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77章 能源站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77章 能源站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蓝星寒奥纪,第141个旧历日,傍晚。

持续几日的监控,冰原上除了风声和那三辆留守雪地车旁偶尔晃动的篝火人影,几乎再无变化。

林淼已经习惯了在每日的例行监控中,看到那座孤塔和其下小小的营地保持着近乎凝固的状态。

就在他准备轮换另一架充满电的蜂鸟无人机时,屏幕边缘,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串移动的黑点。

林淼精神一振,立刻坐直了身体,手指在控制终端上快速操作,将处于静止状态的无人机摄像头调整方向,并自动优化镜头焦距。

黑点迅速放大,清晰起来,是九辆体型更为庞大、采用宽履带设计的雪地车,正排成一个松散的纵队,碾过冰原,朝着信号塔方向驶来。它们身后拖曳的雪橇上,装载的货物被厚重的防雨布覆盖,轮廓棱角分明,显得沉重而结实。

“第三批车队!终于来了。”林淼低语,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他立刻操控执勤的无人机返航,同时将早已准备就绪、电量满格的另一架蜂鸟无人机放飞出去。

新的无人机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融入昏暗的天色,直奔信号塔工地区域。

当新无人机传回实时画面时,第三批车队已经抵达,并与留守的三辆雪地车汇合。一时间,信号塔下聚集了十二辆大型雪地车,显得有些拥挤。人员也多了起来,大约有二十多人下了车,聚集在车辆之间。

然而,预料中立刻开始卸货施工的场景并未出现。随后,令人费解的事情发生了。所有雪地车的引擎相继熄火,车灯也逐一关闭。

刚刚还充斥着机械轰鸣的临时营地,瞬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只剩下冰原上永恒呼啸的寒风声浪。人员和车辆都安静地停留在原地,只有雪地车车窗内映射出的暖光提示这里有人类活动。

“他们在等什么?”林淼皱紧了眉头。这种反常的举动让他心中警铃微作。是收到了什么预警?还是在等待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

他操控无人机小心地起飞,环绕着营地飞行,热成像模式下,只能看到雪地车新风口和车内人员散发着橙红色的光斑,没有任何异常热源或移动迹象。

这种静止状态一直持续着。夜色彻底笼罩冰原,只有微弱的星体和那几枚悬停的天体提供着些许照明。林淼不敢大意,让无人机降落在丘陵顶部,保持在安全距离外监视,自己也强打着精神,直到后半夜,确认对方确实没有任何行动意图,才设定好警报程序,和衣在客厅的沙发上小憩了片刻。

蓝星寒奥纪,第142个旧历日,清晨。

天光微亮,虚拟窗模拟出的晨光带着冷调的蓝白色。林淼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从短暂的睡眠中醒来。他快速洗漱了一下,用冷水拍了拍脸驱散倦意,然后从空间里取出一份还冒着热气的香菇鸡茸粥和几个煎饺,坐在了餐桌前,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那块巨大的监视器显示屏。

屏幕上的营地依旧安静,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当清晨的微光足够照亮冰原时,雪地车队营地开始忙碌起来。

几辆大型雪地车的车门打开,陆陆续续下来了十几个人。他们统一身穿亮蓝色的防寒服,头戴厚实的保暖帽和全覆盖式厚面罩,这种醒目的颜色在雪地里既便于识别,也暗示了他们可能属于一个专门的建造团队。

这些人动作迅速而有序,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遍。

他们首先从雪橇车上卸下各种工程机械:小型钻孔机、手持的切割工具、电钻等等。接着,又搬下来大量的建筑材料,那是一捆捆粗细不等的钢筋、切割成特定形状的钢板,甚至还有不少厚实的、看起来像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板。

“钢筋、钢板、木板……这是要建房子?”林淼舀了一勺粥送入口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只见这些人以信号塔基座的那个混凝土小屋为核心,在其外围,大约距离塔身五六米的地方,开始操作钻孔机。伴随着“突突突”的轰鸣,声音通过无人机麦克风微弱地传来。

钻孔机在坚硬的冰层和冻土上,绕着信号塔周围精准地啃噬出一个标准的圆形沟槽。沟槽的深度目测接近一米,宽度也足以容纳多人并行作业。

圆形沟槽成型后,人员迅速分成了两拨。

一拨人跳下沟槽,开始将粗壮的钢筋按照一定的网格结构铺设、捆扎起来。他们的动作麻利,钢筋与钢筋之间的交叉点用铁丝飞快地固定,很快就构建起一个环绕信号塔的圆形钢筋骨架。

另一拨人则沿着圆形沟槽的外边缘,开始竖立起由钢板和木板组合成的模板。他们似乎是使用电动螺丝枪,将特制的长螺钉穿过模板,牢牢地固定在预先埋设好的或者临时打入地下的固定桩上。

模板的内侧紧贴着刚刚扎好的钢筋网。很快,三个小时过去了,一个直径约十米、高度约三米的圆柱形墙体模板就竖立了起来,屋顶的钢筋骨架也巧妙地搭在了几根前些天预先埋设好的粗大钢承重柱上,并被模板包裹在内,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

整个过程高效得令人咋舌。接着,一辆大型雪地车缓缓开到模板墙附近停下,车后部的一个大型储料罐连接着一根粗大的软管。几个人接过软管,将管口对准模板墙上方预留的浇注口。

“开始灌注!”通过无人机捕捉到的一声模糊人声。

灰白色的、看起来粘稠度极高的混凝土浆从软管中汹涌而出,注入模板墙与钢筋网之间的空隙。

林淼注意到,这种混凝土的流动性似乎很好,能自动填满大部分角落,而且凝固速度比前几天底座用的混凝土料要慢一点,但也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光泽,表面变得坚实。

工人们并没有使用常见的混凝土振捣设备进行捣实,这进一步印证了林淼的猜测:这是一种特殊配比的速凝混凝土,专为极寒环境下的快速施工设计。

五个小时过后,当林淼吃完早餐,又处理了一些庇护所内的杂务,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时,一个围绕信号塔的、浑然一体的钢筋混凝土环形建筑已经赫然矗立在冰原上。

工人们开始拆卸外围的模板。露出的墙体表面光滑而坚固,灰白色的混凝土中嵌着深色的钢板,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在环形建筑的侧面,留下了一个标准的门洞,几个人正合力在吊机的协助下,将一扇看起来就极其厚重、带有明显锁闭机构的银灰色防爆门安装上去。那扇门的厚度,目测足以抵挡一般意义上的爆破和重武器冲击。

“能源站兼控制中心……或者说,是一个小型堡垒。”林淼心中了然。这不仅仅是为了给信号塔提供能源,更是为了保护其核心设备不受恶劣环境和潜在威胁的破坏。

紧接着,一台台设备被工程队员们从雪橇车上搬下,通过那扇尚未完全关闭的防爆门,运进了环形建筑内部。由于墙壁的遮挡,林淼无法看到里面具体安装了些什么。

他只能根据逻辑推测:“大概率是储能电池组、能源管理系统、信号放大与处理设备终端、环境控制系统……这些吧。”

他按捺住好奇心,知道此时急也无用,只能等待天色再次暗下来,尝试用无人机进行监听,看能否获取一些碎片信息。

然而,外部的工作并未停止。三个人操作着那辆橙红色的高空作业车升到环形建筑的屋顶。

他们在屋顶预先设置好的基础上,开始安装两台风力发电机。巨大的流线型的叶片被吊装上去,与发电机主体精准对接。随后,他们又将一些粗黑的、看似线缆的东西,用厚厚的保温材料仔细包裹好,通过屋顶预留的穿线孔,引入下方的混凝土建筑内。

“风力发电……妙啊。”林淼点了点头。在这片风力资源丰富的冰原,利用风力给内部的电池组进行持续补充,可以极大延长能源站的自持时间,减少对电池的消耗,甚至可能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符合远程无人值守站点的设计理念。

当所有雪橇车上的货物都被搬进环形建筑后,那扇厚重的防爆门被缓缓关上。一部分工程人员留在了建筑内部,估计是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连接与系统调试。

这一调试,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外部照明灯自动亮起,那些亮蓝色防寒服的人员才陆续从建筑内出来,回到了各自的雪地车上。

夜幕降临,营地的雪地车亮起了内部灯,像一个个漂浮在黑暗冰原上的萤火虫。

林淼知道时机到了。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无人机,借助夜色的掩护,再次降落在昨晚成功监听的那辆、印有“邙涯基地”标识的雪地车车顶。冰冷的金属车顶是最好的收音面板。

扬声器里传来清晰的对话声,带着完成重大任务后的疲惫与放松。

一个年轻的声音率先响起,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头儿,这信号塔连带能源站的总工程,可算是彻底结束了!我这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接着是那个被称作“头儿”的沉稳男声,正是张队:“嗯,兄弟们这几天都辛苦了。从打地基、立塔身,到建这能源堡垒,一环扣一环,总算没出岔子。回去都能好好歇一阵了。”

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听起来有些沙哑,带着浓浓的倦意:“是啊张队,我现在只想回去洗个热水澡,然后狠狠睡上两天!这几天啃压缩饼干和自热军粮都快把我啃麻了,舌头都快没味觉了。真想尝尝基地食堂那热乎的大锅菜,哪怕是土豆炖白菜呢!”

张队笑了笑,声音里也带着一丝向往:“行了,别光想着吃。大家抓紧时间好好休息,检查好车辆状态。明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返回。晚上视线太差,冰裂缝防不胜防,安全第一。”

“明白!”

“好耶!终于可以回去了!”

“放心吧头儿,车都检查过了,油料也足!”

几个声音七嘴八舌地应和着,充满了归家的期待。

听到这些对话,林淼心中彻底了然。工程队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他们停留只是为了等待安全的行车时间。他看了一眼无人机的电量显示,已经消耗过半。既然已经获取了关键信息,没必要再冒险停留。

他操控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起,脱离车顶,朝着庇护所的方向返回。通过车库侧面的专用通道收回无人机后,林淼感觉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些。

结束了一整天高度集中的监视,林淼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他从玉符空间里直接取出一份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蒜香牛蛙,蛙肉饱满,裹着浓郁的酱汁,配菜的青红椒和蒜瓣看起来格外诱人。接着又拿出一杯冰镇的柠檬汽水,杯壁上瞬间凝结起细密的水珠。

他又给眼巴巴蹲在脚边的瓦力和布丁各开了一罐高级猫粮,尽管布丁是狼崽,但目前看来它对猫粮也接受良好,并倒了两小碟温牛奶。

将美食放在餐桌上,林淼点开了存储在硬盘里的一部末世前的经典探案电影。

壁炉里的松木燃烧正旺,发出令人安心的“噼啪”声,跳跃的火光将客厅映照得温暖而惬意。食物的香气、电影的对话声、瓦力和布丁满足的进食声、木柴的燃烧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与外界冰原死寂截然相反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是独属于他的,末世中的宁静与慰藉。

蓝星寒奥纪,第143个旧历日,清晨。

第二天一早,林淼醒来后,洗漱完毕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车库将无人机再次放飞。他习惯性地瞥了一眼墙上的气温传感器,红色数字显示着“-121c”,比昨天又降低了两度。

当他操纵无人机抵达信号塔区域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

昨天还停满了雪地车的营地,此刻已经空空如也。只有那座银灰色的信号塔和其下灰白色的环形堡垒孤零零地矗立在冰原上,能源站周围和屋顶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上面细小的刀片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雪地上,杂乱但清晰的履带印尚未被夜间的风雪完全抹平,提示着车队离开的时间并不长。

信号塔钢架顶端,那两台风力发电机的巨大叶片正在寒风的吹动下稳定地旋转着,为下方的堡垒持续注入能量。整座塔和堡垒的外壳,都已经被一层薄薄的、晶莹的冰雪覆盖,更添了几分冷峻和孤寂。

林淼看着这个画面,心中莫名涌起一种奇特的感受。就像是在一颗完全陌生、荒芜的星球上,突然发现了另一个智慧文明留下的遗迹或前哨站,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席卷而来。

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火种并未完全熄灭,但也凸显了个体的渺小与孤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