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 第4章 修屋计划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第4章 修屋计划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6:39

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打在牛家村的青瓦上。

我倚着木窗,看檐角垂落的雨帘将暮色晕染得愈发朦胧。

案头放着穆念慈新纳的鞋底,针脚细密,却始终隔着层薄纱般的疏离。

成亲那日,她凤冠霞帔下的面容苍白如纸,红烛摇曳间,我望见她耳后的朱砂痣微微颤动。

本该洞房花烛的夜,我抱了床棉被睡在堂屋长凳上,听见内室传来压抑的啜泣。

梁间燕子扑棱棱掠过,惊落几片欲坠的花瓣,在青砖地上碎成暗红的斑痕。

“爹,买了桂花糕!”

杨过太聪明了,早早就知晓了改口,让我说不出什么,只能给多多点的零用钱。

清脆的嗓音撞破思绪。

他虎头虎脑地冲进屋,怀里油纸包还冒着热气,沾着零星的糖霜。

我笑着接过糕点,塞给他十个铜钱:“去给你娘买匹绣着并蒂莲的缎子,剩下的买糖人。”

孩子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黑葡萄,攥着钱一溜烟跑了。

穆念慈从灶间转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屑。

她望着桌上精致的早点,眉头蹙成两弯细月:“又破费了......”

话未说完,瞥见我手边新添的胭脂盒,脸色陡然变得比瓷碗还白。

那是苏州运来的上好胭脂,我特意挑了最娇艳的石榴红,此刻却在晨光里泛着刺目的光。

我执起她微凉的手,指尖触到掌心的薄茧。

当年比武招亲时,这双手还柔若无骨,如今却被岁月磨出了棱角。

“娘子,”我望着她躲闪的眼睛,“我知道你心里有他。”

她猛地抽回手,绣帕从袖间滑落,露出腕间的银镯——正是杨康当年送她的定情之物。

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斜斜照进堂屋。

我捡起绣帕,轻轻放在她膝头:“咱们去嘉兴城吧,那里有最好的绸缎庄,有说书唱曲的茶楼,还有......”

我顿了顿,喉间发紧。

“有能让你真正开心的日子。”

她垂眸不语,发丝遮住半张脸,只余我给她买的珍珠项链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窗外传来杨过欢快的歌声,混着小贩的吆喝声飘远。

我起身添了盏茶,茶汤在粗陶碗里漾起涟漪。

或许正如这茶汤,有些事急不得,总要等火候到了,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屋檐下,那对燕子又衔来新泥,在旧巢边筑起温柔的期许。

屋檐的青苔顺着瓦缝蜿蜒,我抚过斑驳的门框,指腹触到刻着字的门楣。

青砖上还留着雨蚀的痕迹,恍惚间似乎看见二十年前,郭杨两家在此把酒言欢的场景。

穆念慈现在栖身的,正是杨铁心当年的旧宅,而我脚下这片土地,原是郭啸天的故居。

还记得买下这座宅子那日,掌柜的算盘拨得噼啪响:这位客官好眼力,这可是上好的良家旧居!

过户文书上的墨迹未干,我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就看见隔壁院里,小小的杨过正踮着脚够树上的枣子。

命运的丝线,早在那时就悄然缠绕。

若是按照原本的轨迹,穆念慈一去,这孩子怕是要被赶出村子,在嘉兴城外的破庙里讨生活。

想到此处,我望着灶间忙碌的身影,穆念慈正弯腰添柴,火光映得她脸颊微红,发间沾着几缕碎草。

娘子,我走到她身后,看锅里的米粥咕嘟冒泡:既然你舍不得这里,咱们就不搬。

她动作顿了顿,我继续说道:只是这宅子,我倒有个主意。

说着展开袖中画好的图纸,在灶台上铺开。

你瞧,我用木炭指着图纸,咱们把两宅的隔墙打通,空院子改成演武场,过儿每日练完功,就能在旁边的水池子里戏水。

想起孩子在泥地里打滚的模样,我忍不住笑了。

咱们的卧房重新修缮,再砌个暖阁,冬日里煮酒赏雪最是相宜。

穆念慈停下手中的木勺,目光落在图纸上新建的马厩处。

我凑近她,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艾草香:往后咱们置辆雕花马车,进城采买时,过儿坐在车辕上赶马,你我在车厢里喝茶。遇上赶集,装满绸缎粮食的车子,哒哒地碾过青石板路,那才叫日子。

灶火忽然噼啪炸开,惊得她一颤。

我看见她睫毛上跃动的火星,像是落进深潭的星火,终于泛起了涟漪。

过儿的笑声从院外传来,混着新割青草的气息,飘进渐渐暗下来的暮色里。

或许,所谓家,就是在旧时光的废墟上,重新筑起有温度的烟火。

穆念慈攥着衣角的指尖微微发白,晨雾漫进堂屋,将她单薄的身影笼在纱帐般的朦胧里。

她盯着我手中的地契图纸,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像受惊的蝶翅:相公,我们方才结婚,这日子还在后头,倘若把钱现在使完了,以后可如何是好?

梁间的燕子突然振翅掠过,惊落几片积尘。

我望着她鬓边褪色的银簪——那才是她仅有的首饰,磨得发亮的簪头还缠着半截红丝线。

记忆突然翻涌,我仿佛记起,从前记忆里,她在街头替人缝补衣物,指尖被针扎出的血珠,比绣线还要鲜艳。

你说的我知道。

我取下墙上的长剑,剑柄在掌心转了个漂亮的弧度。

但钱是赚来的,不是省来的。你从前替人浆洗衣服,双手泡得发白,指甲缝里嵌着皂角沫,一月下来,又能攒得几文钱?

剑穗扫过案几,震得图纸上的镇纸微微晃动。

晨光顺着窗棂爬上她的侧脸,我看见她耳后细细的绒毛都镀着金边。

放软了声音,从袖中取出个檀木匣子:前些日子整理祖宅,在家里发现了一笔钱。

匣盖开启的瞬间,羊脂玉扳指泛着温润的光,翡翠鼻烟壶在绸缎衬布里流转着幽蓝。

穆念慈猛地后退半步,撞到身后的木椅。

我轻轻合上匣子,推到她面前:这些只是几件无用物而已,我打算到城里换成钱,什么事也够花用的了。娘子,我既然娶到了你,是再不会让你跟我吃苦的。如今只盼着,能让你和过儿,不必再受半点委屈。

窗外传来过儿追逐蝴蝶的笑声,惊起一片麻雀。

穆念慈望着匣中珍宝,又望向我诚恳的眼睛,终于轻轻点头。

我立刻握住她的手,带着她走到院中:明日就叫工匠来,咱们先把东厢房拆了,你想要的雕花窗棂,要几重就几重!

日头悬在中天,蝉鸣搅碎了牛家村的宁静。

我踩着青石板上斑驳的树影,往村老的茅屋走去。

屋檐下晒着的干辣椒随风轻晃,在泥墙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还未进门,就听见粗粝的嗓音伴着碗筷叮当声传来:嘿,秀才,来蹭饭吧,你过点了!

掀开门帘,只见村老正蹲在门槛上扒拉饭食,苍老的脸上笑意狡黠,浑浊的眼睛却在我新换的青布长衫上多停留了两秒。

我知道他话里藏着暗刺——前日婚宴上,我给每家都送了一碗红烧肉,在这清贫的村子里,确实算不得低调。

老叔好兴致。

我笑着在石墩上坐下,从袖中掏出油纸包的桂花糕。

刚巧路过糕点铺,想着您爱吃甜的。

村老将筷子往碗沿一搁,伸手接过糕点时,指节上的老茧擦过我的手背:结个婚把家底都抖搂出来了?莫不是要学那瘦马炫富,最后落得个精光?

话虽冲,眼底却泛着长辈的关切。

我望着院角啄食的老母鸡,斟酌着开口:老叔,实不相瞒。我和木娘子既已成亲,就想把两家宅子合二为一。

从怀中取出卷好的图纸,在石桌上缓缓展开,这边挖个荷花池,过儿夏日能戏水;那边建个练武场,请个武师教他拳脚。

村老夹着腌菜的筷子掉在碗里,浑浊的眼珠瞪得老大:你,你还有钱?

皱纹里都写满了难以置信。

我将一块玉扳指从袖中露出半截,温润的光泽映着老人震惊的脸:前些日子收拾祖宅,在夹层里发现了些物件。变卖之后,倒也能让日子宽裕些。

村老抹了把嘴,蹲身凑近图纸,烟袋锅子在鞋底敲得梆梆响:可你从前卖了地......

话音未落,我已笑着打断:老叔,从前没发财种地糊口,如今有了营生,何苦再面朝黄土?

见他眉头紧皱,又补充道:我打算在嘉兴盘间书局,自己写些话本传奇,总比种地强。

哈哈哈!

村老突然拍腿大笑,烟袋锅里的烟灰簌簌掉落,看不出来啊,你这酸秀才还挺有主意!

他一把夺过图纸,老花眼几乎要贴到宣纸上,布满裂纹的手指点着图上的飞檐翘角。

这雕花窗棂得请徽州的工匠,还有这水池......

蝉鸣声渐渐歇了,日影在图纸上慢慢西移。

我望着村老认真比划的模样,忽然觉得,这方小小的村落,倒也藏着最朴实的温暖。

暮色将牛家村染成黛青色时。

我和村老开始为了钱争了起来。

我给老头看了人的设计图纸。

结果老头尽说一些让我花大钱的傻事。

我大为不满。

“行了,老叔。”

我笑着打断他。

“您别这这那那的了,我不是那冤大头花那麻烦钱。您普通一点,就用村子里的人,你看要多少钱。”

老头先是一愣,继而仰头大笑,笑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

他用烟杆敲了敲我的肩膀:“我刚刚是诈你的,就看你有钱了飘不飘。挺好,挺好的呀。还是好孩子。就该这样,我告诉你,你这房子,贵了修,在临安,一千贯都挡不住。但在咱们村子自己搞,五贯钱我就帮你搞定。”

“五贯钱,这么便宜?”

我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临安城那些气派的酒楼,一桌酒席都不止这个数。

老头将烟袋别回腰间,背着手在院里踱步,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骄傲:“傻小子,人家往贵的修造,那砖瓦木石,家私摆设,哪一样不是要钱。但你这是咱村自己造,既不需要深山里采石伐木,也不需要特定的珍材,唯一贵点的,恐怕就是青水大条石,但你这一间房宅才需要多少?花不了几个钱,如果用别人选材剩下的边角料,更是可以大省一笔,所以老夫才说,五贯钱足矣,这里面主要是干活人的伙食饭钱,其余真不多了。”

我心中一震。

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太多巧舌如簧的商人,却从未听过如此实在的盘算。

眼前这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说起营造之事竟头头是道,举手投足间隐隐透着股世家风范。

“老爷子,说定了,五贯钱,事成了,我再饶您两头大肥猪!”

我握住他粗糙的手。

老头笑得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秀才,你可说好了,我可等你的大猪了。”

“您老也放心,你啥时开始,我什么时候进城,立马的给您买猪。”

当晚,月光爬上屋檐时,我家门前突然热闹起来。

隔壁张大伯、赵家兄弟,还有村尾的猎户,举着火把堵在篱笆外,争着要帮我修缮房屋。

我正不知所措,老头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他站在台阶上,用烟杆敲了敲门框,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散了!秀才家的事,我已经都给应下了!”

人群渐渐散去,我望着老头单薄的背影,忽然想起村里的传闻。

听说他年轻时曾在东京的营造司当差,后来东京城破,一家老小南下逃难,才在牛家村隐姓埋名。

如今看来,那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明天就开工,让你崔二嫂子准备食物。”

周老头转过身,“不过你钱得准备好,还有开工了你住哪儿去?”

我从怀里掏出沉甸甸的钱袋,五千枚铜钱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钱在这,开工我去嘉兴避一避,你懂的。”

周老头接过钱袋,手指轻轻摩挲着铜钱,忽然笑了:“得,你一大早走,这的事交给我,我家有一辆骡车,你就用它带你娘子到城里逛逛吧。”

看着他步履蹒跚地消失在夜色中,我不禁感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看似普通的小老头,不仅帮我省下了一大笔钱,更让我明白,这世间最珍贵的,往往是那些藏在平凡岁月里的真心与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