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 第17章 易中海的失落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第17章 易中海的失落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6:39

傍晚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得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

我脚踩着新得的自行车,车铃偶尔叮当地响两声,心情像被晚霞染透的天空一样明朗。

何雨水坐在身前的6下我的胳膊,笑声清脆得能穿透暮色。

谁能想到,上午去娄董家时,我还以为只是和娄董家里走个关系,露两手厨艺而已。

可一进门,娄董和谭晶谭太太待我们格外热络,没聊几句,谭太太竟拉着我的手说,瞧我机灵,想收我做弟子,正经教我谭家菜。

我当时脑子都懵了,直到谭太太把一套绣着暗纹的围裙塞到我手里,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梦。

走的时候,娄董还让司机推来这辆自行车,笑着说:“以后来往学菜方便,别总挤公交了。”

其实我心里门儿清,这一切说到底是场误会。

我爹何大清哪有什么祖传手艺?

他就是早年在娄家当帮工时,趁谭太太不注意,偷偷学了些谭家菜的皮毛,出去就吹得天花乱坠,说自己是“谭家菜传人”。

也就是娄董和谭太太心善,不计较这些小事,不然我爹早该倒霉了。

没成想,他们竟念着旧情,还愿意正经教我谭家菜。

这下我才算有了真名头,以后再提手艺,不用像我爹那样靠吹,能大大方方说一句“我学的是谭家菜”。

自行车刚拐进四合院门口,就见阎埠贵搬着个小马扎坐在那儿守门,眼睛跟探照灯似的,一下就盯上了我手里的车把。

他噌地站起来,凑过来围着自行车转了两圈,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何小子,你这自行车哪儿来的?”

我说。

“这车啊,是娄董给我的。”

阎埠贵的目光黏在自行车的锃亮车把上,手指忍不住碰了碰车座,声音都带着颤:“何小子,你是说——这新车……是娄家给的?他就这么白白的给你一辆这么新的自行车?”

我脚撑在地上,看着他那副急着探听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三大爷,您先别急,自行车当然不是白给的,这事说起来还得从我爹那‘谭家菜传人’的名头说起。”

他耳朵一下竖了起来,搬着小马扎凑得更近:“怎么?这里头还有门道?”

“可不是嘛。”

我摇了摇头。

“您想啊,咱何家三代贫农,解放前连顿饱饭都难吃上,哪有条件学谭家菜这种达官贵人吃的手艺?我爹那名头,纯是吹的。”

阎埠贵眼睛瞪圆了,追问:“那他以前露的那些手艺……”

“是偷学的。”

我压低了点声音。

“早年我爹在娄家当帮厨,娄董的太太谭晶,那才是正宗的谭家菜传人。不过谭太太是大家闺秀,十指不沾阳春水,手里有祖传的菜谱,可实际操作的手艺不如我爹熟练。我爹就借着帮厨的机会,偷偷把谭家菜的做法记在心里,出去就给自己贴金,说是什么‘祖传手艺’。”

这话一出,阎埠贵倒吸一口凉气,又很快叹了声:“你爹这胆子也太大了,就不怕娄家找他麻烦?”

“所以说谭太太心善。”

我语气里满是感激。

“她知道我爹那点小心思,却没计较,反而看我对做菜上心,愿意正经收我当弟子,教我正宗的谭家菜。这才算让我真正‘认祖归宗’,不是靠吹的,是有真本事学了。”

我拍了拍自行车的横梁:“娄董见我以后要常上门学艺,怕我路上远往来的麻烦,就把这自行车送我了,说是方便来往。”

阎埠贵听完,盯着自行车的眼神更热了,嘴里不停念叨:“你这小子,真是走了大运……娄家这格局,真是没话说!你这小子,真是走了大运!不行,必须请客!就去街口的小饭馆,炒两个菜,咱也沾沾你的喜气!”

我一听这话就犯了难,苦笑着摇头:“阎叔,我哪有那钱啊。我才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工资还没发呢,家里前些日子刚凑钱装修房子、通厕所,把攒的那点钱全花光了,现在兜里比脸还干净,真是没法请您。”

这话显然没让阎埠贵死心,他的目光转了转,一下盯上了我车筐里那袋从谭家带回来的剩菜。

“没钱请客也行。”

他往前凑了凑,眼神黏在我带回来的饭盒上。

“你这从谭家带回来的菜,肯定是好东西,分我点尝尝呗?不用多,就那点汤汁也行,我也沾沾谭家菜的光。”

我赶紧把车筐往怀里拢了拢,无奈地说:“三大爷,这菜真分不了。后院聋老太太年纪大了,我得给她送点过去;我妹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得靠这菜补补。这里面就这点东西,我自己都不够吃,实在对不住您了。”

说完,我也不等他再开口,推着自行车往院里挤。

阎埠贵还想拦,我脚步没停,硬是从他身边蹭了过去。

身后传来他气呼呼的声音:“你这小子!怎么这么抠门!一点光都不让沾!”

我没回头,只当没听见,推着车快步往自家方向走——这四合院的人精多,再跟阎埠贵耗下去,指不定还得生出什么事来。

推开家门,我把自行车停在院里,转身从车筐里拎出谭家带回来的菜。

进了屋,我把剩菜热上。

等菜刚热好,我就盛出小半盘,递给旁边戳着筷子发呆的何雨水:“雨水,把这个给后院聋老太太送过去,记得礼貌点。”

何雨水噘着嘴接过盘子,脚步磨磨蹭蹭的,走了两步又回头,声音带着委屈:“哥,我不想去。那老太太每次见我都不理人,明明能听见还装听不见,她根本不喜欢我,为啥非要讨好她呀?”

我放下手里的碗,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傻丫头,跟你说个道理。你看聋老太太一大把年纪了,就算顿顿吃好的,她又能吃多少?咱们现在多给她送点饭菜,她心里能不记着咱们的好?”

何雨水眨了眨眼,还是不解:“可记着好又能怎么样呀?”

“你想想,”我往她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她孤寡一人,没儿没女,这四合院里最好的那间房子,等她走了之后该归谁?”

“不是一大爷吗?”

何雨水立刻接话。

“现在都是一大爷和一大妈在照顾她呀。”

“你这脑子就是转得慢。”

我点了点她的额头。

“一大爷有孩子吗?就算房子给了他,他以后老了,手里能留得住吗?再说了,一大爷一门心思指望贾东旭给他养老,眼里全是贾家的人。可聋老太太呢,她最看不上贾家那一家子的做派,怎么可能把房子留给贾家?”

何雨水这才反应过来,眼睛亮了亮:“哥,你的意思是……老太太最后会把房子给咱们?”

“这就对了,”我夹了口菜放进嘴里:“用一点饭菜,换一栋可能到手的房子,你说这买卖值不值?现在多跑两趟腿,以后咱们家就能在四合院里挺直腰杆,值了!”

何雨水听完,用力点了点头,端着盘子就往外走,脚步都比刚才轻快了不少,嘴里还念叨着:“我这就去送,保证让老太太高兴!”

何雨水端着空盘子回来,脸上带着笑,一进门就说:“哥,老太太收下菜了,还摸了我头呢!”

说着就凑到桌边,拿起筷子大口扒饭,刚才的委屈早没了影。

我们正吃着,院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就听见易中海的声音:“柱子在家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放下筷子去开门。果然,易中海站在门口,目光直往院里的自行车上瞟,脸上堆着笑:“小何,听说你跟娄董家攀上了关系,还得了这么好的车,真是好运气啊。”

我客气地让他进门,没接话。

易中海也不绕弯子,搓了搓手说:“咱们四合院讲究邻里和睦、互相帮助,你也知道,你嫂子秦淮茹要回趟乡下看亲戚,路上不方便,想跟你借下自行车用用,用完就还你。”

我当即摇头,语气干脆:“一大爷,这可不行。秦淮茹老家在乡下,坐车都得半天,骑自行车去?这不是开玩笑吗?再说乡下的路全是灰和坑,我这自行车是娄家刚给的,九成九的新车,您看这漆、这零件,跟刚买的一样,去一趟乡下回来,指不定成什么样了。”

我指着车继续说:“到时候车脏了谁洗?要是轮胎扎了、车身摔了,算谁的?这年头自行车多金贵您知道,我刚得的车,跟老婆似的金贵,您见过谁把老婆随便借人的?”

易中海的脸沉了沉,皱着眉说:“柱子,你怎么这么自私?邻里间互相帮个忙都不肯,一点不团结。”

我听了反而笑了,顺着他的话说:“一大爷,您要是觉得团结重要,那咱这么办——我挺稀罕贾家那台缝纫机的,听说还是您给买的?要不就让贾家拿缝纫机跟我换自行车,这样秦淮茹能用车,我也不亏,您看怎么样?”

易中海的脸色一下变了,摆着手说:“那可不行,缝纫机是给秦淮茹家用的,怎么能换?”

“这不就得了?”我摊了摊手,“您也知道东西金贵,我这自行车也一样。”

易中海没话说了,脸色难看地站了会儿,最后只能摇头叹气,转身走了。

我关上门,回头见何雨水瞪着大眼睛看我,忍不住笑了:“吃你的饭,以后有人借车,就说我说的,不借!”

易中海刚走没十分钟,院门外就传来贾张氏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人还没到,声音先钻了进来:“何小子!在家没?给我出来!”

我刚收拾完碗筷,听见这声音就皱了眉,还没等我起身,贾张氏已经掀帘进了屋,一眼就瞅见了院里的自行车,几步就凑了过去,伸手就想摸车把。

“何小子,听说你得了辆新车?”

贾张氏斜着眼睛看我,语气带着理所当然。

“东旭要带秦淮茹回娘家省亲,正愁没个代步的,你这自行车借我们用用,都是一个院的邻里,这点忙都不帮?”

我走出门,挡在自行车前,语气干脆:“不行。”

“你说啥?”

贾张氏拔高了音量。

“刚才易中海来你没借,现在我来你还不借?不就是辆自行车吗?你至于这么抠门?”

“不是抠门,是道理讲不通。”

我指了指自行车。

“一大爷来的时候说秦淮茹一个人用,我都没同意。现在你们是两个人,还是成年人,骑一辆自行车跑长途,你知道这对车的损耗有多大?乡下的路坑坑洼洼,来回一趟,车脏了、零件颠坏了,或者影响了使用寿命,算谁的?我的损失谁来补?”

我往前站了一步,盯着她:“您当您是街道办的?想借我就必须借?别说借,真想要也成,拿贾家那台缝纫机来换,我立马给你们。”

贾张氏一听“缝纫机”,眼睛瞪得溜圆,伸手就想去抢自行车的车把:“你这小子怎么这么混!一辆破自行车还想换缝纫机?今天这车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她手刚碰到车把,我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用力往旁边一甩,趁她没反应过来,赶紧把自行车往屋里推。

贾张氏还想追,我已经把车推进屋,反手关上了门。

“你给我开门!何小子!你敢抢我东西!”

贾张氏在门外拍着门喊,声音又尖又利。

我靠在门后,没理她——看来这自行车以后是不能放外面了,四合院这些人精,指不定还会打什么主意。

门外闹了一会儿,见我没动静,贾张氏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贾张氏拍门的吵闹声在四合院里回荡,易中海坐在自家屋檐下的竹椅上,手里的蒲扇停了停,眉头皱着,轻轻摇了摇头。

他原本想着,贾张氏去借车,就算不成,也能跟何小子(傻柱)闹上几句,自己再出面“调解”,多少能敲打敲打这小子,让他别太“不懂事”。

可没成想,贾张氏闹得那么凶,最后还是落了个空手而归。

易中海放下蒲扇,起身想往傻柱家走——以往傻柱要是跟院里人起了冲突,他总能以“一大爷”的身份,说些“邻里和睦”的话,把傻柱压下去。

可脚刚抬起来,又顿住了。

他忽然想起,傻柱今天刚从谭家回来,第一时间就让何雨水给聋老太太送了菜。

这些日子,傻柱往聋老太太那儿跑的次数也多了,两人关系肉眼可见地近了。

聋老太太虽说是个孤寡老人,可在四合院里的分量谁都清楚,连街道办的人都得敬她三分。

要是自己现在再像从前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压傻柱,帮着贾家说话,聋老太太那边肯定不答应。

老太太护短,真要是闹起来,自己这“一大爷”的面子可就保不住了。

易中海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向傻柱家的方向,心里犯了嘀咕:这傻柱,以前多好忽悠啊,说几句大道理就听劝,怎么现在突然精得跟猴似的?

不仅不傻了,还懂得跟娄家攀关系、跟聋老太太处好关系,自己的话也不管用了。

他叹了口气,重新坐回竹椅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眼神里满是琢磨——以后想让傻柱像以前那样听话,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