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59章 不速之客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59章 不速之客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蓝星寒奥纪,第55个旧历日。

户外温度计上的数字,已经变成了一个令人心悸的符号:-139°c。即便有自制的加热防寒服和呼吸面罩,林淼也彻底打消了任何外出的念头。这个温度下,金属会变脆,防冻液会凝固,任何暴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在瞬间冻伤,设备故障率会呈指数级上升。生存的第一要义,就是尊重自然的绝对力量。

清晨,例行公事。他仔细打扫了植物培育仓,检查了营养液浓度和植株健康状况。接着是家禽饲养仓,清理粪便、消毒、添加饲料和清水。兔子们似乎已经完全适应,换毛期接近尾声,看起来精神不错。做完这一切,他回到了地下三层的主控室,开始每日最重要的功课,即仔细审视庇护所四周所有监控探头的画面,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突然,他的目光凝固在其中一个屏幕上。那是朝向东南方向的远距离高清摄像头传回的图像。在天地间一片死寂的纯白背景上,极远处的地平线附近,有几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小黑点,正在极其缓慢地移动。移动的大致方向,似乎正朝着庇护所所在的这片丘陵地带!

林淼的神经瞬间绷紧,睡意全无。他立刻坐直身体,双手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将那个方向的几个摄像头焦距拉到最大,紧紧锁定了那些移动的黑点。

由于是白天,光线充足但缺乏夜间大雪的天然掩护,他不敢贸然派出无人机。无人机的蜂鸣声和移动的身影在如此澄澈的极寒空气中,太容易被发现了。他瞥了一眼墙上的主环境显示屏:-122°c。

“这个温度……嗯…应该不会是活动的人吧?”他喃喃自语,用理性压制住本能升起的警惕。外面是人类无法生存的温度,即使有最好的装备,风险也极高。

但他没有放松观察。时间在高度集中的监控中缓慢流逝。他甚至中途去睡了一觉,补充精力。等到他再次回到主控室时,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

而这一次,他终于看清楚了。

那辆雪地车,车身上模糊但依稀可辨的【藏省避难基地·第十三巡查队】字样,以及那独特的橘黄色涂装条纹,让他瞬间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正是半个多月前,在此地附近搜寻铁陨石的那支队伍!

“他们原路返回了?”林淼心中了然。在这片没有任何参照物的广袤冰原上,沿着来时用定位仪标记出的、相对安全的路线返回,是最明智的选择。“果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但与此同时,一丝隐忧浮上心头。这条路被标记为“可通行”,意味着未来藏省基地的其他队伍,也可能沿着这条路线活动。而这条路线,距离他的庇护所最近处,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庇护所被发现的风险。

他仔细观察着。很快,他发现了更多细节。之前是两辆雪地车,现在却只剩下一辆。不过,这辆幸存的车后面,用牵引杆拉着一个用粗钢管和金属网简易焊接成的雪橇架,上面堆放着几个用厚重防潮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方形物体,用绳索牢牢固定着,看起来像是某种物资。

就在这时,那辆拖着雪橇的雪地车,在距离庇护所大约**公里外的一处小型丘陵背风面,缓缓停了下来。这个位置非常巧妙,刚好处于林淼一个伪装监控探头的最大有效观测距离边缘,他能观察到雪地车的大致动向。

林淼愣了一下。“这鬼天气,不抓紧时间赶路,停下来干嘛?”他心中的好奇感被彻底勾了起来。他从玉符空间里取出一份还冒着热气的炸鸡和一杯冰可乐,这是灾难来临前囤积的简单快乐。他坐在舒适的监控椅上,一边享用着美食,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仿佛在观看一场关乎生存的实时纪录片。

只见雪地车的车门缓慢打开,五个穿着臃肿橘红色防寒服的身影笨拙地下了车。他们一下车就不停地跺脚、搓手,活动着身体,即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和模糊的画面,林淼也能感受到他们正在承受的可怕寒冷。

“五个人…嗯…人数没少。看来另一辆车是报废了,人员并到了这一辆上。”林淼推测着。

那五个人围在雪地车旁,对着车辆和后面的雪橇指指点点,似乎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其中一个人掀开了雪橇上某个物资包的防水布一角,从里面搬出一个看起来不算太重的箱子,费力地塞进了雪地车的车厢内。做完这一切,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一致,又迅速全部钻回了车内。

然而,车辆并没有立刻发动离开,而是就那么静静地停在那里,引擎熄火,橘红色的车身,仿佛冰原上一处跳动的火焰。

“不对劲……”林淼的眉头越皱越紧。在这种极端低温下,每多停留一秒,车辆重新启动的风险就增加一分,人员的消耗也更大。他们必然遇到了必须停下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等待什么?

强烈的好奇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同类动向的关注,驱使林淼决定冒一次险。他需要知道更多。

他来到一楼车库,意识沉入玉符空间,仔细搜寻。很快,他找到了目标,就是一个只有巴掌大小、造型极其精巧的四旋翼无人机。这是他当初在镁国采购那批“大玩具”时,通过特殊渠道,向那位军火供应商额外订购的“小玩意”:一款专为特种侦察和情报收集设计的微型无人机。

它采用仿生学设计,旋翼动作模仿蜂鸟扑翼,飞行时噪音极低。动力来自高效的小型燃料电池,续航时间长,且其特殊设计使其对极端低温环境有更好的耐受性。最重要的是,它下方集成了一枚高灵敏度的定向激光窃听器,可以通过接收远处玻璃或车体的微弱振动来还原声音。

林淼将其取出。之前他测试过它的性能,但在-140°c左右的超低温下还没试过。他来到庇护所丘陵另一侧的无人机专用出入口,刚好位于巡查队雪地车的另一侧,将其小心放飞出去。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融入灰白色的天空,在丘陵背面盘旋了几圈。林淼仔细监控着它的各项参数:燃料电池输出稳定,飞控系统反应略显迟滞但仍在可控范围,摄像头和窃听器工作正常。

“可以执行任务。”他做出判断,操纵无人机返回。

他给无人机换上了两块全新的,能量密度更高的燃料电池备用模块。又拿出快干白色漆笔,仔细地将无人机上任何可能反光的深色部分全部涂成雪白色,实现视觉上的最大伪装。

等待漆干的同时,天色也逐渐暗淡下来。温度计显示,外部温度正在向着-143°c的夜间低谷滑落。

时机到了。白昼的光线会增加被发现的风险,而夜晚的黑暗和风声是最好的掩护。林淼再次来到侧面出入口,将这只白色的“小蜂鸟”放飞了出去。

寒风凛冽,无人机的操控变得异常困难,屏幕上的画面剧烈晃动。林淼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与风力搏斗,操纵着无人机沿着低空,借助地形起伏掩护,迂回接近目标。花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终于有惊无险地将无人机悬停在了那辆雪地车正上方。

他选择了一个风力稍弱的间隙,缓缓下降。无人机底部的磁吸减震脚垫轻轻接触车顶金属壳,发出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咔哒”声,便牢牢吸附住了。

“窃听器启动,频率校准……”林淼在主控室内屏息操作。

很快,一阵夹杂着电流杂音、但异常清晰的人声,从高质量的音箱中传了出来,瞬间充满了安静的主控室。

“……头儿,这都多久了,咱们咋还没到呢?”一个听起来很年轻的声音抱怨道,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和寒冷导致的颤抖,“车还搭进去了一辆,这车要是再在这儿抛锚了,咱……咱可就全完了啊!外面可是零下一百四十多度呢!手都不敢露出来!”

“小赵,冷静点。”一个较为沉稳、带着点沙哑的中年男声响起,显然是队长,“慌什么?咱们出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搜集物资吗?跑得远了点,风险是大,但收获也大啊!你看看后面雪橇上那些东西,从那个‘希望堡垒’私人基地手里换来的,药品、压缩口粮、还有最关键的那么多铁陨石是吧!这趟值了!别光盯着困难,想想基地里等着这些东西救急的六七十万人!”

另一个稍微年长些的年轻声音插话,语气同样担忧:“头儿,道理我们都懂。可……可是咱们的食物和燃料还够撑到接应点吗?这鬼天气,耗油量比预估的高太多了。另一辆车交易了。虽然大部分物资并过来了,可也没多少油了……我心里实在没底。”

中年人叹了口气,声音放缓了些,努力安抚道:“吃的省着点,还能撑一个多星期。燃料确实紧张,但我计算过,只要不再出大岔子,开到第三号预定点没问题。我已经用长波电台和基地联系上了,报告了我们的位置和情况。基地已经明确回复,会派出一支接应车队,带着充足的燃料和补给,前往三号点等我们!放心,组织不会放弃我们的。我们现在停下来,一是让大家轮流下车活动一下,老窝在车里血液循环不行,更容易冻伤;二是检查一下车辆和雪橇连接处,刚才颠得厉害,别松了;三是等这阵最猛的寒风过去。休息几个小时,我们就出发。”

听到接应车队已经派出,两个年轻人的情绪明显稳定了不少。

“真的?那太好了!”

“嗯,都抓紧时间休息,轮流盯着点车外情况。小赵,你先睡,两小时后换你李哥。”

对话渐渐平息,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因寒冷而不自觉发出的牙齿打颤声。过了一会儿,传来了轻微的鼾声,有人已经疲惫地睡着了。

林淼静静地听着,将所有信息在脑中整合分析。

· 私人基地:确认存在,位于庇护所北面约700公里处,名称可能叫“希望堡垒”,规模约2000人。

· 交易内容:巡查队用一辆雪地车,换取了燃料、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大量铁陨石。得到了该基地的位置和联络方式。

· 现状:燃料食物紧张但尚可支撑,等待接应,暂时休整。

· 目的:返回藏省基地,运送物资。

一切都很清楚了。这支队伍只是路过,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身生存和完成任务上,对他的庇护所毫无察觉。他们虽然标记了路线,但短期内并无直接威胁。

又监听了一会儿,确认再没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后,林淼谨慎地操纵无人机悄然起飞,借着夜色和风声的掩护,安全返回了庇护所。

心中最大的疑问得到解答,林淼松了口气。无论这支队伍是顺利返回,还是中途真的需要帮助,他都不会主动暴露自己。对于林淼而言,在彻底了解外部势力格局和确保自身绝对安全之前,隐藏,才是最高的生存法则。

他看着监控屏幕上,那辆小小的雪地车在几个小时后重新发动,拖着沉重的雪橇,缓缓驶离丘陵背风面,最终变成一个小黑点,彻底消失在南方的地平线。

他将注意力从外部监控移开,身心重新投入到庇护所的日常运转中。

接下来是例行的收取禽蛋。他拿着篮子,走进八号培育仓。鸡舍和鸭舍里,果然又多了几枚温热的蛋。他熟练地一一捡起。

忽然,他的动作停住了。目光落在其中几枚蛋上,它们的个头似乎比普通的蛋要稍微大一点点,形状也似乎更完美一些。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枚特别的蛋挑出来,走到光线较好的地方,从空间里取出一支强光手电筒,对着蛋壳照射过去。

在手电筒的光柱下,蛋壳内部不再是均匀的透亮。在其中一枚鸭蛋的中心,可以看到一个极其微小的、仿佛带着血丝的阴影,以及周围隐约可见的、蛛网般的细微血管脉络!

受精蛋!而且是正在发育的受精蛋!

惊喜瞬间涌上林淼心头!他之前只是期盼着能持续有蛋吃,没想到这些家禽在庇护所舒适的环境下,竟然自然交配并产下了可以孵化的受精蛋!

他立刻行动起来,几乎是小跑着回到物资区,从玉符空间里翻找出一个之前采购的、专业的小型家用孵蛋器。他拿着孵蛋器来到隔壁的九号培育仓,找了一个空的架子,接通电源。

他仔细阅读了孵蛋器的说明书,又查询了数据库里关于鸡、鸭、鹅蛋孵化的具体温湿度要求。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确认的受精鸭蛋和另外几枚疑似受精的鸡蛋、鸭蛋,轻缓地放入孵蛋器的托架上。

“温度……37.8摄氏度,湿度……前期55%,后期提高到65%……”他一边默念着,一边仔细调整着孵蛋器的参数。透明的罩盖下,温暖的灯光亮起,加湿器开始发出细微的嗡嗡声,营造出一个最适合生命孕育的微小环境。

“希望能成功……”林淼看着那几枚承载着新希望的蛋,心中充满了期待。如果孵化成功,庇护所将迎来真正的新生命,食物来源也能进入更可持续的循环。至于鸽子,它们似乎还没什么动静,但不着急。

做完这一切,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培育仓。庇护所的生活,似乎又向着更美好、更充满生机的方向,悄然迈进了一小步。外界的极度严寒与纷扰,暂时都被隔绝在那扇厚重的大门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