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704章 李守诚临阵质疑,权谋交锋现端倪

江风掠过营帐边缘,李文站在偏帐门口,手中罗盘指针仍在微微颤动。他刚送走那名渔民不久,玉匣还摆在案上,封得严实。云姬正低头调整水晶棱镜的位置,银盒打开后泛着冷光,像是凝结了一层薄霜。

脚步声从外头传来,沉重而急促,带着铁甲碰撞的轻响。几名护卫匆匆迎上去,却被来人一把推开。一个披着旧式皮甲的老者大步踏入,身后跟着四名李家族卫,人人佩刀未解。

“李文!”老者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夜里的风声,“你可知自己在做什么?”

李文转身,神色未变:“叔祖怎么来了?”

“我若不来,你还打算瞒到几时?”李守诚盯着他,目光如钉,“擅自离境,插手中原战事,还敢妄言天时风向?你这是要让全军覆没吗!”

帐内气氛一紧。云姬抬眼看了李文一眼,没有说话,手指却悄然抚过棱镜边缘。

李文缓缓走到案前,将玉匣拿起,轻轻打开。“叔祖远道而来,想必也听说了火攻之计。但我要说的不是风能不能烧敌,而是这风一旦起,最先烧的是谁。”

他取出那块焦黑船板,递过去:“这是我让人从曹营战船底下刮下来的。表面涂了一种特殊油脂,遇热不顺风而燃,反而会逆流追源——点火那一刻,火焰会沿着热气倒卷回来。”

李守诚冷笑一声,并未伸手:“一块破木头,就能断定三军生死?你才多大年纪,懂什么兵法韬略!”

“我不是靠年纪说话。”李文平静地合上玉匣,“而是靠证据。藤精小队连续三日记录风速变化,子时前后均有短暂逆旋,湿度异常上升。这不是自然现象,是人为引动地气所致。再加上这种油脂的存在,足以证明对方设局已久。”

“黄口小儿,满口怪力乱神!”李守诚猛地拍桌,“植物能看风?精灵会记时辰?你当我是村中老妪,听你讲这些荒唐故事?今日我奉族令而来,限你即刻随我回西域,不得再涉足此地!”

他说完,朝身后族卫使了个眼色。两人上前一步,手已按在刀柄上。

李文依旧站着,没有动。“叔祖若不信,我可以当场演示。”

“不必演了!”李守诚怒道,“你这些年搞什么种田养灵、奇术异法,族中已有非议。如今竟敢跑到前线搅乱军心,真当我李家规矩是摆设?”

就在此时,帐帘被人掀开。

一人执羽扇缓步而入,衣袖随风微扬,神情从容。“听闻李公子得异物,可否容亮一观?”

李文目光一闪:“诸葛先生。”

诸葛亮笑着走近,目光扫过桌上玉匣与那排水晶棱镜,又看向李守诚:“这位是……?”

“族中长辈。”李文简短回应。

李守诚皱眉:“诸葛军师,此事乃我李家内部事务,不便外人插手。”

“可若涉及联军安危,便不只是家事了。”诸葛亮轻轻摇扇,“主公有令:凡献策者,皆可列席军议。只要说得通,谁都不能阻拦。”

他这话出口,那两名族卫下意识退了半步。

李文趁势将玉匣推至中央,再次取出船板。“诸葛先生请看,此物名为‘九幽冥火引’,出自北疆邪术。一旦点燃,火势逆行,蚀金销铁。若三日后东风一起便发动火攻,最先被吞没的,将是北岸我方战船。”

诸葛亮接过船板,仔细端详片刻,指尖轻轻划过油膜表面。随后他又走到云姬身旁,看了看那组排列整齐的水晶棱镜。“这位姑娘,可是要用此物还原燃烧轨迹?”

云姬点头:“只需注入一丝纯净能量,便可映出火焰走向。”

“那就请试一次。”诸葛亮转向李守诚,“既是疑虑,何不亲眼所见?若确有其事,岂非救了三军?若无此事,再责不迟。”

李守诚脸色铁青:“你们一个个都被他迷了心窍!什么棱镜投影,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叔祖。”李文忽然开口,声音低了些,“你记得敦煌蝗灾那年吗?庄稼一夜枯死,百姓跪在田头哭嚎。那时我说我能救,你也说我疯了。后来藤精出土,三天清尽虫害,亩产翻倍。你问我怎么做到的,我说不出道理,只做了结果。”

他顿了顿:“现在也一样。我不求你信我,只求你给我一个机会,在明日军议上当众验证。若我说错,甘受家法处置,从此不再提半个字。”

帐中一时寂静。

诸葛亮轻叹:“少年有据而不躁,持理而守礼,实为难得。反倒是阻其言者,需想想是否因成见误事。”

李守诚盯着李文,嘴唇微抖。他当然记得敦煌的事。那是他第一次动摇对这个侄孙的看法,也是第一次意识到,有些事,不能单用常理衡量。

可正因为如此,他更怕。

怕这孩子走得太远,踩进不该踏的领域;怕这些奇术异法引来天谴;怕李家百年清誉,毁于一人之手。

“你……”他指着李文,声音发紧,“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你是想借这场战功,在族中立威,好继续推行你那套离经叛道的耕战之法!”

李文摇头:“我不是为了立威。是为了活命。若按原计划火攻,五千将士将葬身火海。我不忍见他们死于误解。”

“够了!”李守诚猛然喝断,“明日军议,我自会到场。若你拿不出真凭实据,休怪我不念血脉之情!”

说罢,他狠狠瞪了诸葛亮一眼,转身大步离去。族卫紧随其后,铁靴踏在地上,一路远去。

帐内恢复安静。

云姬低声问:“他还回来吗?”

“会。”李文收起玉匣,放回案角,“他需要亲眼看到结果,才能真正接受。”

诸葛亮笑了笑:“你刚才那一番话,既给了台阶,又不失立场。不过……”他目光微凝,“你说这油脂是呼衍枭所留,可有把握?”

“八成。”李文道,“手法、材料、布局节奏,都像他。但他不可能独自完成。能在曹军战船体系中埋下这些东西,必有内应。”

诸葛亮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轻轻摇了两下扇子。“明日辰时,我会列席。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送走诸葛亮后,李文重新检查了一遍罗盘。指针仍指向东南,但波动频率比先前快了几分。他伸手摸了摸木剑剑柄,触感粗糙,像是被夜露浸过。

“准备得怎么样了?”他问云姬。

“棱镜已校准,能量源稳定。”她抬头,“随时可以开始完整模拟。”

“等明天吧。”李文说,“今晚让他们好好睡一觉。真正的较量,不在帐中,而在明日众人眼前。”

云姬收起银盒,转身欲走,忽又停下。“你叔祖……其实并不想带你走。”

“我知道。”李文望着帐外夜色,“他是想保护我。”

只是方式错了。

他拿起玉匣,放进随身包裹最底层,再盖上一层布巾。动作很轻,像是怕惊醒什么。

远处鼓点还在响,联军营地灯火连片。他知道,很多人此刻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却不知脚下已是悬崖边缘。

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真相说出来,哪怕没人愿意听。

半夜时分,一名护卫匆匆进来:“公子,族卫在营外搭了新帐,李守诚亲自值守,说要盯到军议结束。”

李文嗯了一声,没抬头。

片刻后,他又补充一句:“别派人去试探,也别起冲突。让他看着就行。”

护卫应声退出。

李文坐在灯下,翻开一本薄册,是最近几日风速记录的抄本。他用笔在某一行画了道线,正好对应子时前后那段异常波动。

笔尖停在那里,墨迹缓缓晕开。

外面风声忽然一转,吹得帐帘猛晃了一下。

他抬起头,听见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像是某种金属在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