。
如今曹操带着大军在外,东武阳作为东郡的治所,这里只有两千兵马驻守。若是孙策想趁机夺取东武阳做栖身之地……
那他就是傻波一。
曹操是领大军在外,可若是东武阳有失,曹操麾下大军顷刻之间便可杀回东武阳。
况且这段时间以来,曹操在东郡到处剿灭贼寇,安抚黎民百姓,百姓对曹操也很是拥戴。
孙策就算发动江东传统技能偷袭东武阳,他也守不住城。
也就是说,他是真心来投了。
周瑜心细如发,显然是看出了贺奔的顾虑,在贺奔为孙策等人设置的接风宴上,主动提出,请贺奔在城外为孙策带来的这数百将士划出一片区域,供这些将士们安营扎寨。
好一个周公瑾,如此心细,不愧是相貌仅次于我的美周郎。
贺奔看向孙策和周瑜的方向:“那伯符、公瑾二位,可否已在城中觅得住所?”
一旁喝酒的郭嘉,听到贺奔这么询问,斟酒的动作微微停顿。
孙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回答:“策既已投曹公,便是曹公麾下之将,一切行止,自当听从曹公安排。曹公不在,东郡大小事务,皆由贺郡丞安排,策自当效命。便是住在郡守府衙之内,为郡丞执戟守夜,策亦无不可!”
这番回答过后,郭嘉看向孙策的目光也变了。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前来寄人篱下的落魄少年,而是一个能屈能伸、深明大义、且胸怀丘壑的少年英雄。
此子,未来可期也,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贺奔则是沉默了片刻之后,缓缓开口。
“程普、黄盖、韩当三位将军。”贺奔说道。
程普、黄盖、韩当三人瞬间起身,面朝贺奔,双手抱拳。
“三位将军,可率本部将士于城南划地立营,一应粮草辎重,皆由郡府调拨,与曹公麾下诸军同例,绝不使将士们有匮乏之忧。”
程普、黄盖、韩当三人看向孙策,目光中带着请示。
孙策立刻领会,他站起身,对三位将军郑重下令:“程公、黄将军、韩将军,贺郡丞之令,便是军令!自即刻起,我军一切调度,皆遵郡丞安排,不得有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