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90章 重型雪地车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90章 重型雪地车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他将登高梯移动到重型雪地车旁边,爬上更高的梯子踏步,开始重复类似的拆解过程。

重型车的墙体板材更厚,固定点更多,耗费了他近一倍的时间。当最后一块顶板被卸下时,一个无比宽敞、只剩下“骨架”的车厢空间呈现在他眼前。

接下来是重中之重,更换重型雪地车那严重磨损的履带组件。

他启动液压千斤顶,将车身一侧缓缓顶起,用坚固的支架垫好。然后拿起沉重的电动冲击扳手,对准履带销轴的固定螺母。

震耳的“哒哒”声在车库内回荡,他需要花费巨大的力气才能将那些锈蚀的螺母拧松。

拆卸下来的旧履带板被他整齐码放在一旁,它们表面的裂纹和几乎磨平的防滑齿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艰辛。

在拆解的同时,林淼的测绘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他拿着激光测距仪和长卷尺,钻进重型车空旷的车厢内部,仔细测量着内部的每一寸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每一根主承重梁、每一个设备预埋接口的位置。

他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在平板电脑的绘图软件中,开始构建新车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

对于需要替换的履带组件,他拿出了更精密的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

他仔细扫描了几个状态尚可的旧履带板,获取其精确的三维外形、销轴孔位、以及铰链连接结构的详细数据。扫描生成的三维模型被直接导入位于地下四层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林淼来到地下四层,从材料库中选取了高强度的特种耐磨合金钢坯料,固定到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

在电脑上调整好加工程序后,机床启动。锋利的合金刀具在冷却液的冲刷下,开始按照扫描得到的模型数据,在坚硬的钢坯上精准地切削、钻孔、铣槽。

火星四溅中,一个个结构复杂、闪着金属寒光的新履带板毛坯被加工出来。林淼守在一旁,不时检查加工进度和刀具磨损情况。

经过数小时的忙碌,十几个崭新的、闪烁着银灰色光泽的合金履带板终于制作完成,它们静静地躺在地上,等待着被安装到那辆即将重生的钢铁巨兽身上。

蓝星寒奥纪,第152至155个旧历日。

连续数日,庇护所地上一层车库内都回荡着各种工具的声响,灯光彻夜长明。林淼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工匠,全身心投入到了对那辆黑色重型雪地车的改造工程中。

林淼将在地下四层数控机床上新加工出的三十几块特种合金履带板以及一盒盒高强度防松螺丝收入空间,回到了地上一层车库。

他再次启动液压千斤顶,将重型雪地车的一侧履带抬离地面,他的动作已经非常的熟练了。

他拿起一块崭新的、闪烁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履带板,对准位置,用粗大的专用螺丝,配合电动扭矩扳手,将其与相邻的状态尚可的旧履带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咔哒…咔哒…” 扭矩扳手达到预设值发出的提示音,在他听来如同悦耳的乐章。他一块接一块地更换,仔细检查每一个连接销和螺丝的紧固情况。

磨损严重、濒临断裂的旧履带板被逐一替换,一条崭新、坚固且更具韧性的履带足正在逐步成型。

全部安装完毕后,林淼看着地上还剩下的十五个崭新的履带板,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并非多余,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冰原环境恶劣,履带是最易损耗的关键部件。携带充足的备件,才能在未来的远行中应对突发损坏,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将这些备件仔细收好,放入空间五号货架一个容易被看到的位置。

放下千斤顶,沉重的车身稳稳落地。修复后的履带紧贴地面,散发着可靠的气息。

接下来是庞大的车厢改造工程。

林淼将之前精确测量的重型雪地车车厢内外尺寸参数,输入到连接着数控机床的电脑中。

他先是利用机床对从两辆旧车上拆下的车厢板材进行翻新加工,打磨掉锈迹和毛刺,矫正变形的部位,重新进行板材内应力释放。

对于那些破损严重或锈蚀无法修复的板材,他则直接替换掉,使用库存的铝合金板和复合装甲板作为原材料,由数控机床精准地切割、冲压出全新的替换件。

同时,他展开大卷大卷的银灰色纳米保温材料,按照车顶、侧壁、底板、车门等不同区域的尺寸,用裁切机将其修剪成一片片规整的形状,边缘处理得干净利落,方便后续像拼图一样嵌入车厢板的夹层中。

另外,他来到地下四层的加工中心,启动了许久没有使用的大功率的激光切割机与自动焊接机械臂,为了确保电力充足,他还启动了2号柴油发电机组,保证供电模组的功率。

他将一块块厚实的防弹装甲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激光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按照车体各部位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切割。

机械臂则挥舞着焊枪,将切割好的装甲板焊接成更大面积的整块面板,用于强化车身关键部位。

焊接完成后,这些装甲板又被送到数控铣床上,铣出精确的螺纹孔和安装定位孔,确保后续安装时能够严丝合缝地固定在车体框架上。

为了支撑车内繁多的设备,林淼还利用空间里囤积的重型仓储货架钢材,根据车内规划好的设备布局和尺寸,进行精确的切割和部分预焊接,制作成模块化的支撑架。

这些钢架结构坚固,承重力强,将为雪地车的五脏六腑,即那些核心设备提供稳定的安身之所。

准备工作就绪,林淼便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车厢组装施工。他严格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纸进行搭建,每一步都力求稳固与精密。

首先是车厢主体施工。

他设计的是四层复合结构:最外层是车厢外底板,中间是厚厚的纳米保温板,然后是车厢内底板,最上面则是计划最后铺设的实木地板。

他先将那些翻新或新制作的车厢底板,一块块地卡入车身框架最下层预设的高强度卡扣内。板与板之间的接缝处,嵌入了特种耐低温橡胶密封圈,能够有效防止冰雪和冷气的渗透。

然后,他将预先裁剪好的纳米保温板,像铺地毯一样,紧密地铺设在底层板上,并用强力的耐低温背胶牢牢固定,确保没有空隙。

接着,再将一层同样带有卡扣的车厢内底板,严丝合缝地卡在最上层的框架卡扣上。一个牢固、隔温、防水的“三明治”式车厢底板便宣告完成。

至于最上层的实木地板,林淼计划等到车内所有设备管线安装完毕后再铺设,以免在后续施工中被刮伤或污染。

紧接着,是车厢车体的安装。 这同样是“三明治”结构,但林淼做了强化,即将最外层的铝合金板替换成了他刚刚制作好的整块防弹装甲板。

他启动车库顶部的小型吊机,沉重的装甲侧板在吊索的牵引下缓缓升起。林淼在地面小心地操控着方向,将其精确地移动到车体侧面预定位置。

然后,他使用大功率的铆钉枪和高强度内六角螺丝,沿着框架预留的孔位,“砰!砰!砰!” 地将整块侧板牢牢地固定在车体骨架上。他之所以选择整块安装而非切割成小块拼接,正是为了增强整车的结构强度和整体防护性,避免拼接处成为薄弱环节。

就这样,他陆陆续续将四面侧面的装甲板以及顶部的加固顶板全部安装到位。当车顶板固定完成时,一个完整、坚固、线条硬朗的雪地车车厢主体已然初具雏形,银色的装甲表面在灯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

接下来是车窗。

林淼将定制成形的、厚厚的多层防弹玻璃,小心地嵌入驾驶室四周以及车厢侧面一个小型观察窗的窗框内,用专用压条紧固。

随后,他在玻璃与窗框的接缝处,仔细地涂抹上耐极寒的弹性密封胶,确保绝对的密封和气密性。

随后是内部保温与装饰施工。

车厢外壳完成后,林淼开始着手内部环境的营造。他仿照底板的施工流程,进行内部保温施工。

他将那些厚厚的纳米保温板背面涂上专用背胶,然后一块块地紧密粘贴在车厢内侧的装甲板和内底板之上,力求覆盖每一寸内壁,尽量减少热桥效应。

对于一些管线穿过或者结构复杂的边边角角,他则使用聚氨酯发泡胶进行填充,看着白色的泡沫膨胀开来,填满每一个缝隙。待发泡胶固化后,他用美工刀将多余突出的部分小心翼翼地切割掉,保持内壁平整。

保温层处理完毕,他在最内层扣上了轻便美观的铝合金扣板,作为内饰的基础。然后,在墙壁和顶部,他安装上了预先切割好的暖色调实木墙板。

木质的纹理和色泽瞬间给冰冷的金属空间带来了家的温暖感。至此,车厢内部的“软装”基础,除了最后的地板,已基本大功告成。

接下来是重要的设备集成与布局。

就是是将各种生活设备和功能模块集成到这个移动之家内部。

林淼将之前从白色雪地车上拆下的单人床架拿进车厢。他选择了车厢最后部的区域作为休息区,并特意在此处的底板和侧壁铺设了双层厚度的保温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睡眠时的温暖舒适。

他熟练地将铁架床组装好,然后用电焊机将床脚牢牢地焊接在车底框架预留的承重点上。焊接完成后,他仔细打磨掉焊渣,确保光滑不刮手。他站到床上用力晃了晃,床体纹丝不动,非常之稳固。

得益于重型雪地车增加的长度和宽度,林淼拥有了更充裕的布局空间。他在床尾和床头的位置,各设计安装了两组由重型货架钢材制成的承重架,这些架子同样被焊接在车身的核心承重结构上。

床尾承重架变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厨房与能源区。从上到下,他依次用机械卡扣固定了:微波炉、小型车载冰箱、紧凑型洗烘一体机、咖啡机、即热式饮水机,以及6组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组,共储备90度电。

床头承重架则成为了信息与指挥中心。这里依次安装着:小型服务器主机、多波段无线电收音机,以及10组蓄电池组,共储备150度电,为整个车辆的电控系统和附加设备,如武器站、探照灯、无人机基站、监控摄像头等设备提供充沛电力。

所有设备均通过特制的机械卡扣与承重架锁紧,即便车辆在崎岖路面剧烈颠簸,也不会发生移位或跌落。

在车身中部,靠近侧面小窗的位置,林淼固定了一张可折叠的小桌板和一张带有安全带的沙发椅。

这里可以作为用餐、工作或休闲的区域。桌子旁边的墙上,他预留了服务器主机的接口和位置,准备安装三个大尺寸的显示屏和键盘鼠标,用于当作车载AI控制系统电脑终端,兼具实时显示车外360度环视监控画面、车辆状态数据、供电模组状态以及地图等信息的功能。

在车厢门入口的右手边,林淼规划了一个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区域。他发现这辆重型车的底盘下部,有一个比白色雪地车更大的内置储物空间。

于是他仿照之前的成功经验,利用这个空间,巧妙地隔出了一个干湿分离的小型卫生间。

内部配备了升级版的房车专用马桶、迷你洗手池以及淋浴套装,下方对应着80升的灰水箱和60升的黑水箱,显着提升了在户外冰原的自持时间和卫生保障。

最后是管线布置与收尾。

这一步看似繁琐却至关重要。林淼将所有电力线束、信号线缆以及供水管道,清晰地分开,沿着车厢内壁的走向进行规整的敷设。

他选择了全部采用明管方式,外部使用可拆卸的白色pVc线槽和装饰罩进行遮盖。这样设计虽然美观度稍逊,但极大方便了后期的检查、维修和线路更换,符合他注重实用性和可维护性的原则。

至此,重型雪地车的内部改装工程全部完毕。

一个集坚固防护、高效保温、能源自持、生活便利、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移动生存空间,已然诞生。

接下来,将是赋予这头钢铁巨兽“獠牙”和“眼睛”的时刻,即外部设备的加装。

林淼看着初具规模的座驾,搓了搓手,眼中充满了期待,转身走向那堆等待安装的外部装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