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 第75章 及时而来的情报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第75章 及时而来的情报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6:39

襄阳围城。

风雨欲来。

襄阳城头的风,带着汉江的潮气,也带着越来越浓的肃杀之气。

黄药师出手,重挫了蒙古大军的攻势。

但这些胜利只是暂时的。

虽然损折了五万人左右,但在军势上,仍然是蒙古大军占了上风。

这些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蒙古大军轻敌冒进。

蒙哥汗没把襄阳,郭靖,黄蓉夫妇当回事。

现在经历了一些小败,并不是大事。

反而之后,蒙哥汗一定会认真以待,那就麻烦了。

此时。

蒙古大军的营帐在城外十里铺展开,连绵不绝,却比往日少了几分喧嚣。

数日前那场攻城战的惨烈仍历历在目,蒙古铁骑的冲锋被襄阳城坚固的城防与郭靖率领的义军一次次击退,城下留下的尸骸与血迹,成了蒙哥汗心头难以平息的怒火。

但此刻,蒙古主营内却异常安静。

蒙哥汗端坐于虎皮大帐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弯刀,帐内的将领们都低着头,没人敢触这尊怒狮的锋芒。

他没有咆哮,也没有下令强攻,只是在沉默中等待——等待那些从漠北与西域赶来的工匠,等待足以撕裂襄阳城墙的利器。

这件事很快,就被混入民夫中的丐帮弟子探知到了。

这事瞒不下去。

也无需隐瞒。

因为这是——阳谋。

让你知道——又能怎样?

我摆明了告诉你要怎么样,你又有什么办法?

不然的话,你以为蒙古大军打仗,到处的屠城灭户,追亡逐北,为什么偏偏工匠和女人不杀?

要知道。

在这个序列里,工匠的排名,要在女人之上。

现在这不就到了用工匠的时候了。

也正是这些工匠,蒙古大军才能屡破诸国,频繁的攻城灭国。

所以,这事不怕人知道。

反而让人知道了还比较好。

能够动摇襄阳的军心士气。

其实这一次蒙古大军也带了工匠,打造了攻城器械。

只是襄阳城——城高池深,是最典型的中原大城。

所以一时间攻城器械到了用时才发现比较少。

现在,不过是再多调一些工匠,大规模打造攻城器械。

比如说回回炮,一辆不行就两辆,两辆不行就十辆,甚至二十辆,三十辆,一百辆,三百辆,甚至更多。

你襄阳城又有什么办法应对呢?

消息像风一样传到襄阳城内时,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恐慌。

经历过数次恶战的军民们,早已习惯了与蒙古大军的对峙。

可当十日后,城外开始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木头的轰鸣声,甚至偶尔有巨大的黑影在暮色中被搭建起来时,不安的情绪便像藤蔓般蔓延开来。

郭靖站在城楼之上,眉头紧锁。

他用望远镜望去,只见蒙古军营后方开辟出了一片巨大的空地,数十座高耸的木架正在成型,粗如儿臂的铁链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还有些圆球状的物体被帆布盖着,隐约能看出狰狞的轮廓。

“是回回炮,还有撞城车,”他身旁的黄药师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他们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短短半月,蒙古人的攻城器械以惊人的速度增多。

人多力量大,在这一刻显示出意义了。

巨大的投石机如怪兽般林立,最长的炮杆几乎有十丈长,底座深埋入土,数十根粗壮的木柱支撑着。

冲撞车的前端包着厚厚的铁皮,狰狞的兽头造型在风中仿佛会发出低吼。

还有数十架云梯车,高度竟直逼襄阳城墙,梯身两侧还装着挡板,显然是为了防备城上的箭雨。

襄阳城内的气氛一日比一日紧张。

士兵们巡逻时脚步匆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也压低了许多。

每个人都明白,当那些庞然大物真正动起来时,襄阳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郭靖的心像被一块巨石压着。

他不能坐以待毙。

三日后的深夜,月黑风高。

郭靖挑选了三百名精锐,趁着夜色悄悄潜出城外,目标是蒙古人的器械营。

他想趁那些大家伙还没完全造好,一把火烧了它们。

然而,蒙古人的防备比想象中严密得多,刚靠近器械营百丈之地,便被巡逻的哨探发现。

“敌袭!”

一声厉喝划破夜空,刹那间,火把如繁星般亮起,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蒙古士兵从四面八方涌来,更可怕的是,数道黑影如鬼魅般扑向郭靖——那是蒙古军中的顶尖高手,有摔跤能手,有使弯刀的死士,还有擅长暗器的西域武士。

郭靖横握降龙十八掌,掌风凌厉,逼退了最先冲上来的两名武士。

但对方人多势众,且配合默契,他既要保护身后的弟兄,又要应对高手的围攻,渐渐落入下风。

“撤!”

他当机立断,一声长啸,掌风扫开一条通路,带着残余的士兵且战且退。

回到城中时,三百精锐折损了近半。

郭靖身上也添了几道伤口,虽然不深,却让他脸色更加沉重。

他走进城楼的议事厅,黄药师、黄蓉等人都在等着他,看到他狼狈的模样,众人脸上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

“爹,蒙古人的防备太严了,”郭靖声音沙哑:“他们的高手都守在器械营周围,根本近不了身。”

黄药师沉默着,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

他一生智计百出,此刻却也摇了摇头:“他们的工匠太多了,就算今晚烧了一部分,不出几日又能造出来。更何况,他们的兵力是我们的十倍,耗也能耗死我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不是计谋能弥补的差距,是国力。”

“国力”二字,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蒙古帝国横跨欧亚,能调集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偏安一隅的襄阳城无法比拟的。

他们能让数百名工匠日夜赶工,能让数万士兵不眠不休地守卫器械营,能把最顶尖的高手聚集在此——这些,襄阳都做不到。

至于说大宋朝廷——根本是毫无动静。

就仿佛这襄阳大战,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临安仍然是歌在唱,舞在跳。

一派的逍遥。

军报堆满了案头之上。

但却没几个官员去翻阅。

有些人翻看了,也是叹一口气,就没了下文。

没有人在此事上进行发声奔波。

官员们都嫌这事麻烦。

运军需吧,谁去?

谁敢进襄阳。

这要是进去了,出不来怎么办?

蒙古人可是很喜欢屠城的。

你看看西夏,被杀成啥样子了。

那叫一个惨。

还有大金国,也是惨到一批。

所以即便是这件事能捞钱,也没哪个人敢冒死去贪污。

所以。

这时。

议事厅里陷入了死寂,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咽着,像是在为这座孤城叹息。

几日后,郭府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黄蓉看着丈夫日渐憔悴的面容,看着女儿郭襄偷偷抹眼泪,看着黄药师独自一人在院中吹奏着悲凉的箫曲,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她走到郭靖身边,握住他布满老茧的手,轻声道:“靖哥哥,别太逼自己了。我们尽力就好。”

郭靖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

远处,蒙古军营的方向,那些攻城器械的轮廓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像一群蛰伏的巨兽,正等着吞噬猎物的那一刻。

他知道,真正的硬仗,就要来了。

而这一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襄阳城能否撑过去。

城中的夜色,比往日更沉了几分。

郭府的书房里,烛火摇曳,将郭靖的身影拉得又瘦又长。

他面前摊着一张襄阳城防图,手指在城墙的薄弱处反复摩挲,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城外蒙古大军的攻城器械越积越多,投石机的木臂在月光下像一排排指向天空的獠牙,城中粮草虽还能支撑,可士兵们的锐气却在日复一日的对峙中消磨着。

黄药师那句“国力差距,无可奈何”像块巨石压在他心头,连呼吸都带着沉重的铁锈味。

“爹,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女儿郭襄端着一碗参汤进来,见父亲鬓角又添了几缕白霜,声音忍不住发颤。

郭靖摆摆手,目光仍没离开图纸:“城防要紧,哪睡得着。”

他想起白日里派去偷袭的小队又折损了人手,想起城头上士兵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心口就像被降龙十八掌的内劲反噬,闷得发疼。

就在这时,院墙外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衣袂破风之声。

郭靖猛地抬头,伸手把桌案上的军事地图给收了起来,沉声喝道:“谁?”

“郭伯伯,是我。”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喑哑。

郭靖一怔,这声音……他快步走到窗边,只见月光下立着一道身影,玄衣胜雪,身形挺拔,腰间悬着一柄古朴的重剑,正是杨过。

“过儿?!”

郭靖又惊又喜,一把推开窗户。“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么?!”

杨过这段时间,表现极好。

他虽是义士,但极其会带兵打仗。

人在城头,一手长枪,一手重剑,把个城头守得是安安稳稳,一点事也没有。

以至于很多蒙古军根本不敢往他这儿进攻了。

杨过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沧桑道:“郭伯伯,有个事来找你。”

他纵身跃入院中,动作轻捷如豹,落地时悄无声息。

黄蓉和黄药师闻声赶来,见是杨过,皆是一惊。

黄蓉打量着他,见他沉稳坚毅,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模样,不由心中一喜,知道可能是好消息,道:“过儿,可是有什么事么……”

“伯母,说来话长。”

杨过打断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油布包,郑重地递向郭靖:“我这次来,是给郭伯伯送一样东西。”

郭靖接过油布包,入手沉甸甸的。

解开三层油布,里面竟是一卷羊皮地图,边角用牛皮加固过,显然被反复翻阅过。

他将地图在桌上铺开,烛火映照下,图上的墨迹清晰无比——那赫然是蒙古大军的布防阵图!

图上用朱砂标出了蒙古各营的位置、兵力分布,甚至连巡逻队的换防时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最让人振奋的是,几处标着粮仓的位置被红圈重重圈住,旁边还用小字写着“粮草囤积处,守卫兵力较薄”,而在大军主营与器械营之间,一道用箭头标出的路线旁写着“此处为联络枢纽,防御薄弱”。

“这是……”

郭靖的手指抚过那处粮仓的标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征战多年,一眼就看出这地图的精准——蒙古人的致命要害,竟被如此直白地摆在眼前!

“这是我爹好不容易搞到的消息,绝对正确,”杨过解释道,目光扫过图上的标记道:“蒙哥汗带兵和从前不一样了,从前的蒙古军行军几乎不怎么带粮草,打到哪儿吃到哪儿,军队也不多,往往也就一个万人队,或两个万人队的行军打仗。所以对军需的要去不太要紧。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么几十万大军,人数太多了,不是像从前那样带点肉干,赶些牛羊就能解决的,所以他们也要准备足够的粮草。现在和蒙古军一心防着我们攻他们的工匠营地,在粮草方面也就有了一些疏忽,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一举烧掉他们的粮草,甚至不需要全烧了,只要烧个一半,他们也是要受不了的。甚至效果比全烧了还好呢。”

他顿了顿,指着那道联络枢纽:“此处是器械营与前军的传令通道,夜里只有两队骑兵巡逻,若我军攻击粮草成功,甚至可以趁乱,发奇兵突袭于此,到时,我们运气好的话,甚至能把工匠营也给一把火烧了。”

郭靖猛地抬头,眼中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他看向杨过,见他少了从前几分少年时的跳脱,眼底却多了名将才有的坚定自信,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烛火都摇晃起来:“好!好!过儿,你来得太及时了!”

黄药师凑上前,仔细看过阵图,捋着胡须沉吟片刻,也点头道:“此图精准至极,若能依计行事,未必没有胜算。”

他之前虽感叹国力悬殊,但此刻看着图上的破绽,眼中也泛起了精光。

无它尔。

这份情报太精确了。

也不知这些情报是怎么搞来的。

就好像蒙古军方有地位极高的大佬在出卖军情一样。

让黄药师感觉匪夷所思。

黄蓉拿起图,指尖在粮仓位置轻点:“蒙古人粮草充足,才敢与我们耗。若能烧掉粮仓,甚至毁掉攻城器械,他们必急于攻城,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

书房里的压抑一扫而空。

郭靖握着羊皮图的手微微用力,图上的褶皱里仿佛藏着襄阳城的生机。

他想起城头上那些等待希望的士兵,想起城中百姓期盼的眼神,胸中的豪气再度升腾——纵然国力有差,可只要有一丝破绽,他郭靖就敢用血肉之躯劈开一条生路!

“过儿。”

郭靖拍着杨过的肩膀,力道重得几乎能捏碎岩石,眼中却满是感激。

“这份情,襄阳城记着,天下百姓也记着!”

杨过微微一笑,月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他脸上,映出几分释然:“郭伯伯守护襄阳,是为天下。我做这些,不过是分内之事而已。”

烛火下,那张详尽的军阵图仿佛活了过来,红圈里的要害处闪烁着微光,像是黑夜里亮起的星。

郭靖知道,真正的硬仗即将开始,但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面对。

手中的阵图,是杨过带来的希望,更是刺破围城阴霾的第一缕晨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