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80章 冰原巨犀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80章 冰原巨犀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蓝星寒奥纪,第144个旧历日,午后。

刚刚回收不久的蜂鸟无人机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林淼熟练地打开其腹部的电池仓,取出能量消耗近半的燃料电池模块,换上两块全新的燃料电池。

随后林淼突然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随后转身看向墙壁上嵌入的外部环境传感器检测终端屏幕。屏幕上,实时刷新的数据让他瞳孔微微一缩:

· 温度:-127c

· 风力:9级

· 风向:西北

· 能见度:< 50米(急剧下降中)

· 告警:强风、吹雪

屏幕旁边的顶部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里,原本只是飘着细雪的冰原,此刻已被昏黄的雪尘彻底笼罩,狂风卷起的冰屑如同无数锋利的刀片,疯狂抽打着庇护所外部的岩壁,视野里白茫茫一片,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

林淼的手指从无人机上移开,眉头微蹙。“9级风……这种强度,蜂鸟这种小型扑翼式无人机出去,恐怕瞬间就会被气流撕碎或者卷得无影无踪。”他冷静地评估着风险。

虽然急于弄清楚外面那五个不明热源的底细,但显然,此刻并非冒险的时机。

他果断压下了立刻前出侦查的打算。安全第一,这是他在末世生存的铁律。他走到地下三层客厅,在那块巨大的落地显示屏前坐下,将信号源切换到庇护所顶部的远距离广角监控探头,虽然此刻画面已被风雪严重干扰,但并不影响热成像模式的显示动态。

屏幕上,在西北方向大约2.5公里处,那五个红外强度不高的橙红色光斑,依旧清晰可见。

它们似乎也感知到了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移动已经完全停止,聚集在一处背风的、雷达图上显示为小型丘陵的脚下,热信号紧密地靠在一起,仿佛在互相取暖,抵御这狂暴的风雪。

“停下了……在避风。”林淼低声判断,稍微安心了一些。只要它们不主动朝着庇护所方向移动,就暂时构不成直接威胁。

与此同时,他放在手边的便携式收音机,原本清晰播放着的邙涯基地公共广播频道,也开始受到强烈干扰,信号变得断断续续,夹杂着“滋啦滋啦”的电流噪音和风啸声,播音员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连广播信号都受到这么大影响……这风暴的能量不小。”林淼关掉了收音机,庇护所内重新恢复了宁静,只剩下新风系统低沉的运行声和壁炉里木柴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他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显示屏的热成像画面上,像一尊雕塑般,静静地观察着那五个静止的光斑,以及风暴中任何其他可能出现的异常热源。

时间在风雪的咆哮中缓缓流逝。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终端屏幕上的风力数据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9级缓缓降到5级,然后是3级……

庇护所外部寒风虽然依旧不停,但已不再是那种毁天灭地的气势。监控画面里的能见度也有所提升,虽然还是灰蒙蒙一片,但至少能勉强分辨出地形轮廓了。

“时机差不多了。”林淼从控制台前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他重新走回车库工作台,将那块已经准备好的新燃料电池快速装入蜂鸟无人机,确认所有接口连接稳固,指示灯正常。

他坐到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按下墙壁上那个标有“无人机出口”的按钮。庇护所侧面崖壁,一块经过伪装的合金装甲板门迅速向上滑开。

林淼右手拇指轻轻向前推操纵杆。

“嗡——”蜂鸟无人机尾部指示灯亮起绿色,扑翼螺旋桨高速震动,发出独特的蜂鸣声,机身如同真正的蜂鸟般灵巧地窜出出口,瞬间融入外部昏黄的天幕之中。

装甲门在林淼按下关闭键后迅速合拢,将寒风再次隔绝。

林淼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控制台的主屏幕上。他操控着无人机,没有选择低空飞行,而是持续爬升,将高度稳定在300米的空中。

这个高度既能有效规避地面可能存在的、拥有对空感知能力的危险生物或人类哨戒,又能获得相对广阔的视野,同时,无人机微小的体型和特殊的扑翼设计,在300米高空被发现的概率也极低。

无人机顶着风,朝着之前锁定的热源坐标高速飞去。屏幕上的景物飞速后退,模糊的雪原、起伏的冰丘在镜头下一掠而过。十分钟后,无人机抵达目标区域上空。

林淼操作镜头向下调整焦距,并切换回高清晰度可见光模式,虽然光线依旧不佳,但比热成像细节丰富。当画面逐渐清晰时,即使以林淼的见多识广,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下方背风的丘陵凹陷处,五只庞然大物正聚集在一起,如同五座覆盖着积雪的灰色小山。

它们的身形极其巨大,高度目测接近四米,体长含尾部恐怕有七八米,远远超过了以前新生代时期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即非洲象。

它们的体态与史前猛犸象有几分相似,同样披着长长的、粗糙的灰色毛发,如同披着一件极地保暖大衣。

四肢粗壮如殿柱,深深地踩在积雪中。然而,与猛犸象不同的是,它们的头部没有那对标志性的、弯曲的巨大象牙,鼻子的长度也似乎比猛犸象短一些,更接近现代大象的比例,但同样灵活有力。

“这是……什么东西?”林淼喃喃自语,心脏因震撼而加速跳动。他立刻操作控制终端,将无人机在不同角度拍摄的高清照片和视频片段,实时导入“灵鹊”AI的数据库,并下达指令:“识别画面中生物,比对已知生物及基因变异图谱。”

“灵鹊”的运算核心高速运转,屏幕上快速闪过无数生物影像和数据流。几秒钟后,冰冷的电子音给出回复:

“目标生物特征比对完成。未在现有数据库中找到完全匹配项。”

“基于形态学分析:目标生物骨骼结构与长鼻目、偶蹄目均有部分相似性,体毛特征与极地生物适应策略吻合。”

“初步推测:该生物可能为新生代时期某种大型哺乳动物,如牦牛、亚洲象、犀牛等。在蓝星急剧降温过程中,为适应极端环境而产生的趋同进化或深度基因变异的结果。缺乏更多生理样本及行为数据,无法进行更精确分类。”

连“灵鹊”AI都无法准确识别!林淼看着屏幕上那五头巨兽,心中暗惊,同时也涌起一股明悟。

“这东西可不好惹,”他心想,“如此巨大的身形,如此厚实的皮毛防御,再加上能在这极端环境生存下来必然具备的强大生命力,如果它们成群结队地去冲击像邙涯基地那样的地方,一般的围墙和轻重武器还真未必能挡住它们的冲击。”

不过,万幸的是,从目前观察来看,这些巨兽似乎性情相对温和,至少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

它们此刻正安静地待在背风处,偶尔甩动一下短鼻,或者用巨大的蹄子刨开积雪,似乎在寻找雪层下可能存在的苔藓或植物根茎。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林淼定了定神,只要这些巨兽不主动威胁到庇护所,他绝无兴趣去招惹它们。

同时,这次发现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蓝星的生态系统,果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所有的生物,都在极尽所能地进化、变异,以求在这该死的极寒天气里活下去。看来,以后在这冰原上活动,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动物了。”

想到这里,他非但没有感到恐惧,内心深处反而隐隐升起一丝……期待?一种探索未知、发现新物种的兴奋感。

“心中还略有点小期待怎么回事?”林淼被自己这不合时宜的念头逗笑了,摇了摇头,搓了搓手,将注意力拉回监控。

他设定无人机进入自动跟随模式,与这群生物保持安全距离和高差,尽可能多地拍摄它们的形态、行为、移动方式等影像资料,存储起来,方便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辨认识别。

在无人机的持续监控下,这五头冰原巨犀在避风处又停留了约一个小时后,似乎恢复了体力,也或许是风雪减弱到了它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它们开始缓慢地移动起来,排成一个松散的队伍,迈着沉重而稳健的步伐,离开了丘陵背风处,继续朝着北方行进。它们巨大的脚掌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深坑,形成一条清晰的迁徙路径。

林淼注意到,它们的移动路线,恰好与庇护所所在的这片丘陵山麓保持着一个安全的平行距离,并未表现出对这片区域的特别兴趣。

看它们坚定不移向北行进的姿态,很可能是遵循着某种迁徙本能,前往北方某处可能存在的水源地或者特定能在这极寒中生存的植物生长区去寻找食物。

目送着它们逐渐远去,最终变成热成像屏幕上的五个小点,直至消失在探测范围边缘,林淼才点击了无人机的自动返回键。

几分钟后,蜂鸟无人机穿过渐渐平息的风雪,精准地降落在车库起降平台。林淼将其回收,仔细检查了机身、螺旋桨和传感器,确认没有在强风中受损,只是表面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他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干净,进行了基础的电量补充和系统自检后,将其收回了空间,以备下次使用。

处理完外部威胁的侦察,林淼将注意力转回庇护所内部。

他下午的计划,是去检查地下二层的十号培育仓,那里种植着上次从地热洞穴带回来的两株蕨类植物。

他乘坐电梯来到地下二层,走到十号培育仓那标志性的银色气密门前。他没有立刻开门,而是先通过门旁的监控面板,仔细查看了仓内的环境数据:

· 温度:5c

· 湿度:65%

· 空气成分:氧气21%,二氧化碳 < 0.05%,未检测到已知植物毒素或异常孢子散布。

· 光照周期:模拟日光,16小时\/天。

所有数据显示正常,与之前设置的参数完全一致。

林淼熟练地操作门禁系统,输入密码,伴随着气密阀放气的“嗤”声,厚重的仓门缓缓向一侧滑开。

只见仓内两个土培容器中,那两株蕨类植物幼苗,此刻已然再次枯萎!原本应该翠绿舒展的叶片,已经完全蜷缩干瘪,没有丝毫生机,并且散发着一股植物腐烂后特有的淡淡酸败气味。

“又失败了……”林淼眉头紧锁,蹲下身,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株枯萎的幼苗。指尖稍一用力,干枯的叶片又碎裂成粉末。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他仔细回想着第一次发现这些植物的那个地热山洞。潮湿、温热、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味,光线昏暗,它们就生长在温泉水汽氤氲的岩石缝隙里……

“温暖、潮湿、富含矿物质的水汽……等等!”林淼脑中灵光一闪,抓住了之前一直被忽略的关键点,“我一直在模拟它原来的温度,甚至用了更好的营养液,但却忽略了它原本的生长环境……

那个山洞虽然是温热的,但洞口附近,甚至它生长的岩石缝隙边缘,其实就覆盖着冰雪!它实际上是生长在‘冰与火’的交界线上!”

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他脑海中:“难道……这种植物纯粹喜冷,它的生长周期中,反而需要零下的低温刺激,我把它完全放在恒温、‘舒适’的环境里,反而破坏了它某种特殊的生长机制?”

他看着玉符空间里静静放着着的、仅剩的最后两株同样来自那个山洞的幼苗,内心挣扎了一下。

“算了,”他最终还是压下了立刻用最后两株幼苗再次试验的冲动,“现有的条件可能无法完全模拟其原生环境。贸然尝试,万一又失败了,就彻底断了线索。

还是等后面找个机会,亲自再去那个地热山洞看看吧,实地更深入地调研一下,采集更多的环境数据和样本。”

他清理掉枯萎的植物,对十号仓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和通风,然后关上了仓门。这个谜题,只能暂时搁置了。

带着一丝挫败感,林淼回到了地下三层的客厅。他拿起放在桌上的三防手机,想了想,给金凯明编辑了一条短信:

“老金,一切安好,放心。”

信息刚发出去没多久,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收到了回复。金凯明的效率一如既往的高:

“收到!林老弟在外,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最重要!另,邙涯基地目前紧缺以下物资,你看看路上或到了岚州那边能不能帮忙留意一下:新鲜或冻干绿叶菜、各类水果罐头、耐寒果树苗、还有…呃…那个,‘小雨伞’(你懂的,tt)。 如看到有靠谱的货源,帮忙留意,价格好说,多谢了!”

林淼看着这条信息,尤其是最后那个“小雨伞”,忍不住失笑,摇了摇头。这老金,还真是……务实。

他回复了两个字:“明白,我多加留意。”

放下手机,林淼心里盘算着:“居然缺这些,绿叶菜和水果罐头我倒是有不少囤货,但还没到必须拿出来交易的程度,暂时先留着。果树苗,嗯,是个长期投资,可以留意。至于‘小雨伞’……”

他撇了撇嘴,“末世前还真没囤这玩意,哎,可惜了可惜了,不然现在说不定能换点好东西。”他心里略带戏谑地想道。

这个小插曲冲淡了植物培育失败的郁闷。林淼决定,是时候为下一次外出做准备了。

毕竟,老是呆在庇护所里虽然安全,但也难免闷得慌,而且很多物资和信息,都需要通过外部获取。这次,他计划带上已经长大了一些的狼崽布丁。

“布丁毕竟是雪狼,血脉里流淌着冰原的基因,不能总把它当宠物猫养在屋里。得适当带出去溜达一下,让它熟悉野外环境,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我的一个好帮手,有个照应。”林淼看着正和瓦力为了一个玩具老鼠“大打出手”的布丁,心中做出了决定。

想到这里,他径直走向车库。外出离不开可靠的交通工具,他计划在下次出发前,再对雪地车进行一次必要的检查和改装,加装一些能提升生存几率和舒适度的设备。

比如,或许可以加装一个外部武器站?或者改进一下车内的加热系统?又或者,为布丁在车内设计一个固定的休息位置?

车库的灯光亮起,映照在白色雪地车冷硬的车身上。

林淼摩挲着下巴,眼中闪烁着规划与创造的光芒,开始构思他的改装方案。新的旅程,总是在充分的准备中悄然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