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 第21章 小何大姐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第21章 小何大姐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6:39

四合院的午后总飘着槐花香,我抱着刚买的凤凰女式自行车,轻手轻脚推进何雨水的小屋。

车把上的铃铛还闪着亮,可我没敢让它在院里多停——之前从娄董家里得了一辆,如今家里再添这第二辆,在满院靠脚底板出行的街坊眼里,实在太扎眼。

“哥,这个车?”

何雨水扒着门框,眼睛亮得像星星。

我把车支在墙角,摸出布罩盖严实:“先放你这儿,等你再长高点。”

她噘着嘴点头,手指却忍不住勾了勾布罩的边角。

天擦黑时,我揣着包刚买的烟,绕到许大茂家院门口。

他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见我来,挑了挑眉:“这时候找我,准没好事吧?”

我递过烟,在他旁边蹲下,朝易中海家的方向瞥了眼——屋里还亮着灯,隐约能听见说话声。

“想跟你打听个人。”

我压低声音。

“我在厨房干活,厂里的师傅们不熟,你路子广,知道谁手艺好,还愿意接私活不?想用点边角料打两样东西。”

许大茂吸了口烟,烟圈慢悠悠飘起来。他没直接回答,反而朝易中海家努了努嘴,眼神里带着点玩味:“咋不找老易?他在厂里待了几十年,认识的师傅比你见的都多。”

我摇摇头,没绕弯子:“不想跟他有太多牵扯,你也知道,院里的事本来就杂。”

这话一出,许大茂眼睛亮了,拍了下大腿:“算你明白!那老易精得跟猴似的,沾上边就甩不掉。”

他屈指弹了一下烟灰,正经起来。

“要说手艺好还敞亮的,我给你提个人——廖师父,你听过没?”

我愣了愣,摇了摇头。

“四级工的牌子,其实有六级工的本事!”

许大茂声音压得更低。

“以前厂里的精密件,不少都是他偷偷帮忙打磨的,比车间主任指定的师傅做得都好。就是前些年接私活接多了,被厂里抓了把柄,才压着工级没升上去。”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人实诚,只要你给够钱,不催活,啥都好说。关键是嘴严,不会到处瞎嚷嚷,比那些跟老易走得近的师傅靠谱多了。”

我心里松了口气,连忙追问:“那廖师父在哪个车间?我明天去找他。”

“就在锻压车间,靠东边那个操作台,很好找。”

许大茂把烟蒂踩灭。

“你提我名字,他多少能给点面子。记住,别跟他提院里的事,就说自己用,省得麻烦。”

我谢过他,起身要走,许大茂又喊住我:“要是成了,回头给我带瓶好酒就行。”

我笑着应下,心里盘算着,有了廖师父的准信,以后诮了一个好使唤的工具人了。

第二天。

从四合院出来,我径直往轧钢厂走,心里记着许大茂昨天的话——“找廖师父准没错,手艺好还敞亮,给够钱啥私活都接”。

进了车间,机器轰鸣声裹着铁屑味扑过来,我顺着许大茂指的方向找,终于在角落的操作台旁看见个穿蓝布工装的老师傅,手里正拿着锉刀打磨零件,正是廖师父。

“廖师父,忙呢?”

我递过去根烟。他抬头看我一眼,接过烟夹在耳朵上:“你是厨房的那个同志吧?有事?”

“我叫何雨柱,是二号窗口的班长,想麻烦您打两样东西。”

我凑过去,压低声音。

“一把长铁尺,再要个枪头。”

这话刚出口,廖师父手里的锉刀“当啷”一声磕在铁件上,他直起腰盯着我:“你要这俩干啥?可不是要去打架做坏事吧?”

他眉头皱得紧。

“要是干缺德事,给多少钱我也不接。”

我赶紧摆手:“师父您放心,绝对不是干坏事。”

我把声音压得更低。

“是我妹妹何雨水,今年要上学了,我刚给她买了辆自行车,还是杨厂长批的票。可她一个小姑娘家,我总不能天天跟着,怕路上遇到坏人,甚至人贩子,想让她学两下自保的本事,这东西就是给她练手、防身用的。”

廖师父的眉头慢慢松开,盯着我看了几秒,又扫了眼车间外:“原来是给妹妹防身,那还行。”

他拿起桌上的铁皮比划了下。

“铁尺要多长?枪头想做啥样式?”

我报了尺寸,又大概形容了枪头的样子。

廖师父点点头:“行,明儿这个点你来取,保证给你弄利索。”

第二天我按时来,廖师父从工具箱里拿出两样东西——长铁尺约莫两尺长,边缘磨得光滑,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枪头尖细锋利,侧面还透着冷光,连枪杆衔接的地方都打磨得严丝合缝。

“您这手艺,真是名不虚传!”

我忍不住夸道。廖师父摆摆手,脸上带着点得意:“咱可是四级工,这点活要是弄不亮堂,还咋在厂里待?”

我按说好的价钱递过去钱,他接了,又叮嘱一句:“让你妹妹练的时候小心点,别伤着自己。”

我揣着铁尺和枪头往回走,心里踏实不少——有这两样东西,再教雨水些防身的法子,往后她骑车上学,我也能少担点心了。

傍晚我从轧钢厂回来,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廖师父用边料打的铁尺和枪头——铁尺磨得溜光,枪头尖儿泛着冷光。

我在院里寻了根结实的枣木棒,用麻绳把枪头牢牢绑紧,又找了块红布剪了穗子系在枪杆上,一把红缨枪就成了。

“雨水,过来。”

我把枪往地上一顿,红缨颤了颤。

何雨水跑过来,先是盯着枪看,又回头瞅了瞅小屋的方向:“哥,这是干啥?”

“想骑车,得先答应我两件事。”

我蹲下来,看着她仰起的小脸。

“第一,好好学骑车,等你能稳稳骑出这条胡同再说;第二,跟着我学护身的功夫,用这铁尺,用这枪,都得会点。”

她皱起眉:“为啥呀?骑车还要学打架?”

“因为有了车,别人看你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我指了指院墙外。

“街上不太平,万一遇到坏蛋,哥不能总在你身边。你得自己能护住自己,不然这自行车,哥宁可先放着。”

何雨水盯着红缨枪看了会儿,突然伸手抓住枪杆:“我学!我肯定好好学!等我学会了,不光能骑车,还能帮哥看着车!”

夕阳透过院门洒进来,照在她攥着枪杆的手上,也照在小屋门后那辆盖着布罩的自行车上。

我知道,从今天起,不光是自行车,这院里的日子,也得多留个心眼了。

清晨的四合院还没醒透,我就把何雨水叫到院里。

红缨枪靠在墙根,铁尺摆在石桌上,她揉着眼睛,却没像往常那样赖床——眼里盯着那杆枪,藏着股期待。

“今天教你真东西,得好好学。”

我拿起铁尺,先演示起上清弦月剑法的基础招式。

“手腕要稳,别用蛮力,就像你握笔写字那样,巧劲带出去。”

她学得认真,小胳膊举着铁尺,跟着我划半圆、挑腕花,起初总晃,练了半盏茶的功夫,倒也有了点模样。

接着是华山基础剑法,我简化了复杂的步法,只教她最实用的格挡和突刺:“遇到人扑过来,先往后撤半步,铁尺横在身前,这样能护住自己。”

何雨水点点头,一遍遍地练,额角渗了汗也没停。

等练完剑法,我又拿起红缨枪,教她杨家枪法的入门式:“枪要握稳,扎出去的时候要快、要直,就像你扔石子打鸟那样准。”

她双手攥着枪杆,小脸憋得通红,枪尖一次次戳向我指定的树干,渐渐也有了力道——这几天练阴阳动功混元十二式没白练,她的力气比以前大了不少,动作也更灵活了。

没过多久,何雨水就能熟练地切换招式,甚至敢试着一只手骑车,另一只手提着红缨枪,在院里慢慢转圈。

车铃叮当作响,红缨随着车身晃动,倒有几分英气。

我走过去,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笑着问:“要是有人问你,小姑娘家提着枪干啥,你怎么说?”

何雨水眼睛一亮,大声答道:“抓间谍!抓坏蛋!”

我忍不住笑了——这话听着孩子气,却正好符合她六七岁的年纪,既不会让人起疑,又藏着她学武防身的初心。

阳光洒在她脸上,映着她认真的模样,我心里踏实不少:有这份认真,往后她独自出门,我也能少些牵挂了。

九月的晨光刚洒到胡同口,何雨水就背着书包站在院里,新衣服的衣角被风吹得轻轻晃。

小黑皮鞋擦得锃亮,腰间插着磨得光滑的铁尺,背后的零食包鼓囊囊的,最惹眼的是她单手提着的红缨枪——枪杆攥得紧实,红缨在阳光下飘着,活脱脱一副小侠客模样。

“走了哥!”

她朝我挥挥手,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枪尖偶尔蹭到地面,发出轻响。我跟在后面,看着她小小的身影穿过胡同,心里又骄傲又踏实。

到了学校门口,喧闹的人声瞬间安静了些。

先是几个同学凑过来,盯着她的红缨枪看,接着越来越多人围过来,连校门口的老师都走了过来,笑着问:“何雨水同学,你这带着红缨枪,是要表演节目吗?”

何雨水把枪往地上轻轻一顿,仰着小脸回答:“不是表演,是防身!顺便抓坏蛋!”

老师愣了一下,又问:“那怎么还带了铁尺呀?”

“我哥说的!”

她一提枪杆,声音脆生生的。

“一寸长,一寸强,遇到远的坏蛋能用枪挡。”

说着又拍了拍腰间的铁尺。

“一寸短,一寸险,要是坏人靠得近,铁尺也能保护自己!”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哥还说,四九城还有坏人,还有人贩子,他不能总跟着我,我得自己保护自己!”

这话一说完,旁边突然传来个声音:“你好厉害啊!我叫于海棠,能跟你做朋友吗?”

何雨水回头,看见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睁大眼睛看着她的红缨枪。

她立刻笑了,从背后的零食包里掏出块奶糖递过去:“好呀!这是我哥给我买的,给你吃!”

于海棠接过奶糖,拉着她的手往教室走,两人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红缨枪在何雨水手里轻轻晃,成了校园里最特别的风景。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悄悄松了口气——我的小妹妹,终于能带着“武器”,勇敢地走向自己的新世界了。

何雨水背着书包走进红星小学的那天,连风都带着股不一样的劲儿。

以前她总跟在我身后,遇到点事就红眼眶,如今腰里插着铁尺,走路都带着风,下巴微微抬着,再没了半分小哭包的模样。

变化是一点点显出来的。

起初是有男生抢低年级同学的弹珠,何雨水攥着铁尺就走了过去,声音脆生生却带着威慑:“把弹珠还回去,不然我让你尝尝铁尺的滋味。”

那男生起初还想逞凶,可看她眼神亮得吓人,又想起她每天提着的红缨枪,乖乖把弹珠还了回去。

这事一传开,学校里的小屁孩们都知道了有个“何雨水”不好惹。

没过多久,又有高年级的学生欺负人,何雨水带着几个常跟她玩的同学堵在走廊,没动手,只把铁尺从腰里抽出来,在手里转了个圈——那是我教她的招式,看着花哨,实则稳准。

对方见状,立马认了怂。

一来二去,“何大姐”的名号就在学校里叫开了。

每天放学,总有几个小屁孩跟在她身后,一口一个“大姐”喊得响亮。

何雨水也大方,我给她的零花钱,她常用来买糖、买汽水,分给身边的同学,有时候还会给被欺负的同学递块点心。

渐渐地,不光是跟着她的人,连其他班的同学都服她,遇到事总想着找“何大姐”评理。

真正让她名声传开的,是那次收拾校外的地痞。

有两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堵在学校门口,拦着学生要零花钱。

何雨水正好撞见,没等别人反应,她已经把红缨枪从自行车上取下来,横在身前:“不许欺负我们学校的人!”

那两人起初还笑她人小,直到何雨水脚下步法一错,枪尖直对着他们的膝盖,眼神冷得不像个孩子。

两人被她的气势唬住,又怕真闹起来被学校发现,骂骂咧咧地走了。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在红星小学旁边晃悠,连卖零食的小贩都说:“有小何大姐在,这附近安生多了。”

我偶尔去接她放学,总能看见一群孩子围着她,她站在中间,笑着分零食,阳光洒在她身上,比当初第一次骑车时,更添了几分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