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逆星人 > 第265章 以一变应万变

逆星人 第265章 以一变应万变

作者:文地是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9:01

自上次在军部被授予少将之后,不到一个月,不管是战争非把萨拉推到这风尖浪口,还是上天的眷顾,在这里又一次奇迹般的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样让他,以现在的身份,对二方面军左翼军已经有了绝对资格的指挥权了。下令各部晚上加餐,以示与普通士兵同庆。

由上将军的精力策划之下,在北朝**强大的炮火下,二方面军一边收缩着防线,一边布置着有序撤退。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方面军所守防御区域被北朝**一步一步的占领,南朝**全撤到了萨拉他们构造的另一道防线上。

二方面军的番号已不存在,撤下来的十几万人的部队与原驻军合并,组成了三方面军。

上将军任总指挥,萨拉升任副总指挥,他们两个从此又一起共事。有人开玩笑的说,他们俩是老少搭档。

北朝**的钢铁洪流已经逼近南朝国的首府上京来了。

在前一两百华里的战场上,被北朝**攻占后,南朝**出动数百架轰炸机群,配合地面部队,发起了反攻夺了回来。

后被北朝**又攻占了去,再后被南朝**争夺了回来,这一次再又一次被北朝**给抢占了去。

那片土地经过炮弹几轮的狂轰滥炸,树木早已燃烧灰烬,山头削矮了好几米,到处是焦土,土地里埋葬了不少南朝国人和北朝国人的尸体。稍微的风起,就能卷起尘土漫天飞舞,血腥味呛鼻。

南朝国二方面军已经退到了赫鲁大江中游地带,上京的郊外,与在这一带的驻军组建了每一道防线。

在京城的郊外,所呈现的地形地势不像前面那样,山地树林,这里的地貌特征,较平坦一些,适应于机械化部队纵横驰骋,能展开大规模拼杀的作战。

一旦开战,那可是既激烈又相当惨烈而悲壮的大屠杀。

如果北朝**占领了首府上京,将预示着南朝国名存实亡而国将不国了。

南朝皇帝早就有迁都的计划,并且已赋予逐步实行。

北朝国的女帝老娘们和朝中的一些王公权贵,当然料到南朝国会有这么一脚棋,开辟他们的第二战场。

不过,为了鼓动北朝国人的支持,当然不会去寻求什么真相。

北朝**已经逼近了南朝国首府,朝廷设在京城里的大多机构,除了军部的部分外,什么六部,还有皇帝老子的家——皇都,都已经撤出得差不多了。

上京中,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不管是优先还是陆续搬迁,到现在还没有完。

南朝国的飞行器,虽然不是庞大的数量,但是为了保证最后一批重要人物的撤离,除了一部分担负着实行紧急任务之外,大部分已经飞向了迁都的地方——白令州府。

几百万上千万的市民,朝廷不会执行管制,况且那些官员顾及着自己的,哪里还有精力去管百姓的死活。

想留下来的自愿留下,想走的随时随地可以走。有的利用私家车,举家迁移,有乘坐难求一位的火车……逃避战难的人们,汇成了大逃亡的难民潮。

有向南的,有往东的……然而,不会朝西,那里已经是北朝**的占领区;朝北的话,是水深又宽、波涛汹涌的赫鲁大江。

尽管上京城内,已经是十室出现了七八空,但是不管空中的防卫还是地面的防御,至此还有重兵坚守。

在赫鲁大江里巡航的水军,上游的三支舰队,已经收缩到了中游,巨无霸“大江”舰,早游荡在中游江段,随时随地听令军部的调兵遣将,配合地面部队阻挡北朝**的进攻。

上一次,由南朝国发起的争夺战,倾巢而出了几乎所有战斗机和轰炸机,对北朝**所占领的区域进行狂轰滥炸。

为了阻止南朝国出动的轰炸机群,双方在上空展开了博击长空……北朝国动用了部署在赫鲁大江中游北岸的轰炸机和歼击机,演变成了一种报复式,对首府上空实行了一次强制轰炸。

暴露了北朝国,在南朝国上京隔江对岸布置了大量的空中和地面武装力量。

在赫鲁大江里,南朝国的水军有几支舰队和“大江”舰,利用舰上的防空火炮,打击了从对岸飞过来的轰炸机群。

北朝**的钢铁洪流已经逼近了京城郊外,只要拿下了南朝国的首府,这座作为南朝国统治者的军事、政活、经济的中心城市,算是完成了北朝**很重要的一步。

光从西面一方,靠地面部队发起的猛烈进攻,每一仗打得相当的艰难惨烈。

作为北朝**的将领们,下一步将要夺取的是南朝国上京这座唯一工业发达的城市,下面的州府和县城,还处于一种一千多年前落后的社会里,以后伸出触手可以逐个吞并。

到了现在的这个时期,北朝**可以使用部署在赫鲁大江北岸上的轰炸机群了。

一边从地面,另一边发挥空中优势,从两面发起进攻,把南朝国首府变成一座火海炼狱,或者炸成一片废墟。

在强大的炮弹轰炸之下,南朝**如若一直固守下去,就会成为一具具炮灰。

……

在刚成立的三方面军的指挥部里,上将军见到刚升任的萨拉,特意上下打量了他一会。

“上将军,末将应在前线上,手中端着冲锋枪,杀向敌人。”萨拉的热血沸腾。

上将军鼓励的话:“小子,战斗精神挺不错的,就是要有这种状态?”

“末将浑身是劲,无处可使。”

“记得小子率二方面军左翼军指挥部一千多人,当时那种情形状况……”

“上将军为何不说下去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找到自己该站的一个位置。”

“作为一名军人,应先一身士卒,驰骋疆场。”

“可是士兵们需要一个有运筹帷幄,能决胜千里的指挥官,带领他们,更好的去奋勇杀敌。”

“在二方面军那段时间里,末将看出了一个糟糕的问题,各自为战,”

“出现这种危险情况,很容易被北朝**各个击破。”上将军接着道:“在这个关键时候,一位优秀出色的指挥官尤为重要。”

“上将军一直在抬举末将。”

“在拼杀的战场上,每一个人有各自的特长,分配在一个适合的位置上,能再好的发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像我这种人……”

“不应该放在,冲锋陷阵的前方,而是后面指挥的位置上。”

“在前方阵地上的士兵们,他们也需要一个奋勇当先的指挥官。”

“现在,我们还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谈,谁该在哪一个位置上。”上将军的言归正传:“而是如何来应对北朝**下一步的进攻?”

萨拉提出反问:“上将军,认为北朝**的进攻,还会采用他们一惯的绞杀战术吗?”

上将军没有急于回答:“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沉浸在自己高官厚禄的喜悦之下,足不出户。”

萨拉看了一眼上将军,收回目光道:“到上京城郊外转了转,属丘陵地带,有利于展开机械化部队的进攻。”

“北朝**都是机械化部队,擅长阵地冲击。”

“他们凭着钢铁洪流,把我们构造的防线,还会一段一段的先进行切割,然后……”

“有这一步考虑是对的。可是他们后面会怎么来做:是撕开一个口子,长驱直入,还是把切割下来的每一段,进行清洗,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全面进攻?”

“北朝**前线总指挥隐力,一个敢猛打猛攻的勇夫,求功心切,会选择重点而采取长驱直入。”

“隐力是一个很强悍的猛夫,但他会征求在后坐镇指挥的魁元的建议。”

“在不确定,敌军下一步,会采取哪一套方案的前提下,看来我军,必须制定两套以上应对的阻击方案。”

“战场上,瞬息万变,只能以一变应万变了。”

“上将军,一直在引导末将,”

“北朝**不会作太长时间的休整,时间紧迫,在三个小时内制定出你的两套应对方案吧。”

“上将军,不是不赞成拟定两套方案吗?”

“给你小子一次考验的机会。”

“遵命。”

上将军强调的话:“必须在三个小时内完成,时间很紧,不可拖延。”

萨拉起身告辞,离开了三方面军指挥室,去了作战室,随行参谋也在这里。

走到沙盘桌边,双眼睁得大大的看着,整个上京各防区地形地貌和一些建筑物及兵力部署,雕刻出来似的就摆在上面。

萨拉先发呆了一会,然后动起了手来,两军交战:一方防守,另一方进攻,在上面推演着排兵布阵。

在反复的操作演练之中,找到进攻方最有利的一次演练,同时也要寻求防御方一种最好的阻击措施。

好的一套方案,必须是针对敌人采取怎样的进攻才会有效。只有琢磨透了敌方,确定将会使用怎样的一种战术。

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这一步,最好的方案,才会发挥它的神奇作用。

说来说去,只有到了那一时刻,才能初步了解北朝**的进攻,会是以怎样的一种战术形式?

不然的话,再好再多的方案是白费脑汁了。还是上将军那句话,必须做到以一变应万变。

况且是在敌强的情况之下,南朝**根本没有能力,迫使北朝**选择哪一套进攻方案。

很快的三个小时就过去了。萨拉不会就这么的放弃,找到那套最佳的方案,可是时间不允许。

随行参谋的提示声:“总指挥,三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萨拉深沉的声音:“看来,这一次的指挥,会很不顺利。”

“担当三方面军指挥的是上将军,总指挥只是一个配角。”随行参谋开导的话。

“可是,上将军想把我这个配角,推到唱主角的位子上。”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还没有到拼杀的时间,不能没有信心。”

“三方面军这一次的排兵布阵,看来,还得请教上将军了。”

萨拉不再执着了,走出了作战室,回到了指挥室。

“回来了。”上将军打着招呼声。

“三个小时已过。”萨拉的答话。

“把去与回的时间除去,还没有三个小时。”

“上将军,再想给末将多一点时间。再多的方案,比不上一套方案。”

“方案可以是多多益善,然而,只有一套是精准定位的。”

“时间紧迫,末将不想浪费眼下宝贵的时间,此次关于如何应对北朝**的进攻,还是由上将军来定酌吧。”

“在二方面军对垒北朝**时,我们把防御的重点放在山头上,可眼下的三方面军的防区,已没有了如何阻挡敌军有利的地形地势,凭着几处防御工事。”

“为此,末将到外面勘查到了,这里的地形地貌,就像我们二方面军在山头阵地后面延伸的纵深防御体系一样,无险可设。”

“我们只有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这样的地形地势,只利于进攻,也不利于防守。”

“小子,还记得,到二方面军左翼军后,在第一次军事会议上,探讨了如何破北朝**的绞杀战术之事。”

“上将军的意思,我们在这里发起一次反冲锋,给北朝**来一回措手不及。”

“难道这样不好吗?”

“这就是上将军以一变应万变之策!”

“现在的三方面军,不但有冲锋陷阵的坦克,还有装甲战车,完全可以组织一支强大的机械化部队。”

“再还有防空火炮战车。”

“北朝**在将发起进攻之到,首先就会出动飞机轰炸,防空火炮战车还是用在对付空中的敌机上。”

“由于我军的坦克和装甲战车,数量不多,不可能形成全线出击。”

“以老叔之见,北朝**的重点进攻,肯定会放在中路。”

“中路是我军兵力部署最强的地带。”

“在右翼,我军随时能得到赫鲁大江上的舰队和‘大江’舰上的炮火支援。在左翼,有一些小山头,北朝国就算突破了那里,也会转向中轴进攻。”

萨拉试着问:“我军把反攻的点,放在左翼军的防线上?”

上将军点了一个头:“这,老叔表示赞成。”

萨拉面露喜色,马上沉了下去:“我军集结优势兵力,打垮了北朝**的左翼进攻,敌军会有什么应急反应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