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 第13章 出师(1)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第13章 出师(1)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6:39

胡同口的尘土还没散尽,那群大院弟子就咋咋呼呼地冲了上来——手里的家伙什五花八门,有从墙根捡的半截砖头,有磨得发亮的木棍,还有人攥着自行车链条,铁尺在手里甩得“哗哗”响,看那架势是想把我们往死里揍。

我没工夫跟他们废话,一把抄起身边的何雨水,让她双腿往我腰上一勾,双手紧紧抱着我的头:“抓好了,别松手!”

妹妹“哎”了一声,小胳膊勒得我脖子发紧,脸颊贴在我后脑勺上,热乎乎的。

迎着最前面那个举着砖头的小子,我直接冲了上去。

他砖头还没砸下来,我拳头已经递到了他肚子上——“嘭”的一声闷响,那小子脸瞬间白了,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砖头“哐当”掉在地上。

旁边一个拿链条的想偷袭,我余光瞥见,抬脚就踹在他膝盖上,只听“咔嚓”一声脆响,他惨叫着摔在地上,链条甩出去老远。

我抱着妹妹,动作没受半分影响。

一拳砸在冲过来的小子脸上,鼻血当场喷出来。

又一脚踹飞另一个拿木棍的,让他结结实实地撞在墙上。

这些平时在大院里横冲直撞的主儿,在我手里竟跟纸糊的似的,眨么眼的功夫,七八个人就全躺在地上哼哼,没一个能站起来的。

“嚯!傻柱,你可以啊!”

许大茂最先反应过来,从墙根探出头,眼睛瞪得溜圆。

“从前跟我掰手腕、比力气,你居然还藏了一手?这么厉害,你到底练的什么功夫?”

旁边的康六和李四也直了眼,俩人你看我我看你,嘴巴张着半天没合上——他们之前也跟着起哄,现在看着满地哀嚎的同伙,再看看我,眼神里满是不敢相信,估计是从没见过我这么能打的样子。

我拍了拍妹妹的腿,让她下来,然后往前走了两步,盯着地上的人冷声道:“以后再敢找我麻烦,或者在我面前瞎起哄,下次就不是躺地上哼哼这么简单了。滚!”

这话一出,地上的人跟得了特赦似的,互相搀扶着爬起来,连掉在地上的砖头木棍都不敢捡,狼狈地往胡同外跑,眨眼就没了踪影。

何雨水拉着我的手,仰着小脸笑:“哥,你好厉害!”

我揉了揉她的头,心里却琢磨着——以后,也该让这些人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

后厨的油烟味还没从衣服上散尽,我、许大茂、康六、李四四个人并肩往东来顺走,胳膊上的淤青还泛着疼,脸上的笑意却藏不住。

刚在胡同口跟一群大院弟子干了一架,所以大家感情关系是更进了一步。

进了门找了个角落桌,跑堂的刚递上菜单,康六就拍着桌子喊:“先来二斤手切羊肉,再来盘爆肚、一碟糖蒜!”

许大茂跟着补:“加份酸菜和冻豆腐,煮着香。”

我把菜单往何雨水和许招娣面前推了推,她俩凑在一起小声点了份芝麻火烧,我才抬头喊:“给我来三瓶北冰洋,凉的!”

康六正跟跑堂的要散白,听见这话手一顿,扭头看我:“你小子怎么回事?刚打完架庆功,你喝这个?看不起我们几个糙老爷们?”

他这话一出口,许大茂和李四也停下手里的筷子,眼神里带着点疑惑。

我赶紧摆手,拿起刚上桌的北冰洋拧开,气泡“滋啦”冒出来:“六哥,我哪儿能看不起你们?我是厨子啊,这散白太辣,沾了嘴嘴里发苦,对于我们厨子来说,上灶掌勺,尝不出咸淡可就砸饭碗了。”

我举着瓶子冲他们晃了晃。

“不过要是以后喝红酒,我肯定奉陪,那玩意儿不冲,还不影响味觉。”

“红酒?”

李四挠挠头。

“就是电视里洋人喝的那玩意儿?听说跟葡萄汁似的,甜水一样的玩意儿,还老贵了。”

许招娣咬着火烧笑:“我前儿听邻居说,喝那玩意儿得用细高杯子,还不能倒满,跟抿药似的。”

康六摸了摸下巴,把刚倒满散白的杯子抿了一口:“我也没喝过,不过老听人说‘老莫’里头有,就是那个莫斯科餐厅,据说里头连服务员都穿洋裙子。”

他放下杯子,眼睛亮了亮。

“要不咱攒攒,等过阵子手头松快了,一起去老莫尝尝味儿?不光喝红酒,再点份他们那红菜汤,看看跟咱这羊肉汤比,到底哪个香!”

许大茂当即拍桌:“成!我早就想去看看了,到时候咱也装回洋范儿!”

我笑着点头,拿起北冰洋跟他们的白酒杯碰了碰,玻璃相撞的脆响混着锅里羊肉的香味儿,胳膊上的疼好像都轻了——原来有些关系,还真得靠一场架、一顿热乎饭,才能越处越瓷实。

溜冰场的情景还晃在眼前时,我还没分清康六和李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最先看透的是康六。

这人身上总带着股漫不经心的阔气,每次聚在巷口的小馆子,他永远是第一个把菜单拍在桌上的:“老板,先上盘酱牛肉,再来两瓣蒜。”

后来才知道,他这钱来得野——专盯那些偷鸡摸狗的“佛爷”,逮到了就敲一笔,美其名曰“替天行道”。

说是混子,倒也没真干过欺负老实人的事,就是个典型的顽主,日子过得今朝有酒今朝醉。

李四就不一样了。

他跟康六走在一块儿,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褂子,袖口磨出了毛边也舍不得扔。

问起才知道,家里五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

可偏偏这么个穷小子,却是康六的老铁,两人好得能穿一条裤子。

有次康六敲“佛爷”时被反围了,是李四攥着块砖头冲进去,硬生生帮他解了围,自己胳膊上还挨了道口子。

从那以后我就懂了,李四这人,穷归穷,义气比什么都金贵,这样的人,到哪儿都少见。

自溜冰场认识后,这两人总爱往我家跑。

我大多时候会婉拒——毕竟跟他们走得太近,总怕惹上麻烦。

但他们要是真来了,我也不会让他们空着手。

桌上的瓜子花生是断不了的,提前炒好装在粗瓷碗里,抓一把就能嗑半天。

糖就不行了,那会儿糖是紧俏货,得凭票买,我不能随便给他们吃,只能偶尔从兜里摸出一两块水果糖,分给他们解馋。

即便这样,他们也挺满意,康六边嗑瓜子边吹他逮“佛爷”的事,李四就坐在旁边听,偶尔插句话,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其实我心里清楚,这年月搞钱不容易。

就算是康六,也不是天天都能逮着“佛爷”发财,有时候接连几天没动静,他兜里比脸还干净,照样得跟李四一起,蹲在巷口啃凉馒头。

但不管有钱没钱,他们来找我时,从来没空过手,要么带个刚摘的苹果,要么揣把新鲜的毛豆,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却透着实在。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巷口的老槐树绿了又黄,我跟康六、李四的交情,也像碗里的瓜子仁,慢慢攒了起来。

我知道,康六这顽主总有一天会收起玩心,李四这讲义气的小子,也总会有自己的奔头。

而我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来的时候,多炒点瓜子,多留盏灯,等着他们坐下来,再唠唠那些家长里短的日子。

秋风吹透丰庆园的木窗时,后厨的煤火也没了往日的旺劲。

这两年时光像指间的流水,抓不住也留不下,店里的生意一日淡过一日,饭点时大堂里常只坐着两三桌散客,驻店的几位大师父渐渐不常待在店里了——有的早托人找了街道工厂的活,有的在家琢磨着开个小面馆,连最沉得住气的张师父,都开始在收工后去菜市场帮人斩骨头补贴家用,人人心里都揣着条“退路”。

我擦着师父田国富常用的那口铁锅,耳听得前堂的伙计又在打盹,正想着今晚要不要跟师父提提,能不能教我他时常说的最后一手,万一哪天店撑不下去,也好有口饭吃,就见公方经理慌慌张张冲进来,围裙上还沾着刚擦桌子的布条,嗓门都变了调:“坏了坏了!后厨有人没?店里来了大人物——是轧钢厂的杨厂长,还有娄董!要办宴请,点名要上大菜!”

后厨里几个学徒面面相觑,我心里也是一紧——这种级别的宴请,历来都是师父田国富掌勺,他的川菜鲁菜功底扎实,宴席菜做得又稳又出彩。

可现在师父根本不在,这也怪不得他,近来店里没客人,谁能整天闷在后厨守着冷灶台?

往常到了饭点,师父总爱揣着个搪瓷缸子出门转转,要么去巷口跟老棋友下两盘,要么去副食店看看有没有新鲜的海货,说是“待着也是待着,透透气”。

公方经理急得直跺脚,手在大腿上搓来搓去:“这可怎么好?总不能跟人家说大师父不在吧?传出去丰庆园的招牌还要不要了!”

我攥了攥手里的锅铲,觉得自己上也许也能行——师父说川菜方面我已经差不多快要出师了。

原本我不该出这个头,但是吧,现在不是急么,我咬咬牙,往前站了一步:“经理,要不我上吧?师父教过我几道拿得出手的川菜,调味和火候我都记熟了。”

公方经理愣了愣,上下打量我好几眼,像是第一次认真看我这个学徒。

他叹了口气,额头上的皱纹挤成一团:“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你可得上心,这桌菜要是砸了,咱们都没好果子吃!”

我赶紧点头,转身就往备菜台跑。

先从冷藏柜里翻出新鲜的里脊肉,切成细丝腌上,又泡发木耳、切好胡萝卜丝——鱼香肉丝的配料得齐整,酸甜咸鲜的酱汁要提前调好,多一分糖少一分醋都不行。

接着处理五花肉,片成薄片煮到八成熟,再用豆瓣酱炒出红油,铺在焯好的青菜上,淋上滚烫的花椒油,水煮肉片的香气瞬间飘满后厨。

最后又快手炒了盘宫保鸡丁,花生炸得脆生,鸡丁嫩而不柴,每道菜都按师父教的规矩来,不敢有半分马虎。

菜炒好时,传菜的伙计早候在旁边,用白瓷盘端着,小心翼翼地往楼上的雅间送。

我站在灶台边,手心里还攥着汗,听着前堂隐约传来的笑声,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那些大人物会不会满意,也不知道师父回来后,会不会怪我冒失。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巷口槐树的落叶,我望着后厨墙上挂着的“丰庆园”老招牌,突然觉得这口铁锅的温度,比刚才更烫了些。

丰庆园二楼的雅间里,窗明几净。

杨厂长穿着笔挺的中山装,领口扣子系得严实,手里捧着搪瓷杯,目光落在对面的娄半城身上。

娄知敬,绰号,娄半城——如今该叫娄董了,倒没穿什么讲究衣裳,还是那件半旧的藏青绸衫,手指间夹着支没点燃的烟,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娄董,这次您主动响应国家号召,把轧钢厂的股份全献出来,这份觉悟,我得代表厂里的职工,跟您说声谢谢。”

杨厂长放下搪瓷杯,语气诚恳。

“您也知道,这轧钢厂关系着几千号人的饭碗,您这一让,等于给厂子铺了条稳路。”

娄半城闻言,嘴角牵起抹淡笑,把烟卷在指间转了转:“杨厂长客气了。国家要发展,咱们做实业的,总不能拖后腿。这厂子当初是我岳丈创下的,但说到底,没工人出力,没国家给的政策,也撑不到今天。现在交出去,让国家管,我放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就是有件事得跟您再敲定下——厂里那几个老技师,跟着我十几年了,手艺好,性子也实,往后还得麻烦您多照看。”

“这您尽管放心!”

杨厂长立刻接话,语气斩钉截铁。

“老技师是宝贝,厂里正要建技术组,到时候让他们牵头带徒弟,待遇只会比以前好。”

说着,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份文件,推到娄半城面前。

“这是股份交接的初步章程,您看看,要是没意见,下周咱们就去区里办手续。”

娄半城拿起文件,没细翻,只扫了眼末尾的条款,便点点头:“章程我信得过杨厂长,不用看了。下周我让账房把所有手续都备齐,绝不耽误事。”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伙计端着托盘走进来,先摆上两碟开胃小菜——一碟酱黄瓜,一碟拌木耳,又给两人续上热茶:“两位老板稍等,热菜马上就来。”

杨厂长端起茶杯,朝娄半城举了举:“来,以茶代酒,先敬您一杯。等菜上来,咱们再好好聊聊厂里往后的规划。”

娄半城笑着举杯,茶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窗外的阳光透过木窗棂,落在桌上的文件上,也落在两人脸上——一个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一个藏着对过往的释然。

雅间里很静,只听得见远处街道上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还有后厨隐约飘来的菜香,那香味越来越近,像是在为这场特殊的交接,添上几分烟火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