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33章 镁国之旅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33章 镁国之旅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翌日清晨,戈壁滩的朝阳刚刚驱散夜间的寒意,林淼便已驾车驶出邙涯镇,朝着沙柳沟边缘那处被征用为中转站的废弃仓库驶去。车轮卷起干燥的尘土。

首批核心建材的抵达至关重要,它们是庇护所的骨骼与血脉,其安全存放容不得半点闪失。虽然信任Vivos的专业能力,但有些事,他必须亲眼确认。

距离仓库还有一公里多,低沉而持续的轰鸣声就已经透过车窗传了进来。那是由数十辆重型卡车引擎、机械运转和人声指挥混合而成的工业交响曲。

他将车停在一处稍远的土坡上,没有下车,只是摇下车窗,拿起随身携带的高倍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仓库区域的繁忙景象。

眼前的一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一条由至少三十辆重型卡车排成的长龙,从仓库门口一直延伸至远方的临时便道,蔚为壮观。工人们穿着统一配发的橘红色反光安全服和头盔,在几名明显是Vivos监理和“华建九局”管理人员的指挥下,高效地忙碌着。

大型叉车在卡车间灵活穿梭,吊机的钢铁巨臂缓缓摆动,将一捆捆粗壮的高强度螺纹钢、一袋袋沉重的高标号水泥母料,以及其他各种规格的管道、线缆预制件,从卡车上卸下,再井然有序地搬运进那座经过临时加固、显得愈发庞大的仓库内部。每一次起吊,每一次搬运,都充满了工业化的力量感和秩序感。

他的镜头移动,很快找到了安德鲁·米勒的身影。这位Vivos的亚太区技术总监正站在仓库门口,与一位戴着白色安全帽的人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安德鲁手里挥舞着一份单据,眉头紧锁,语速很快。对方则不时点头,指着仓库内部和外面的车队,似乎在解释或安排。

很快,似乎达成了共识,安德鲁脸上的表情缓和下来,他用力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那位负责人立刻转身,小跑着冲向装卸区,大声吆喝着,挥着手指挥工人们调整几辆卡车的卸货顺序,好像是要优化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

林淼的目光锐利如鹰,细致地扫过仓库周边。他注意到,相比前几天勘察时,这里的安保措施已经全面升级。仓库外围拉起了崭新的、醒目的黄色警戒线,多个关键角落和制高点上,已经安装了高速球型摄像头,显然具备360度无死角监控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有两组身穿黑色制服、体格彪悍的安保人员,牵着威风凛凛的巡逻犬,沿着预设的路线进行交叉巡视,他们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任何可疑的动静。

看到Vivos在安保方面的投入确实迅速且到位,林淼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微放松了一丝。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此刻他若贸然现身,除了彰显存在感外,或许反而会干扰现场高效的运作节奏。监视和信任需要平衡,在确认大局无虞后,他选择保持距离。

他缓缓启动车辆,调转车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喧嚣的工地。返回镇上的家,林淼立刻将自己投入到一种高强度、双线程的工作状态之中。

一方面,他作为项目的最高决策者和监督者,与Vivos项目组、安德鲁以及施工方“华建九局”保持着几乎不间断的沟通。加密网络和卫星通讯确保了信息的畅通无阻。他的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着多个窗口:

Vivos提供的实时项目管理系统pmS,上面跳动着物资入库记录、工时统计、进度百分比;安德鲁每日发来的详细工程日志;华建九局提交的施工计划和材料检测报告;甚至还有关键工序点,如仓库入口、洞口爆破面等的监控录像流。

他对细节的追问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一份水泥的强度检测报告,他会要求查看不同批次的离散系数;一份工人出勤表,他会留意换班间隙是否存在管理真空;即便是监控录像,他也会快进浏览,观察作业流程是否规范,安全措施是否始终到位。

这种无处不在、明察秋毫的关注,让远在仩海的李经理和现场奔波协调的安德鲁都感受到了一种实质性的压力。电话会议上,林淼冷静而切中要害的提问,常常让他们需要提前做足功课。但也正因如此,整个项目团队,从顶层管理到基层执行,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工作的严谨性和效率被逼到了极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在沟通和监控的间隙,他几乎所有剩余的精力都扑在了次卧那个临时搭建的数据中心上。“灵鹊”模型如同一个不知疲倦、胃口巨大的数字饕餮,日夜不停地吞噬着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

硬盘阵列指示灯疯狂闪烁,读写的声音几乎连成一片细微的蜂鸣。那些他精心采购的大容量硬盘,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填满。林淼需要频繁地手动更换已经存满的硬盘组,将它们贴上标签后妥善收好,再换上全新的空白硬盘。

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下载和存储。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他开始了更为繁重的工作——系统性地整理和分类这些海量数据。他依据“灵鹊”人工智能生成的初步多层索引和关联图谱,开始构建几个结构清晰、易于未来检索的庞大知识库:

【技术资料库】:这是重中之重。库容涵盖了从最基础的冶金、化工、机械原理手册,到高级的能源管理与电网调度、水处理(包括净化、淡化、循环利用)技术、无线电通讯(短波、长波、卫星)原理与设备维修、无人机设计与故障排查、内燃机维修保养、甚至包括基本的半导体制造和计算机维护知识。所有能找到的技术手册、设计图纸、专利文件、行业标准规范(ISo, dIN等)都被分门别类地存储。他想象着未来可能需要从零开始重建或维护复杂技术装备的场景,力求无所不包。

【农业与生物库】:生存的基石。库内详细存储了全球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经济作物的详细种植技术、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温室与无土栽培(水培、气培)技术;大量采集了种子保存技术、基因库信息、甚至包括一些作物的杂交选育资料。家畜养殖部分则涵盖了猪、牛、羊、鸡、鱼等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繁殖技术。医疗子库则极其详尽,从基础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到战地外科手术指南、灾难医学、传染病防控、牙科急救、护理学,以及大量的药物说明书、化学合成路径。他甚至特意花费大量存储空间,下载了海量的中医古籍、方剂学、针灸学经典,认为这是传统智慧的宝库,可能在极端环境下发挥奇效。

【人文历史库】:文明的火种。林淼意识到,活下去不仅仅是**的存续,更是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这个库旨在保存人类文明的精华: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从中国的《诗经》、《论语》、《孙子兵法》,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从世界各地的历史典籍、地图图册(详细到地形、水文、交通),到天文星图、音乐乐谱、名画高清扫描件、建筑设计图等等。

他尽可能广泛地收录,希望能为未来可能存在的的重建保留尽可能多元的知识库。

这项工作极其繁琐耗时,需要他不断根据“灵鹊”的提示进行人工干预和优化分类逻辑。但每一次将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档,每一次看到索引变得更加清晰完善,林淼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充实感和掌控感。每一个Gb的数据存入,仿佛就为他未来的诺亚方舟增加了一块沉重而坚实的压舱石。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到了首次爆破的当天。

上午九点五十分,林淼准时出现在了那个熟悉的高处观测点。这里视野极佳,可以清晰地俯瞰整个3号丘陵的施工面。他熟练地架起高倍望远镜,同时还将一个便携式的长焦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连接好备用电源和存储卡,他要记录下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对于他的地下庇护所而言,这声爆破巨响,就是它的奠基礼。

十点整,分秒不差。

通过望远镜,他看到远处丘陵脚下那些微小如蚁的人影开始迅速而有序地向后方预设的安全区域撤离。几面红色的信号旗在空旷的场地上格外醒目,有力地挥舞着,发出无声的警告。

随即,一切陷入了短暂的寂静。连戈壁上常有的风声仿佛都在这一刻屏住了呼吸。大地沉默着,等待着。

然后,“轰!!!”

一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巨响,仿佛是从大地脏腑深处传来的一声洪荒巨兽的咆哮。即使隔着一公里多的距离,林淼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传来的轻微但明确的震动波。与此同时,3号丘陵的预定开口处,猛地向上腾起一股粗壮的、混杂着大量尘土和细小碎石的黄黑色烟云。爆破的控制显然极为精确,烟云的规模被严格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并没有过分扩散,显示出操作团队高超的技术水准。

烟尘尚未完全散去,他手边的加密对讲机就传来了安德鲁·米勒的声音,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自豪:“林!首次爆破完美成功!震动传感器数据完全在安全预设范围内!初步显露的结构面岩体完整性良好,符合地质勘探预期!我们现在准备进场清理爆渣,进行初步支护!”

“收到。继续。”林淼的回复依旧简短冷静,但他放下对讲机时,注意到自己紧握着望远镜金属支架的手心,不知何时已经微微出汗,冰凉与灼热交织。

很快,远处待命的大型挖掘机、装载机和渣土车发出了更大的轰鸣声,如同等待已久的工蚁军团,迫不及待地冲向那刚刚被暴力撕开的大地伤口。巨大的机械臂开始灵活而有力地清理碎石,将炸开的岩渣装上一辆辆渣土车运往指定的堆渣场。随着表层的碎石被逐步清除,一个黑黢黢的、向内深深延伸的洞口开始初具雏形,仿佛巨兽张开了等待吞噬的嘴。

浩大的地下工程,至此全面展开。

接下来的日子里,沙柳沟彻底告别了它延续了万古的死寂。日夜不休的机械轰鸣声成为了这片土地永恒的新背景音,低沉而有力,宣告着人类改造自然的野心。临时营地的灯光在夜间彻长明,如同戈壁滩中一座突兀而倔强的孤岛,照亮着一小片天空,与璀璨的银河遥相对峙。运送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每隔几天就会新增一批车辆和物资,使得那座中转仓库的规模不得不一扩再扩,俨然成了一个繁忙的物流中心。

林淼保持着每隔一两天就亲临现场远处巡视的频率。但他严格遵守着安全规程,从不轻易进入核心施工区,更多的是在周边的高点,用望远镜默默观察整个工地的运作态势。偶尔,他会在安德鲁和监理人员的陪同下,穿戴好全套安全装备,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进入已经完成初期支护的洞内段,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

他亲眼见证了坚硬的花岗岩体被钻爆法和巨型隧道掘进机一点点顽强地凿开、破碎、清理出来;看到了巨大的、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钢拱架被大型吊机精准地吊装进去,铆接加固,支撑起未来通道的坚实轮廓;看到了工人们操作着喷浆机,将灰黑色的混凝土高速喷射到岩壁和钢架上,形成初步的衬砌,隔绝了岩层的湿气和潜在风险;看到了各种用途复杂、规格颜色不一的管道,包括通风、给排水、电力线缆套管、通讯光纤导管,开始沿着洞壁预先埋设,这些是未来庇护所的血管和神经。

工程的复杂度和强度远超普通的民用建筑。Vivos的设计标准和验收规范极高,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检测流程和合格标准。林淼曾亲眼目睹安德鲁因为一段初凝的衬砌混凝土,其现场取样的试块经检测强度比设计要求差了微不足道的零点几个标号,而毫不留情地勒令施工队当场停止后续作业,将那一段已经喷好的混凝土全部凿除清理干净,重新进行喷射作业。当时,负责具体施工的“华建九局”那位王总工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跳动,这意味着一大笔材料、工时和机械成本的损失。但在Vivos外籍监理团队冰冷而不容置疑的注视下,在合同条款中那苛刻的违约金和质量要求压力下,他最终只能咬着牙,挥手让工人执行。

这种近乎偏执的、锱铢必较的严谨作风,虽然有时显得不近人情,却反而让林淼感到一种安心。这正是他支付巨额资金所想要购买的专业精神和质量保证。他需要的就是这种对标准和规则的绝对尊重。

在这种高效的推进和严格的监督下,建设成果日益显着。入口通道以每天数十米的速度稳定地向山体深处坚韧推进。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再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主通道的全部掘进和初步支护工作。

眼见工程前期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阶段已经平稳度过,一切步入正轨,林淼略微放缓了亲自前往施工现场的频次。他在家里的客厅又增加了两个大型落地显示屏,一个专门显示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另一个则轮番切换各个关键节点的监控画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监控。

很快,一周时间过去。项目管理系统和安德鲁的每日报告都传来喜讯:通往山体内部和计划中地下核心区的门户通道已经全部顺利开挖完成,并且通过了Vivos监理团队的严格验收,评定为“优秀”,完全符合下一步施工的要求。工程重心即将转入内部核心生活区的精细化开挖,以及最为关键的外围混凝土结构墙体的浇筑作业,那是庇护所抵御一切外界威胁的坚固盾牌。

这天,林淼正在家中次卧的数据中心里,熟练地替换下又一批已经下载完毕的固态硬盘。他将这些承载着人类智慧结晶的硬盘仔细贴上标签,注明主要内容分类,然后心念一动,将它们全部收入了空间中的那个巨大货架上,与之前收进去的物资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接着,他从空间里取出了最新采购的25套磁盘阵列和整整500块全新的固态硬盘。他花费了一些时间,耐心地将这些硬盘一一插入阵列架中,连接好数据线和电源,启动了新一轮的、更加疯狂的数据吞噬进程。“灵鹊”模型继续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搜索、下载、分类,尽可能多地捕获着人类文明的火种。

就在这密集的数据流声中,林淼的思绪也开始转向下一个关键目标:解决防身武器的问题。庇护所的物理安全依靠Vivos和华建九局,但个人的武装,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早已在做攻略,甚至提前咨询过一位在镁国得克萨斯州行医的老朋友吴志雷医生,得州以其对枪支的开放态度而闻名,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地点。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清晰起来:再次出国,前往得州,一方面解决武器采购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能与老友相聚,稍作放松,缓解一下这几个月来持续紧绷的神经。

他当即通过加密网络,预订了两天后从国内最近的大都市飞往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国际机场的机票。至于签证问题,丝毫不用担心,此前作为医院的核心骨干医生,他经常需要前往美国参加各类前沿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早已办理了十年有效的多次往返签证,且有效期远未结束。

与安德鲁和Vivos的监理团队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视频会议,再次强调了工程质量、安全和保密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自己将会有短暂几天的离境,期间通过网络电话保持必要联系后,林淼便开始了出行前的简单准备。

……

跨洋航班漫长的飞行时间,在林淼对项目进度的反复推演和对武器采购清单的思考中度过。飞机平稳降落在奥斯汀国际机场,通过海关检查后,他径直走向机场的租车服务中心。

“你好,一辆全尺寸皮卡,通过性强一些的,比如福特F-150系列。”他用流利的英语对柜台后的工作人员说道。在得州这种地方,皮卡是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车型。

“好的先生,您很幸运,我们刚好有一辆崭新的F-150 Lariat版。”工作人员热情地回应。

驾照翻译件和国际信用卡登记手续很快办好。林淼拿到钥匙,在停车场找到了那辆黑色的、充满肌肉感的庞大皮卡。坐进宽敞的驾驶室,他适应了一下车辆视野,便设定好导航,朝着老朋友吴志雷医生发给他的家庭住址方向驶去。

奥斯汀的都市景观逐渐被抛在身后,道路变得开阔,典型的美国南部城镇风光映入眼帘。约莫开了一个多小时,林淼按照导航指示,驶入了一个环境安静、房屋间距较大的中产社区,最终在一栋灰白色外墙、带着宽敞车库和前院的独栋房子前停下。

他刚下车,房门就打开了。一个穿着休闲poLo衫、戴着眼镜、身材微胖的中年华人男子笑着快步走了出来,正是他阔别已久的老朋友吴志雷。吴志雷比林淼大两级,当年在国内读研时关系就很不错,后来吴志雷来了美国深造并最终留下,现在已经是得克萨斯州一家知名私立医院的心内科主治医师。

“老林!哈哈!真是你啊!”吴志雷热情地张开双臂,给了林淼一个结结实实的美式拥抱,用力拍着他的后背,“稀客稀客!快有三年没见了吧?”

“是啊,老吴,你这肚子可见涨啊,看来得州的牛排啤酒名不虚传。”林淼也笑着打趣道,打量着老朋友。

“别提了,工作压力大,全靠这些高热量顶着。”吴志雷笑着摇摇头,引着林淼往屋里走,“快进来坐。你说你,过来也不提前多说几天,我好安排休假。”

进屋坐下,吴志雷给他拿了瓶冰镇啤酒。“说说,最近怎么样?还在原来那医院当你的技术大拿?我看你朋友圈都快长草了,好久没见你发参加国际会议的照片了。”

林淼接过啤酒,喝了一口,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和自嘲:“嗨,别提了。遇上点糟心事,被前女友坑了一把,在医院待不下去了,降职调去社区医院窝了一段时间。没意思,干脆辞了。”

“啊?辞职了?”吴志雷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差点被啤酒呛到,“你这……你这变化也太快了吧!太可惜了!你那技术可是顶尖的啊!”作为同行,他深知林淼的技术水平达到何种高度,感到万分惋惜。

“没什么可惜的,人生嘛,处处是风景,就是这风景有时候有点扎脚。”林淼笑了笑,语气轻松,似乎真的已经释怀,“现在啊,干脆搞点小生意,当个二道贩子,倒腾点东西,赚点轻松钱准备提前养老了,哈哈。”

吴志雷仍然觉得难以置信,啧啧称奇了好一会儿。“哎对了,你这次来得州是?专门来看我?还是有什么公务?”他知道林淼不是那种会单纯为了旅游跑这么远的人。

林淼放下啤酒瓶,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一点声音,脸上露出一丝男人都懂的笑容:“公务谈不上。主要是来放松放松,顺便……打打…”他抬起手,比出一个手枪的手势,对着窗外做了个瞄准的姿势,“biubiubiu~你懂的。这边环境比较友好。”

吴志雷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也露出了兴奋和“我懂的”坏笑:“牛啊老林!没想到你还有这爱好!可以可以!这个选择太正确了!来得州你不玩这个,那真是白来了!行,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带你去个好地方,保证让你过足瘾!”

“够意思!”林淼和他碰了一下啤酒瓶。

“不过今天啊,你刚下飞机,时差都没倒过来,先好好休息,倒倒时差。明天,明天早上我来接你,带你去郊区一家我常去的私人靶场,那地方设施好,家伙式也全,还能碰到不少有趣的家伙。”吴志雷安排道。

“得嘞,听你安排。那我先回酒店放下东西,好好睡一觉。”林淼说着站起身。

“住什么酒店!我这儿这么多空房间!”吴志雷立刻阻拦。

“不了不了,”林淼婉拒,“我时差乱,晚上可能还得处理点国内生意上的邮件电话,怕吵到你和嫂子孩子。酒店方便点,而且啊已经订好了,离这儿不远。”

吴志雷见他坚持,也不再勉强:“那行吧。明天早上九点,咱俩一起。”

“好,明天见。”

“明天见!”

第二天早上九点整,林淼开着那辆租来的黑色福特F-150皮卡,准时到达吴志雷家门口。吴志雷已经背着一个小巧的枪盒等在门口了。

“嘿,可以啊老林,这车选得不错,很符合得州精神!”吴志雷拉开车门坐上副驾,拍了拍宽大的中控台,“多少钱买的?”

“啥买的,租的。”林淼打趣道,一边熟练地倒车,“就我这二道贩子的小本生意,哪买得起这油老虎。”

两人说笑着,车辆驶出社区,汇入城际公路的车流。吴志雷设置好导航,目的地是位于奥斯汀郊外大约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一家大型户外射击俱乐部。

车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建筑变为开阔的丘陵和草场,典型的得州荒野风光。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自由而粗犷的气息。

过了一个多小时左右,按照导航提示,他们驶离主路,开上一条保养得不错的砂石路,最终在一个巨大的、挂着木质招牌,上面画着一把左轮手枪和“孤星射击俱乐部”的字样的大门入口处停下。门口有简单的安检岗亭,吴志雷显然是常客,和保安打了个招呼,做了个登记,栏杆便升了起来。

开进俱乐部内部,眼前豁然开朗。巨大的停车场停满了各种车辆,其中皮卡和越野车占了大半。远处,传来阵阵清脆或沉闷的枪声,此起彼伏。几片不同的靶场依着地势分布,有手枪靶道、步枪远距离靶道、狙击枪靶道,甚至还有一个模拟实战的IpSc场景区。设施看起来相当专业。

“就是这儿了,”吴志雷兴奋地说,“走,老林,带你去见识见识真正的得州风情!今天让你好好放松一下,‘biubiubiu’个够!”他的眼中闪烁着纯粹的热爱。

林淼笑了笑,停好车。他望着远处靶场上腾起的淡淡青烟,耳中听着那连绵不绝的、象征着力量与技术的枪声,心中那份关于未来安全感的计划,即将在这里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他的目光扫过俱乐部大厅和枪械商店,思绪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