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799章 使者出发赴中原,期待合作展新篇

晨光刚爬上城墙,李文已站在东门高台。昨夜定下的事,今日便要落地。他手中握着一只竹筒,外裹雪蚕丝帛,封口处压着一枚蜡印,印面是“运”字纹路。

议事厅里,使者李昭正低头整理袖口。他穿的是南疆特制的麻布长衫,外罩轻甲,腰间佩刀无刃,只作仪仗之用。这身装束既显礼数,又不失防备。李文走过去,没说话,只是伸手替他扶正了肩上的绶带。

“东西都带齐了?”

“三份药剂样本,使用说明,还有您亲笔写的信。”李昭声音平稳,但指尖微微发紧。

李文点点头,将竹筒递过去:“记住,你不是去求援,也不是去示威。你是去告诉他们——南疆有能耐活人,也有诚意合作。”

李昭接过竹筒,双手捧稳,低头道:“我明白。若问起为何此时出使,我就说:我们种了十六年的田,终于等到能与天下共享收获的一天。”

李文嘴角微动,没笑,也没夸,只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然后转身朝城外走去。李昭紧随其后,脚步沉稳地跟上。

城门外,驼队早已列阵。两匹健马护着一辆轻车,车上挂着绣有“运”字徽记的旗帜,在晨风中轻轻摆动。几名随行人员站在车旁,皆是半月前从济世堂和文书房挑出的年轻人,懂医理、通笔墨,也识得应对突发场面的分寸。

李文登上城墙台阶,李昭也跟着上去。两人并肩而立,望着东方地平线。远处山影淡青,古道蜿蜒如线。

“你看那条路。”李文抬手指向一条穿过秦岭余脉的小径,“它看着窄,却避开了几大势力的主战场。走这里,虽慢些,但安全。”

李昭顺着望去,默默记下地形走向。他知道,这条道不只是地图上的标记,更是南疆第一次主动伸出去的手。

“他们会问,南疆凭什么谈合作?”李文继续说,“你说,凭我们治得了别人治不了的毒,救得了别人救不活的人。凭我们在荒土上种出粮,在瘴地里建起堂。凭我们不怕死,也不乱杀人。”

李昭点头:“我会一字不差地转达。”

城下渐渐聚了些百姓。有人提着篮子,里面装着干粮和水囊;有老者拄杖站着,目光落在使者身上,像是看自家儿孙远行。议论声隐隐传来。

“真要去中原?”

“那边打仗打得凶,去了还能回来吗?”

“可要是不去,咱们的药再好,也没人知道啊……”

李文听到了,却没有回头。他抬起手,示意守城将士点燃烽燧。一声令下,火把落下,青烟腾空而起,在朝阳映照下笔直升入天空。

那一刻,城下安静了下来。

李文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全场:“十六年前,我们西迁,是为了活下去。今天派使者北上,不是逃,是迎。迎的是机会,是技术,是让千万人不再因毒瘴倒下的可能。他走得越远,南疆就越近光明。”

话音落时,李昭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下城墙。他没有再回头,翻身上马的动作干脆利落。随行人员依次登车牵驼,队伍缓缓启动。

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声响。旗帜在风中展开,“运”字迎光而亮。

李文仍立于城头,目送队伍前行。他们走过吊桥,越过第一道关卡,身影逐渐变小。尘土扬起,在阳光下泛成淡金色的雾。

一名守卫低声提醒:“要不要派斥候暗中跟随?”

“不必。”李文摇头,“这一趟,不能藏着。让他们光明正大地走,也让中原人清清楚楚地看见——南疆来了人,带着药,也带着话。”

他又补充一句:“真想拦,藏也没用;不想拦,坦荡反而更稳。”

守卫不再多言,默默退到一旁。

李文的手垂在身侧,指尖不经意触到腰间的无刃木剑。剑柄温润,是他这些年随身携带的老物。他曾用它写下无数政令,也曾以它点沙盘、划路线。如今,它依旧不沾血,也不出鞘,却比任何利刃都更有分量。

远处,驼队已行至古道拐弯处。李昭坐在马上,忽然抬手,向城楼方向挥了一下。动作不大,但在晨光中格外清晰。

李文也抬了下手,算是回应。

那一瞬,他心里闪过一丝念头:这一封信,这几个人,真能打开那扇门吗?

肩头忽然一暖。茶树精灵不知何时浮现,光晕柔和,轻轻绕着他肩颈转了一圈,像在安抚,又像在肯定。

他收回视线,不再望远,而是低头看了看脚边的石砖。上面刻着一道浅痕,是昨日工匠新画的路线图延伸标记。从南疆出发,经陇西,穿秦岭,直指中原腹地。

第一步,已经踩实了。

他转身准备下城,脚步刚动,忽听得城下有人喊了一声。

“大人!”

是名文书官,气喘吁吁跑来,手里捧着一张新抄的名单:“这是最后确认的随行人员名录,还有补给清单,请您过目。”

李文停下,接过纸页快速扫了一眼。名字齐全,物资无误。他在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笔迹平稳。

“送去吧。”他说,“别追队伍了,让他们专心赶路。”

文书官应声退下。

李文继续往下走,台阶一级一级落下。走到一半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响动。回头一看,是那只负责传递消息的灰羽鸟,正停在烽燧台上歇息。它的脚环上绑着空管,显然刚完成一次短程传讯。

他没多看,继续前行。

回到地面,迎面便是通往议事厅的长道。两侧药圃整齐排列,雪心莲开得正盛,青络藤爬满支架,叶片在风中轻摇。几个弟子正在田间记录生长数据,见他过来,纷纷行礼。

他点头致意,脚步未停。

刚进厅门,赤奴的声音就从角落传来:“走了?”

“走了。”

“顺利就好。”赤奴靠在柱边,手里转着那枚铜铃,“我昨晚让哨站传了令,沿途三个据点都会留意动静。若有异常,第一时间报回来。”

李文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是新采的春芽,味道清淡。“让他们正常行事,别惊动使者。这一趟,得靠他自己闯。”

赤奴咧嘴一笑:“你选的人,我放心。”

李文没接这话,只是翻开桌上的日程簿。接下来几天,还有三场农耕汇报、一场医者考核、一处新药圃的选址要定。事情照常推进,仿佛刚才送走的不是代表南疆未来的使者,而是一次寻常出行。

但他心里清楚,不一样了。

从此刻起,南疆不再是闭门种田的地方。他们开始向外递话,等回应,也准备迎接变化。

他合上簿子,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洒在济世堂的飞檐上,反射出一点亮光。那光晃了一下,又消失在云影之间。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落在中原方向的古道起点,轻轻按了一下。

然后转身,走向内室。

脚步声渐远,厅内只剩沙盘静静摆在中央,上面那条通往北方的路线,清晰可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