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 > 第104章 智驱黄巾定一州,病袭文弱引众忧

初平二年九月下旬,青州黄巾军陆续进入兖州境内。

由于兖州境内,到处流传着刺史刘岱早有弃守兖州之心的流言,还说刘岱要去冀州投奔袁绍。

也有人说,刘岱和青州黄巾早有私下联络,约定将兖州半数财富拱手献出……

兖州治所昌邑街头,甚至还流传着什么“兖州牧,命不长;黄巾过,满地殇”之类的儿歌……

主要吧,也怪郭嘉和戏志才这俩人,传起谣言来没轻没重的。

要按照现代社会的法律,这俩人属于那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级别的造谣,最少也得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至于这事儿的主谋贺奔嘛,嘶……估计他能保外就医。

而且,由于东郡太守曹操在东郡靠近青州方向的乐平、谷城、临邑一带布置了重兵,曹仁、张辽、黄忠三人也按照贺奔的吩咐打的非常凶悍,导致青州黄巾无法进入东郡境内,只能尝试通过其他路线进入兖州。

这无疑也增加了兖州刺史刘岱所面临的压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刘岱果然如贺奔所预料的,带领三万多人马东出昌邑,进驻任城一带,构筑防线,主动寻求与绕过曹操防线的青州黄巾军主力进行决战——顺便给自己辟谣。

家人们啊,看出来没有,不管是哪个时代,流言蜚语害死人啊。

青州黄巾号称百万,其实大概有数十万,其中可战之兵约莫七八万人左右,其余的都是黄巾军战士的家属、被裹挟的农民、工匠、老弱妇孺等。他们不是士兵,而是跟着军队迁徙以求生存的百姓

看起来,刘岱只带了三万多人去迎战,人数是有点少。

这主要是因为各地官员,对黄巾军一直有一定的偏见。

在这些官员眼中,黄巾军始终是“乌合之众”,缺乏组织和精锐装备。所以,刘岱认为,他率领的三万正规军,在战斗力上足以击溃数量虽多但装备、训练都差很多的黄巾军主力。

就比如长社之战,皇甫嵩与朱儁领兵四万,击溃黄巾军波才部十三万人,斩首数万级。而且,曹操也参加了此战。

再比如广宗之战,皇甫嵩带兵不到五万,大破十万黄巾军,阵斩“人公将军”张梁,屠戮黄巾部众三万余人,赴河死者五万余人。

还有就是下曲阳之战,皇甫嵩军,与巨鹿太守郭典合兵,大约也是五万人,俘杀黄巾军十余万人,阵斩“地公将军”张宝。战后,皇甫嵩将十万黄巾降卒的尸体筑成“京观”以炫耀武功。

看看,这么多例子说明什么?这说明官军打黄巾军,向来是以少胜多,一打四属于正常发挥,一打三属于常规操作。

那我刘岱现在坐拥三万多精兵,去迎战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的七八万青州黄巾,一打二这叫什么?这叫优势在我!

于是,十月初八这一天,刘岱不顾济北相鲍信“贼众百万,百姓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的竭力劝阻,在任城一带率军主动出击,誓要一举荡平贼寇,用黄巾军的头颅来洗刷连日来缠绕在他身上的污名,让兖州上下看清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兖州百姓,你们的救世主来了!

结果,十月初九当天,刘岱在乱军之中阵亡,他的脑袋被高高挑起。

主帅既亡,本就陷入重围的官军瞬间土崩瓦解,或降或逃,三万大军烟消云散。

消息传回昌邑,兖州震动,上下惶恐。

失去了主心骨的兖州士族与官员,如同无头苍蝇一般,面对即将劫掠兖州城的黄巾大军,只剩下了绝望。

而身在东郡的曹操收到消息之后,马上和贺奔、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程昱等人商议对策。

荀彧表示,这就是主公取兖州的天赐良机!

就在这个时候,济北相鲍信的信使快马加鞭赶至东郡,言辞恳切乃至带着一丝惶恐,直言“兖州无主,而王命断绝”,恳请曹操“抚临兖州”,以安定一方。

这正与曹操麾下谋士们的筹划不谋而合。

曹操当即慨然应允,尽起东郡精兵,打着为刘岱报仇、平定黄巾、拯救兖州的旗号,浩浩荡荡开赴兖州腹地。

鲍信也是非常配合的将自己麾下的军队交给曹操统一指挥。

曹操自领一路,以王佐之才荀彧为军师,坐镇中军,统筹全局。

夏侯惇配奇谋百出的荀攸,为左翼尖刀。

夏侯渊配刚毅多智、爱好美食的程昱,为右翼利刃;黄忠也在这一路,和夏侯渊配合默契,好像彼此之间有什么跨越时间和灵魂的羁绊似的。

曹仁配算无遗策的郭嘉,负责迂回断敌后路;而且他这一路还有孙策、程普、韩当、黄盖,孙策也知道北方的黄巾军不都是傻子,上次在乐平城遇到的那个是纯奇葩。

张辽配诡谲莫测的戏志才,负责侧翼突袭扰乱。

贺奔配忠厚老实的德叔,负责在东武阳小院中躺平——开什么玩笑,打仗呢,不是闹着玩的,曹操可不舍得让他的疾之贤弟去,曹操甚至把陷阵营留在东武阳,免得冒出一小股敌人偷袭这里。

五路兵马在寿张一带的山川地势间,悄无声息地设下了死亡陷阱,大胜骄狂又因缺粮而急于劫掠的青州黄巾主力。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曹操原本会在此战中遇险,他的好友、济北相鲍信也会为了救他而战死。

可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今的曹操实力远胜历史上的自己,练兵大师高顺为他训练的兵马精锐程度也远胜历史上的东郡军。

遇险?不存在,纯粹就是一场教科书一般的以少胜多、以弱……呃,从某种角度来说,弱的是青州黄巾军。

在这一场大胜过后,彻底奠定了曹操在兖州的绝对统治。他乘胜追击,恩威并施,最终受青州黄巾降卒数十万,并择其精锐,组建了日后威震天下的青州兵。

十一月下旬,曹操在陆续剿灭兖州各地残留黄巾军之后,济北相鲍信等人正式迎立曹操为兖州牧。

站在兖州治所昌邑的城楼上,曹操扶着城墙垛口,看着眼前这一幕,总觉得有点恍惚。

现在是初平二年的十一月,我曹操是兖州牧了。

往前数一年,初平元年的十一月,我在干嘛来着?对,我才刚领东郡不久。

再往前数一年呢?我才刚在陈留己吾县,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认识贺奔开始的。

……

人啊,就是不经念叨。

一封加急信从东武阳送到昌邑的曹操手里。

“高顺送来的急报?”曹操打开绢帛只看了一眼,脸色大变。

“主公钧鉴,天气骤寒,贺先生旧疾复发,咳喘不止,昨夜竟至咯血。虽已延医诊治,然先生体弱,精神萎顿,顺心中甚忧,特此急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