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51章 开端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51章 开端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半个月的时间,在紧张与等待中悄然流逝。

如今,即使在白天,只要天气稍霁,人们偶尔抬头,也能在西北方的天际,看到一颗模糊却异常醒目的光点,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灰白色的尾迹,如同天空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那就是cerberus。它不再只是新闻里的一个名词,而是真实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带来的压抑感笼罩了整个星球。

在这半个月里,横贯华国北方的生命线“磐石计划” 主体工程,那依托秦岭、太行山脉建造的宏伟防波堤坝,已宣告初步完工。远远望去,一道灰黑色的,并且与山脉融为一体的巨型钢铁混凝土长城巍然屹立,其六百余米的高度令人望而生畏,如同神话时代的造物。工人们正在安装最后一批复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为其注入“感知”的能力。这座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希望的超级工程,被官方正式命名为 “禹城” ,寓意深刻,既纪念上古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也寄托了祈求其再次护佑华夏大地、抵御这次超级海啸危机的深切期望。

与此同时,规模空前的 “候鸟计划” 人口大迁徙已基本结束。绝大部分民众听从安排,迁入了内陆各个新建的居住点。但仍有一小部分人,或因固执认为这是危言耸听,或因难以割舍世代居住的故土,选择了留下。而没有跟随集体转运的人们,更多则是选择了自驾,试图用高昂的代价为自己和家人在内陆寻找一线生机。通往内陆的各条公路干线,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拥堵,车流缓慢蠕动,燃油、食物和耐心都在被消耗。

“禹城”厚重的城墙下方,预留了许多通道,正是之前的公路穿越而过的设计。穿过“禹城”之后,相关部门在公路两侧每隔十公里便设立了一个补给站和配套的应急地下避难区。补给站为艰难前行的人们提供最基本的饮用水和食物,而那些深入地下的避难所,则是为了万一陨石雨提前袭来,人们能有一个临时保命的场所。

林淼最近半个月都没有再出门。一方面,西北地区已经彻底进入了严冬,大雪纷飞,气温持续徘徊在零下二十度以下,极端寒冷;另一方面,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计划必须完成,就是处理玉符空间里那堆如同小山一样的原木燃料。

这些原木是他很早之前从峨罗斯采购的,原本是作为战略储备燃料和建材。虽然他可以在空间中用意念轻松移动整根原木,但无法将其凭空分割,必须依赖物理切割。于是,这半个月,他化身成了“伐木工”。

每天,他都要在空间里操作大型汽油动力切割机超过八个小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木屑纷飞,即使戴着护目镜和口罩,也依然搞得浑身是灰。

“嗬,没想到末日还没来,我先成了熟练的伐木工人了,哈哈哈。”林淼常常一边费力地扶稳巨大的原木,一边自嘲地笑道。

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当最后一根原木被分解成小臂粗细、长短统一的木条时,巨大的成就感驱散了所有疲惫。这些优质的薪柴,密密麻麻地塞满了整个四号货架的第三层和第四层,甚至还将五号货架的第二层也占去了一大半!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可靠燃料,林淼虽然手臂酸痛,但内心充满了踏实的安全感,即使未来能源紧张,在不使用煤炭色情况下,这些木柴也足够他取暖和应急很久很久。

他注意到,最近的天气异常得令人不安。几乎没有了强烈的日照,天空终日被厚厚的、铅灰色的云层笼罩,不是狂风卷着雪沫,就是阴沉的乌云密布,气温持续走低。

“这种天气,太阳能板已经成了摆设,反而可能被风雪损坏。”林淼想着,走到了地下三层的总控室。他在控制面板上操作了几下,下达了指令。

很快,通过外部监控可以看到,隐藏在3号丘陵顶部的太阳能发电板阵列缓缓收回,上方那数十厘米厚的复合装甲保护盖迅速合拢,最后,最外层的仿生伪装岩板滑回原位,将一切痕迹完美掩盖,哪怕有人走到近前,也绝看不出任何破绽。

此外,林淼决定全面测试一下庇护所那耗资不菲的外部侦察与安保系统,就是那数百架无人机和无人巡逻车。

他选择了一个相对风小一些的阴天。坐在三楼客厅舒适的沙发上,他打开了面前三个巨大的监控屏幕。

首先测试无人机系统。他在控制平板上点击了“发射”指令。

只见在3号丘陵侧面,一处看起来毫无异样的岩壁突然无声地向内凹陷,然后向一侧滑开,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架中型六旋翼无人机迅速从洞内升空飞出。在其完全飞出后,洞口又迅速无声地关闭,恢复成岩壁模样。

这架无人机采用了最新的仿生学设计,其旋翼运动模式模仿蜂鸟,飞行时噪音极低,在一米之外就几乎听不见声音,并且拥有极强的抗风能力和高达30小时的续航时间。它可以通过预设程序,在指定区域进行自动绕圈巡航。

林淼熟练地操纵着摇杆,屏幕上传回高清的实时画面:苍茫的雪原、被积雪部分覆盖的丘陵、远处依稀可见的公路……视野极其开阔。无人机的数据链通过同时升起的顶部隐藏式天线和洞口处的小型相控阵平板天线协同工作,保证了高速、稳定的通讯,画面几乎没有延迟。

接着,他测试了更让他有安全感的无人巡逻车系统。如果说无人机是他的“侦察尖兵”,那这种履带式无人车就是他的“进攻利刃”。

按下启动键,庇护所主体大门旁边,一道较小的、同样经过伪装的装甲侧门快速移开。一辆履带式油电混合动力装甲无人车缓缓驶出。

它的底盘很低,履带设计赋予了它极强的地形通过性,即使在厚厚的积雪中也行动自如。上部是一个可360度无限旋转的炮塔式平台,集成有高清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激光测距仪,甚至还预留了坚固的支架接口,显然是为了方便日后加装自卫武器。它的续航能力更是惊人,混合动力确保了它能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巡逻警戒。

林淼操控着它在庇护所外围的雪地里转了几圈,进行了爬坡、越障等测试,表现都非常完美。他甚至有点意犹未尽,仿佛在玩一个无比真实的遥控模型。测试完毕后,无人车精准地返回,侧门打开将其回收。

就在林淼兴致勃勃地测试着他的“高科技玩具”,熟悉着庇护所的各项尖端功能时,外界的时间仍在无情地流逝。

转眼间,天文预报中cerberus穿越木星轨道的时刻到来并过去了。虽然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到细节,但全球的天文台都记录下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cerberus以极高的速度被木星引力猛烈弹射加速,其巨大的引力以及那条长长的尾迹,像一把巨大的扫帚,狠狠地撞进了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撞击的瞬间,在蓝星的夜空中,竟然猛地迸发出了一片极其绚丽、却令人心悸的“宇宙彩虹”,那是无数小行星被撞碎、蒸发、燃烧、反射恒星光芒形成的奇异景象。无数被撞击溅射出来的碎片,以更高的速度射向四面八方,其中大部分被木星吞噬,一部分撞向火星,还有一小部分,正朝着蓝星的方向呼啸而来!

五天后的一个下午,林淼照例浏览着新闻,此时信号塔依然可以运作,只是信号时断时续,估计储电蓄电池电量快耗尽了。突然,一条由高空无人机从高空拍摄的视频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

画面中,原本蔚蓝的海洋变得狂暴无比。cerberus的引力虽然尚未达到峰值,但其影响已经初步显现。海洋被一种无形的巨力所拉扯,掀起一**高达数十米的巨浪,一次又一次地、疯狂地冲刷、吞噬着沿海大陆架!许多沿海城市的低洼地区已经彻底消失在海平面之下。

新闻主持人用平静地语气报道:“……囸本列岛已于昨日完全被百米高的超级海啸淹没,伤亡数字无法统计……据悉,一个月前,鉴于广泛的民众呼声及综合考量,我国拒绝接纳其大规模移民高原地区请求……目前,全球沿海地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猛烈冲击……”

林淼默然。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新闻里也开始插播消息,称已有少量小行星碎片开始闯入蓝星大气层。夜空中,不时能看到一道道明亮的“流星”划过,绝大部分在高速摩擦中燃烧殆尽,如同盛大的烟花。偶尔有漏网之鱼坠落,砸在海面激起冲天水柱,或是在荒芜之地撞出新的陨石坑,所幸目前尚未报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林淼关掉了新闻,走到那面巨大的、显示着外部风雪景象的“窗户”前。小猫瓦力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凝重的情绪,安静地趴在他的脚边。

他明白,眼前这一切,都只是灾难的序曲,是流浪行星cerberus奏响的这曲末日交响乐的前奏而已。真正的最**,最猛烈、最无情的考验,将在五天之后,当cerberus最接近蓝星,引力影响达到巅峰的那一刻到来。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低声自语,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脚下这座庇护所说:“一定要撑住啊……”

他所有的准备,所有的努力,都将在那一天迎来最终的检验。如果连这座堡垒都无法承受,那么,他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带着瓦力,躲进玉符空间里,度过余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